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是好人還是小人呢?他的真實水平有多高呢?

2021-01-10 金sir文史錄

劉備是個怎麼樣的人物呢?劉備不是偽君子。他的道德水平,絕對是東漢末年,三國各路諸侯之中最高的。劉備仁義愛民。 十八路諸侯,大都殘忍好殺。像屠城這樣的事情時有發生。曹操攻打徐州,一路上屠了好多城。慘絕人寰。劉備南徵北戰,從來都是愛民如子,從來沒有大規模殺戮百姓。他走到哪裡,哪裡的老百姓就喜歡他、追隨他,從始至終,一直如此。可見其品性純良。

其次,劉備寬厚,對朋友夠義氣。關羽張飛不用說了,劉備對他們絕對夠意思。誓同生死,到最後傾國之力,為關羽報仇,古往今來,有幾個人能夠做到?劉備對其他追隨者,也是廣有恩德。有功必賞,有過卻不一定處罰。除了劉封,劉備一生似乎沒有誅殺過手下的大臣。即使有,也很少很少。有兩個例子最能說明問題。

在長坂坡,劉備大敗,徐庶要離開劉備而投奔曹操。他向劉備告辭,劉備雖有不舍,還是放其離開。還有黃權,劉備兵敗夷陵,黃權和他的部曲被分隔在長江以北。黃權無奈,只好頭像魏國。羅貫中親漢思想,自然將劉備分為正義一方,可是在亂世,說不得什麼好人壞人,小時候認為劉備很好,後來年紀大了,又覺得有點虛偽,可能不同人不一樣的觀點吧。

雖然劉備不論從影視劇還是書籍中都有虛偽的嫌疑,在廣大人民群眾口中也是招黑體質,但是並不妨礙他是一個正面人物,從始至終,他展示的都是符合中華民族傳統審美標準的一面,傳出的一樣是正能量!至於有人說他厚黑了,虛偽了,都是裝出來的了,我想說的是有本事你也給咱裝他一輩子的好人!所以,劉還是大好人一個!

