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翻譯家千字得20到80元 報酬標準十幾年沒變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追風箏的人》書影。李繼宏翻譯《追風箏的人》拿了1.5萬元。 (資料圖片)

  ▲《百年孤獨》書影。因為是小語種翻譯,範曄譯《百年孤獨》的稿酬是千字150元。 (資料圖片)

▲btr翻譯《孤獨及其所創造的》稿酬是千字70元。(資料圖片)

  ▲《小王子》書影。李繼宏稱,他翻譯《小王子》的稿酬達到了千字1200元。(資料圖片)

▲《贖罪》書影。郭國良翻譯麥克尤恩的《贖罪》拿了5萬多元。 (資料圖片)

  80後譯者李繼宏月初推出了4本譯作,其中包括市面上已經擁有幾十個版本的《小王子》、《老人與海》等。他同時在博客上高調抨擊當下的出版翻譯市場:「市面上已經有那麼多名著譯本,如果你認為你翻譯或者出版的並非最好,那麼你出來幹什麼呢?我拒絕你們給我開出的不能讓我接受的稿酬,我拒絕像你們那樣口口聲聲說自己是個多麼有理想的出版人,卻長時間拖欠譯者的稿酬,隱瞞作者的版稅,我拒絕像你們那樣,呼天搶地地說翻譯稿酬太低,轉頭又像狗一樣,求出版社給你們書翻譯。」

  李繼宏稱,他這次翻譯的新版經典名著,預付金加上印數稿酬,折合起來,相當於千字1200元,是市面上同行的千字60元標準的20倍。

  翻譯文學作品真的只能拿到千字60元嗎?李繼宏千字1200元的稿酬可信嗎?

  翻譯報酬標準十幾年沒變

  千字幾十元的稿酬在翻譯界的確長期存在著。南京大學翻譯系碩士畢業,曾在浙江省翻譯協會工作過3年的文學編輯郭賢路翻開國家版權局頒布的《出版文字作品報酬規定》說道:「上面寫得很清楚,翻譯作品每千字,譯者可以拿到20-80元。這個規定是1999年頒發的,十幾年來標準都沒有變過。」

  馮濤證實了這一點,他是上海譯文社的文學編輯,同時也翻譯外文作品,他說:「無論新手還是老手,我們能給出的稿酬相差不大,都是千字60-80元左右。另外會有一個印數稿酬,但這部分跟銷量掛鈎,只有達到很高的數字,才能體現出優勢。」

  千字60元是個什麼樣的概念?翻譯家施康強在早前發表的《文學翻譯:後傅雷時代》一文中稱,著名翻譯家傅雷當年以稿費為唯一收入來源,日譯千字就足以保證他過相當優裕的生活,在傅雷的相關著作上,曾提及「五六十年代譯書,千字得二十餘錢……全家猶有肉吃。」而和傅雷同樣的工作,到了現在,卻只能月收入不足2000元,施康強是這樣算的:一個熟練的譯者正常情況下一天能翻譯1500字,按照千字60元,一個月收入為1980元。

  44歲的常文祺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他眼裡,做專職文學翻譯,是一件很不靠譜的事情:「從2003年到2008年,我沒有出去工作,除了翻譯還是翻譯,這麼單純的翻譯狀態在當時恐怕也是極少見的。一開始以為靠這個真能養活自己。當時的稿費是千字55-65元,完全入不敷出,生活越來越拮据,到2008年我的孩子出生,連買尿不溼都困難了。我實在扛不住家庭壓力,只能出去找工作。」常文祺後來進了政府系統做文化工作,「沒這個精力了,可能等有時間還會再提筆翻譯吧。」

  李繼宏表示他也有過這個問題,「我當年翻譯《追風箏的人》,總共就拿到1.5萬元稿費,這本書暢銷百萬冊,賣得再好都跟我無關。如此不合理的稿酬怎麼養活自己,誰有心思繼續翻譯?」

