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御龍圖|中國畫線條運用的鼻祖

2020-12-27 探墨藝術

中國畫講究線的運用。

用線條的輕重、緩急、粗細、波折、剛柔等特性去表現不同形態、質感的物體,發展出了周、曹、張、吳四家樣式,著名的十八描,以及各種線皴法,全方面地運用在各種題材和畫種中,可以說,線,是中國畫的基礎。

中國畫「十八描」 高古遊絲描

中國藝術史上線的運用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但那是基於實用工具上的裝飾,要說中國畫正式的用線,還得從獨立的畫作——《人物御龍圖》說起。

《人物御龍圖》,長37.5釐米、寬28釐米,戰國中晚期帛畫,1973年出土於長沙子彈庫楚墓一號墓穴。

戰國 《人物御龍圖》 湖南省博物館藏

《人物御龍圖》與同時代稍早的《人物龍鳳圖》被視為中國藝術史上最早的獨立畫作,二者皆為陪葬用的「銘旌」,技法上都以線條為主,但《人物龍鳳圖》線條相對古樸稚拙,《人物御龍圖》則更顯成熟靈動,是中國畫線條運用最早的典範。

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裡說:

夫象物必在於形似,形似須全骨氣。骨氣、形似皆本於立意,而歸乎用筆。

這裡的用筆,說的就是線條的運用。

要使物體有準確的形態,用筆上光有輪廓還不夠,還要有「骨氣」,即神韻和質感。《人物御龍圖》中線條的運用堪稱神妙,首先是不同物體的表現——

挺括的華蓋與柔軟的絲絛 ↓

高冠之韌、長袍之軟與寶劍之硬 ↓

軒昂修頎的仙鶴 ↓

憨態的白魚 ↓

變形的仿若車駕的龍 ↓

人物御龍圖 摹圖

線條的平直、粗細、變化生動地表現出了不同物體的質感,然而這還不算,該圖描繪的是男子御龍升天的場景,一個「御」字,盡顯動勢——

形變的龍線條流暢,龍首處蜿蜒向上,極具動態美 ↓

飄動的絲絛、冠帶和鼓動的長袍盡顯凌空感和風向 ↓

而緊繃的韁繩則將速度之迅疾體現的淋漓盡致 ↓

與此同時,昂首欲飛的仙鶴也為這種動感點睛,懸空的人物更昭示著這一現象的非同尋常,升天的主題表現得生動而華美。

《人物御龍圖》不僅體現了戰國時期的藝術成就,也為隨後的秦漢繪畫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而其中飄逸靈動的線條運用,直接延續至後世,成為「高古遊絲描」的來源。但它的價值又不僅僅體現在藝術上,更是當時的喪葬制度、社會風俗和文化觀念的重要史料。

