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杭州城中住著兩位奇人,一位是馬雲,另一位是蔡志忠。
蔡志忠,臺灣彰化人。九歲時立志成為漫畫家。十五歲時,帶著兩百五十元臺幣北上,開始其職業生涯。從此心無旁騖地朝漫畫家道路前進。他用簡潔生動地漫畫手法融合對諸子百家、古典名著、唐詩宋詞和佛經禪語地都到見解,講經典古書白話化和漫畫化,開啟了中國古典漫畫的先河,風靡全世界。
說起蔡志忠,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漫畫,Go姐不是愛讀國學之人,但蔡志忠的漫畫《莊子說》可是看了一遍又一遍,在不同的年齡讀都會有不同的領悟。蔡志忠說他能走上漫畫之路得益於父母尊重他的夢想,沒有讓他上數學班英語班,放手讓他追求自己喜歡的漫畫。如今他也同樣把這種教育之道用到了自己女兒的身上。
「孩子是箭,父母是弓。弓的責任就是幫助箭去到他要去的地方。」
蔡志忠在央視《開講啦》節目演講的時候,節目組採訪了一些正在上興趣班的小朋友。結果小朋友們選擇的興趣班都不是自己喜歡的,而是「家長喜歡的」或者「家長認為應該要學的」。 小朋友們在採訪中流露出來的那種天真的無奈,讓人感覺唏噓。
無論是人還是事,能夠找到自己喜歡的都是值得慶幸的。蔡志忠從小就喜歡問女兒想做什麼,女兒說想做設計師,就引導她往這方面發展,女兒想環遊半個地球,就放手讓她一人去闖蕩看世界。有人問這樣會培養出什麼樣的女兒你想過嗎?他說,他也不確定,只知道這樣女兒會快樂地做自己,而且他相信興趣永遠都是最好的老師。
最最重要的是,我們不可能一輩子都幫孩子做選擇,想過嗎?我們的眼界和閱歷並事總會拓展他們,反而很多時候都會限制住他們發展的機會,只是家長自己並不知覺。就像我們的家長總是不願意讓我們出國念書,覺得出去會吃苦,不願意我們去大城市,覺得打拼太辛苦,不願意讓我們去公司就職,覺得進政府工作才穩妥,不願意讓我們背貸款買好房子,覺得背貸款壓力大,不願意讓我們跳槽,覺得變動的風險不可預知,20歲不讓我們戀愛,30歲又不讓我們分手……天啊,要想做個自在的人,我們簡直要跟父母作對一輩子,幸福就這樣慢慢溜走了,剩下一個平庸寡淡的人生。
而真正對孩子好的父母是能夠克制住自己「掌控欲」和無止境擔憂的家長,他們是怎麼對待孩子的呢?
正如蔡先生所說:我的爸爸一輩子在鄉下務農,怎麼能指導我在大都市裡打拼?我還沒有去過美國,怎麼指導女兒在美國上大學?我們作為父母能做的就是告訴他們家裡永遠支持你,跌倒自己站起來。如果有事情需要我處理,請第一時間告訴我,我會是70億人當中最願意幫助你的那個。
善意的謊言:只要努力就會有成就
但我們絕不是在這裡宣揚散養的理念,尊重孩子絕不代表家長不需要付出「培養」的時間和心力。
我們常聽父母和老師說:努力就會有成就。其實這是一句善意的謊言,絕大多數時候,努力只會比不努力好一點點而已。
上一點講,找到自己喜歡的只是第一步,還要分析自己擅長的。如果對於自己既擅長又喜歡的事情去做出努力,那成功的機率就會大大增加。
如果你的女兒英語100分,數學38分,你會怎麼做?會不會拼命給她補習數學?
蔡先生說他一點都不在乎,甚至有次女兒數學考了零分他還誇讚女兒,請她吃牛排。開玩笑說,考試有是非題、選擇題,全都答不對也是難得啊。
小鳥對長頸鹿說:我沒有你長得高,但是我會飛。
我們都太在意很多項目上我們輸給很多人,其實更值得關心的應該是我們有哪一項能夠贏過全世界。
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一直強調的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偏科是不允許的!所以很多時候都在忙著彌補自己的不足,沒有專注於自己擅長的。蔡先生的理論有些像美國的精英教育,找到強項,努力把它放大一百倍,你就會成為那個領域的牛人。一位傑出的文學家如果還很會算帳,那真的是過日子的一把好手了,但是一個文學家他不怎麼會算數,so what??他還是個傑出的文學家!
思考為一切之先,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
你還記得你喜歡什麼嗎?你喜歡你學的專業嗎?估計很多人大學的專業都是父母給選的,或者跟風選的熱門。即使給你機會自己選擇的話,你知道該選什麼嗎?
現代孩子常在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態下成長。由於生活環境較以前大大地優越了,加上父母幼年的缺憾,往往疊加許多包袱在孩子幼嫩的肩上——鋼琴班、電腦班、繪畫版、舞蹈班、英語班……孩子在被完善安排的情況下,根本沒有一個餘地去讓他們發揮自己獨立自主的精神,原本應快樂無憂的童年也被磨耗蝕盡了。
蔡志忠從小做什麼事情,都是由自己獨立思考判斷、下決定的,當然後果也是由自己承擔。他常常想:為什麼不讓孩子適情適性的成長呢?讓他們自己發現自己是什麼,適合做什麼,能夠做什麼!如果一個人覺得自己適合做橘子,他的父母不會因為蘋果紅豔貴重,而要他改做蘋果,他們會鄭重地告訴他:「孩子,你就好好地做個橘子吧!」
答應我,從現在開始,別再為孩子選擇他們的夢想了,放手讓他們自己去思考吧。你會發現,自己沒有那麼累,孩子也會更心甘情願地去完成他們自己的選擇!
最起碼有一天,當你老了,孩子不會像我們一樣對他們的父母說:要不是當初你非要讓我…………也許我也能…………
**本文部分資料來自央視《開講啦》蔡志忠演講和蔡志忠官網(www.tsai13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