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該全面取消?官方正式回應:今年起,業主或獲得一筆長期收入

2021-01-18 每日房說

不久前,有機構就「是否支持取消物業」做了一次調查

在2萬份業主的調查結果中,贊成取消物業的比例高達86%。其中63%的業主對自己小區的物業服務不滿意,21%認為應該立即取消物業,直接由業主組織自主管理,剩下僅有14%的業主持無所謂的態度,甚至是滿意。

看到這樣的結果,可以說是情理之中,也是意料之外。畢竟長期以來,業主和物業都處於對立面,雖然不全是物業的問題,但多少存在的一些「病症」,讓雙方糾紛不斷。

是什麼原因讓很多業主贊成取消物業?

按理來說,物業在中國已經有近30年歷史,加之不斷發展和改善,是一個關係業主的生活質量,還與小區的地段、配套、戶型一樣影響房價漲跌的存在。基本上物業的服務質量高,說明小區的品質和環境也會不錯,同樣的,房價也會高一些。

特別是業主和小區物業之間,本來就是互惠互利、一方出錢一方服務的簡單關係。但實際生活中,兩者的關係非常不融洽,而產生矛盾的重要原因就在「物業費」和「物業服務」上。常常表現在:

每天醒來第一件費用就是物業費,但卻沒有同等的物業服務,遇事推諉不說,收錢就最積極。前不久網上曝光了大型物業口氣惡劣催繳費用的視頻。這樣的事情不是個例,很多時候業主有問題第一個就找物業,可他們卻常常「冷水潑來」,比如這不是物業服務範圍,比如他們沒有權限。雖然確實有不是職責範圍內的事,但物業不是協助業主處理,而是一推了之,收錢的時候就像「討債」的,確實會讓人反感。

小區收支不透明,利用公共區域牟利。這個問題普遍在小區存在,比如擴大對外停車場,小區門禁廣告,電梯間的輪播廣告,很多物業都將這些收益收入囊中。要知道,在我們買房的時候,開發商都收取了10%-30%的公攤面積費用,所以小區的很大部分都屬於業主共用的部分,但我們身邊很多物業既不公示公共收益,反倒當作「外快」收入錢包,還以為請幾個老頭來當保衛就是「窮」了?

那麼,是否物業該全面取消呢?

事實上,取消物業的聲音時有傳出,而替代方式大多都是由業主自管或事社區代管,對此專家也給出建議:雖然有關取消的呼聲不絕於耳,但在沒有找到更好的替代服務方式之前,物業還有存在的價值和必要。何況生活裡還有不少物業是非常敬業、服務有方的,不應「一刀切除」。

可見,一刀切取消物業不是解決方法,一來物業有存在的價值,再者也有好物業和差物業之分,不能一視同仁。但從今年開始,這一現況將得到質的飛躍,業主或將獲得一筆長期收入,官方正式回應了。

1、小區公共區域產生的收入,業主享有分配權

在2021年1月1日即將實行的《民法典》中,明確規定「建設單位、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業主的共有部分產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後,屬於業主共有。」

不僅如此,在深圳、北京、山東等地實施的物業新規中,也有類似內容。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物業條例,除了要求「共有收益歸全體業主外」,還創設「社會信用代碼證書」,以便用於業委會開設公共收益專有資金帳戶,供全體業主監督收支情況。

房說君認為,等於告誡物業,小區的真正主人是業主,物業只是提供服務的一方,並沒有權利去侵佔業主用錢買回來的「公攤」區域,未來公共停車場,以及大部分的電梯運營收入等等,都將由全體業主共有。只要商量好,自主分配就行。

這樣全體業主就能獲得一份長期收入了,要知道,僅僅是電梯間廣告,就是一筆數目。以輪播屏2000元/月/屏來算,電梯間大多能容納3個廣告屏,一年下來就是7 萬2,小則能作為增設綠化、配套使用,如遇意外,還能當作小區的維修基金,讓物業沒辦法私吞。

2、業主有權解聘物業,還有住建部的重要信號

當然,除了小區公共地方外,民法典還就業主共同表決的事宜做了詳細描述,其中重要的一項就是:選聘和解聘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不過,對於業主共同決定的事項,需要由專有部分面積佔比2/3以上的業主,且人數佔比2/3以上的業主參與表決才行。

除此之外,住建部10個部門發通知,要建立物業公司的紅黑名單,推動優勝劣汰的市場環境。在房說君看來,住建部的重要信號,加之民法典的法律,如果遇到物業收錢不做事,業主就有權去更換或解聘物業。從今年開始,那些我行我素,不顧業主評價的物業,如果還不進行改變,只會慢慢被市場淘汰。

房說君有話說,從這些新規來看,不論是官方法規還是住建部重要信號,抑或是地方上不斷改善與規範行業的新規,從長期來看,有房族都會迎來利好。一方面,全面取消物業還不太現實,畢竟屬於一個行業,不能說一竿子打翻一艘船的,通過建立強有力的監管細則,促進物業和業主的友好溝通。

