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半場無戰事》跟它們比,根本算不上技術革命丨毒藥視點

2021-02-22 毒藥

著名導演李安年底將推出全新力作《半場無戰事》,技術上進行了大膽嘗試——史無前例地使用3D/4K/120幀的攝製格式,因此被視作一部足以引發電影技術革新的作品。

在李安的導演生涯中,他一共獲得三座奧斯卡金像獎兩座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以及兩座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因此《半場無戰事》能否引領技術革命,備受矚目。


但是,好萊塢金牌導演史匹柏曾質疑了李安對於120高幀率格式拍攝影片的嘗試,坦言自己不喜歡高幀率,還是更喜歡原始的電影拍攝,否則就失去了電影超脫現實的意義。

儘管《半場無戰事》沒有上映,毒藥君還沒有看到全片,但感覺只是在電影拍攝方式上實驗,很難引領電影工業的技術革命。那麼,有哪些技術革命改變電影的進程呢?


從19世紀30年代開始,科學家們一直為發明活動攝影技術而努力,路易·盧米埃爾發明了 「活動電影機」,並拍攝了50多部短片,表現了1900年以前資產階級的生活,娛樂和閒情逸緻。

1896年,《火車進站》是路易·盧米埃爾這位發明家兼攝影師在一個洗臉盆裡衝洗出來的 。膠片只有17米長。用當時的手搖放映機減低了速度,可以放映1分鐘左右。


本片的機位選擇很經典,火車從景深處的右上方往左下方,右側是站臺上乘車的人,1895年的法國人的穿著,火車的形狀,以及人們別離與歸來迎來的場景,被永遠地紀錄下來。

當年的觀眾因為從來沒見過電影,以為火車將要從熒幕裡衝出來,都嚇得四下逃竄。

從驚奇,到日常,便是這百年間技術革命的一個縮影。科學造夢,也吞食夢。


1902年,《月球旅行記》不僅開創了科幻片的先河,它使得電影上升為施展幻想的平臺和提供娛樂的工具,也是名副其實的影史裡程碑。

劇情取材於儒勒·凡爾納的小說《從地球到月球》和威爾斯的小說《第一個到達月球上的人》。編導採取科幻劇的傳統風格,表現了一群天文學家乘坐炮彈到月球探險的情景。


編導兼監製梅裡愛系舞臺演員,同時又是魔術師,他在影片中大膽嘗試了疊影、淡入淡出等當時全新的手段。片中融合了大量舞臺特效,現在電影的很多手法均可在本片認祖歸宗

技術革命三



蒙太奇,字面解釋為「剪接」之意,然而就本質而言,蒙太奇是指電影創作過程中處理時間和空間的藝術手法。1920年,眾多蘇聯導演掀起的蒙太奇藝術風潮,即是針對電影剪接的一系列影像實驗,也讓電影脫離固定的、線性的敘事,開展了純粹影像藝術的形式探索。

1925年完成的《戰艦波將金號》,愛森斯坦導演將影片濃縮為波將金戰艦的反叛及與沙皇軍隊的對抗上,奠基於五幕劇的古典戲劇結構之上,成就了這部蒙太奇美學的經典之作。


《戰艦波將金號》不僅是愛森斯坦蒙太奇理念的完整呈現,片中豐富的影像元素、隱喻、母題串聯、純粹音樂性的形式建構、以及形式概念的辯證思考,即使百年後的今天,都具有無法超越的藝術價值。

或許就像片中那隻運用蒙太奇手法而站起的石獅,影史地位永遠屹立不搖


千萬不要以為1939年《亂世佳人》才是彩色電影標誌,這其實是訛傳。

早在黑白電影時代,彩色電影技術就經歷過多次的演變,包括1910年的18分鐘的《Checkmated》、1911年的《La Tosca》從1910年到12年,英國一共出品了54部劇情彩色片,而美國也推出4部彩色片,但都僅是實驗性作品,直到1935年的《浮華世界》才開始成熟。



影片改編自英國小說家威廉·梅克比斯·薩克雷的諷刺小說《名利場》,片名卻使用「Becky Sharp」這個人名,而內地版本常見譯名是《浮華世界》。該片到新技術的影響,畫面中色彩豐富,飽和度高,甚至大量運用補色關係的顏色。

彩色電影的誕生,豐富了電影的表現形式、視覺效果、藝術風格,從而使色彩真正作為一種元素、手段、風格進入了銀幕的世界。由此,開始了彩色電影製作時代。


在聲音進入電影之前,人們總是藉助樂師給電影配樂,例如1908年的法國影片《吉斯公爵被刺》,就是由著名的作曲家聖·桑專門為它作曲。當1927年美國出現有聲片之後,上述情況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伴音不再只是配樂;環境音響和對白的闖入銀幕,使已趨成熟的影像藝術面臨改型的危機。


