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公告送達不規範並缺席判決 容易引發申訴

2021-01-08 正義網

  2011年,天津市河西區檢察院受理的民事行政申訴案件中,有8件屬法院公告送達導致缺席判決而引發當事人申訴的。筆者經過分析發現,這些申訴案件中在公告送達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沒有嚴格按照公告送達的適用條件送達。民事訴訟法第84條規定:「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在排序上,公告送達是法院最後的選擇;在適用條件上,應受到比較嚴格的限制。但是在司法實踐中有的案件受送達人「下落不明」而適用公告送達的理由不充分,往往是在沒有窮盡其他送達方式的情況下就適用公告。例如,在李某與銀行借款合同申訴案中,銀行向法庭提供了受送達人李某兩個地址,一為戶籍所在地,李某及其父母在此常住。二為李某的身份證住址,是李某經常居住地地址。法院郵寄起訴狀時,投遞的地址為李某身份證上的地址,並未送達至李某本人及其近親屬。後法庭依據「特快專遞再投郵件批條」上註明的「收件人外出」認定李某下落不明,採用了公告送達的方式。但在執行階段,執行通知書亦採用特快專遞方式送達至受送達人的戶籍所在地,由其近親屬籤收了該文書,說明送達工作並未做到位。

  二是原告故意提供虛假地址,導致被告不能到庭行使訴權。如在劉某房屋所有權糾紛申訴案中,原告姜某向法庭提供了受送達人劉某的戶籍所在地和經常居住地,而隱瞞了劉某長期在訴爭房屋居住的情況。法院將起訴文書等送達至原告提供的經常居住地,致使被告沒有收到應訴文書,而後以下落不明採取公告的方式進行送達。

  三是送達回證上填項不實。將受送達人名字填錯,致使申訴人沒有收到法院郵寄的應訴文書。有的送達回證上漏填送達日期。

  四是對送達經過、公告送達的原因,在法院審判卷宗中記載不詳或無記載。公告送達應當在案卷中記載適用公告送達的原因、查找認證的過程、公告的方式和過程等,作為推定公告過程符合法律規定,及公告理由成立的依據。在這8件涉及送達類申訴案中,均存在卷宗中記載不詳或無記載的情況。

  五是有的案件在沒有向被告送達開庭通知書的情況下就缺席審理。這類案件也極易引起申訴。

  出現上述問題,筆者認為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客觀方面。既有社會發展帶來的人口流動性加大,住所地變化頻繁的原因,也有法律規定的送達制度存在缺陷的原因,如留置送達需送達人邀請有關基層組織或者所在單位的代表到場進行見證,實際操作困難;既有法院人少案多,送達任務繁重,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的原因,也有原告故意不提供被告準確地址和電話,進行惡意訴訟的原因。

    2.主觀方面。既有重實體輕程序的傳統司法理念的原因,法官對公告送達違法後果認識不足,也有個別法官工作責任心不強,為圖方便敷衍了事的原因。

  在司法實踐中為防止濫用公告送達、提升公告送達的實效,筆者提出如下建議:

  1.明確送達地址責任制。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第8條第2項規定:「原告不能提供被告準確的送達地址,人民法院經查證後仍不能確定被告送達地址的,可以被告不明確為由裁定駁回原告起訴。」可見,提供被告準確的送達地址是原告的法律責任。從立案到案件審結,法官要盡告知義務,即告知原告提供錯誤地址的不利後果,並將該告知情況記入筆錄,由原告確認。確立原告的送達地址責任制度,可增強法律的約束性,避免送達不利,限制惡意訴訟的發生。

  2.法院內部增加對公告送達的審查、審批程序,防止公告送達濫用。我國臺灣地區「由申請公告送達的當事人對受送達人下落不明的事實負證明責任,並由法院作適當調查以核對相關情況」,此做法值得我們借鑑。申請公告送達的當事人必須出具受送達人原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派出所提供的受送達人下落不明的證明材料。主審法官對這些證明材料進行必要的核實後,報庭長審查、審批,核實無誤後方可依法定程序進行公告送達。

  3.加強與轄區街道、居委會基層組織的溝通聯繫,使其對法院的送達工作給予有效的支持配合。在直接送達前,可先通過街道、居委會幹部聯繫通知當事人主動到法院領取法律文書。這樣既可以節約經費和人力,又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4.發揮原告協助送達的作用。在立案時,可以讓原告寫清被告、第三人的住址、工作單位、家庭電話、手機、近親屬聯繫方式等,以便送達人員聯繫。送達法律文書時,經過查找,仍無法送達的,除公告送達外,還可告知原告,讓其協助法院送達。