#多棲創作多收益#

相關焦點

  • 曹操是好人還是壞人呢?他帶來了一個什麼樣的朝代呢?
    可以仔細想想,其實曹操、劉備、孫權幹的是同樣一件事情,只不過各人路徑和方法不同,沒有道德上誰高誰低,為什麼被黑得最多的是曹操,京劇裡還是個大白臉,而劉備似乎是個正面角色,是不是很不合理。 曹操具備了良好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割發代刑」反映了他機智善變的政治智慧,後來他領導的曹魏政權,一度完成了對中國北方尤其是黃河流域的統一。
  • 真實劉備十易其主,誰罵他是反覆難養的小人?
    這倒也是,不管是哪一版的電視劇裡,劉備的長相,一看就是忠厚、老實、仁德。那麼歷史上真實的劉備又是什麼樣的人呢?在他的當代人中,袁紹說他「弘雅有信義」(《三國志·先主傳》裴注引《獻帝春秋》),而呂布的部下卻說他「反覆難養」的小人(同上書·裴注引《魏書》),前者說他有信義,後者說他沒有信義,是互相矛盾的。其實,無論是古人或今人,每個人都具有兩面性。而作為群雄角逐中的一「雄」(不管說他是英雄也好,梟雄也罷),就更為複雜一些了。他究竟有沒有信義,還得從他的行動中來考察。
  • 屢戰屢敗的劉備,為啥被曹操視為英雄?他的真實水平如何?
    他的真實水平如何?劉備自出江湖,並非是屢戰屢敗,一開始便在破黃巾的戰鬥中打出了自己的名聲,在社會上有較大的影響力,因而才有北海救孔融、徐州救陶謙,率領關羽、張飛虎牢關三英戰呂布,這只是在劉備創業初期的一些勝仗;當然,劉備也打了一些敗仗,從這些勝仗敗仗中可以看出,劉備有能屈能伸、堅韌不拔的個性,曹操也因此分析出劉備不是「久為人下之人」,把他視為當時天下的英雄。
  • 曹操是好人還是壞人呢?曹操為何被後人爭議不斷呢?
    曹操是好人還是壞人呢?好人和壞人看以什麼角度看,以我的角度看,三國連年混戰,百姓苦不堪言流離失所,魏蜀吳沒一個好的,假仁假義的劉備反而更不討喜,而站在他們個人的角度看,三位諸侯又都是對的,打天下求統一完成自己的理想抱負,何錯之有?所以那有絕對的善,又何來絕對的惡呢?
  • 小人劉備 ——閒讀《三國演義》
    漢獻帝教取宗族世譜檢看,查到劉備是孝景皇帝第十八代孫子。小說中是這樣寫的。而事實上皇家會不會有詳細記錄二十一代(應該從劉邦他爹算起,劉邦尊他爹為太上皇)的子孫的族譜?那個時代的統計技術有沒有這樣的水平?檔案保存有沒有這樣的水平?須知中間還經過王莽篡漢、赤眉綠林銅馬造反、光武帝打天下的大亂世。還有,這記載著十八代以上的族人的簡牘該有多大的體積、多大的重量?
  • 真實歷史上的劉備真的是一個偽善的小人嗎?
    他不算是很有才幹,很有武功,很有能力,但他卻讓天下有名武士投靠在他的腳下。他一開始一無所有,還是靠著那微薄的皇族血脈強撐著,到了漢室快要滅亡,他不忍心,逃奔各處,結交世人,漸漸自己重創漢室王朝,他便是——劉備。劉備在奔途的過程中,賣草鞋、賣草帽來維持一家生計,一點也不覺得彆扭,放不下尊嚴。但他的心中依然潛藏著皇室血脈的驕傲,想要復興。
  • 劉備是如何崛起成王的呢?他有什麼樣的眼光和實力呢?
    劉備是如何崛起的呢?一個英雄的崛起,必然破壞了很多利益集團的利益。劉備正是「每與操反」的騷操作,很好地利用了曹操的對立面,為他吸引了大量的部從和盟友,最後,劉備的抓機會能力和業務能力優秀。抓住了兩次快速發展的機會:一次是爭徐州,形成了他的主要班底。另一次是赤壁大戰後奪荊州、益州。
  • 你是好人還是壞人呢
    當人們認為一個人的所作所為對他人有益,集體認為這種行為是好的,這個人也就被稱為好人。因此,出生的孩子是沒有善惡之分的,只是後來的人對他的行為打上了標籤。生活中,這種貼標籤的行為隨處可見,男女分手以後,也許只是性格不合適,有的女孩子卻冠以男孩子渣男的標籤,稱老師為辛勤的園丁,學生是祖國的花朵等等,標籤有好有壞,但是決不能隨便亂貼。
  • 三國裡面的「身高8尺」是有多高,想知道在三國裡,你有多高呢?
    三國中寫的身高最高的人那是誰呢?當然就是「馬中的赤兔,人中的呂布」的呂奉先了。據古書中說呂布身高1丈,1丈是多少呢?1丈就是等於10尺,那就是2米31左右。比咱們國家的打籃球的運動員姚明2米26,要高出3指還多。
  • 三國志劉備傳是真豪傑還是真小人1
    曾絕糧求食,獵戶劉安殺妻供食曾高居廟堂,漢獻帝排史普,劉備為帝之叔,自此人皆稱劉備為劉皇叔。曾隱忍不發,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後為防曹操謀害,在後院種菜。曾遭小人陷害,在劉表處,遭劉表妻蔡夫人及蔡瑁設計陷害,幸虧的盧馬相助,躍馬擅溪,得以脫險。
  • 三國好人劉備臨死前的最後一句話
