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中劉太后:本是灰姑娘,靠奪人兒子上位

2020-08-27 王孫阿狸

電視劇《清平樂》最近播的火熱,劇中的宋仁宗即是民間傳說故事狸貓換太子中的太子,他的身世撲朔迷離,而作為劇中的反面主角劉娘娘——劉娥的一生也是頗具傳奇色彩,二婚嫁於皇帝,得專房之寵,從灰姑娘逆襲為獨攬大權的皇太后。

劉娥是宋真宗趙恆的第三任皇后,自趙恆還是王爺時,就對劉娥一見傾心。劉娥是四川人,她生的美麗,卻出身貧寒 ,自幼父母雙亡,是個孤女,從小寄人籬下,剛十多歲,就早早的嫁給了當地一個錫匠,後來夫妻二人來帶了京城。

錫匠在給趙恆府中打造首飾的時候 ,他聽說趙恆想找一個四川的姬妾,為換取富貴,他就把自己的妻子劉娥獻給了王爺,說自己是劉娥的表哥,並向趙恆隱瞞了婚史。劉娥不僅生的美,還能歌善舞且性格溫順,趙恆很快就拜倒在劉娥的石榴裙下,劉娥也一躍成為趙恆的寵妾。

就在趙恆和劉娥打得火熱的時候,趙恆的乳娘看不過去了,苦口婆心勸說趙恆,可趙恆置若罔聞,乳娘無奈,便跑到當時的皇帝宋太宗那兒,告了劉娥的狀,宋太宗立即動怒,下令把劉娥這個紅顏禍水趕出府邸,趙恆不得已只好把劉娥驅逐出府,安排在心腹手下的家裡。

趙恆對劉娥日思夜想,便和劉娥開始了偷偷幽會的日子,哪知這一過就是十五年。在這十五年裡,劉娥既沒有怨天尤人,也沒有沉迷現狀,而是勤奮刻苦,研習各種技藝,鑽研史書典籍,趙恆的一些政治問題劉娥也能給出獨特的見解,此時已作為太子的趙恆對劉娥的喜愛更甚,因趙恆看到劉娥不是一個僅僅外表美麗的花瓶。

趙恆在36歲時坐上了皇帝的寶座,是為宋真宗,此時已然為天下最大,再沒有人可以阻撓他和劉娥了,於是把劉娥接進了宮。此時後宮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趙恆原配潘氏福薄 ,並沒有等到趙恆登基就去了。

此時的中宮皇后乃是郭皇后 ,郭皇后嫉妒劉娥得寵,百般阻撓劉娥封妃,即便劉娥進了宮,開始也是無名無分,但她謹小慎微,並沒有仗著皇帝的寵愛而驕縱跋扈,反而與後宮嬪妃和睦相處。景德四年,郭皇后崩逝,趙恆便想讓劉娥做皇后,不料遭到了大臣們的強烈反對,以劉娥出身卑賤為由,趙恆只好作罷。

事情在三年後出現了轉機,劉娥的侍女李氏誕下了當時宋真宗唯一的皇子,劉娥便奪為己子,李氏身份卑微,不敢多言。母憑子貴,劉娥終於登上了皇后的寶座,成為一國之母,不過,也因此被後世所詬病,後人據此演繹成狸貓皇太子的故事。

劉娥當上皇后後,於後宮,打理井井有條,從未出現大的紕漏;於朝政,參與處理國事,時常為趙恆出主意。如此一來,趙恆更加喜愛信任劉娥,後宮嬪妃也十分擁戴劉皇后。宋真宗駕崩後,劉娥被尊為皇太后,受真宗遺詔處理軍國大事。

自此開啟了劉娥臨朝聽政的太后生涯,劉娥頗有政治頭腦,朝堂政務處理的僅僅有條,她終結天書運動,罷權臣,結束黨派紛爭,並發行了紙幣「交子」,對宋仁宗精心培養,為後來的「仁宗盛治」打下堅實基礎,史稱「有呂武之才,而無呂武之心」,有稱帝的本事,卻無稱帝的野心。