  5.加大對惡意訴訟的懲戒措施。對當事人不提供、不正確提供對方當事人送達地址的,人民法院有權採取妨害民事訴訟強制措施,來體現對惡意訴訟行為的制裁。

  (作者單位:天津市河西區人民檢察院)

相關焦點

  • 欠薪條約定送達地址法院不經公告也能缺席判決
    基於擔心公司日後遷移新址而我們無從知曉,屆時公司拒不兌現,我們提起訴訟,法院必須通過刊登公告送達法律文書,會給我們帶來很多麻煩,故請問:有沒有即使公司下落不明,法院不經公告也能缺席判決的辦法? 讀者 陳虹虹等12人陳虹虹等讀者:你們可以要求公司在欠薪條中加上確認送達地址。
  • 公告送達,請謹慎適用
    然而,實際上由於傳播媒介的局限性,當事人通過公告而獲取相關信息後主動前來法院應訴的情況非常少見,絕大部分公告送達的案件最後以缺席審理判決的方式結案。一方當事人的缺位,必然導致訴辯雙方的失衡,對某些關鍵事實因當事人未到庭而無法查明,就可能會影響審理結果的公正。很多受送達人多是在法院開始執行程序後才發現自己被起訴,繼而申請再審。
  • 公告送達|溧水法院網絡公告送達【2020.12.21總第24期】
    現依法向你公告送達(2020)蘇0117民初4355號民事判決書。自公告之日起60日內來本院領取民事判決書,逾期則視為送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公告期滿後15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及副本,上訴於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逾期本判決即發生法律效力。特此公告。
  • 公告送達 | 雨花臺區法院網絡公告送達【2020.9.17 總第89期】
    公告送達 | 雨花臺區法院網絡公告送達【2020.9.17 總第89期】 2020-09-17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公告送達 | 雨花臺區法院網絡公告送達【2020.10.26 總第94期】
    自公告之日起,經過60日即視為送達。提出答辯狀的期限和舉證期限分別為公告期滿後15日和30日內。並定於舉證期滿後第3日下午14:30(遇法定假日順延)在本院第十四法庭開庭審理,逾期將依法缺席裁判。特此公告。
  • ...送達人身份證記載的地址郵寄訴訟文書被退回後,即採用公告送達...
    【裁判要旨】人民法院因向受送達人身份證載明的地址郵寄送達應訴訴訟文書被退回,遂向其公告送達應訴法律文書,在公告期滿後開庭,受送達人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人民法院依法缺席判決,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關於公告送達和缺席判決的相關規定,不存在未向其送達傳票即缺席審判的情況。
  • 法院公告|巢湖市人民法院網絡公告送達
    自公告之日起60日視為送達。提交答辯狀期限和舉證期限均為公告送達之日起15日內,並定於舉證期滿後第三日9時30分(節假日順延)在本院烔煬中心法庭公開開庭審理。逾期將依法缺席審理。本案適用簡易程序獨任審理。
  • 【送達公告】李如候
    【送達公告】李如候 2020-05-30 03: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送達公告】借貸糾紛、合同糾紛……這些案子即將開庭或已經判決
    自本公告之日起經過60天,即視為送達。提出答辯狀和舉證的期限均為公告期滿後的15日內。本案定於2021年2月26日上午9時00分在富陽區人民法院場口法庭公開開庭審理。請準時到庭,逾期將依法判決。 特此公告。
  • 提醒:合同中加一條款,起訴找不到被告,法院不經公告能缺席判決
    6月19日,東麗法院發布了一篇《無需公告,法院也能缺席判決!》的文章,介紹了該法院遭遇送達難,但不必公告送達即行缺席審理的一則案例:2014年,A銀行與B某籤訂了住房貸款抵押合同,B某貸款50萬元。後B某未能按期償還借款本息,A銀行將其訴至法院。
  • 違反程序的缺席判決,已經生效了兩年後我才知道,該如何處理?
    違反程序進行缺席判決,這種事情通常不會發生。整個訴訟過程中有明確的訴訟程序,法官基本會按照要求逐一推進訴訟,當然也不排除法官在辦案過程中確實存在違反程序的問題,如果屬實你可以這樣辦。01判決兩年後才知道缺席判決結果的,並不影響重新申請再審根據法律規定,申請再審的案件需要在判決生效後半年內提起。這是對一般情況來說的,但是缺席判決的結果在兩年後才知道,這裡面就存在一個特殊情況,就是因為特殊原因並不知道。
  • 送達地址不準確致文書被退回 視為送達