    那時劉備的理想是:「將來我要坐羽葆蓋車。」羽葆蓋車是皇上專用的,這個志向既反動又遠大。不過劉備既沒有顯赫的身世,也沒有鉅萬的身家。曹操、袁紹這些富二代官二代到處當遊俠飆車時,他只能靠織草蓆、編草鞋為生,活脫脫是個手工藝人,現在叫有情懷,但當時只會被認為是窮屌絲。
  • 你身邊壞人多還是好人多取決於什麼
    著名的影視演員黃渤,是一檔節目中曾經坦言,在他沒有成名之前,他身邊的人都說他長得醜,在影視圈不可能有什麼發展,甚至是各種踩踏,可當他成名了以後,他身邊的人都說他長的帥氣,情商高,全都是噓寒問暖的好人,全都在奉承他。這說明了什麼呢?說明當一個人弱小的時候,身邊聚集的往往都是「小人」、「壞人」,可當你強大了以後,身邊聚集的全是「好人」。
  • 劉備與諸葛亮,哪個水平更高?
    其實《三國志》說得很清楚,諸葛亮並不長於軍事,而是一個行政管理人才。衡量領導者的水平,主要看兩個方面:一是決策,二是用人。諸葛亮為劉備出的最大的主意,莫過於那篇《隆中對》,劉備聽後擊掌叫好,表示「茅塞頓開」,其實那是劉備表面上的謙虛,是對諸葛亮的正面鼓勵,心裡未必承認諸葛亮高明多少。「不與曹吳爭鋒」「跨有荊益,待天下有變而動」這些道理,劉備哪能不知?
  • 屢戰屢敗的劉備,為啥被曹操視為英雄?分析下他的真實水平就明白
    身處「禮崩樂壞」的亂世,生存艱難,大家都挺忙的,沒空扯那些虛頭巴腦,有實力才是真理。而曹操為何看重劉備,可以從他與程昱的對話中找到原因(《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呂布襲劉備,取下邳。備來奔。程昱說公曰:「觀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終不為人下,不如早圖之。」公曰:「方今收英雄時也,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
  • 劉安殺妻煮肉給劉備吃,劉備「假仁義真小人」的面目一覽無遺
    劉備和呂布在沛城交兵大敗後,賣力奔行要去投奔曹操,在途中食物用盡,恰遇前方有一村子,劉備探前問去,方知是一獵戶人家。
  • 貞貞講解:歷史上呂布和劉備誰才是真的無恥小人?
    武安國是孔融的武將,在和呂布單挑雖然輸了,但武安國卻安全的從呂布手裡撤退,這件事後武安國在別人面前吹噓了很久,可見呂布的威名有多大。三國演義中把呂布描寫的簡直是不堪入目,呂布為了一點點的錢財就可以把自己信任的人處理掉。呂布在虎牢關和劉備三兄弟大戰幾十回合,雖落敗但他卻輕鬆撤退,由此可見三國第一猛將的名頭並非浪得虛名。
  • 「伏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怎麼就搞砸了呢?
    可事實上呢?劉備把二人全部得到了,可是,他卻沒能奪得天下,事情怎麼就被劉備搞砸了呢?接下來看看筆俠的分析。1、這句話本身有問題事情得從兩個角度去分析,第一,這句話本身有問題,也就是說:司馬徽言過其實了。到底是不是言過其實,得看諸葛亮和龐統的真實實力。
  • 劉備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看看周瑜和郭嘉的評價,竟出奇的一致
    而且曹操也沒有想的那麼壞,反倒是劉備給人一種假惺惺的感覺。然而關於劉備的為人,他到底是個君子還是一個小人。這個問題好像已經爭論了很久了。有人認為劉備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所以肯定會好好對待百姓,肯定是個好人。而也有人認為劉備為人不夠光明磊落,反而老是算計著別人,一點也不像一個好人。
  • 劉備為什麼選擇扶不起的阿鬥呢?劉備:劉禪是最合適的儲君
    這麼有識人之能的劉備為什麼會選擇「扶不起的阿鬥」做為皇位繼承人呢?劉備所有兒子中,最先被排除的應該是劉封。劉封被排除的原因非常簡單,他不是劉備的親生兒子。中國古代有沒有把皇位(君位)傳給義子的呢?還真有。曹叡曾經將皇位傳給養子曹芳,趙構將皇位傳給養子趙昚,郭威將皇位傳給養子柴榮。郭威將皇位傳給柴榮其實也是無奈之舉。當時郭威沒有在世的親生兒子,所以才會將皇位傳給了養子。
  • 劉備是「大耳兒」,孫權是「碧眼兒」,那麼曹操又是什麼呢?
    《三國演義》裡面,有不少人都有綽號。有美譽的,如美髯公關羽、臥龍諸葛亮、鬼才郭嘉、虎痴許褚等等。有貶義的,如大耳兒劉備、碧眼兒孫權、三姓家奴呂布、環眼賊張飛、諸葛村夫、老賊曹操等等。當年,呂布被曹、劉聯合捉住了,呂布本想讓劉備說句話,放他一馬,當曹操問劉備,要不要留下呂布之時,劉備來了句「公不見丁原、董卓之事乎」,這句話像是尖刀似的,一下子刺中了要害。呂布臨死之前,大罵劉備「大耳兒,最無信」,其實這不能怪劉備,誰讓你幾次三番地搶劉備地盤,害得劉備如喪家之犬一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