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女友愛吃麵包,他輟學去做麵包師,卻狠遭拋棄,如今居然成為日本麵包王!

2021-02-08 烘焙地球村

本文轉載授權自開始吧旗下自媒體:一人一城(ID:yirenyicheng01)

聖誕節、元旦晃眼而過,情人節、除夕夜春節,挨個兒排著隊來。


小城君發現,所有節日都被安上了情侶節日的帽子,網絡成了PK男友寵愛程度的聖地。可直到看到這個日本男人,瞬間覺得那些紅包、網聊都下降了幾個等級。


有人說,情侶之間最好的愛,是盡我所能給你最想要的;夫妻之間最好的愛,是給你一個衣食無憂穩定的家;而父女之間最好的愛,是握住你的手一起克服一切障礙。


這個男人,卻用一個麵包,虜獲了三個女人的芳心。從最佳男友,到最佳老公,最終升級為最佳父親。



因為女友喜歡吃麵包,

他成了日本最會做麵包的男人。

因為家裡經濟的需要,

他開了家麵包店成了亞洲最好吃的麵包坊。

因為女兒的先天性殘障,

他讓食物成為殘障人和社會的接點。


命運來了,他就接著,

困難有了,他就想辦法克服。

可人生哪有這麼容易,

他卻把所有苦,變了個法子化成了甜。

他就是巖永步。




但巖永步能有今天,還得從他那不靠譜的學生年代說起。


前幾年看到有網友說,真正能幹一番大事業的人,小時候成績都不大好,巖永步可能也算其中一個。


好不容易擠進了大學,可天生沒有學習能力,沒混兩年,就跑去教務處退了學。


這一轉身,書是不念了,但身邊每天跟著跑的還有一個愛吃麵包的女朋友。約會逛街,一個跑神,手被掙脫了,不用想:街邊一定是有了麵包坊。



那時候的巖永步就想每天能為女友做麵包就好了。想著想著,就跑去麵包坊當起了學徒。混麵粉,擀麵杖,捏形狀挨個學起。


從前學校宿舍的日子,轉換成了廚房。天沒亮就起床,天黑再趕回家的路,每天十幾個小時的學徒不知不覺就過去了。


人生好像突然找到了一個落點,沒有了浪費時間的慌張,就連看不見方向的不知所措感也不見了。


那一年,巖永步從學徒,成為了麵包師。



可終究不是所有故事都能成為童話,

日曆一頁頁翻過去,

女友步入了想結婚的年齡,

但剛走進社會,還沒經濟基礎的巖永步,

卻無法在當下滿足女友婚姻的需求,

最終這段感情沒能有完美的結局。


轉角,沒有了愛情,

沒有了當初讓自己有想法去學麵包的那個人,

巖永步卻沒有放棄繼續學做麵包的夢想。

一塊圍兜,一個操作臺,

他成了店裡每天最早到的一個人,

也是最晚離開的一個。

安靜的空間裡,鑽研烘烤時的火候,

一把剪刀,不同角度,勾勒出不同的線條。


也許是越努力,越幸運。換了5、6家麵包店,在這過程中,沒有灰心喪氣的巖永步第二次遇見了自己的真愛。


那段時間,每天清晨的陽光,都像是在告白。這一次,有了幾年的經濟積累,巖永步緊緊握住了對方的雙手,堅定的走向了結婚。


自己在日本業界的聲望日漸提高,就在入行第7年的時候,獲得了去法國進修的機會。


生活看似逐漸好了起來。



有了家庭,肩上的重擔多了很多。不能再像上學時,揮手離去,毫無任何顧慮。


去法國前的時間,倒成了最辛苦的一段時日。


白天在麵包店工作,晚上兼職打零工,每天看著手錶,連吃飯和換工作地點的間隙,都要掐好時間。


一天只有兩三個小時的睡覺時間,趕夜班的老闆常常吐槽:「巖永步,你今天又開錯了發票。」



挨了不少罵,可終於把接下來一年的家庭基本經濟開銷費用賺足了。可在這之前,從學徒到麵包師,巖永步卻始終不能明白自己做的麵包到底是什麼東西。


但法國讓巖永步有了新的認識,他發現客人每天都來買麵包,原來麵包是這裡人的主食。


一手啃著麵包,一腳踏在法國的街頭巷角,巖永步常常心裡想著:要是自己也能做出超級好吃的麵包,讓客人在不開心的時候,都能溫暖心窩,就好了。


這樣麵包就能成為每個人生活裡的支柱,成為一個超級棒的食物。



可生活總是有起有落,自己的第一個女兒患有重度先天殘障。家裡的經濟狀況越來越差。


眼看著各個知名麵包店的老闆都搶著要巖永步:「到我們這裡來工作吧。」學業有成歸國的巖永步,卻選擇了自己開一家店。


這第一家麵包店開在了自己家旁邊:Le Sucré-Coeur. 翻譯過來是「甜心」的意思。


