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二號」科考船結束馬裡亞納海溝科考 開始返航
在經歷了50天的海上航行和在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的科學考察作業後,我國「探索二號」科考船日前結束了本航次的全部科考任務,開始返航。▌「探索二號」科考船結束馬裡亞納海溝科考 開始返航在這個航次中,「探索二號」科考船在馬裡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與「探索一號」科考船進行了多次聯合深潛作業。
-
「探索二號」科考船結束科考任務開始返航
「探索二號」科考船結束科考任務開始返航 原標題: 在經歷了50天的海上航行和在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的科學考察作業後,我國「探索二號」科考船日前結束了本航次的全部科考任務,開始返航。
-
「探索二號」結束科考,順利返航!
繼「探索一號」與「探索二號」一起合作完成萬米海底視頻直播之後,「探索二號」也載著科考團隊圓滿完成了馬裡亞納海溝考察的後續任務,本次科考任務全程共經歷五十天,目前「探索二號」已經在返航途中。「探索二號」繼續執行海試任務在「探索一號」和「探索二號」共同合作完成深潛行動之後,「探索二號」繼續帶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團隊赴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繼續執行海試任務。
-
「科學」號在馬裡亞納海溝科考取得階段性成果
新華社青島12月18日電(記者張旭東)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了解到,我國新一代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正在馬裡亞納海溝開展科學考察,已獲得火山巖樣品和全水深海水樣品等。 據介紹,「科學」號於11月23日從青島起航,執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共享航次,主要是對西太平洋多圈層相互作用及板塊俯衝起始機制進行科學考察。「進入12月以來,作業海域海況明顯好轉,科考有了明顯進展。」航次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張國良說。 據了解,科考隊員利用電視抓斗在4438米的深海採集到200多公斤火山巖樣品,其中最大的一塊接近100公斤。
-
「探索二號」船正式入列 中國深海科考再添利器
央視網消息:6月28日,我國全數配備國產化科考作業設備的載人潛水器支持保障母船——「探索二號」船,抵達三亞崖州灣科技城南山港,為崖州灣科技城深海產業發展再添利器。「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同時抵達三亞,近期將匯同「深海勇士號」與船舶進行適配工作,達到融為一體的聯合作業能力。
-
尋找地下文明,「奮鬥者」號勝利返航
其他的國家也在不斷地去探索,去發現海洋世界中存在的物產或者可用之源。而我們國家,也發動了人力物力,去探索海洋的秘密。在2020年11月10日8時12分,我國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深度10909米。
-
「探索二號」返回三亞 馬裡亞納海溝萬米海試順利收官
10月26日11時,「探索二號」從三亞起航,前往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執行「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萬米海試保障與「深海勇士」號深潛航次任務。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獲悉,航次期間,「探索二號」科考船在馬裡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與「探索一號」科考船進行了多次聯合深潛作業。
-
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勝利返航
本文轉自【新華社】;新華社三亞11月28日電(記者趙穎全、陳凱姿)28日8時30分許,隨著一陣汽笛聲響,在「地球第四極」結束科考任務的「探索一號」科考船在三亞靠泊下錨,成功實現10909米坐底紀錄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也隨船勝利返航。
-
「探索二號」返回三亞 馬裡亞納海溝萬米海試順利收官-三亞新聞網...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獲悉,航次期間,「探索二號」科考船在馬裡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與「探索一號」科考船進行了多次聯合深潛作業。在與「奮鬥者」號萬米載人潛水器聯合作業期間,「奮鬥者」號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探索二號」搭載的「滄海」號視頻直播著陸器,成功實現了全球首次萬米海底實時4K視頻直播。
-
媒體報導---「探索一號」萬米深潛科考
「探索一號」科考船在馬裡亞納海溝布放地震儀 「呼叫海底,呼叫海底」,「探索一號」科考船在甲板上發出回收指令。 但是,要將地動信號轉化為電信號並準確拾取,除了平衡,高質量的地震動信號記錄還需要地震儀整體構件的良好耦合。遊慶瑜打了一個坐汽車的比方,車過坎時晃了一下,你在車上顛了兩下,信息必然錯誤,因為耦合較差;如果將你綁在車上甚至與車同為一體、同頻共振,這時的信息與客觀吻合,因為耦合良好。
-
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探索一號」科考船特檢大修採購...