劉娥一生可謂精彩絕倫,她能夠從出身卑微的女子,一躍成為皇帝的寵妃,再到臨朝稱制的太后,不僅僅靠著美麗的外表,最重要的是她擁有的超凡的智慧和出眾的能力,正是她的聰慧機敏,審時度勢,才能一路順風順水,從一個二婚的灰姑娘逆襲成宋朝最尊貴的女人。

相關焦點

  • 看熱播劇《清平樂》,忍不住為劉太后翻案吐個槽……
    結果電視劇一開場就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倒不是因為片子本身很精彩,而是因為《清平樂》的開篇,那段關於少年仁宗皇帝希望與其生母「李宸妃」相認的宮廷博弈。坦率講,這段純粹是虛構胡編的……在《清平樂》的這場「仁宗認母」戲份中,主要的角色當然有三位:少年仁宗、生母李宸妃和養母劉太后。
  • 《清平樂》中太后為什麼因為一件袞服跟大臣吵翻天?
    已經播出的第六集中,即將下線的劉太后跟皇帝與群臣們,就穿袞服謁廟的問題,一頓battle, 太后立場堅決,那麼這個袞服到底有什麼了不起?值得花費半集劇情,著力描寫? 劉太后即便才能出眾,也得小心翼翼,兢兢業業是她應當應分的,王朝繁榮是多虧了那個死鬼老公死前謀劃的好,兒子皇帝品學兼優,都是底下教書學士嘔心瀝血的功勞,劉太后,唯一能留給她的成績,就是替老公兒子看了幾十年的家,辛苦了。
  • 《知否》太后原型竟是《清平樂》中的她 難怪結局悽涼!
    《 知否》和《清平樂》不僅僅同為宋代,而且是一個先後的關係。《清平樂》講的是明蘭幼時的皇帝年輕時期的故事。《清平樂》演繹的是宋仁宗的一生,請點擊輸入圖片《清平樂》中曹皇后是一個周全的人,從樣貌、家世到人品能力,無一不出挑。偏偏這樣的完美的人兒,攏不住帝王的心。宋仁宗不愛曹皇后,他最愛的女人是張貴妃。
  • 比清平樂演繹還慘,生母在世時宋仁宗不知身世,他的一生早被寫好
    電視劇中仁宗叔叔八大王在劉太后還在世時便將仁宗皇帝生母為李宸妃並非劉太后的事實透露給了他。真實的歷史中宋仁宗和劉太后、李宸妃之間到底關係如何,他又是什麼時候知道自己不是劉太后所生,今天咱們就來扒一扒宋仁宗身世那些事。
  • 《清平樂》川妹子的典範: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心的章獻太后劉娥
    最近幾天,電視劇《清平樂》熱播,裡面吳越飾演的大娘娘——章獻太后劉娥讓人印象深刻。劉娥(969年—1033年),章獻明肅皇后,宋真宗趙恆皇后,宋朝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主,常與漢之呂后、唐之武后並稱,後世稱其「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
  • 《清平樂》:劉太后的這些話,聽懂了受益匪淺
    最近,大家一定會被一部劇的慢節奏逼瘋,《清平樂》必須擁有姓名。之前《知否》的成功,讓觀眾忍不住作比較。雖然都是正午陽光出品,都是張開宙導演,都是講的宋朝那些事兒。但是如果你帶著對《知否》的期待來看《清平樂》,那你一定會失望。一曲《清平樂》唱不出《如夢令》的憶仙姿。如果說《知否》是宅鬥的市井之氣,那《清平樂》就是朝鬥的暗流湧動。《清平樂》中的女子,困於四方城,心裡有兒女私情,更有家國天下。
