這名阿里的員工,介紹同事賣外匯,為何被判非法經營罪?

2020-12-23 曾傑律師

作者:

曾傑,金融犯罪辯護律師,廣強律所合伙人暨非法集資案件辯護與研究中心主任

盧捷培,廣強律所非法集資犯罪辯護與研究中心研究員

近期有媒體和公眾朋友討論一個案件,阿里巴巴一個員工周某,2004年入職,在阿里上市後,其相繼持有阿里的港股和美股,2014年經人介紹認識杭州吉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王某,2015年其想將自己持有的近3萬股的美股、15萬股的港股賣掉,將交易所得的美金兌換成人民幣用來裝修、買房,故聯繫王某進行兌換,陸陸續續換了人民幣3000萬元,方式就是對敲,外幣在國外交易,人民幣在國內支付。

之後王某主動聯繫周某,其表示吉某公司在境外投資需要美元,問周某阿某集團有沒有員工需要兌換美元的,周某便在公司釘釘群裡問有無員工需要兌換美金,如果有員工沒出美股後有美金需要兌換成人民幣,周某可以介紹售出。周某一開始是幫忙介紹,後來就開始收「手續費」,陸陸續續向地下錢莊的換匯金額達到3.2個億人民幣,最後檢方認定的涉案金額是2.9個億人民幣,周某的手續費,賺了200多萬。

最後,杭州當地法院判定周某構成非法經營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

周某為什麼會被定罪?

這個案件,是2019年2月1日最新司法解釋《兩高辦理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非法買賣外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頒布施行後判決的一個比較典型的案例。根據刑法及該司法解釋規定,「違反國家規定,實施倒買倒賣外匯或者變相買賣外匯等非法買賣外匯行為,擾亂金融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四項的規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根據最新的司法解釋,結合筆者的辦案經驗,非法買賣外匯,如果構成非法經營罪,行為模式是「實施倒買倒賣外匯或者變相買賣外匯等非法買賣外匯行為」,而周某之所以被定罪,就是因為其幫助王某公司介紹相關同事出售美元,賺取手續費,這種行為,就屬於一種以牟利為目的的,實施與倒買倒賣類似的轉賣行為,從中賺取差價的營利性犯罪行為,而這類非法經營實際上也屬於一種非法集資類犯罪,而周某通過公司的釘釘群發布購匯信息,這種群針對的對象本質上是一種不特定的公眾,因此也會被法院認定為一種經營行為,涉案金額(一般是交易金額)如果達到500萬人民幣以上,就可以定性為需要承擔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

本案中,收購美金的王某是否被定罪?出售美金的員工是否被定罪?

值得注意的是,本案中,向周某及其相關同事收購美金的王某,他們並沒有被追究刑事責任,他們在案件中是以證人身份接受「詢問」(被告人是接受「訊問」),也就是說,他們沒有被追究刑事責任。這是因為,雖然他們是美金的最終收購方,但是,他們的行為,並不屬於最新司法解釋中規定的倒買倒賣,他們購買美元是為了公司經營所需,這種行為,屬於典型的在規定場所外買賣外匯,屬於典型的行政違法行為,但是由於他們購買美元是為了自用,而不是通過轉賣行為賣出獲利,因此這種行為沒有被追究刑事責任。

而類似的,出售美金給周某的相關員工,也是以證人身份接受的調查詢問,並沒有被追究刑事責任。因為從行為特徵來看,他們出售美元給周某,其美金來源也不是來自於轉買,而是用的自有資金出售,這種行為,也和倒買倒賣行為有本質區別,也是屬於一種違法但是不構成犯罪的行為。

為什麼換匯金額是3.2個億,為什麼涉案金額是2.9個億?

根據本案的判決書,周某與王某的換匯流水為人民幣3.2億元,但為什麼檢察院指控的涉案金額是2.9個億。

其實理由和前面的王某等一樣。

這是因為,根據目前的司法認定,周某和地下錢莊的換匯金額3.2個億中,有3000萬是自有資金,這部分資金,不是以營利為目的的轉賣或者介紹倒賣行為,使用自有的資金換匯只屬於一種違規的場外交易,但是介紹他人向地下錢莊換匯的2.9億元,這種介紹本身就構成一種倒賣獲利性質,因此,本案中看出,使用自有資金的換匯行為,不會被視作非法經營罪的涉案行為,相關數額也不會納入犯罪金額評價。

涉案金額2.9個億人民幣,為什麼判決只有三年多?

根據目前的量刑標準,涉案金額也就是非法經營數額在二千五百萬元以上的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就屬於非法經營罪中的「情節特別嚴重」,量刑就在五到十五年之間。但是周某為何最終被判三年六個月?

