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宏觀槓桿率增幅放緩,警惕經營貸變相流入樓市

2021-01-18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日前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槓桿率增幅為27.7個百分點,由上年末的245.4%上升到270.1%。其中,三季度槓桿率攀升3.7個百分點,相比一季度13.9個百分點和二季度7.1個百分點的攀升,增幅快速回落。

「三季度槓桿率增幅趨緩的主因仍在於經濟的強勁復甦,季度名義GDP同比增長高達5.5%。預計四季度經濟增速會進一步提高,宏觀槓桿率階段性快速攀升過程基本結束。」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張曉晶表示。

報告指出,房地產交易回升帶動居民住房貸款提高,也部分拉動了居民經營性貸款增速上升,成為居民槓桿率攀升的主因。個人住房貸款利率高於全社會一般貸款利率,也高於個人經營性貸款利率,刺激部分住房貸款需求以個人經營貸變相進入房地產,造成一定的風險積累。居民經營性貸款與非金融企業銀行貸款增速之間的缺口愈發擴大,亦當充分重視。

警惕經營貸違規流入樓市

分部門來看,一季度企業部門是槓桿率上升的最重要推動力,企業債務攀升貢獻達到七成;三季度企業部門對槓桿率的貢獻為負,居民和政府部門成為槓桿率上升的主動力,貢獻率分別為46%和65%。

具體而言,三季度宏觀槓桿率攀升3.7個百分點。其中,非金融企業部門槓桿率下降了0.4個百分點,居民部門槓桿率上升了1.7個百分點,政府部門槓桿率上升了2.4個百分點。

從居民部門看,三個季度宏觀槓桿率分別上升了1.9、2.0和1.7個百分點,一二季度的增幅都較大,三季度增幅有所放緩,但增幅的絕對水平仍然較高。居民部門槓桿率主要由住房貸款和個人經營性貸款所拉動,短期消費貸款仍在負增長區間。

「房地產交易回升帶動居民住房貸款提高,也部分拉動了居民經營性貸款增速上升,成為居民槓桿率攀升的主因。」張曉晶稱。

報告稱,房地產交易上升直接帶動居民住房按揭貸款餘額的提高,同時也部分拉動了居民經營性貸款的回升。2020年前三個季度的居民中長期消費貸款增長都較快,高於2018年和2019年的增速水平,這與今年房地產市場交易活躍密切相關。同時,居民經營性貸款增速也在上升,三季度末的增速達到18.7%。與之相比,非金融企業銀行貸款同比增速僅為12.3%,居民經營性貸款與非金融企業銀行貸款增速之間的缺口愈發擴大。

報告分析稱,居民經營性貸款與非金融企業銀行貸款增速缺口拉大這一現象主要由兩個因素導致:一是普惠金融的力度加大,銀行對於個體工商戶的支持力度加強。另一方面,更為值得注意的是,經營性貸款違規進入住房市場的現象加劇。在住房限貸政策沒有放鬆、但房價仍存在一定上漲預期的環境下,部分按揭貸款的需求可能會通過以住房為抵押的經營性貸款來繞道實現。

「個人住房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5.42%,而一般貸款的加權平均利率降至5.26%。這種利率倒掛現象會刺激部分房地產貸款以經營貸的『馬甲形式出現。」報告稱。

政府部門方面,2020年前三季度,政府部門槓桿率分別上升了2.2、1.8和2.4個百分點,共上升了6.4個百分點。張曉晶預計,政府赤字和債務規模加大,槓桿率增幅較大,四季度仍將保持較快增長。

企業部門方面,2020年前三季度,非金融企業部門槓桿率分別上升了9.8、3.3和-0.4個百分點——企業槓桿率增速在二季度迅速回落,到三季度則實現了槓桿率絕對水平的回落。影子銀行融資大幅回落是非金融企業槓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大量表外貸款繼續回歸表內,金融穩定性增強。

宏觀槓桿率將企穩

為應對疫情衝擊,中國央行今年推出多項舉措,但相對較為謹慎。在價格型工具方面,中國央行先後下調了逆回購利率、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MLF操作利率和LPR;在數量型工具方面,中國央行通過多次降準和公開市場操作釋放流動性,並設立抗「疫」專項再貸款、增加再貸款再貼現額度和政策性銀行專項信貸額度。

「三季度M2和社融規模存量的增速都高於一季度時的同比增速。但由於宏觀經濟整體復甦強勁,名義GDP的同比增速大幅回升,穩定住了宏觀槓桿率上升的勢頭。」張曉晶稱,「經濟增長是宏觀槓桿率穩定的關鍵因素,在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的政策環境下,實體經濟債務增速基本保持穩定,宏觀經濟回升的勢頭決定了槓桿率的走勢。」