  • 宋朝王爺都沒什麼權力,《清平樂》中的八大王,憑啥這麼狂?
    《清平樂》中的八大王 宋太宗十分溺愛他這個小兒子,每次朝廷舉辦宴會,都會讓這個小兒子坐在自己旁邊 《清平樂》中的趙元儼 二、八大王與劉太后之爭 在史籍中還有這樣一種傳聞
  • 《清平樂》中太后垂簾聽政,這一制度如何形成,起到怎樣的作用
    《清平樂》中,宋仁宗13歲登基,劉太后垂簾聽政,大權獨攬,直到仁宗長大後才在大臣的請求下,還政於仁宗,結束聽政,那麼,太后垂簾聽政這一制度始於何時,如何形成,在歷史上起到了怎樣的作用?我們逐一探討。他們是全國最大的封建地主,在朝中擅權專政,削弱了國君權力和中央集權,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國內政治昏暗,政令不一。形成了秦國上下只知「有太后、穰侯、高陵、華陽、涇陽,不聞其有王」的局面。宣太后聽政在歷史上產生了不利影響。宋朝垂簾聽政宋朝有九位垂簾聽政者,北宋四位,南宋五位。
  • 清平樂中的八王爺趙元儼,到底為什麼要裝病?
    在電視劇清平樂中有這樣一個人物,他身為王爺,是宋太宗最愛的第八子,但是在他哥哥死後卻得了陽狂病。他就是八王趙元儼,當然後來我們知道八王的陽狂病是裝出來的。相信看了電視劇的朋友們一定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八王趙元儼要裝成有陽狂病呢?
  • 《清平樂》裡的隱形瑪麗蘇,歌姬變皇后,前夫成國舅,原來是真的
    但實際上,《清平樂》劇中的她,卻偏偏有著強大的「主角光環」,她簡直就是「瑪麗蘇」附體:這個女人,歌姬出身;身為風塵女,卻二嫁給了痴情王孫,最後還當了王朝的皇后,還讓前夫做了王朝的國舅爺! 最令人震驚的是,這個女人的「瑪麗蘇事跡」,偏偏是正史記載,都是真實發生的!這個女人就是大宋的劉娥,也就是《清平樂》中的劉太后。
  • 《清平樂》開播:從歌女到龍袍加身的太后,歷史中的劉娥有多彪悍
    不知不覺,靠讀書打發日子的歲月裡,她又為自己打造了一張人生王牌,而且一旦亮出牌面,真的就打遍天下無敵手。03一晃十多年過去,公元997年,太宗駕崩,趙恆承繼大統,也就是後來的宋真宗。執掌大權後,趙恆立馬把劉娥接進宮中,此時的她早已不是十五六歲的少婦,而是快30歲的半老徐娘。
  • 《清平樂》開篇全是熟面孔,認出呂秀才認出純妃,卻沒認出紅狼!
    一個幕後的影視製作團隊能夠被觀眾所熟知,靠的不是營銷而是優秀的作品質量。正午陽光團隊打造的影視劇從《琅琊榜》《偽裝者》開始就已經打響了自己的旗號,故事流暢意味深長,演員演技在線,細節值得考究,到現在就連團隊中的熟面孔也是大大增加,在剛剛開播的《清平樂》中就表現得非常明顯。
  • 《清平樂》開播,主角竟是狸貓換太子疑案中最大受害者
    由正午陽光出品,王凱、江疏影主演的古裝電視劇《清平樂》(原名《孤城閉》)宣布定檔,將於7日正式在衛視和視頻平臺開播。獲悉真相,加封生母大中祥符五年十二月,劉氏以44歲高齡終於成了宋真宗的皇后。而所謂的「狸貓換太子」也不過是宋真宗為了扶自己的真愛坐上皇后寶座的一次助力。
  • 她被趙禎一眼相中,卻嫁給了劉太后侄子,趙禎待她兒子勝過親兒子