也許是人生一波三折,但總要學會化苦為甜。


連門店主色調都選擇了大紅色,再加上法文甜蜜的名字,誰都看不出店背後老闆竟是個命運多舛之人。



巖永步終於有了自己的空間研究怎樣做好麵包。

總想用更自然的方式去烤麵包。

調製混合的時候,把小麥粉放在一起攪拌,

等時間差不多的時候,

再把它放在操作臺揉成團。

一邊用在法國學的,一邊帶著自己的思考嘗試。


之後就放上一個晚上,

讓酵母充分的,慢慢的發酵,

自己研製的酵母,兩種並用,

讓麵團的味道更豐富,再拿去烤。


麵包和食物的搭配也有講究,

沙拉這些口味清淡的食物,

適合和拖鞋麵包搭配。

而遇到墩肉一類的食物,比較適合用法棍。


可即使帶著死磕的精神去製作,

剛開業的麵包坊還是不太順利,

每天做的麵包會剩下很多,沒人買,

開在路邊的店鋪清冷,無人光顧。

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三年。


直到一天,店裡來了一位美食博主,拿起手機,邊吃邊在線分享起了店裡的麵包。卻讓店意外紅了起來,這倒好,吸引來了更多雜誌媒體的報導。


11點開門的店鋪,10點開始,店鋪外便排起了長隊。每天客人爆滿。


Le Sucré-Coeur一下被稱為全日本最好吃的麵包店,而巖永步也被稱為「日本第一麵包師」。



無論白天還是晚上,

隨意哪個時間點來買麵包,

都要在門外等待,

常常路過的遊客看著排隊的架勢,

也會參與進來,買個剛出爐的新鮮麵包。

很多人說巖永步是因為前女友才有了今天這家店,

更準確說也許是為了自己現在的家和殘障女兒。


就在一切都看似平穩的狀態下,

他決定讓自己休息一下。

Le Sucré-Coeur宣布停業。

停業那天晚上,店外排滿了送別的客人,

有幾年的老顧客,也有剛入坑的新顧客。

大家沉默的低下了頭,

排著一字隊,握手告別。

直到送走了最後一個客人時,

巖永步自己也哭了。




2016年5月20號,

Le Sucré-Coeur重新開業。

沒有了以往的小而窄,

大型的落地玻璃窗作為牆面,

深灰色的門欄,白色的字體,

店鋪相比以往更加的時尚、大氣。


店鋪外有專門的排隊等候線,

依舊保持11點營業的習慣。

但從10點開始,

便有很多客人在這裡排起了長隊。

從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到六七歲的老爺爺老奶奶,

不同年齡層的人都會秩序安靜的等待。


這樣零散的咖啡座是為休息的客人準備的,

炎熱的夏天,一杯飲料,吹著風納涼。

要是溫度適中的春秋兩季,

還可以帶本書在這裡靜坐一個下午。


透過玻璃牆面,

可以看到裡面的紅磚牆以及操作間,

公開透明的廚房,

不少客人也會學個幾招,自己回家嘗試。

運氣好的話,還能和巖永步聊上幾句。


走進店鋪會有集中的展示櫃,

不同味道和款式的麵包陳列在這裡,

不同的是:還有應季的水果和甜品。

空間很大,但裝飾不會太冗雜,

即使人流量很大的時候,

都不會有擁擠沉悶的感覺。


室內設計,多採用木頭和裸露的磚牆,這樣會使氣氛更加舒適。


大量的自然光填滿了空間,在你拼命想要定購的時候,讓你心也變暖。



除了更傳統的法式烘焙糕點,

還可以點三明治和烤麵包,

搭配新鮮的農產品、果醬和調味品。


現在每天早上6點到6點半左右,巖永步都會堅持到店裡廚房,備好爐子開始烤麵包,一直烤到下午3、4點,每天保持1500個麵包新鮮出爐。


面對大女兒的先天殘疾,巖永步常低落的想不通:「為什麼這種事情偏偏要發生在自己家裡?」


但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情,讓巖永步開始站在弱勢群體的角度看事情。他發現這個群體是非常不自由,不被理解的。


可她們更需要一個與社會的接點。而食物,也許就是最好的一個可以和他們互相溝通的環境。所以Le Sucré-Coeur現在也有聽力障礙的員工。



巖永步常常感嘆:讓別人覺得活著真好,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但如果能做到的話,花在這方面的所有時間和勞力,卻都是值得的。


