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援青 花開高原】蘇青產業合作結碩果 西部崛起清潔能源「新...

2020-12-24 荔枝網新聞


  十年來,江蘇與青海堅持把加強經濟合作和搭建招商引資平臺作為重要突破口,不斷加強和推動產業合作,著力構建綠色產業體系,為青海海南州轉型發展開闢了廣闊空間。 

  江蘇臺記者 沈楊:「我現在是在青海海南州的遠景能源,這是江蘇援青的新能源裝備項目,也是海南州歷史上最大的新能源裝備項目, 大家順著鏡頭往下看,這些風機已經裝配完畢,即將發往青海共和縣的切吉鄉。」

  作為重要配件,這些關鍵設備當天就可以到達200公裡以外的切吉鄉1300兆瓦風電工程項目現場,很快就會投入使用,極大降低項目成本,而這個風電工程對推動青海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集約化開發建設、提高青海 電力外送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遠景能源位於青海海南州綠色產業發展園內, 2017年由海南州通過東西部扶貧協作和江蘇對口支援平臺引進。公司2018年11月投產,今年3月正式開始規模化量產,擁有年產風機整機300臺套的集成裝配能力,滿負荷運轉產值達到20到30億元,海南州也成為遠景建設的全球第5個智能風機裝備製造基地。

  遠景能源海南州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昌雲說:「青海當地因為是清潔能源大省,風力發電、光伏、水力發電資源比較豐富,所以我們在這裡設廠也是強強結合,我們還可以帶動地方經濟,帶動就業。」

  近年來,依託區位價值和資源優勢,青海省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產業。江蘇對口產業支援緊緊扣住當地這一重大機遇,圍繞當地產業轉型升級,加快落地以清潔能源為主的製造業企業,幫助受援地降低製造、運輸、裝配等成本。

  江蘇援青幹部、青海省海南州工信局副局長孫化中說:「從『十三五』期間我們江蘇先後來了一百多家企業開展產業對接,以產業合作來帶動當地產業發展,把我們泛共和盆地打造成青海經濟增長的新的增長點。」

  在對口支援中,蘇青不僅是援受雙方,更是互利的合作夥伴。2016年,蘇青兩省籤訂青電送蘇框架協議,協議約定當年海南州向江蘇輸送新能源電量5億千瓦時。截止目前,江蘇已經幫助海南州消納新能源電量超過33億千瓦時,遠遠超出計劃值,"青電送蘇"已經成為兩省合作的閃亮品牌。

  青海省海南州綠色產業發展園區管委會副主任塗新彭說:「在我們產業發展方面江蘇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如果說沒有江蘇的電量的消納,會給我們園區的發電企業產生閒電的情況,影響正常發展。對於援建方來說的話滿足了當地用電需求,這是雙方互利的。」

  青海省海南州委常委 常務副州長李清明說:「這個十年也是海南州歷史上發展最快最好的時期,江蘇援青工作在這中間發揮重大作用,我們可以在清潔能源發展,圍繞新能源裝備製造業方面跟江蘇加強產業合作。江蘇擁有技術、資金、人才,海南州地域廣袤、資源豐富,有非常高的契合度。」