這是因為,法院最終認定被告人周某自動投案,歸案後如實供述主要犯罪事實,系自首,依法可予以從輕、減輕處罰,且被告人周健案發後主動退出違法所得,這些情節,讓他獲得的降一檔量刑的處罰。

(本文為個人辦案研究和經驗總結,意在為司法實踐提供有價值的思考,行文倉促,如有錯別字和觀點疏漏,敬請指出和諒解。廣強律所曾傑非法集資金融犯罪辯護團隊寫於2020年2月3日,編輯:助理樂吾、沐夏)

相關焦點

  • 倒買倒賣外匯和場外買賣外匯,都構成非法經營罪嗎?
    ,實施倒買倒賣外匯或者變相買賣外匯等非法買賣外匯行為,擾亂金融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第四項的規定,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這種對行為模式的調整式表述,實際上就將非法買賣外匯類非法經營罪的打擊範圍進行了進一步的具體和限定,並不是所有在指定交易場所之外進行買賣外匯的行為都屬於非法經營罪,而是將實施倒買倒賣外匯或者變相買賣外匯的行為確定為刑法中的非法經營罪行為。
  • 變相買賣外匯8億元,22人團夥被判非法經營罪
    新京報記者4月9日從廈門思明區法院了解到,法院以非法經營罪判處該團夥22人5年9個月到緩行不等的刑罰。根據法院查明,林某燕、賴某明分別是不同團夥的主要成員。2018年上半年,林某燕團夥與賴某明合作承接了某銀行「內保外貸」客戶境外歸還到期外幣貸款業務。
  • 非法經營罪最新(立案)定罪量刑全標準(附最新72種涉非法經營罪情形)
    非法經營數額在二百五十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五萬元以上,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為非法經營行為「情節嚴重」:(1)曾因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或者非法買賣外匯犯罪行為受過刑事追究的;(2)二年內因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或者非法買賣外匯違法行為受過行政處罰的;(3)拒不交代涉案資金去向或者拒不配合追繳工作
  • 北京刑事律師:未取得人力資源許可證而經營,構成非法經營罪嗎
    為便於辨析和識別相應行為是否屬於刑法關於非法經營罪規範的範疇,筆者將涉嫌構成非法經營罪的相關情形作如下歸結。非法經營菸草專賣品,情節嚴重的,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非法經營外匯的行為《立案標準(二)》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1)在外匯指定銀行和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及其分中心以外買賣外匯,數額在二十萬美元以上的,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2)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違反有關外貿代理業務的規定,採用非法手段,或者明知是偽造、變造的憑證
  • 非法經營!9人獲刑,最高判15年!
    近日,由順慶區公安分局偵辦的非法經營案在順慶區人民法院宣判。法院審理後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人董某、王某、鄒某等9名被告因違反國家規定,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非法經營期貨業務,擾亂市場秩序,情節特別嚴重,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至3年不等。
  • 買賣外匯類非法經營案中,違法所得和犯罪金額,如何計算?
    而近幾年,隨著國家對外經濟交流愈加頻繁,地下錢莊的「主要業務」領域,集中在倒買倒賣外匯和支付結算領域。在非法買賣外匯類案件中,為什麼買賣外匯類非法經營罪的行為模式,從1998年司法解釋規定的「在外匯指定銀行和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及其分中心以外買賣外匯」到2019年,最新的司法解釋則變更為「實施倒買倒賣外匯或者變相買賣外匯等」?
  • 法律雜議——高利貸入刑「非法經營罪」
    10次以上),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 1998年國務院令(第247號)《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業務活動取締辦法》第四條「本辦法所稱非法金融業務活動,是指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擅自從事的下列活動:(一)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二)未經依法批准,以任何名義向社會不特定對象進行的非法集資;(三)非法發放貸款、辦理結算、票據貼現、資金拆借、信託投資、金融租賃、融資擔保、外匯買賣;非法發放貸款列為非法金融業務活動
  • 非法買賣外匯類案件,地下錢莊是否有可能不起訴?