現在,每當巖永步被問到:「你在做什麼工作?」他從來不回答:「麵包師。」或者「麵包店老闆」。


「我在烤好吃的麵包。」這是永遠,也是一直不變的回答。


你看這個滿臉陽光的大男孩,歲月好像從沒有在他臉上留下傷害的痕跡。可人生何時容易過?只不過他選擇了用樂觀和堅強回報以不公。再把陽光帶給更多人。



一波三折的是命運,

不容易的是人生,

可生活還是要選擇面對,

活下去,

並努力活得更好。


圖片來源:Google

歡迎關注

我們的新浪微博:烘焙地球村

烘焙地球村

相關焦點

  • 被退學被拋棄紅燈區陪酒!面對惡意,他逆風翻盤,終成日本麵包王...
    搜索微信公眾號:麥格時光 或 marking-u被大學退學,被深愛的女友拋棄,因為女兒身患重疾,不得不去紅燈區陪酒。他是日本家喻戶曉的麵包師,在日本最大的美食站,他做的麵包,被評選為全日本最好吃的麵包。然而,這麼成功的麵包王,卻有個不怎麼明亮的上半場。
  • 是什麼讓巖永步成為日本第一麵包師?
    很多時候,我們開始做一件事,並不是因為自己喜歡,而是為了去滿足意中人的需求。
  • 買麵包的「小套路」,注意避開這4類,麵包師:不懂的人才愛吃
    買麵包的「小套路」,注意避開這4類,麵包師:不懂的人才愛吃擦亮你的雙眼,以下4類麵包要謹慎購買,專家:吃純手工天然做得最好!對於很多白領來說,最喜歡吃的就是麵包了,平時工作忙,經常加班,吃飯的時間更是沒點,還好她們每天都在包裡和辦公室準備著麵包,既能充當早點,還能當午飯和晚飯,不僅攜帶方便而且價格也不貴,可是,在選擇麵包上,也會有很多技巧,你知道嗎?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如何選擇一款好的質量麵包?
  • 廣東女孩辭職當麵包師,把麵包做成頭像、名畫、乳房
    生活在廣州的女孩Vee,辭職後自學成了麵包師。春節隔離期間,她開始迷上用邊角料麵團做造型麵包。自述 | Vee (自由麵包師)我是Vee,生活在廣州,和搭檔經營著一間工作室,平時會不定期做麵包,也會分享一些傳統歐包課程。
  • 日本麵包藝術家通過麵包魔法完美闡述「化腐朽為神奇」
    Ran,一位生活在日本東京的媽媽,同時也是一位熱愛烘焙的麵包師,在她手下麵包變得不再普通。 只要給Ran足夠的麵粉和雞蛋她能把世界名畫做進麵包
  • 探店「麵包真我」|做麵包就是做真自己
    關懷3點起床早睡早起的麵包師停更了兩日,皆因兩天前被一場兩年一遇的感冒發熱撲倒了。 初七是麵包店返工的第一天,進門吧檯的服務生就迎上來真誠地說:「我們剛剛上班,麵包還不是太多,但都是剛剛新鮮出爐的」。靠著直覺選了以下6種麵包。這家店不做爆款,皆因每款都是麵包師的心頭愛,季節和節日新品時常有上新,高峰期會有80餘款的麵包,足夠麵包愛好者每天嘗上一種,吃上兩個月不重樣。 先跟我來一場「麵包真我」的麵包tour吧!
  • 魔都麵包大大大大測評,教你吃懂麵包!
    魔都,各式美食匯聚的地方,滬上那麼多麵包房,到底哪家好?
  • 麵包師的魔法課堂—麵包世界冠軍的味覺啟蒙老師大陸首次開課
    所以,來自臺灣地區的吳寶春師傅,在2010年勇奪世界盃歐式麵包冠軍,是當之無愧的亞洲之光。而站在他身後,用一款紅酒葡萄麵包為指引,激發出其靈感,鋪平奪冠之路的陳撫洸老師,亦是真正的幕後英雄。為了將來能在店裡供應自製點心,阿洸師傅報名了烘焙職訓課程,而後獲得一次去日本專業進修的機緣,第一次接觸到了天然酵母麵包。
  • 【資訊】一部關於烘焙的動畫片——日式麵包王
    「日式麵包王」是由日本少年漫畫家橋口隆志(橋口たかし)所創作的漫畫(日式麵包王)改編而成的電視動畫。
  • 日本妹子的麵包魔法,玩起了俄羅斯套娃,精緻、可愛到爆炸
    日本妹子的麵包魔法,一刀下去平平無奇,再一刀:可愛到爆炸!麵包究竟能可愛成什麼樣?面對這個問題世界各地的麵包藝術家們一次又一次的在刷新著我們的認知原本普通的麵包可以被人們做成各種有趣好玩的樣子不過要說「可愛」可能還真沒人能比得過日本這位麵包師
  • 直播 | 「日本麵包之神」的4款地道法式麵包
    提起日本的烘焙界,就繞不開被譽為日本「麵包之神」的仁瓶利夫老師。
  • 故事|培養出多位世界麵包冠軍,他的麵包暢銷臺灣10年!