公告信息: 採購項目名稱 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探索一號」科考船特檢大修採購項目 」科考船特檢大修採購項目 招標項目的潛在投標人應在www.o-science.com獲取招標文件,並於2020年12月07日 09點30分(北京時間)前遞交投標文件。
-
比蛟龍號更先進的深潛器即將出發,中國將要探索馬利亞亞納海溝!
今年3月10日,我國的「探索一號」科考船開展了TS16航次科考任務。在大量的預期任務中,有一個非常重要,那就是「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的一些性能測試。深海勇士號一提起我國的深海探測器,大家首先想到的大概是下潛到7000米深海的蛟龍號。不過,在蛟龍號的基礎上,我國又研發了更加強大的「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
-
「東方紅3」船成功完成船載科考設備萬米水深性能海試
「東方紅3」船在「挑戰者深淵」作業日前,中國海洋大學5000噸級新型深遠海綜合科考實習船「東方紅3」船在全球最深海域——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對具有萬米水深性能的船載科考設備進行了測試,測試區最大深度超過10900米。據悉,在萬米水深海域對全船科考設備開展長時間、連續集中的極限深度海試作業,在國內外新建科考船中尚屬首次。
-
即將趕赴北極的我國首艘國產極地科考船「雪龍2」號到底有多牛?
「極地」號具備1A級抗冰能力,能在布滿浮冰(浮冰最大厚度為1米,沒有密集碎冰)的航道上以不少於5節的速度前行。從首航南極到1994年退役,「極地」號共完成了6個南極科考航次,並完成了中山站的建成。不過,面對南極高緯度的嚴重冰情,僅具有抗冰能力的「極地」號終因抗冰能級和船齡問題退出了中國極地科考船序列。
-
中國首艘裝載國產化科考裝備的載人深潛器支持保障母船啟航
福建省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曾金柱表示,通過「探索二號」科考船的建造交付,擁有悠久造船歷史的馬尾造船廠積累了豐富的大型深遠海科考船型的設計和建造經驗,也提高了中國船舶製造業在海洋科考裝備領域內的設計製造能力。「探索二號」科考船僅用18個月由海洋工程船改造而成,既是一艘遠洋作業船,也是一座集海上移動探測與監測、研究與人才培養於一體的綜合勘探和試驗基地。
-
青島海地所「海洋地質七號」科考船交付使用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麗平12月19日上午,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海洋地質七號」科考船在威海石島黃海造船廠交付使用。「海洋地質七號」科考船,由青島海地所原「業治錚」號塢修升級改造而成,是按照中國地質調查局統一命名規則對「業治錚」號啟用的新船名。據了解,「海洋地質七號」(原「業治錚」號)調查船是以我國已故著名海洋地質學家業治錚院士命名的海洋地質科學調查船,是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投資建造的專業海洋地質科學考察船。
-
「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完成萬米海試 勝利返航
央廣網北京11月29日消息(記者朱敏 何源)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11月28日上午8時30分左右,隨著一陣汽笛聲響,在馬裡亞納海溝結束科考任務的「探索一號」科考船在海南三亞南山港碼頭靠泊下錨,成功實現10909米坐底紀錄的「奮鬥者」號也隨船勝利返航。
-
——「奮鬥者」號標註中國載人深潛新坐標
「探索二號」科考船布放深海視頻著陸器「滄海」號(資料照片)。新華社發(楊寧軍 攝)「探索一號」科考船回收「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資料照片)。新華社發(楊寧軍 攝)「探索一號」和「探索二號」科考船在作業(資料照片)。新華社發(楊寧軍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