  許多翻譯者都是業餘愛好

  像常文祺這樣的人已經很少。郭賢路提供了一個數據:「中國翻譯協會網站公布過數據,目前真正專職從事文學翻譯的人員佔翻譯總人群的1%都不到。想光靠這個吃飯幾乎是不可能的。」郭賢路自己就可以證明:「和針對商業、科技、工程項目等領域的非文學翻譯動輒千字數百元、上千元的稿酬相比,文學翻譯的稿酬差別太大,而同聲傳譯收入還要高。所以,我們班專業出身的翻譯碩士,除了我之外,都沒有選擇走文學道路。」

  對很多人來講,翻譯文學作品只能是副業。因為有文學編輯的工作,馮濤翻譯外文作品就很挑:「暢銷書我不譯,真正喜歡的我才會動手。」在他眼裡,翻譯是出版工作之餘怡情的最好方式:「其實現在喜歡兼職做文學翻譯的年輕人越來越多,雖然收入不能跟付出成正比,但能獲得的成就感遠遠高於別的翻譯工種,畢竟是一部出版的完整作品。」

  和馮濤一樣,btr也是因為對外國文藝的熱愛而進入翻譯圈的。btr目前是文學雜誌《天南》雙月刊的編輯,2006年翻譯保羅·奧斯特的《孤獨及其所創造的》時,還是一個運動品牌公司的會計,邊當小白領邊翻譯。「我差不多拿到稿酬是70元每千字吧,第一部譯作出來後,也有人開價千字130-140元找我約稿,但我幾乎沒有接。這個稿費怎麼說呢?不好比,有時候寫個專欄都有七八百元。其實我做翻譯只是因為自己喜歡保羅·奧斯特,還有當平時寫作的語言訓練,就跟做遊戲一樣,英文翻過來意思是明白無誤的,但更多的是要中文潤色,白話文的文法是很自由的,不像英文有那麼多規矩。這對提高寫作是有幫助的。」

  小語種翻譯千字150元

  文學翻譯有沒有可能突破千字60-80元的稿酬,甚至達到李繼宏所說的千字1200元的收入呢?

  浙江文藝出版社副社長曹潔對千字千元的稿酬有著明顯的質疑:「那是不可能的。像我們給小語種的翻譯可能會高一些,但沒有誇張到這個程度。」

  北京大學老師、馬爾克斯《百年孤獨》中文譯者範曄拿到的稿酬是千字150元,整部作品翻譯下來收入3萬元左右,他說:「可能是小語種的緣故,給我會高一些。其實譯者的稿酬全世界都不會高的,我看到馬爾克斯自傳裡有寫到,他的英譯本翻譯者喬治·拉巴薩拿的也是一次性稿費,當時喬治看到《百年孤獨》賣到脫銷的新聞既開心,又有點悵然,因為仔細想想好像跟自己沒什麼關係。」

  「其實稿酬計算的方法也不是一棍子打死的。」浙江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郭國良,因翻譯了伊恩·麥克尤恩、唐·德裡羅等眾多名家作品在翻譯圈內小有名氣,他翻譯麥克尤恩的《贖罪》拿到了5萬多元:「2005年出版,我拿了1.5萬元左右的稿費,後來在雜誌連載又拿到一筆,版權到期後重印出版社又付了我一次,總共加起來有5萬多。」

  千字千元的翻譯稿酬也是有的,被稱為村上春樹御用翻譯家的林少華就曾拿到這樣的稿酬:「之前有家出版社拿了本日語繪本讓我翻譯,開出的稿酬是千字千元。」不過,他對李繼宏千字1200元的稿酬還是很懷疑:「真的嗎?反正我從來沒有拿過這麼高的稿費。注意,我說的千字千元的價格是繪本,長篇小說我想都沒有想過有這麼高。」

  翻譯稿酬的空間在哪裡?

