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身臨近幾天的上海國際電影節,會覺得這裡就是當下中國電影市場的縮影。行業熱度的鮮豔,濃抹在上影節的紅色基調中,也反映在會後電影人的各種小龍蝦宴上。
而作為一家數據研究公司,凡影的藍色顯得太過冷靜,在凡影所組織的上影節論壇中,提出的諸多問題也都帶有明顯的產業憂患意識。
時光網 | 張夢依
就在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的前夜,在「復星 & Studio 8上海之夜」酒會上,著名導演李安現身,華誼、光線、博納、樂視、安樂等多位電影公司大佬助陣,布萊德利·庫珀、黃曉明、黃渤等眾位明星齊聚,陣容強大足以秒殺不少電影發布會的星光。
Studio 8這家公司,對於中國觀眾來說還稍顯有些陌生,能讓李安現身、讓復興集團郭廣昌投下兩億美金作為「聘禮」,它到底是個什麼來頭?
「復星 & Studio 8上海之夜」酒會,李安到場
在創立 Studio 8 之前,傑夫·羅賓諾夫曾任華納兄弟總裁17年,被譽為「好萊塢電影伯樂」,他曾經一手扶植了諾蘭·克里斯多福以及本·阿弗萊克等優秀電影人,還曾參與了《蝙蝠俠》、《哈利·波特》系列片、《盜夢空間》等好萊塢大片的製作。
如何投資一部成功的電影,傑夫很有發言權,在他眼裡,找到合適的電影人才最為關鍵:「我一直在尋找有獨特風格的編劇和導演,並支持他們想拍的電影。我通常是先找到編劇和導演,再開始有電影故事的。我們公司的理念就是,以電影人為中心。」
傑夫透露,他非常想和周星馳導演合作,同時也在關注中國眾多年輕的電影人。對於電影人才的理解,傑夫曾用中國的傳統故事《神筆馬良》來打了個比方:「拿畫筆的是馬良,而不是我」。
提起 Studio 8和李安導演合作的新片《半場無戰事》,傑夫顯得十分興奮,「二十多年我來一直是李安的粉絲,很喜歡他的電影,他是個真正的藝術家。他不僅很有創意也很聰明,還一直在嘗試技術突破。」
李安新片《半場無戰事》預計於16年11月11日北美上映
對於李安第一次使用120幀4K的最新拍攝技術,傑夫表示非常欣賞,他這樣形容《半場無戰事》:「這部電影不僅僅是把電影技術推向極致,而且在強調不同的文化體驗,是獨一無二的電影講述方式。雖然在技術層面上,是好萊塢在推動李安導演往前走,但我知道李安導演拍這部片子的初衷,是要表達一種深刻的情感,這也是李安導演一直在推出好作品的原因。」
傑夫在創立Studio 8之初,就一直與中國公司保持著密切的聯繫。
此前,華誼兄弟曾高調宣布了與Studio 8的戰略合作,但沒過多久,卻和一家此前並無電影製作經驗的中國公司宣布「聯姻」——復星集團以2億美元入股Studio 8,成為最大股東。
提及復興的入股,傑夫坦言,「是復星選擇了我們。因為我們是白手起家的公司,要找對我有信心的、同意公司願景的、把我當成電影人對待的公司合作,就像我對待其他電影人一樣。我和復興總裁郭廣昌及其他高層見面,他們都很支持我,我們對於合作的願景是相同的。復星的資源、金融能力以及在中國的人脈,也讓我們非常興奮。」
Studio 8已經和中國公司緊密相連,對於中國電影市場這塊讓人垂涎的蛋糕,傑夫給出了自己的理解:「中國的電影市場對所有人都很重要,我還在逐步了解這個市場,但大家在本質上都是一樣的:我們要找到一個人們關心或喜歡的故事,觀眾看到人物深有同感,這就是電影。」
在「復星 & Studio 8上海之夜」酒會上,傑夫向外界透露了Studio 8的最新進展:目前已籌集十億美元資金,最新作品包括剛剛製作完成的《The Solutrean》(中文譯名待定),以及李安導演與索尼三星影業合作拍攝的《半場無戰事》,該片預計於2016年11月11日北美上映。
想和周星馳合作
傑夫·羅賓諾夫
這次和李安導演合作新片《半場無戰事》,您對導演的印象如何?
傑夫·羅賓諾夫:二十多年來我一直是李安的粉絲,很喜歡他的電影,他是個真正的藝術家。和他共事很有意思。他不僅很有創意,很聰明,一直在嘗試技術突破,提升觀影體驗。我覺得和這樣有經驗、有激情的人一起工作很有意思。
您通常會和怎樣的電影人合作?