1927年10月6日又首映了由A.克羅斯蘭導演、A.喬生主演的有歌唱、對白、聲響的《爵士歌手》,觀眾突然聽到主角開口說了話:「等一下,等一下,你們還什麼也沒聽到呢。」這一句話,標誌著一個新時代的來臨,也使歌舞喜劇演員喬爾森大享盛名。

有聲電影的誕生,彌補了觀眾的聽覺缺憾,更使得使好萊塢,成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文化和商業中心。



上世紀50年代,電視的出現,曾使得電影受到巨大衝擊力,許多人認為電影院沒有存在必要。這時,幾部彩色寬銀幕史詩大片,特別是驚世駭俗的昂貴巨製《賓虛》的出現,讓人們意識到寬銀幕的重要性。


況且威廉·惠勒導演的《賓虛》在奧斯卡大獎上,被提名12項,奪獎11項,創造影史奇蹟。直到《鐵達尼號》《指環王3》才持平記錄,堪稱米高梅電影公司難以超越的巔峰。

其波瀾壯闊的史詩性敘事,宏大雄偉的布景與戰爭場面,因而被視為名垂影史的力作。史詩巨製《賓虛》取悅了觀眾,讓寬銀幕引領了觀影熱潮,一項新技術革命也拯救了電影。


雖然膠片時代就一直發展著各種各樣的視覺效果,但是能實現的效果畢竟有限。70年代計算機的發展讓CG的應用逐漸成為可能。1971年到1975年之間,CG技術在幾部影片裡都有實驗性的應用,直到1977年的《星球大戰》誕生,才使得虛擬CG特效片開始成熟。


其實早在1975年,喬治·盧卡斯導演的工業光魔公司就開始建立用於《星球大戰》所需要的虛擬CG視覺效果。這項技術通過事先設計並精確重複攝影機的運動軌跡,讓運動鏡頭中的複雜特效合成變得更加簡單,讓實拍場景中的鏡頭運動可以與虛擬CG世界完美融合。

正是《星球大戰》開創了一種嶄新的模式,從這個起點開始,美國電影工業的計算機視效人才被真正培養起來。



1922年,世界上第一部3D電影是《愛情的力量》,遺憾的是影片很早之前就已經遺失了。早期3D電影都以展示立體效果為主,常以指向觀眾的槍、扔向觀眾的物體為噱頭。

1936年利用雙鏡頭攝影機和偏振片可以造出具有立體效果的影片,但此技術具有不少限制。之後,從RealD三維等技術發展,到《阿凡達》空前賣座,立體影片才進一步被廣泛推廣。


該片製作成本超過3億美元,刷新影史票房記錄的表現,再一次坐實了卡梅隆導演是「吸金機器」的美名。《阿凡達》給人們帶來了久違的、足堪載入史冊的3D視聽震撼,很可能成為電影史上第四次技術革命的分水嶺。


隨著藍光播放系統和家庭影院系統的普及,傳統35mm膠片和2K數字2D電影已經沒有多少優勢了,栩栩如生的3D立體顯示越來越成為電影技術的未來。《阿凡達》奠定了主流的3D影片的製作模式。

人們對電影技術革命的追求,也從未間斷過。

- END -

投稿郵箱:tougao@duyao001.com

毒藥君微信號:duyaosir

近  期  熱  門

直接點擊即可查看

好萊塢軍規 | 樹大招風|娛樂圈紅線

餘罪 | 常書欣 | 超級人渣 | 斯嘉麗·詹森

毛片導演 | 狩獵 | 三體 | 梟雄電影 | CAA

6月電影 | 6月摘評 | 梁振華 | 張語芯 | 漫威

張一山 | 侯鴻亮 | 貓眼CEO鄭志昊 | 毒藥賞色

票房保底 | 金掃帚 毒蘋果頒獎典禮

毒藥小視頻 | 七月院線指南 

回復關鍵詞「精選」查看更多精彩

毒藥App是建立在社區基礎上的內容平臺,每天提供高質量影評書評,同時打造兼具專業性與年輕化的寫作群體。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毒藥App