張曉晶預計,宏觀槓桿率階段性快速攀升的進程基本結束,四季度槓桿率將趨於穩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10月份發布的報告中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萎縮4.4%,中國將是唯一保持正增長的主要國家,預計實際GDP全年上升1.9%。基於這樣的預期,四季度實體經濟槓桿率將進一步企穩。2021年宏觀經濟復甦動力將更為強勁,槓桿率增速將繼續趨緩。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2020金融街論壇上表示,在今年抗疫的特殊時期,宏觀槓桿率有所上升,明年GDP增速回升後,宏觀槓桿率將會更穩一些。貨幣政策需把好貨幣供應總閘門,適當平滑宏觀槓桿率波動,使之在長期維持在一個合理的軌道上。

(作者:楊志錦 編輯:曾芳)

相關焦點

  • 救助企業資金疑變相流入樓市:年費2000,大V建群教套經營貸炒房
    近期,深圳樓市「天價房秒光」、近百萬「喝茶費」等逆勢行情引來多方關注,隨之,可獲貼息的房屋抵押經營貸被推上風口浪尖。該資金用來救助受困於疫情的中小微企業,卻疑似變相流入了樓市。4月20日,央行深圳支行發聲,要求轄內銀行就此排查。同一天,深圳市中小企業服務局發布公告,將會同銀保監部門加大對貸款貼息項目的審核力度,嚴防不符合貼息條件的貸款項目混入,騙取財政資金。
  • 張家港行個人消費貸違規流入樓市 去年行長等多名高管變動
    對於這次個人消費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張家港行辦公室相關工作人員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目前銀行正在進行研究,下一步如何杜絕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一位不具姓名的銀行業內人士指出:「在監管部門高壓管控之下,依然發生信貸資金違規進入樓市的事情,表明張家港行整體內控合規管理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
  • 北京多家貸款中介變相實現首付貸 申請「經營貸」提供「公司」
    來源:證券日報作者:劉萌4月22日,針對深圳出現貼息經營貸款違規操作流入房地產市場的現象,銀保監會首席風險官肖遠企表示,「貸款一定要按照申請貸款時的用途真實使用資金,不能夠挪用,如果通過房產抵押申請貸款,包括經營和按揭貸款都必須要真實遵循申請時的資金用途。
  • 婁飛鵬: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應是中長期選擇
    就槓桿率情況看,2020年的宏觀槓桿率呈現出典型的特點:一是槓桿率提高速度短期較高。根據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2020年前三季度實體經濟部門槓桿率提高24.7個百分點,僅低於2009年前三季度實體經濟部門槓桿率提高30.7個百分點,遠超過1994年以來除2009年以外的其他年份全年槓桿率提高的水平。二是槓桿率提高是分子分母共同作用的結果。
  • 從允許槓桿率上升到保持槓桿率穩定,央行態度發生重大變化
    央行在報告中強調,要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並重提「把好貨幣供應總閘門」。  相比二季度,央行在此次報告中對國內經濟增長更為樂觀。比如,央行表示,我國經濟增長好於預期,實現全年經濟正增長是大概率事件。在這種情況下,政策對於穩定槓桿率,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要求進一步加強。
  • 揭秘低息經營貸變身房貸灰色產業鏈 監管重罰之下仍敢以身試法
    原標題:調查|揭秘低息「經營貸」變身「房貸」灰色產業鏈 監管重罰之下仍敢以身試法經營貸款違規進入房地產,可能導致局部地區房市的過熱風險,甚至會對中小微企業融資造成「虹吸效應」。財聯社(北京,記者 姜樊 高萍 上海,記者 孫詩宇)訊,儘管監管一直高壓嚴查,但本應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低息「經營貸」流入樓市的現象仍然存在。
  • 房貸紅線嚴控下 「房抵經營貸」成...
    需求者一般為兩種,一種是覺得按揭貸利率高,希望將已有的按揭貸換成利息更低的經營貸,節省月供成本,這種需要先全款還掉房貸,再用房屋抵押做經營貸。第二種是直接墊資全款購房,之後做經營貸,還掉墊資。張茹告訴記者,有需求者經中間人「幫忙」後,成功批貸的年限不等,最長的能達到30年,最高能做房屋評估價的7成,利率可低至4%以下。這與普通房貸相比,無疑「優勢」更大。
  • 樓市還是被盯上,房地產已成我國最大「灰犀牛」,啥意思