  十年來,蘇青兩地不斷加強和推動產業合作,成果豐碩。江蘇通過項目支援、企業支援和社會支援,推動兩地優勢產業和特色資源優勢相結合,以風光發電和黃河水電為主的青海「千萬千瓦級」可再生能源和「西電東送」助力基地基本建成。「十三五」以來,海南州工業增加值年增速達到11.9%,2019年,海南州國民生產總值達到174.66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60.62億元,較2010年增長150%和130%。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沈楊、何斐報導)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十年援青 花開高原:記者探訪高原上的「江蘇新能源力量」
    十年來,江蘇與青海堅持把加強經濟合作和搭建招商引資平臺作為重要突破口,不斷加強和推動產業合作,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著力構建綠色產業體系,為受援地轉型發展開闢了廣闊空間。
  • 南通產業援青顯成效 讓產業合作的種子深植貴德大地
    從特色農牧業到農產品消費扶貧,從旅遊服務業到文旅創業園,哪裡有優勢產業,哪裡就有援建方的傾力幫扶。10年來,南通援青幹部將產業合作的種子深植於青海大地,在貴德探索實施了一批產業支援項目,推動兩地幹部群眾攜手闊步奔小康。對口支援架起了南通和貴德之間的橋梁,貴德文化旅遊產業創業園就是產業援青的重點項目之一,項目總投資2600多萬元。
  • 情滿江源 感恩奮進——寫在對口援青十周年之際
    2010年至2020年,無論對青海還是對對口支援的單位和地區,因為「對口援青」這個「溫暖」的詞彙,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使高原灑滿暖陽、充溢幸福。  從祖國首都到三江源頭,從魚米之鄉到雪域藏鄉,從齊魯大地到青海高原……雖相隔千裡,青海卻與援青省市、單位守望相助、共享共贏。
  • 十年援青:大愛無言 情滿高原
    十年前,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做出對口支援青海六州的重大戰略部署,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山東6個發達省市,34個中央國家機關和17家中央企業,毅然承擔起對口援青的歷史使命,助推高原日新月異。十年來,在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國家牽頭協調部門的精心指導下,在援受雙方及全體援青幹部人才的共同努力下,援青工作機制不斷完善,援青力度日益增強,援助規模逐步擴大,援助內容不斷豐富,為實現青海與全國同步邁入小康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譜寫出新時代對口援青工作的華麗篇章。
  • 【決勝脫貧攻堅】青海公司:援青十年情 攜手奔小康
    【決勝脫貧攻堅】青海公司:援青十年情 攜手奔小康 發布時間: 2020-12-22 08:48:25   來源:大唐青海能源開發有限公司  作者: 興海縣向大唐青海公司和四任援青幹部贈送錦旗
  • 產業扶貧結碩果 幸福花開別樣紅——寧縣「脫貧攻堅宣傳周」發布...
    產業扶貧結碩果 幸福花開別樣紅——寧縣「脫貧攻堅宣傳周」發布活動暨脫貧攻堅主題成就展側記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祁玉潔與此同時,在西部創客會議室裡,寧縣脫貧攻堅成就展正式啟動,各界嘉賓、媒體記者齊聚一堂,共話寧縣全面小康的美好願景,共享寧縣脫貧成果。寧縣縣委書記侯昌明介紹說:「截至2019年底,全縣累計減貧29221戶114837人,60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剩餘貧困人口193戶482人,貧困發生率由2013年的22.13%降至0.09%。
  • 「十三五」期間中國特檢院援青援藏援疆工作紀實
    發揚「四特」精神 譜寫助力西部發展新讚歌——「十三五」期間中國特檢院援青援藏援疆工作紀實□ 韓 旭 左 珊 本報記者 孫 圓其中,援青援藏援疆工作成效顯著。5年來,中國特檢院堅守「保安全、促發展」的初心和使命,認真貫徹落實全系統援青援藏援疆工作會議精神,在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為解決西部地區特種設備檢驗工作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展開了卓有成效的對口支援工作。5年來,中國特檢院堅持深耕細作,匠心打造「中國特檢」品質,精於業務、敢於擔當、躬於實幹。
  • 梧桐花開 鳳凰自來—2020年河北·新樂(北京)產業精準招商再結碩果
    梧桐花開 鳳凰自來—2020年河北·新樂(北京)產業精準招商再結碩果 2020-08-10 1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產業崛起助力——記亞洲矽業(青海)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宗冰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60年前,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背井離鄉來到青海高原,為中國核武器的研發奉獻了青春和熱血。今天,有一群新時代的科技工作者,他們紮根西部,同樣把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奉獻給了這片土地,使我國新能源產業引領全球,屹立在世界之巔。宗冰就是他們中的一員。
  • 以「四個扎紮實實」重大要求推動新發展理念貫徹落實
    面對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支持青海等涉藏工作重點省發展、對口援青、東西部扶貧協作以及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國家清潔能源示範省建設、蘭西城市群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一系列特殊支持政策和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應對有方、措置裕如,著力把青海放到全國大局中來審視、來謀劃,努力把政策機遇的「真金白銀」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發展成果,青海在國家發展大局的地位和作用不斷鞏固和提升