    麥蓋提縣法院受理此案後,柯某在答辯期內提出管轄權異議,同時,柯某填寫《送達地址、送達方式確認書》並籤字確認。柯某未參加一審庭審卻收到了一審法院的民事判決書。2020年1月31日,柯某以一審法院違反法定程序、認定事實不清等理由向喀什地區中級法院提出上訴申請。
  • 江歌母親起訴劉鑫,青島城陽區法院公告送達起訴書
    今日(4月3日),新京報記者從人民法院公告網查詢到,青島市城陽區法院已經受理該案,並以公告形式向劉鑫送達起訴狀及傳票。江秋蓮向新京報記者確認此次訴訟,稱劉鑫拒收起訴書,法院最後選擇公告送達。公告截圖。青島城陽區法院公告送達起訴書及傳票江秋蓮介紹,去年10月28日在青島市城陽區法院立案成功後,劉鑫方面一直不接收傳票。法院經多方努力仍無法送達起訴書副本和傳票,最終通過公告的形式送達。「法官去了她戶籍地住址,還找到了她父母現有住址。但其父母拒收傳票,劉鑫也不露面。」江秋蓮說。在人民法院公告網登載的送達公告中顯示,被告劉鑫,原告江秋蓮起訴其生命權糾紛案。
  • 淺談人民法院國內送達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由於法律沒有明確的規定和要求,在審判實踐中法官掌握的尺度也不一樣。有些是以當地公安機關或者基層群眾組織出具該受送達人近期沒有音信或者不知悉其外出的具體住址的書面證明作為依據;有些是以該受送達人的近親屬或原住所地鄰居的證人證言或者筆錄作為依據;有些又以原告的一面之辭作為依據。由於法官操作的尺度不一,導致適用公告送達有些隨意性。(5)公告內容不規範。
  • 大連13歲男孩殺害女童案開庭,被告不出庭缺席審理!
    問法網律師解析: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可知,可以缺席判決的情形具體包括以下幾種: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被告提起反訴的;無民事行為能力當事人的法定代理人作為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經人民法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
  • 未收到傳票被缺席判決致房產查封 視頻調解讓幹戈化玉帛
    張某稱,原審法院在向其郵寄送達開庭傳票時,錯誤填寫住址,導致傳票沒有被實際送達,張某被缺席判決,違反法定程序。抗訴申請書反映的問題,引起該院高度重視,第四檢察部開展調查核實工作。  經調取訴訟卷宗,並向當事人了解案件情況,承辦檢察官查明,2015年,張某作為新疆喀什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向吳某(永嘉籍)購買棉花。
  • 檢察日報--【公告】
    如不服本裁定,可自公告期滿後15日內向本院申請複議,複議期間不停止裁定的執行。   內蒙古自治區喀喇沁旗人民法院  王新偉:本院受理林西縣林西鎮東街磚廠訴你與赤峰天德通建築工程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依法向你公告送達起訴狀、應訴及舉證通知書、開庭傳票。自公告之日起60日視為送達。
  • 公告!興寧區法院啟用「送達專用章」
    公告!南寧市興寧區人民法院關於啟用送達專用章的公告為進一步做好訴訟文書送達工作,規範電子送達業務,方便當事人訴訟,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民事送達工作的若干意見》和《關於進一步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的實施意見
  • 沒收到法院傳票和電話,卻在網上查到判決了,怎麼回事?合規嗎?
    5、轉交送達,是指人民法院將訴訟文書送交受送達人所在單位代收,然後轉交給受送達人。 6、公告送達,如果受傳喚人下落不明或者通過其他方式無法送達時,法院可以在法院內部的公告欄,受傳喚人所在地張貼公告,也可以在報紙上刊登公告,這種公告送達產生的法律效力與其他送達方式是相同的。
  • 法院公告-山東法制報數字報
    現依法向你公告送達(2015)即民初字第4406號民事判決書。限你自公告發出之日起60日內來本院領取判決書,逾期則視為送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公告期滿之日起15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及副本,上訴於山東省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逾期不上訴,本判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