  對於千字上千元的稿酬,出版社並不認同。曹潔認為譯者並沒有那麼重要:「一本作品再暢銷,跟譯者也是沒關係的,那是作者的啊。」

  林少華明顯有不同意見,已經翻譯了70多部文學作品的他用「嘔心瀝血」來形容這個行業的工作:「文學翻譯要字斟句酌,連每個標點都要精心考慮。有人誤解說這是一件手藝活,其實最重要的還是需要藝術悟性、文學修養,不是光懂外語就能做的,中文能力比外語更重要。所以從這個層面講,我們的翻譯稿酬實在太低了。」對於李繼宏所稱的千字1200元稿酬,他樂見其成:「有這個先例,我當然高興,感覺一直被邊緣的翻譯也受重視了。這個影響應該會波及到我頭上啊。」

  99讀書人公司的資深編輯彭倫則從出版商的利潤方面分析道:「提高譯者稿酬,也是增加商業競爭力的途徑。尤其是公版書,缺少了付給原作者版稅的環節,當然可以多付一些給譯者。其實每個出版社根據自己的情況,都會適當調整稿酬標準,並不是你們知道的千字60-80元一刀切。選對譯者非常關鍵,不然就是對讀者不負責任。其實很多時候外界只聽到譯者的抱怨,說稿費太低,卻沒有關注出版社的利潤空間,書價那麼低,翻譯稿酬的空間在哪裡?像我們民營出版社,光買個書號都要比普通出版社多付一萬。」