相關焦點

  • 【重磅】《半場無戰事》:李安歸來!
    奧斯卡金像獎得主導演李安深受全球電影界矚目的新作《半場無戰事》,歷經數個月的高度保密,終於有了最新進度的官方釋出訊息,除了確認中文片名全球統一為《半場無戰事》,更於本周在全美戲院與網絡釋出首部前導預告,在全新編曲的大衛鮑伊經典金曲《Heroes》配樂中,驚人的殘酷戰爭影像,溫婉的人物互動情感,極度黑色喜感的反諷情節,在在流露出濃濃的李安人文氣息。
  • 半場無戰事 李安估計又要搬一座小金人了!
    你可能聽說過李安的新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又名《半場無戰事》),但不知道這背後的風起雲湧。這一次,李安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用每秒120幀,結合立體3D和4K解析度的拍攝規格,加上6原色雷射放映、28福特朗伯、高動態範圍成像技術,給電影工業帶來一場新的變革。什麼?你是不是還不太看得懂,這一串技術指標意味著什麼?其實我也不懂。你就知道,這炒雞牛逼就行了。
  • 李安最新力作首揭神秘面紗 中文片名《半場無戰事》全球統一
    《半場無戰事》,歷經數月高度保密後,終於曝光了首款先導預告。殘酷的戰爭影像,溫暖的人物互動,展現出了李安一貫的獨特視角和人文情懷。除此之外,片方最終確定影片的中文片名將全球統一為《半場無戰事》。 李安導演新作《半場無戰事》首張劇照全新技術引爆觀眾期待 李安人性魅力撼動人心李安導演新作《半場無戰事》未映先熱,除其作品魅力外,本片是電影史上第一部將每秒
  • 李安最新力作首款預告終現真容 中文片名《半場無戰事》全球統一
    奧斯卡金像獎導演李安深受全球矚目的新作《半場無戰事》,歷經數月高度保密後,終於曝光了首款先導預告。
  • 看了120幀的《半場無戰事》 終於明白李安為什麼要冒這樣大的風險
    當前時間點:《半場無戰事》累計票房無限逼近8000萬人民幣。不算很好啊!在此片上映前,最吸引口袋君眼球的一個點,是李安團隊的技術總監稱《半場無戰事》的4k/3D/120幀的播放需要高速的磁碟陣列,數字文件高達19TB。1個TB等於1024G。各位下載黨懂的,你家電腦的播放器就別想播了。可見,此片對於放映設備的要求有多高。
  • 《半場無戰事》全球只有5個影廳放映,上海是這家!
    此前,有兩部國內名導的電影在還未上映之前已成功贏得多方關注,馮小剛的《我不是潘金蓮》將範冰冰送上了影后之位,而沉澱了7年的李安在繼《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之後又一巨作《半場無戰事》將於剁手節雙十一上線。而這一次安導給我們安利了幾個行業名詞「3D」、「4K」、「120幀」,成為行業新標準第一人!
  • 李安新片《半場無戰事》,從 24fps 到 120fps 到底有多牛逼?
    李安在 NAB 年會上首次發布了新片《半場無戰事》的 11 分鐘片段,前段時間我們也得以見到這部電影的首支預告片,之後所有的討論都是圍繞這三個數字——3D、4K、120fps——展開的,3D 大家都比較了解,4K 解析度的播放設備也逐漸開始應用,iphone6s 能拍攝 4K 視頻,最後這個 120fps 才是李安這次冒險的重頭戲,他這是把電影拍攝的幀率一下子提高了四倍,如果這部電影最終呈現的效果令人滿意,
  • 從《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到《雙子殺手》,李安能否推動電影行業的技術革命?
    10月12日,李安的新片《雙子殺手》在北京朝陽大悅城金逸影城1號CINITY影廳舉行了國內首場點映,並將於10月18日正式上線全國各大影院。 從《喜宴》《臥虎藏龍》《斷背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到《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李安打造了不少在國際上都備受讚譽的影片。時隔三年,李安這次攜《雙子殺手》再度歸來,首次嘗試科幻動作題材,再次挑戰電影技術革新。
  •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李安的變與不變
    李安的新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以120幀、4K、3D的新技術拍攝,這是一場冒險,他對此解釋說:「我已經看到了更清晰的電影,一旦看到它,就再不能假裝從來沒看到過。」 技術革命在電影正式上映前,《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常被稱作「李安的120幀新電影」。這說法中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李安,一個是120幀。
  • 著名導演李安,在家「吃軟飯」6年後一飛沖天,如今淪為票房毒藥
    可如今的李安早已沒了往日的榮光,失去了在票房上的號召力,甚至新片上映後罵聲如潮,淪為「票房毒藥」林慧嘉與李安是老鄉,有著說不出的親切感,沒多久李安就與林慧嘉陷入了愛河。李安畢業之後就像妻子開玩笑似的求婚,結果林慧嘉一口就答應了。