  • 青海電網清潔能源裝機佔比超九成
    據最新統計,截至2020年底,青海電網裝機總規模達到4030萬千瓦,其中清潔能源裝機達3638萬千瓦,佔比超全網裝機總規模的九成。
  • 《能源》十年再出發 做最好的能源商業報導
    未來十年,《能源》雜誌面臨轉型升級,為不辜負這個大變革的時代,做最好的能源商業雜誌。文 | 周嶽軒人生十年何其短暫,光陰倏忽匆匆數年。我辦公室書架上立著一幀裝裱過的照片,每當我閒暇時凝視它,就會瞬間把我拉回十年前的2008年。照片上題有「國有能源企業新聞宣傳工作暨《能源》雜誌創刊座談會」,時間凝固在2008年11月29日。
  • 開拓晉青合作更大空間 - 山西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本屆青洽會,我省攜30家企業300餘種專精特新產品參展,涉及生物醫藥、食品加工、節能環保、輕工業、現代農業、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領域。同時,我省還優選了涵蓋新材料及輕工、電子信息、文旅康養等產業領域的116個招商引資項目參會。
  • 央行參事室:適應能源資源轉型發展需要,加大對新能源產業的金融...
    央行參事室主任紀敏:適應能源資源轉型發展需要,加大對新能源產業的金融支持  央行參事室主任紀敏撰文指出,適應能源資源轉型發展需要,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我國能源資源進口依存度高,碳密集產業比重大,綠色發展不僅是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嚮往的錦上添花之舉,更是能源資源和產業安全的重要保障。日前我國已宣布2030、2060年實現碳排放達峰和碳中和,重點領域綠色變革和可再生清潔能源發展任務艱巨緊迫,更需加快健全綠色金融發展的標準和體制機制,加大對新能源產業、能源高效利用產業的金融支持。
  • 中國能源發展進入新時代:清潔能源佔比達到23.4%
    蔡增樂攝(人民視覺)近年來,江蘇省海安市濱海新區利用廣闊的灘涂資源培育壯大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產業,有效實現節能減排的同時,推動地方經濟綠色發展。圖為日前電力作業人員在巡檢光伏發電設施。中國在能源政策方面呈現出以下新特徵:一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把民生用能放在首位,加強能源普遍服務;二是堅持清潔低碳導向,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提高清潔能源和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三是堅持創新核心地位,加快能源科技自主創新步伐,推進能源領域關鍵技術突破和產業鏈協同技術進步;四是堅持以改革促發展,建設高標準能源市場體系,不斷釋放市場活力;五是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能源大軍根植沃土 綠色動力奔流江源
    72萬平方公裡的高原沃土中,可用於光伏發電和風電場建設的荒漠化土地10萬平方公裡,太陽能可開發量超過30億千瓦,風能可開發量超過7500萬千瓦,綜合開發條件居全國首位……這些都是青海最硬氣的發展家底。 近年來,青海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不斷培育壯大新能源產業,著力打造清潔能源輸出大省、產業大省和生態大省。
  • 青海海西推介會在寧波舉行 創造浙商尋找柴達木「聚寶盆」新商機
    希望通過此次對接會,以產業合作為先導,聚焦重點關鍵領域,深入推進兩地多層次多領域的合作,更好實現優勢互補、合作共贏。」浙江省寧波市副市長李關定1日在寧波表示。借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的東風,趁勢而上,進一步推動東西部產業協作,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共享綠色可持續發展成果。」
  • 以能源消費年均2.8%的增長支撐了國民經濟年均7%的增長,清潔能源佔...
    近年來,江蘇省海安市濱海新區利用廣闊的灘涂資源培育壯大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產業,有效實現節能減排的同時,推動地方經濟綠色發展。圖為日前電力作業人員在巡檢光伏發電設施。  中國在能源政策方面呈現出以下新特徵:一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把民生用能放在首位,加強能源普遍服務;二是堅持清潔低碳導向,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提高清潔能源和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三是堅持創新核心地位,加快能源科技自主創新步伐,推進能源領域關鍵技術突破和產業鏈協同技術進步;四是堅持以改革促發展,建設高標準能源市場體系,不斷釋放市場活力;五是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深化全球能源治理合作
  • 青海清潔能源從「風生水起」 走向「風光無限」
    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在青海電網開展了連續7天168小時、連續9天216小時、連續15天360小時的全清潔能源供電實踐,三次刷新了電網全清潔能源運行的世界紀錄。2019年,在全面助力青海清潔能源示範省建設中,更是投資3000餘萬元集中突破核心、短板技術。期間,由國網青海電力牽頭的「全清潔能源供電(青海綠電實踐)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得2019年度青海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 呂芳獲得「全球清潔能源C3E女性賦權大使」稱號
    C3E旨在利用全球清潔能源部長會議和國際能源署的聯合平臺,充分調動女性的智慧和領導力,推動女性領袖積極參與全球清潔能源變革與合作發展,已獲得了全球性的認可和共識。近年來,在各方努力下,女性在清潔能源領域的涉足越來越深入,湧現出一大批卓越的女性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