相關焦點

  • 專職文學翻譯難養家 千字20元標準十幾年未變
    李繼宏稱,他這次翻譯的新版經典名著,預付金加上印數稿酬,折合起來,相當於千字1200元,是市面上同行的千字60元標準的20倍。這相差也太大了吧。翻譯文學作品真的只能拿到千字60元嗎?而李繼宏千字1200元的稿酬又可信嗎?
  • 文學翻譯行業現狀:稿費千字20至80元30年未變
    、格林厄姆·格林的中文譯者傅惟慈先生因病辭世;近日,翻譯家許淵衝獲得國家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昨日,70後知名翻譯家孫仲旭又因抑鬱去世……今年以來,這些頻見報端的翻譯家重磅新聞讓不少人開始關心起當下文學翻譯家這一群體。
  • 80後譯者李繼宏天價稿酬引爭議 千字可得1200元
    本月初,80後翻譯作者李繼宏推出了4本譯作,其中包括市面上已經擁有幾十個版本的《小王子》《老人與海》等。同時,他在博客上高調抨擊當下的出版翻譯市場,李繼宏稱,他這次翻譯的新版經典名著,預付金加上印數稿酬,折合起來,相當於千字1200元,是市面上同行的千字60元標準的20倍。
  • 千字500元翻譯稿費到底高不高?
    日前,某民營圖書公司以千字500元的翻譯稿費廣發「英雄帖」,招募有實力的譯者,一時引起廣泛關注。在一些知名翻譯家的「待遇」也只有千字200元左右稿費的文學翻譯領域,千字500元的翻譯稿費可算是好事一樁,但譯界和大多數譯者卻並未趨之若鶩,原因只有一個:該公司重金招募譯者,並非為了填補學術空白,更不是為了翻譯引進某文學「大咖」的新作力作,而僅僅是為了重譯已有多個版本充斥市場的文學名著。
  • 翻譯行業收費標準
    據2019年最新的數據顯示全球人口已經超過了70億人,其中全世界共使用的語言就高達5651種,但是日常生活中我們能使用到的且有翻譯需求的,一定是那些在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語言即聯合國六種官方語言: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它們在全球不同的區域裡,既有龐大的人口使用基數又具有一定的區域影響力,作為一個翻譯公司他們也是最大的客戶群體來源地。
  • 天涯專題:稿酬的事:謝謝你,贈我空歡喜(附文字作品支付報酬辦法)
    稿酬的事:謝謝你,贈我空歡喜 11月執行新標準 沿用15年稿費標準將大幅提高發布時間: 2014年10月09日 作者:天涯微信  沿用15年的稿酬標準未來將有較大幅度提高。近日,國家版權局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發布了《使用文字作品支付報酬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將原創作品的基本稿酬標準由1999年《出版文字作品報酬規定》中的每千字30元至100元,提高到80元至300元;原創作品的版稅率並未提高,依然為3%至10%。《辦法》將於11月1日起施行,1999年發布的《出版文字作品報酬規定》同時廢止。
  • 此間人物|翻譯者說:整個地獄與一小片天堂
    時至今日,李繼宏已經能夠在自我介紹中這樣寫道:「2007年開始專職從事翻譯,一年有360天平均工作十幾個小時,是靠翻譯吃飯的人……今年32歲,出版了29種書,門類廣泛,有的書成了暢銷書,比如《追風箏的人》,大學也有很多人在研究我的翻譯。」某種程度上說,他是翻譯者中的「異類」,堅定的自信與張揚的宣傳,將這位80後譯者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 翻譯者說:整個地獄與一小片天堂 | 此間·人物
    翻譯卡佛時他隔著玻璃冷靜克制觀看美國底層生活的絕望,翻譯林賽時他儼然身臨小鎮的狂歡節。「翻譯不能按自己的風格來,就像不同的指揮家指揮同一部交響樂」,翻譯家之於原作,在小二眼中,就如同指揮家之於交響樂。工科生與生俱來的嚴謹也體現在他的翻譯上:大概一年翻譯一本,十篇左右。如果有期限的話,按月列出計劃,一個月新的翻譯多少,已翻譯好的修改多少,都列得清清楚楚。
  • 科學網—這些年,科普翻譯的變與不變
    在哀嘆之餘,人們也開始關注到當下翻譯界以及從事翻譯的這個群體。 作為向人們傳遞國外科學知識的「橋梁」,科普翻譯群體歷來是翻譯界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科學初入中國的過去到信息爆炸的今天,科普翻譯跟隨時代的發展在不斷變化,但那份責任與意義始終沒變。
  • 400元/千字 | 「故事會」紅綠版紙媒徵稿
