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
沁機邁可思(zw_life-long_doing)
無需授權即可轉載
但轉載時請註明出處
有句老話,叫「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語出《三國志·吳志·呂傳》。當時,這句話是魯肅隔了一段時間再見到呂蒙,驚訝他進步驚人的時候,呂蒙對魯肅說的話。大致的寓意是:即使三日不見,別人已有進步,即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人。
但,這句話擱我這兒,就變味了:
雖說明白說話人沒有惡意,但自己還是有那麼一點點的焦慮。畢竟我當初也算是有過八塊腹肌的人,現在九九歸一了,心裡還是有點難以接受。而且我還有個不好的習慣:每當天氣轉涼的時候,我就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因為天冷的原因,耗能快,所以餓得快,一餓就想吃點東西,即使晚上吃過飯,到了半夜也還會手癢的拿出一小塊麵包慢慢啃。
所以,長此已久,身材走了樣,也就引發了上面的焦慮。但我焦慮的,並不是減肥好痛苦好痛苦,而是意識到自己不得不管住嘴的時候,就不自覺的焦慮了起來。你要知道,管住嘴對一個吃貨來說,那真是一種煎熬。
但是,沒辦法呀,女朋友都開始嫌棄我變胖了,再不加把勁,就得重回單身狗陣營了。如果真是那樣的話,任自己再胖下去,到時候能不能找到女朋友還另說。所以,遲早要塑形,還不如就現在開始。更何況,鍛鍊身體不也是給自己的未來做投資麼?
正好,身邊也有不少的朋友時不時在朋友圈裡曬「今天跑了X公裡」、「XX馬拉松,我來了」等動態,影響到了我。再加上明年3月18號,都江堰雙遺馬拉松起跑,所以立馬就開始做備跑計劃,準備明年的半程馬拉松。
那麼問題來了:作為一個新手,要怎麼開始呢?
我猜,屏幕外的你一般會這麼說:這還需要想?直接跑就行了呀,想那麼多,沒用!
如果你真是這樣想的話,那麼恭喜你來對地方了,因為接下來的內容定會讓你有所收穫。那如果你不是這樣想的話,你就更應該繼續往下看了,因為下面的東西說不定就給了你驚喜。
當決定開始跑了之後,我們通常面臨著兩個選擇
我們知道,馬拉松訓練中的強度訓練,其本質其實是對身體肌肉、骨骼和韌帶的破壞,然後我們通過自身的修復來得到提高。但是,如果我們訓練的強度過大,身體沒有完全恢復過來,就進行了再一次的破壞,這樣長久超負荷的訓練,就有受傷的風險。
然而我們身體的恢復能力,和我們自己的身體素質是息息相關的。如果你是一個馬拉松新手,在訓練之初就接受「no pain, no gain」式的訓練,是鐵定吃不消的,所以需要進行一定的基礎訓練,也就是有氧訓練。如果你是老手的話,可也別忽視了有氧基礎訓練,因為氧氣可是你完成強度訓練的保障。到這兒,我相信你已經知道我的選擇了吧。
那麼,進行有氧基礎訓練,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MAF180訓練法」。
MAF180訓練法的全稱是MAF 180 Heart Rate Training(心率訓練法),而MAF的含義是最大有氧狀態(Maximum Aerobic Function)。是由Philip Maffetone博士提出的用於指導耐力項目的最大有氧運動訓練方法。而對於跑步者來說,這是一個相對溫和的訓練方法,不至於讓你打了雞血般的處於大量運動量中而承擔著受傷的風險。話說,我們投資的剛需是避險,而我們運動的剛需不也是避險麼?