相關焦點

  • 美術研究|中國畫線條除表現結構輪廓,還傳達畫家的情感意趣!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三大巨匠之一達·文西的作品《自畫像》,我們從這幅作品可以看出線條傳達出豐富的信息,這件作品的線條是依附於人物的形體結構同光影互為補充來描繪人物一線條暗示了結構和剖面。而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另一巨匠米開朗基羅的作品《利比亞女巫的習作》,用線簡練而富有表現力,線條的走向則暗示了光的存在,從而再現了肌肉、骨骼運動的方向,使身體更具運動張力和動感。
  • 淺論中國畫的線條和結構
    淺論中國畫的線條和結構成忠臣線條是造型藝術中常用的基本因素之一。點在空間移動便成線,線有粗細寬窄的變化,因而產生不同的效果。中國繪畫中,線的作用十分重要,用線造型是中國繪畫的主要特點之。被描繪的對象不同,畫家在作畫時應用不同的描法,以形成不同的線條。線條既可以表現形,也可以表現情;既可以表現動,也可以表現靜,同時,線條還可以表現空間,在西方的油畫中,常使用線條。例如馬蒂斯、安格爾、倫勃朗等人,不但用線表現形體輪廓,還用線表達畫家的感情,在抽象派畫家蒙德裡的作品中,用垂直和水平的線表現寧靜的美感,而在波洛克、康定斯基的抽象畫中,線條則表現出激烈的生動感。
  • 古人畫中的人物總是看起來相似?通過對比中西方人物畫,給你答案
    現存最早的人物畫是長沙楚墓先後出土兩幅旌幡帛畫:1937年於長沙子彈庫一號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龍帛畫》和1949年於長沙陳家大山楚墓出土的《人物龍鳳帛畫》,兩幅作品為我們展現了戰國時期人物繪畫的風貌。人物御龍帛畫 戰國 現藏於湖南省博物館《人物御龍帛畫》中描繪了一位側身直立佩劍御龍的男子,飄帶隨風拂動,表現了其軒昂自若的風度和出行的動感。《人物龍鳳帛畫》則描繪了一位側身直立,雙手合十祈禱的貴族婦人,腰身纖細的她身著長袖寬袍,挽著長發、神態虔誠。兩幅帛畫在風格上比較統一,繪畫技法相對簡單,作品均以墨線立骨,少數幾種顏色平塗後略加暈染。
  • 古代人物白描集錦120圖
    古代人物畫譜 (120P)工筆白描就是完全用墨的線條來描繪對象,不塗顏色。白描本來大抵是用來打草稿的,宋代畫家李公麟把它發展成獨立的畫種,他的白描如行雲流水,變化無窮豐富,有很強的表現力。在文學中,工筆白描的用法是描繪出人物所處的大環境(包括生活環境、心理狀況、感情生活等其中一個),在通過細節突顯出人物的某一特點,起到畫龍點睛的一種修辭手法。白描如歌 線實際上就是一種筆觸。工筆白描把筆觸美感提升到了絕對高度,除了反映式的描繪,更注重線條的形式美、抽象美,是作者的技術能力、藝術感悟與個人情感的完美體現。
  • 古代人物白描集錦120圖 !
    工筆畫,亦稱「細筆畫」,屬中國畫技法類別的一種。工筆畫與「寫意畫」對稱。
  • 孫愷的工筆畫,山水,花鳥,人物,運用自如,駕輕就熟!
    從孫愷的工筆畫作品中可以看出,她對於自然物象的觀察細緻入微,異常嚴謹,她筆下物象的造型,線條,色彩已經達到了一種運用自如、駕輕就熟的境界,無論是清新典雅的花鳥、人物,還是厚重凝練的山水畫,在她的作品中隨處可見唐、宋、元、明、清傳統的影子。
  • 零基礎自學畫畫,畫漫畫入門-線條的基礎與運用
    線條的改造計劃繪畫的用線與寫字的線條有較大不同,特別是漫畫的線條,要求細膩準確,能區分出層次感,下面就一起來畫出魅力的繪畫線條吧。1.用曲線畫出柔和的線條在繪畫的人物中,有一些部位的輪廓線條需要製造出柔和感,如女性的皮膚、柔順的頭髮等等。這時候,在畫線時要抱有曲線的意識,用流暢的曲線表現出輪廓的柔和感。畫曲線時手腕越放鬆,畫出的線條越流程,感覺也更柔軟。
  • 中國畫壇藝術人物:陳龍
    漢字作為書法,是真正意義上的「有意味的形式,」是行雲流水,剛柔並濟,負陰抱陽,衝氣以為和,富有生暗示和表現力量的線條美。是表現藝術家性情審美和學養的藝術。名家評論觀陳龍的山水畫,使我產生了一種長久未有的激動,好的畫要能打動人,他的畫就打動了我,他有極強的畫面組織和創作能力。
  • 32歲畫家,寫意人物狂放不羈!
    梁長林 草聖張旭梁長林(1951-1983),一位當時中國畫壇最有才華的年輕畫家,但一次不幸的車禍,把他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32歲。梁長林 板橋小像梁長林十分強調書法在中國畫中的作用,用線造型是中國畫的第一特點,線條要有中國書法的基礎。
  • 美術研究|中國畫構圖:整體構圖法,之字構圖法,邊角構圖法!