    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的樓市經過前面幾年的迅速發展,在價格上面已經遠遠高於普通人的工作收入,銀行信貸資金有不少流入了樓市,讓一些實體經濟缺少了照顧。近日,我國央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就指出,房地產已經成了我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灰犀牛是啥意思?如果對於金融市場有一定的了解,相信黑天鵝、灰犀牛等一些名詞想必大家也不會陌生。
  • 光大宏觀:樓市邁入「異步時代」 來年「風水」到誰家?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微信公眾號文話宏觀要點金融周期見頂轉向,「風水輪流轉」,「長尾」凸顯。2015年前的「同步時代」成過往,「異步時代」持續,因調控從「一刀切」變為「一城一策」,2015年一線領漲,2016年二線領漲,2017-2018年三線領漲,2019年一線又率先回暖。同時,銷售已放緩40個月,歷史最長。
  • 張明|中國宏觀槓桿率的演進特點、部門輪動與應對之策
    宏觀槓桿率則是指一個經濟體(或經濟部門)的總負債與該經濟體GDP的比率,這衡量了一個經濟體的舉債程度。系統性金融風險關注的槓桿率無疑是指一個經濟體的宏觀槓桿率。如圖1所示,中國的宏觀槓桿率由1995年的100%左右上升至2018年的250%上下。
  • 2021年宏觀調控要領明確
    天風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認為,「不急轉彎」意味著宏觀政策會保持一定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不會驟然大幅收緊。2020年為對衝疫情影響,逆周期調節力度顯著加大,宏觀槓桿率上升明顯,隨著疫情防控見效、經濟逐步好轉以及穩槓桿必要性加大,需要平衡好經濟增長與防風險、穩槓桿的關係。
  • 宏觀政策有力支持經濟復甦 後續宏觀槓桿率水平將保持穩定
    央行近日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如是評價宏觀政策的積極作用。  在專家看來,疫情期間採取的一攬子宏觀政策組合不僅效果顯著,而且力度合適。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貨幣政策充分發揮了反應速度快、直達效果強的優勢,確保了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在第一時間穩定了市場信心。
  • 樓市再加「兩道紅線」!普通人貸款買房,越來越難了
    卡緊銀根,為的就是對樓市進行精準調控,讓新增貸款資金更多地流入實體經濟。 這樣一記重錘,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影響確實不小。從近5年總體趨勢上看,2016年以來,居民持續加槓桿購房,致使槓桿率高企,個人住房貸款佔比也呈逐年走高態勢,截至2020年三季度,個人住房貸款餘額多達33.7萬億元,較2015年淨增長157%。 疫情也沒能澆滅中國人買房的熱情。2020上半年,在個人按揭貸款沒有放鬆的情況下,購房者再次主動加槓桿,全國購房槓桿率回升至歷史第二高位,僅次於2016年。
  • 銀行網貸監管從嚴:消費貸最高20萬,期限不超一年
    來源:第一財經銀行網貸監管從嚴: 消費貸最高20萬,期限不超一年作者: 杜川《辦法》規定,單戶用於消費的個人信用貸款授信額度應當不超過人民幣20萬元。 商業銀行線上貸款迎來嚴監管。薛洪言對記者表示,這既能滿足各方對消費貸款促消費的訴求,又能有效降低消費貸款資金流入股市、樓市的壓力,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居民槓桿率的增速,一舉多得。需注意的是,網際網路貸款業務的確容易出現過度授信、多頭共債、資金用途不合規等風險問題。
  • 涉信貸資金違規流入股市樓市
    最後,有的企業和個人違規貸款的手段較多,銀行在很多時候也難以分辨貸款的真實用途,導致信貸資金最終流入資本市場。」 有從業人士對記者表示:「一般來說,如果信貸資金流入樓市、股市是通過轉帳等交易方式的話,銀行是很容易監測到的。但事實上,銀行將資金劃入貸款人帳戶後,如果資金通過多次繞道再轉回貸款人的帳戶中,即使是流入股市、樓市,銀行也很難發現。」
  • 社科院發布《中國住房發展總報告》預計2021樓市實現收斂性恢復
    首先,全國住房價格增幅經歷了下降、回升和企穩的過程,截至2020年11月,房價平均水平突破萬元大關,全國房價平均為10071元/平方米,同比增長7.9%。其次,住房銷量創造了新高,住房開發量增速有升有降。
  • 房價邁入「萬元時代」 五趨勢或成樓市平穩發展動力
    2020年,中國樓市超預期復甦。截至11月份,商品房銷售均價邁入「萬元時代」,商品房銷售面積也有望再創新高。2021年,中國經濟延續穩健復甦勢頭,業內專家認為,以下五大新趨勢或成為明年樓市平穩發展的主要動力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