那為什麼會提到心率訓練呢?心率訓練和有氧氣有什麼關係呢?先看下面兩個圖
一般情況下,在運動中,心率與你的運動強度是正相關的。當你運動強度越大,心跳就會越快,隨之心臟泵血量增多,供氧量加大,以滿足全身組織、器官對氧氣的需求。但同時我們也知道,運動是需要能量的,而這些能力通過線粒體將脂肪和糖通過一系列的轉換而得到。
OK,關鍵來了:脂肪屬於大分子物質,在被分解的時候會比糖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氣。
我們來假設一個極限的情況:保持最大心率持續運動。
這個時候,你全身組織的耗氧量會非常大,隨之保證你持續運動下去的能量消耗必然很驚人。而此時,能分配給糖和脂肪轉化為能量的氧氣量是不會變化的。
那麼,基於轉化能量時,脂肪耗氧大於糖份的事實,我們可以做個類比:某一天,公司的業務量激增(耗能加大),而公司能運用的資源既定(可供轉化的氧氣量既定)。若此時我們想要如期完成任務,那就只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增派人手(增加糖或脂肪);另一種就是提高資源利用率(提高糖或脂肪的單位能量轉化效率)。
但我們也知道,平日裡我們攝入的過量糖會自動轉化為脂肪儲藏起來,也就是說,我們身體內可供轉化的糖是既定的。除非你能在高強度運動的情況下,還繼續補充,否則「增派人手」這個選擇直接不可實現。
那麼現在我們就只能用一種方式了:提高糖或脂肪的單位能量轉化效率。而這個時候,脂肪轉化為能量的耗氧量遠大於糖,根本不能又快又多轉化出我們此時所需的能量。那怎麼辦?轉化糖。那當我們身體原有的糖份轉化完了呢,又怎麼辦?向肌肉組織借癢……由此也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但最後的結局我可不敢想,給你空間。
好,讓我們先拉回到MAF180訓練法。說到MAF180訓練法,就不得不說一個傳奇人物——Mark Allen。他是鐵三屆的傳奇人物,也是MAF180訓練法的踐行者,曾6次奪得Kona世界鐵人三項賽冠軍。在後來的回憶錄裡,他述說了自己用MAF180訓練法訓練的詳細經過(以下為節選,為方便闡述,使用第一人稱):
……剛開始的時候,我為了不讓心率超過155次/分鐘,我的配速降低至每英裡8分15秒(註:每公裡5分7秒),比我自己之前設定的目標慢了3分鐘!我的身體幾乎不能利用糖來供能。
於是,在接下來的4個月,我僅僅進行有氧訓練,每次都使用心率表把心率控制在有氧域之中。結束這段訓練之後,同樣還是按照155次/分鐘的強度,我的配速提高了超過1分鐘。以此堅持訓練一年,訓練時也不像之前那麼痛苦,而且155次/分鐘的心率水平下我的配速提高到了驚人的每英裡5分20秒(註:每公裡3分18秒)。
也就是說,我能夠高效的燃燒脂肪,並且維持一年前需要190次/分鐘的高心率才能達到的速度。我徹底變成了有氧機器。低心率訓練的最大好處還在於,我不再害怕下一次跑步會受傷,並且每次訓練之後都會感到精力充沛而不是精疲力盡……
同樣的,筆者為了備跑雙遺馬拉松,前不久也開始了MAF180訓練,感覺很不錯。但是因為剛開始沒多久,跑步數據上並沒有什麼可圈可點的地方,這裡就不放出來了。
若你自己已經準備實踐MAF180訓練法的話,這之中有一個關鍵的地方——知道自己的最高有氧心率。
有一個公式可以幫助你確定自己的最高有氧心率。它是跑步時,你能夠燃燒脂肪為肌肉提供主要能量的最高心率;是每日你都能從訓練中恢復的心率;是幫助你甩掉最後幾磅脂肪的最高心率;也是增強心肺功能的關鍵。當你往後參加比賽時,就可以進一步提高心率來獲取更好的表現。 公式如下
1. 取180;
2. 減去你得年齡;
3. 在步驟2得出的數字基礎上,進行如下調整:
如果你剛得過一場重大的疾病(如心臟病、需要接受手術或住院治療的病症),或是目前需
要持續服用某種藥物,減10。
如果你受傷了,最近比賽或訓練的狀態不好,每年感冒超過兩次,身患過敏或哮喘,或是中
斷過一段時間訓練,準備重新開始,那麼再減去5。
如果你堅持訓練(每周至少四次)達到兩年,並且沒有遇到上述任何問題,則不用調整。
如果你堅持訓練超過兩年,沒有遇到任何上述問題,並且在比賽中成績有提高,那麼加5。
比如說,你現在30歲,中斷了一段時間的訓練,那麼你的數字是180-30=150,然後150-5=145。即你訓練時的最大有氧心率是145(次/分鐘)。此時有氧效率最高。高於這個心率的話,無氧的比例會顯著增加,身體會增加糖的消耗,降低脂肪消耗。
但如果你不確定自己屬於以上情況中的哪一種,那就按心率較低的那組計算結果指導訓練。若本身服用的藥物會影響心率,或是攜帶起搏器,亦或是遇到本文沒有涵蓋的問題,那我還是建議你先諮詢熟悉耐力運動領域的相關專家為好。
同時,有兩種情況需要額外注意:
最後,當我們確定了自己的最大有氧心率之後,再減去10,而後得到的這個範圍可以作為自己有氧訓練域。例如,你的最大有氧心率經過計算之後確定為155,那麼你的有氧訓練域則介於 145-155 (次/分鐘)之間。但理論上來講,以155心率訓練佔比重越多,有氧基礎的訓練效果越好。
但值得注意的是,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僅做有氧訓練所能獲得的進步會逐漸達到極限,前幾個那種月突飛猛進的速度提升勢必停止,然後你會再一次慢下來。當你出現這個信號的時候,如果想要繼續提高速度的話,就需要輔以每周大約1-2次的無氧訓練,重新拾起那種「no pain, no gain」的態度。不過我跑馬拉松可不是為了競技呢,嘿嘿。
參考資料:
《The Big Book of Endurance Training and Racing》
《Mark Allen on Heart Rate Training》
愛燃燒平臺部分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