    摘要:中國畫作為歷史文化的藝術形態展現方式,是長期以來文化藝術研究中的重要對象。在中國畫的創作過程中,無論是物象形態的表現,還是繪畫主題的體現,都與構圖密切相關,通過畫面中物體位置的設計、色彩的搭配、線條的特殊運用等技巧實現虛實、動靜結合的效果,從而增添畫面的藝術感。
  • 劉進安:中國畫的技法是一種性格
    中國畫技法的內涵與運用 文/劉進安 在中國畫的範疇裡,技法作為一項主要的品評指標被歷代畫家所重視,他們關於技法的思考、研習和實踐不僅完善中國畫技法體系,更在推動技法作為主要審美因素方面起到了定位的作用。
  • 對話藝術家劉漢:我看中國畫的創新與發展
    因此,我便更改了順序,先畫了紅旗譜的續集《播火記》、《烽煙圖》,轉過頭來再畫《紅旗譜》,以免和天津直接打對臺。這樣直到1963年12月,《紅旗譜》第1本正式出版。據說,當時全國美術院校學生人手一冊。」這篇文章是畫油畫的人寫的,文中提到中國畫的『線條』,油水已被前人榨乾了,因為用『線條』的人太多了,現在的人誰還抱著『線條』不放,就會一事無成。這篇文章在當時唬住了很多的年輕人。然而,年輕人還沒有進學校下工夫,怎麼能找到自己發展『線條』的道路呢?還沒有探索就放棄了,『線條』豈不就衰落了?」
  • 《御龍修仙傳》強勢上線 彭禺厶重生異界御龍修仙
    電影上線海報橫版  近日,由彭禺厶導演、編劇、領銜主演的古裝玄幻類網絡電影《御龍修仙傳》將於 9月 5 日正式在網絡平臺上線。該片聚集了秦言瑋、張欣源、曹琦等一眾「網絡熟臉」,令人十分期待。  靈石猛獸齊登場 玄幻新宇宙引人無限期待  《御龍修仙傳》主要講述了一個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普通人傅炎(彭禺厶飾)在一場車禍中喪生,但卻意外打開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門,從此踏上了一條光怪陸離的修仙之路,一路見識了各種靈石秘術,森野巨獸,上古寶器……並在這個玄幻的修仙世界中步步成長的故事。
  • 林峰獻唱《御龍在天手遊》主題曲MV-御龍戰天下
    《御龍在天手遊》新版發布!首席體驗官林峰與你一起穿越東漢,熱血獻唱新版主題曲《御龍戰天下》,下載遊戲輸入」LF666「領取峰哥為你準備的無雙大禮包! 東漢末年, 群雄並起,逐鹿天下,英雄人物紛紛登場,演繹著令人驚嘆的史詩。
  • 火爆全網線條畫|鼻祖藝術家
    2019年火爆全網的極簡ins風線條畫 甚至 至今2020年的過半 還熱度未退衍生到各種領域生產各種周邊用品手機殼、裝飾畫、背景牆、產品包裝設計等等這種簡約又大氣 不失風格的畫風 總是讓人眼前一亮接下來就跟隨牛叔了解一下史上有名的線條畫藝術家
  • 中國畫之美表現在哪些方面?
    鄭變 仿文同竹石圖 故宮博物院藏中國畫之美表現在哪些方面?整理編緝_《當代國畫》文章來源_網絡鄭變 仿文同竹石圖 故宮博物院藏程式語彙中國畫的另一個特點是程式化。中國畫的圖像是程式化的,是對應物象的符號,不是如實描寫。
  • 從「渡海三家」看中國仕女圖的線條美
    他提到,民眾多習慣在博物館逛展覽時搭配語音導覽,何炎泉認為都只用耳朵看(聽)作品,卻沒有睜大雙眼仔細瀏覽畫作上的筆觸與線條是十分可惜的事情。何炎泉進一步說明,其實山水畫與仕女畫的欣賞方式極為類似,主要都是看畫家如何靈活運用毛筆,表現出山石樹木的粗糙紋理,或是布料飄帶的輕柔與飄逸。
  • 學會運用這些線條吧
    低估畫面中線條的作用可能就是你無法拍出抓人眼球作品的一大主因哦。上面這張照片展示了如何利用線條在城市和建築攝影中創造視覺引導,在這些直線元素的幫助下,我們將更容易去發現畫面中的亮點,並且進一步縮短與場景間的距離。
  • 如何運用線條透視現象拍攝增加圖片的縱深感!
    大家都知道照片是二維的平面,運用攝影技巧在照片中展現出三維空間及縱深感、層次感,對提高照片的表現力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拍攝風光照片、室內空間等題材,縱深感的表達往往決定著照片的成敗關鍵。攝影中縱深感的表現主要是,運用鏡頭特性和人眼的視覺特性中的線條透視現象和影調透視現象來表現。線條透視現象現實生活中我們觀看遠近物體有這樣的規律,距離近的物體大,距離遠的物體小,越遠越小。
  • 軍旅畫家陳少林中國畫作品展在雙流開展
    陳少林說,本次展出的主要是他近10年來包括山水風光、歷史建築、故鄉風情、草原民俗、水墨人物等作品,也可分為軍旅題材、民族團結、紅色題材、山水寄情四個部分,展期為一個月時間。上午10時許,由成都市雙流區文聯主辦,雙流區融媒體中心承辦,冷蓉中國畫工作室和文清古蜀農耕文化博物館、四川省收藏家協會承辦的《此心安處是吾鄉》———「陳少林中國畫作品展」在文清古蜀農耕文化博物館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