    >在非法買賣外匯類案件中,從事外匯兌換的地下錢莊是首當其衝被指控作為非法經營罪主體的當事主體,原因無他,其對外開展的兌換外匯-人民幣轉換業務,從中賺取佣金差價的行為,就屬於典型的以營利為目的,沒有合法資質開展外匯兌換業務的行為。
  • 《陳情令》作者墨香銅臭被判非法經營罪
    11月10日,杭州市上城區人民法院公布了「楊暘、袁依楣非法經營一審刑事判決書」,案由為非法經營罪,案件詳細信息未公開。
  • [獨家]「雲付」APP案宣判:周某榮等16名被告因非法經營罪被判……
    其中周某榮非法獲利就高達1534萬餘元;趙某銳非法獲利973萬餘元。廈門集美法院審理後,認為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成立,最終一審以犯非法經營罪,分別判處16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至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六個月不等的刑罰,並處1600萬元至 1000元不等的罰金。
  • 重慶黑老大陳坤志曾當過7年警察,通過放高利貸斂財數億元,非法持有軍用子彈,居然沒判死刑
    法院以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故意殺人罪、非法經營罪、行賄罪、高利轉貸罪、非法拘禁罪、賭博罪七項罪名,數罪併罰判處陳坤志死刑,緩期兩年執行,並處罰金3.002億元。據悉,這是我市目前判處的涉黑案中罰金最多的一起案件。  在昨日的宣判中,陳坤志涉黑團夥的保護傘——市公安局經偵總隊原副總隊長謝崗被判刑20年,其餘16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8個月至15年半不等的有期徒刑。
  • 網上私自售賣電子菸煙彈,兩男子犯非法經營罪獲刑
    福州晚報訊 兩名男子在網上私自銷售電子菸設備及煙彈,卻不知犯了非法經營罪,被倉山區法院判刑並處相應罰金。2018年3月,被告人陳某彬在網際網路上註冊一家網站,在未經菸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許可的情況下,在網站上銷售某電子菸設備及煙彈等。
  • 非法拘禁罪、尋釁滋事!許昌又一涉惡集團漏犯判了
    (原標題:非法拘禁罪、尋釁滋事!許昌又一涉惡集團漏犯判了)    法新融媒訊(文 /楊華  李景)日前,由河南省許昌市魏都區人民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的被告人王某軍犯非法拘禁罪、尋釁滋事罪一案,法院做出一審判決,依法判處被告人王某軍有期徒刑三年。
  • 通過地下錢莊非法買賣外匯?!這下栽了!看看怎麼處罰!
    7月2日,國家外匯管理局(以下簡稱外匯局)在其官網通報一批共10個違規典型案例。值得注意的是,與以往案例通報不同,此次通報的主要是通過地下錢莊非法買賣外匯的典型案件。通報案例共涉及2家企業、8名個人,違規金額3600餘萬美元,共處罰款2400餘萬元。
  • 耽美作者出版個人志一審獲刑四年,律師:不應構成非法經營罪主體
    這是繼今年1月「天一案」二審開庭後另一耽美作者被起訴案件。「天一」案一審因製作、販賣淫穢物品牟利罪獲刑十年六個月。對該判決結果,唐心父親唐世君告訴每日人物,不能接受並表示會繼續上訴,「怎麼能把作者認定為非法經營主體,那其他出版個人志的作者怎麼辦?」
  • 廣州菲詩貿易有限公司違法遭罰 非法進行買賣外匯交易
    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8日訊 國家外匯管理局網站近日發布行政處罰郴匯檢罰字[2021]第1號,廣州菲詩貿易有限公司存在違法違規行為,其在2019年期間,通過員工的銀行帳戶與非法經營案主要嫌疑人的帳戶進行買賣外匯交易,國家外匯管理局郴州市中心支局對其給予警告,並處以人民幣4.82萬元罰款,處罰依據為
  • 《魔道祖師/陳情令》作者「墨香銅臭」犯非法經營罪,被法院判刑
    而與作品的一致好評相對的,則是這三部作品的原著作者「墨香銅臭」在網絡上的名聲。 根據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信息,杭州市上城區人民法院11月10日公布了「楊暘、袁依楣非法經營一審刑事判決書」,案由為「非法經營罪」,但具體判決結果未予顯示,不公開理由一欄註明「人民法院認為不宜在網際網路公布的其它情形」。
  • 《陳情令》作者被判非法經營罪,墨香銅臭一夜跌落神壇
    天眼查App顯示,11月10日,杭州市上城區人民法院公布了「楊暘、袁依楣非法經營一審刑事判決書」,案由為非法經營罪,案件詳細信息未公開。公開信息顯示,袁依楣為《天官賜福》、《陳情令》原著作者「墨香銅臭」。
  • 《陳情令》作者被判非法經營罪 墨香銅臭一夜跌落神壇
    天眼查App顯示,11月10日,杭州市上城區人民法院公布了「楊暘、袁依楣非法經營一審刑事判決書」,案由為非法經營罪,案件詳細信息未公開。公開信息顯示,袁依楣為《天官賜福》、《陳情令》原著作者「墨香銅臭」。
  • 影視字幕組人人自危 犯了什麼罪會判多少年?
    這種情況下,警察蜀黍是不需要一家一家問的,只要有證據證明字幕組是非法複製發行影視劇,且字幕組不能證明自己得到了影視劇版權方的許可,一般就可以認定為「未經影視劇版權方許可」。字幕組有以下幾種情形就屬於「其他嚴重情節」:非法經營數額5萬元以上的、有盜版影視劇作品一千部以上的、盜版影視劇作品被點擊5萬次以上的、字幕組網站會員1000人以上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