  • 宋家泰:李安的中場戰事
    但是李安十歲時,爸爸調職任臺南,全家遷到臺南,他開始上公園國小,這是風格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種小學,一個年級二十個班,每班七十多個學生,大家都講臺語,上課時要挺直身,雙手交叉放在背後,跟老師念課文。李安進到國學公小第二天,就生平第一次在學校挨打,老師讓考試不佳的同學全體出列,到教室外跪成一排,依次挨耳光,打完後還要鞠躬說謝謝老師。
  •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中場有戰事
    李安的?」我試著以不久前剛剛獲得的有限知識和道聽途說來的觀影體驗向她解釋,一手把拉杆箱在鋥光瓦亮的瓷磚地板上拖來滾去。真實。嗯,據說是這樣。細節。對,還有豐富的細節。不,是一樣的故事,不過從效果來說 —— 沒搶到啊!況且我剛剛回京 ——李安?嗯,確實。
  • 備受期待的李安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最終成為了一場華麗無比的啞火演出CBNweekly推薦
    當李安在上周五的紐約電影節上帶來《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的全球首映時,這位電影界的老兵顯得非常緊張。他敦促道:「請給這部電影一個機會,大家要有開放的心態。」面對如此真摯的李安導演,我也不經為他感到緊張了起來。
  • 人性的割裂殘酷於戰爭的屠戮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不劇透影評
    李安從來不令我們失望。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李安電影的敘事中,不同的人可以找到不同視角的平行線,他可以沿著那個視角完成全部的觀影旅程。   因此,《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觀眾在看後所表現出來的感受,就可以天壤地別到讓人覺得不是在說同一部戲。
  • 李安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引領未來電影
    與四年前不同的是,今年的11月強片雲集,被稱作「史上最熱11月」,下周我們就可以和李安導演一道,親眼見證這部「未來電影」。《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在技術上的革新使其成為最大的關注點,影片使用了最新拍攝格式,但對於最會講故事、最會拍人心的李安導演來講,內容和觀看方式同樣重要,技術永遠是為劇情服務的手段。
  • 李安新片幕後推手傑夫·羅賓諾夫:中美電影本質上是共通的
    提起 Studio 8和李安導演合作的新片《半場無戰事》,傑夫顯得十分興奮,「二十多年我來一直是李安的粉絲,很喜歡他的電影,他是個真正的藝術家。他不僅很有創意也很聰明,還一直在嘗試技術突破。」
  • 《雙子殺手》李安120幀神話為啥慘敗?爛尾崩潰故事差
    但其實有過《綠巨人》全面崩潰案例,還有《半場無戰事》迷戀120幀技術票房卻慘敗。不難看出再大牌導演也不是神,他想把殺手救贖、克隆反思、父權挑戰、無人性複製人軍隊都融合在《雙子殺手》裡,卻最終爛尾!聽說劇本因為技術不夠,直接被擱置了20年。沒想到曾操盤《加勒比海盜》《勇闖奪命島》金牌製片傑瑞·布魯克海默,近年在《獨行者》《全球風暴》連續敗走麥城,不知他咋突然聯合李安導演+威爾·史密斯,拿這樣庫存劇本搏市場,廉頗老矣!
  • 李淳:「戰事」無終結
    採訪、撰文:呂彥妮2017年的大銀幕上,我們會一次又一次遇到李淳。《乘風破浪》、《目擊者》、《妖貓傳》……他以「李安的兒子」的身份被我們認識,終將需要一寸寸回到自己作為「李淳」的存在。《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讓他領悟到一件事,是那個在戰場上犧牲了的班長說過的話,「問『為什麼』,沒有用。」
  • 李安:觀眾逼瘋了我,我的時間不多了
    國際知名導演李安30日在臺北宣傳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分享每秒播放120格、4K解析度、3D立體效果的全新拍攝經驗,該片全球只有五間戲院能完整支援播映,李安表示,這種技術使電影更鮮活,觀眾觀影習慣將有革命性改變,「觀眾不能再置身事外,像是走進故事裡與主角一起。」
  • 李安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首映全城熱議
    而這場身臨其境式的觀影盛宴引來影迷驚呼」就像被丟進了戰場」,在技術之外,李安大師級的敘事手法帶來的心靈激蕩卻更加令觀眾無法平靜。網友表示:「東方哲學剖析戰爭與情感的命題,這部片子很李安!」  連創全國最強單廳票房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