    我們判斷好故事的標準:聽得進、記得住、講得出、傳得開。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稿件:1. 要有一個好的故事核——即精彩的核心故事情節,具有一定的新意,故事發展有出人意料之處。2. 結構完整,圍繞故事情節展開;強調作品的可讀性,敘述流暢自然,易於為普通讀者接受。
  • 從谷大白話的翻譯署名糾紛說起
    宕開一筆,本文想討論的是,谷大白話的翻譯署名糾紛告訴我們,翻譯這碗飯到底有多麼難吃——不僅口多食寡,還有些難以下咽。譯者,窮、難、累國家版權局2014年9月29日發布的《使用文字作品支付報酬辦法》顯示,翻譯稿酬為每千字50~200元。
  • 我們臥底了一個網絡寫手群,千字3元不如要飯
    /《傳聞中的陳芊芊》不知道網文大神們是不是會真的離開,或者下一單千字3元生意來的時候,繼續默默接單的仍然還是他們。文案,幹嗎?千字3元的那種。雖然錢少到不如要飯,但還是有許多人搶著幹。千3-千5。有寫的來」。在各類衝量文的貼吧裡,為了一份寫一千字換三塊錢的工作,寫手們留下了十幾頁的留言回復,期待樓主能和他們聯繫。稿件量大,品類繁多,擇優錄取。
  • 文學翻譯的使命與跨域功能——訪翻譯家文潔若
    20世紀50年代起,先後譯介了14部長篇小說、18部中篇小說、幾十篇短篇小說,共八百餘萬字。日本作家幸田露伴、泉鏡花、井上靖、芥川龍之介、水上勉、谷崎潤一郎、松本清張、夏目漱石、川端康成、三島由紀夫、有吉佐和子等人的作品經她之手被引薦給中國讀者,被譽為中國翻譯日文作品最多的人。
  • 我們臥底了一個網絡寫手群,千字3元不如要飯-虎嗅網
    千字3元的那種。雖然錢少到不如要飯,但還是有許多人搶著幹。「打字工」已經成為一個市場成熟、需求細分的職業了。「大量衝量文。千3~千5。有寫的來」。在各類衝量文的貼吧裡,為了一份寫一千字換三塊錢的工作,寫手們留下了十幾頁的留言回復,期待樓主能和他們聯繫。
  • 屈璟峰| 百年臺灣地區女性文學翻譯家群像
    到20世紀初葉,中國知識女性逐漸開始嶄露頭角;女性文學翻譯家在20世紀前20年裡以群體形式登上翻譯的歷史舞臺(羅列 2011)。自20世紀初至今的百年間,女性翻譯家的隊伍不斷壯大,在文學翻譯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尤其在當下的港臺地區女性翻譯家大有獨佔鰲頭之勢(穆雷、孔慧怡 2002: 109)。
  • 專家縱論翻譯界弊病 文學翻譯界面臨「青黃不接」
    包括20世紀50年代蕭乾翻譯的《好兵帥克》、《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裡柯克小品選》等,有粉碎「四人幫」後翻譯的《培爾·金特》,還有蕭乾80歲高齡的時候和夫人文潔若一起翻譯的愛爾蘭著名小說家詹姆斯·喬伊斯的《尤利西斯》。 與會的專家、學者指出,蕭乾首先是作為著名作家和優秀記者聞名於世的。
  • 千字3元 塔底寫手有「活路」嗎?
    「收開頭文,男生頻道、女生頻道均可,過稿千(字)10(元)起無上限。1-2w(字)正文+2000(字)起完整大綱即可投稿,最晚3個工作日內給回復。」上午8點11分,有甲方開始了新的一天的約稿。甲方還收廢稿開頭文,「過稿價格千字2-7元。」消息發出後,很快有人跟帖,「有工作室需要寫手嗎?」到了下午,又有新的甲方約稿:「千字6(元)起招寫手。」
  • 滬上翻譯名家榮如德:翻譯成就了我的人生
    在翻譯界,榮如德是個繞不過去的名字。榮如德是我國資深俄語、英語翻譯家,翻譯了大量優秀的俄語、英語文學作品。    日前,《榮如德譯文集》共十五卷出版。整個暑假似乎過得特別快。然而令人覺得更快的卻是,我一股腦兒投給少年兒童出版社的兩本譯稿總共約有十萬字,居然當年一齊出書,而且次年不久還重印。    通過稿費來維持生計    1954年初冬,父親在上海病逝。我父親過世那天恰恰是我的二十歲生日——1954年12月11日。
  • 翻譯10萬字稿費5000元,譯者稿酬10年未變你怎麼看?
    近日,有豆瓣網友發文稱後浪出版英譯中翻譯稿酬為稅前千字60元,翻譯10萬字到手5千多,「也算是文化界的富士康了」。翻譯稿酬話題再引熱議。有10年圖書翻譯經歷的日語譯者告訴@梨視頻文化 ,自己從2010年開始翻譯,稿酬也只是從60元漲到70元。
  • 「千字3元」 網絡衝量文背後的「衝量江湖」
    「收開頭文,男生頻道、女生頻道均可,過稿千(字)10(元)起無上限。1-2w(字)正文+2000(字)起完整大綱即可投稿,最晚3個工作日內給回復。」上午8點11分,有甲方開始了新的一天的約稿。甲方還收廢稿開頭文,「過稿價格千字2-7元。」  消息發出後,很快有人跟帖,「有工作室需要寫手嗎?」  到了下午,又有新的甲方約稿:「千字6(元)起招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