    宋仁宗一生中也寵愛過幾個妃子,寵自己的妃子這無可厚非,但是他卻跟另外一個女人有一段剪不斷理還亂的感情,這是怎麼回事呢?今天就講講歷史上宋仁宗跟王氏的感情故事。 那時,宋仁宗剛到成婚的年紀,他那個霸道專政的養母劉太后籌劃著為他選妃, 國色天姿的王氏便是備選人之一,宋仁宗對王氏那是一見傾心。
  • 《清平樂》:這部"偽高級劇",你棄劇了嗎?
    有些電視劇是靠著劇情取勝,而演員只是錦上添花;有些電視劇是靠著演員演技撐起一片天,哪怕劇情爛大街也有可看之處;而最厲害的是,打著巨製的旗號,披著精品的外衣,最終製造出來的卻是&34;的&34;。宋仁宗這一世中,有許多千古名臣,把歷史上抽象的人物搬到大屏幕上,這本是一個創舉,讓人物更加立體、鮮明,在該劇剛播出時,許多人就是被這一點所吸引。然而在朝堂劇情進展中,出現了千古名臣為了出現而出現的現象,像極了走馬觀花的工具人,導致很多觀眾記不住,後期出現時再貼上名片。
  • 《清平樂》中的宋朝宮廷稱謂,展現了宋朝文化之美
    在《清平樂》中,太后、皇后、宋朝官員、百姓都喊宋仁宗為「官家」,而在正式場合,例如上朝或外交場合,都稱皇帝為「陛下」。在這些正式場合,皇帝自己稱呼自己為「朕」,偶爾也稱呼「我」或者「吾」,這是其他皇帝很少見的自稱。明太祖朱元璋還稱呼自己為「咱」。
  • 古裝劇裡的「太后」,是女演員的一場演技大考
    歸亞蕾發掘慈母心演活「竇太后」  首先是《漢武大帝》中由歸亞蕾飾演的竇太后。竇太后在歷史上以權傾朝野聞名,常被稱作呂氏之後。她先是在漢惠帝時被選入宮侍奉呂后,又被漢文帝冊封為皇后,後輔佐漢景帝、漢武帝執政,一度促成文景之治。歸亞蕾在塑造角色時,突出其慈母的一面,特別是太后作為一名尋常母親對兒子、孫子的寵溺、盲目。
  • 古裝劇裡的「太后」 是中年女演員的一場演技大考
    歸亞蕾在塑造角色時,突出其慈母的一面,特別是太后作為一名尋常母親對兒子、孫子的寵溺、盲目。她說:「這個角色比我以往扮演的同類角色要更加豐滿。竇太后雖然參政且掌控兵權,但她不像武則天那樣有心計。因為竇太后首先是一個慈母,她對朝政的幹涉是出於對一國之君的磨鍊,而非因為個人的野心。」
  • 古裝劇裡的「太后」,是中年女演員的一場演技大考
    歸亞蕾發掘慈母心演活「竇太后」  首先是《漢武大帝》中由歸亞蕾飾演的竇太后。竇太后在歷史上以權傾朝野聞名,常被稱作呂氏之後。她先是在漢惠帝時被選入宮侍奉呂后,又被漢文帝冊封為皇后,後輔佐漢景帝、漢武帝執政,一度促成文景之治。歸亞蕾在塑造角色時,突出其慈母的一面,特別是太后作為一名尋常母親對兒子、孫子的寵溺、盲目。她說:「這個角色比我以往扮演的同類角色要更加豐滿。
  • 《清平樂》劉娥,對比呂雉武后,她德才兼備
    這個年號就是「二人聖」,說明當時管理大宋天下的是兩位,分別是太后劉娥,以及還沒有親政的宋仁宗趙禎。那說起劉娥大家可能沒什麼印象,她就是民間傳說中「狸貓換太子」的受益者,其實壓根就沒什麼狸貓換太子,劇中說的也很明白,劉娥沒兒子,老皇帝宋真宗偶然寵幸侍女,該女子意外懷孕生下了一名男嬰,這個男嬰就被劉娥抱走了,根本就不需要拿狸貓換孩子,直接就是明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