傑夫·羅賓諾夫:我們希望可以和以前合作過的電影人繼續合作,同時也在接觸年輕的電影人,比如英國的電影人Steve Singleton,他在製作Dark Economy,是個是非常年輕才俊的作家導演。
我們在和非常年輕有才、注重視覺效果的導演合作。我們的新片《The Solutrean》(中文譯名待定)由Albert執導,他非常重視視覺效果,這也是他單獨執導的第一步影片。
現在我們在拍李安的電影,希望他的下一部電影也是和我們合作。因為這也是我們公司的理念:以電影人為中心。一旦合作過後,希望電影人會喜歡我們的環境,並和我們繼續合作,做他們喜歡的電影,不論是商業的或是藝術的。
我們懂得如何專業地做電影,如何給電影人必要的支持,以及幫助他們實現願景。
您最想和哪些中國電影人合作?
傑夫·羅賓諾夫:我很想和周星馳合作,和李安的合作對我們很重要,同時我也在關注中國的年輕電影人,在接觸他們。我們希望和有電影經驗的人才,包括導演、演員、編劇等等。
我們希望製作更多類型的電影,不僅僅是為中國、也是為全球製作電影,把中國的文化、藝術、哲學帶到全世界。
此前您曾經在華納兄弟工作過二十年,您都收穫到了什麼?
傑夫·羅賓諾夫:我在華納兄弟二十年,學習到了很多東西,比如製作電影的過程、如何講故事、如何與電影人協作。這些不僅是我的亮點,也希望是Studio 8公司的亮點,包括挖掘年輕導演,給他們提供可以成功的環境。
作為製片公司負責人,我們一定要了解電影人,如果我們對於目標的認識不統一,就會產生分歧。有時候有爭議是好的,但如果真的產生了矛盾,這就不好了,會給電影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
中美電影本質上是共通的
為什麼會選擇復星入股Studio8?
傑夫·羅賓諾夫:是復星選擇了我們。Maggie Wang(黃競彥,現任復星集團影視投資部董事總經理、Studio 8董事)把我介紹給了復星的郭廣昌,沒過多久我們就達成了共識。
因為我們是白手起家的公司,要找對我有信心的、同意公司願景的、把我當成電影人對待的公司合作,就像我對待其他電影人一樣。復興很信任管理層,而且對從事電影產業有長期的願景,願意幫助合作的公司運作和成長。
您怎樣理解中國電影市場?
傑夫·羅賓諾夫:中國的電影市場,對所有人都很重要,我還在逐步了解這個市場。復星是我們的投資人以及合作夥伴,能幫助我們在中國市場取得成功,也為我們介紹了很多資源。
我在兩年前第一次來到中國,和復星的高層碰面,他們對於行業、對於我的信任,也讓我很興奮。後來每隔幾個月我都會來一次中國,希望在未來我能更加了解中國。
我覺得中國電影和美國電影,本質都是一樣的:我們找到一個人們關心或喜歡的故事,看到人物深有同感,這就是電影。我不認為中國人和美國人,或者和其他國家的人有什麼大的區別。
人們對情感的反應是一樣的,人們會害怕、會笑、有同情心。我們要做的就是打造大家喜歡的電影,加上獨特的視覺效果。
有種說法是,如今的好萊塢大片廠製作續集電影和超級英雄電影,獨立電影公司負責頒獎季,中等投資的電影處境變得困難,你贊同這樣的說法麼?
傑夫·羅賓諾夫:美國製片廠兩者兼備,在七八十年代有很多不錯的電影,不僅贏得了奧斯卡大獎,也取得了商業上的成功,Studio 8的目標也是打造叫好又叫座的電影。當然市場上有小的獨立電影公司,也有主要做大片的;過去十年產生了很多做創意的製片廠,他們更願意冒險,投資也更具風險性。
但是我們是完全相反的,我們的創意越具風險,投資的風險係數越低,因為是市場上沒見過的全新的東西,最重要的就是給觀眾提供耳目一新的電影。
您覺得投資一部電影成功的關鍵是什麼?
傑夫·羅賓諾夫:能否成功的關鍵在電影人。我在華納兄弟時就是如此,找到合適的人才,這也是Studio 8的基礎。在這之後就是要找到好的故事,講出好的故事。
如果你喜歡這個故事,也希望其他人能喜歡這個故事,我覺得人人都是電影專家,比如我去看牙醫,牙醫會問:「你為什麼拍那個電影?」這說明電影不好看。有時他也說:「我就知道這部電影會火!」觀眾們其實都有這種直覺。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銀幕穿越者立場
銀幕穿越者現正式推出個人服務號,交流溝通,意見反饋,想要福利——請加穿越君微信:chuanyuejun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