另一方面,物業存在的意義就是維護小區,服務業主,接受業主的監督和評判,經過一系列的工作內容、服務質量的公開透明,對物業公司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尤其是現在很多房企建立物業公司,未來如何進行創收,值得思考。

本文所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文章為「每日房說」原創,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深究。(撰文:風風)

相關焦點

  • 物業真該取消?央媒回應了,新規下,明年起業主將迎來4大好消息
    既然如此,物業真該全面取消嗎?對於這個問題,新華社主辦的《半月談》雜誌刊發了《物業不應是城市「火藥桶」》一篇文章,給予了明確回應。文章稱:在沒有找到更好的替代服務方式之前,物業仍然有其存在的價值和必要,而且現實生活中也確有不少物業兢兢業業、服務有方,深得業主信賴,所以不應將其「一刀切」對待。 根據央媒的回應,簡單來說就是,目前沒有找到合適的替代服務,而且不少物業公司確實幹得也不錯,所以全面取消物業並不現實。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物業和業主的矛盾還會長期存在呢?
  • 明年起,物業全面取消?官媒正面回應,「新規」下,業主有福了
    而對於之前呼籲取消物業的聲音越發高漲,很多人都要求明年開始全面取消物業。但筆者想說的是,物業這個行業太廣泛,其中出現一些品質較差的物業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服務水平好的物業也是存在的。只不過那些服務水平較差的物業被人們曝光到網上,使得網上看到的都是物業不行,要取消物業之類的言語。
  • 明年起,物業全面取消?官媒正面回應,已有小區業主在「行動」
    不僅如此,近年來全國各地「取消物業」的呼聲更是此起彼伏。甚至有一些明星、大佬也站出來公開吐槽物業「做事拖拉」、「推卸責任」、「拿錢不做事」等。今年5月份,歌星李榮浩公開吐槽自己所在小區物業,停水停電找不到人,設備壞半年沒人修,但是業主物業費到期他們卻能提前兩個月安排人員催繳。真真是「幹啥啥不行,收錢第一名」。業主和物業之間「積怨」頗深,對立關係似乎一直都存在。
  • 物業全面取消?官媒有回應!新規出臺:明年起,3大權益維護業主
    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很多小區的物業都在催促業主預交明年的物業費,但過程好像並不順利,我們小區的不少業主表達出強烈的拒交的態度,這也是每年交物業費時的常態,但最終長期住在這裡的業主該交的錢一分都沒少,因為我們小區的水費是通過物業代收的,除非你可以忍受不用自來水,否則你敢故意欠繳物業費,物業就敢給你停水,這一招可謂是專治「不聽話
  • 明年物業將全面取消?官媒正面回應,已有小區在「行動」!
    一系列的現象都讓業主與物業的關係愈發僵硬,長期以往,兩個對立面的矛盾越來越激化。 業主稍有不順心,就讓物業背鍋,物業甩鍋給業主,長期以往,整個社會大環境都對物業行業造成很大的偏見。 2 取消物業?
  • 明年起,物業全面取消?國家出臺新規,3個新權益業主們需知曉
    今年以來,各地都出現了給物業公司送「錦旗」的事件,業主們通過反諷來表達自己對物業公司的不滿,鄭州更是出現了小區物業搶「錦旗」阻擾業主們的事情。可以看出,這些物業公司寧願和業主們勾心鬥角,也不願意認清自己的錯誤,好好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所以,隨著業主們慢慢忍受不了物業公司的這種服務態度和水平,呼籲取消物業公司的聲音越來越大。那麼物業公司到底應不應該取消呢?
  • 業主迎來好消息,新規下,這3項權益要知道,還有一筆長期收入
    在業主看來,遇到問題首先想到的是找物業,但物業常常潑冷水,比如把自己職責範圍內的事情推給開發商或者其他業主,一些業主雖然對物業有許多不滿意,但擔心有家不能回,還是硬著頭皮交物業費。此外,還存在一些收入支出不透明的現象,在買房時每家都會有10-30%的公攤面積,有很大一部分是屬於業主的公用部分。
  • 業主注意:明年起,物業「新規」實施,5種情況下可以不交物業費
    比如業主因不滿物業服務而拒交物業費,物業強行斷電、斷水「報復」,更有甚者以「武力」方式催繳物業費;比如物業在電梯間私接廣告,中飽私囊業主公共區域廣告費;比如物業管理人員把不服管的業主踢出業主群,理由是該業主在群內爆料了一些小區存在的公共性問題,累及了物業的利益;比如物業區別化對待業主,甚至有些物業人員以歧視、侮辱性名詞備註業主的稱呼……總結一句話就是:不少小區業主都對物業的管理服務頗有微詞
  • 明年起將全面取消公攤面積?買過房的人怎麼辦?官方回應來了