    菠蘿包如今,除了經營自己的麵包店以外,野上老師將近一半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麵包教學上。他說:「如果我教的技術和理論能派得上用場,大家可以變得越來越厲害,烘焙業變得越來越好我就很欣慰了。」皇后吐司紮根臺灣27年,「秒殺麵包」風靡10載野上智寬1966年生於日本岡山縣,他的麵包事業也從這座小城起步。
  • Batch Bread、蘇打麵包,土豆麵包,盡在歐洲盡頭的麵包王國
    關懷3點起床早睡早起的麵包師今天回到我們的世界麵包欄目,談一談愛爾蘭的首都都柏林。在城中大大小小的麵包店,特別是老店,都可以買到這種現烤的Batch Loaf(成團麵包?)。這種麵包的上表皮棕黑,香味來源自這裡,側邊是白色的(因為沒有受到過直接的熱力),膨脹得很高,無法塞進一般的吐司機。
  • 為什麼德國麵包是世界上最好的?
    這些電影場景很好,但當你真正開始做生意時——就像美國人傾向於做的那樣——很明顯,世界上最好的麵包來自德國。在這裡,麵包確實支撐著美國人的文化。德國人有更多的麵包房,比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吃更多種類的麵包。1792年,約翰-沃爾夫岡·馮·歌德(johanno - wolfgang von Goethe)記錄了他在法國的一次軍事行動,他把一些黑麥麵包給了兩個被俘的法國人,他們立即逃回了自己的隊伍。
  • 買全麥麵包,這4種最好別買,麵包師:吃錯了,熱量堪比紅燒肉
    買全麥麵包,這4種最好別買,麵包師:吃錯了,熱量堪比紅燒肉!近年來,許多的健身人士,包括減肥的朋友,都喜歡選擇全麥麵包。俗話說得好:「三分練,七分吃!」想要好身材,不懂得「吃」,最終也無法收穫到理想身材。
  • 38位麵包人的故事,那個能感動到你
    歌紅我的麵包故事:因為女兒是麵包控,超級愛吃麵包,我每周要買至少五次,多數是買日式吐司。2016年春節放假時,有一天、女兒對我說,她的同學媽媽會做麵包,還參加了培訓班,我當時聽出來女兒的話裡有話。我心裡想,別人家的孩子媽媽能會我為啥不能呢?
  • 日本為何能成為亞洲麵包行業發展風向標? | 下篇
    在《日本為何能成為亞洲麵包行業發展風向標?| 上篇》一文中,我們回顧了日本麵包行業近百年突飛猛進的發展史,同時介紹了日本對麵包技藝的傳承,以及濃厚的麵包科學研究氛圍,能讓從業者得到正統的理論與技法學習。且日本麵包文化濃厚,早已紮根於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內化為日式飲食文化的一部分。
  • 日本特有的麵包——炒麵麵包
    炒麵麵包一問世,便迅速火遍全國,甚至風靡臺灣和韓國。炒麵麵包並沒有使用昂貴的食材,但其美味卻震撼著味蕾,成為了學校的人氣料理,有著校園美食王的美名。學校出售的炒麵麵包價位通常在150円以內,折合RMB不到10元。雖然好吃不貴,但製作相對麻煩,所以在學校炒麵麵包一般為限量供應,也引起了不少搶購風潮。
  • 這個麵包教室,憑什麼一年裡帶出超300位麵包師?
    我這十幾年來上過很多次麵包課。法國的、中國的,麵包MOF的、國內知名麵包師的。可我從不敢說自己懂麵包了。——彭程因為對於麵包或者西點來講,這些都是決定學員職業生涯爆發力或競爭力的基石。他們都是擁有近20年經驗的職業麵包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業且個性化的擅長點。我們希望學員既能學到堅實的歐包技術,又能兼顧到適合中國人口味的麵包市場。
  • 北京一精神病院長帶病人做瘋狂麵包:強迫症的他們開工要洗手5次
    北京朝陽區,一個精神病人託管中心所做的「瘋狂麵包」引起關注。這家中心是一名精神科醫生創辦,他發現很多病人在醫院治療後,因康復期沒能得到很好的照顧導致病情反覆發作,於是就從公立醫院辭職創辦了這個中心,作為病人從醫院走向家庭的緩衝地帶。然而這名醫生在2004年因心臟病去世,他的妻子,一個全科護士接管了這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