    因此很多人認為,公攤面積不在自己的居住範圍內,還要為它多花費一筆不小的購房款,是不值得的。有越來越多的人呼籲取消公攤面積。    不過,有消息稱:從2021年開始,或將全面取消公攤面積,這引發了網友熱烈的討論。
  • 業主給物業送「嘲諷」錦旗,物業生氣索賠50萬,法院:即刻道歉
    我們在網上也經常會看到他們的一些糾紛,事實上,他們之間的矛盾說到底還是利益上的糾葛,業主抗議物業服務不過關,物業抗議業主物業費太低。 業主送反諷旗幟,物業索賠50萬元未果 原來今年6月,某小區樓上出現了水泥塊墜落的情況,為了消除隱患,業主們要求物業和開發商對小區加裝一些安全防護
  • 全面取消物業?已有小區開始「行動」!業主笑了:一下子省上百萬
    然而,就怕很多物業收了錢,卻不做實事,還一個勁地催著業主再交錢。自從物業出現以來,物業與小區業主之間的矛盾從未停止過。在業主看來,物業經常「亂收費」,收費之後卻不幹事,完全是在給自己添堵;但在物業看來,卻又認為自己是在處處為業主著想,但卻不能得到業主的理解和認可,心裡同樣也是非常「憋屈」。
  • 物業正能量|業主事,無小事
    會上,珠光物業獲得金鑰匙頒發的「金鑰匙抗疫愛心典範企業」及「6S管理創新獎」。面對疫情、全球局勢的嚴峻考驗,珠光物業主動扛起社會責任和使命,為這場防疫阻擊戰和推動行業復工復產積極貢獻力量,受到政府部門及行業協會表彰表揚,經媒體報導實際事跡案例,樹立了行業典範。
  • 常州這些品牌物業齊上陣,業主瘋狂打call|中海物業|每日|江南裡|...
    今年世茂物業的防疫工作可以說是超硬核,作為常州最早啟用消毒通道的小區,引起了一陣熱議,更是讓不少同行去取經學習。對於一些居家隔離的業主,世茂物業幫忙採購生活用品並送到家門口,在微信裡和業主的情況進行溝通,儘量做到真正有效防護。
  • 業主怒了!紹興一小區物業新年第一天不辭而別
    1月5日,越城區玫瑰園小區業主向記者反映,小區物業承包人在元旦那天突然撤離。而留下的「糊塗帳」還沒有算清楚,為此業主們報了警,卻意外發現小區還有不少業主共有的資產。 這到底是什麼情況?
  • 綠都物業:用心為業主築起硬核防疫牆
    疫情當前綠都在崗人員人人化身為衝鋒陷陣的戰士,奔赴崗位,守護業主。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新冠肺炎戰「疫」打響後,綠都物業高度重視、立即響應,為了更好地預防疫情,各項目組立刻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安排疫情期間各項防控工作。
  • 業主花5萬買車庫沒用,結果被物業給出租了,物業:員工失誤
    物業回復是員工失誤後面鍾師傅也到物業辦公室質問情況,物業的回覆是員工工作失誤,以為這個車庫是沒產權的,這答案也讓鍾師傅很生氣,因為在車庫旁邊醒目的位置上貼了一張紅紙,上面寫著該車庫已經出售出去了,只要識字的都能看得很清楚。
  • 物業發20萬給業主也解決不了問題,我的小區一年到底掙了多少錢?
    對於很多重慶人來說,交物業費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收到物業發來的紅包或者禮物卻是一件罕見的事情,近日記者身邊一朋友說重慶某小區物業將今年的物業收入以現金的形式發給業主,每人100塊,一共發了20萬。一石激起千層浪,說到物業給小區業主發福利的事情,大家紛紛開啟「吐槽模式」,不少小區物業紛紛「中彈」倒地。
  • 「民法典時代」物業和業主的拉鋸戰這樣來解決
    平常生活中,不少小區的業主與物業公司間矛盾重重。明年起施行的民法典,對不少物業方面的熱點難點問題都做出了明確規定。不僅增設《物業服務合同》專章,明確物業服務企業的權利義務與責任,還在物權編和侵權責任編中同樣規定了物業服務企業的責任,對物業管理行業將產生積極深遠的作用與影響。
  • 最新物業新規!《民法典》已正式實施,業主們有訴可求!(內附各縣市...
    沒錯,就是物業。  1、扯皮不斷?業主與物業之間的眾多矛盾  提起物業,就不得不說到前段時間網上轟轟烈烈的業主「送錦旗」事件。起因是由於寧波某業主不滿車位租賃費定價,於是送了一副寫著「幹啥啥不行,收錢第一名」的錦旗給自家小區物業。  事件一出,瞬間在網上引起轟動,不少小區業主紛紛爭相模仿。
  • 萬科物業推出新舉措,意欲為業主算清電梯廣告收益這筆「糊塗帳」
    對於大多數小區業主而言,這恐怕是一筆糊塗帳。近日,針對這一社會痛點,萬科物業官宣:從2021年1月1日起,對其全國在管住宅小區實施電梯廣告收益透明化。 根據計劃,萬科物業全國在管住宅小區的業主們從明年起通過「住這兒」APP,可查詢和追溯小區每部電梯廣告的收支明細。這份清單,細化到電梯點位、梯媒類型、應收實收、收益使用等。 此次以電梯廣告收入為突破口,萬科物業率先推動小區公共收益透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