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薪條約定送達地址法院不經公告也能缺席判決

2021-01-08 中國婦女報

我們與一家公司的勞動合同即將到期,鑑於無法結清工資,公司提出分別向我們出具欠薪條,承諾一年內付清。

基於擔心公司日後遷移新址而我們無從知曉,屆時公司拒不兌現,我們提起訴訟,法院必須通過刊登公告送達法律文書,會給我們帶來很多麻煩,故請問:有沒有即使公司下落不明,法院不經公告也能缺席判決的辦法?

讀者 陳虹虹等12人

陳虹虹等讀者:

你們可以要求公司在欠薪條中加上確認送達地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進一步推進案件繁簡分流優化司法資源配置的若干意見》第3條規定:「當事人在糾紛發生前約定送達地址的,人民法院可以將該地址確認為送達地址。」《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進一步加強民事送達工作的若干意見》第8條規定:「當事人拒絕確認送達地址或以拒絕應訴、拒接電話、避而不見送達人員、搬離原住所等躲避、規避送達,人民法院不能或無法要求其確認送達地址的,可以分別以下列情形處理:(一)當事人在訴訟所涉及的合同、往來函件中對送達地址有明確約定的,以約定的地址為送達地址;(二)沒有約定的,以當事人在訴訟中提交的書面材料中載明的自己的地址為送達地址;(三)沒有約定、當事人也未提交書面材料或者書面材料中未載明地址的,以一年內進行其他訴訟、仲裁案件中提供的地址為送達地址;(四)無以上情形的,以當事人一年內進行民事活動時經常使用的地址為送達地址。人民法院按照上述地址進行送達的,可以同時以電話、微信等方式通知受送達人。」即只要當事人在訴訟前已經約定送達地址的,法院即可按該地址送達。如果因當事人提供的送達地址不準確、送達地址變更未書面告知,導致民事訴訟文書未能被受送達人實際接收的,直接送達的,民事訴訟文書留在該地址之日為送達之日;郵寄送達的,文書被退回之日為送達之日。

也就是說,只要約定了送達地址,哪怕無法送達,法院同樣可以據此作出缺席判決。

與之對應,你們可以要求公司在欠薪條加上送達地址,明確以後凡與欠薪條有關的催收信函、訴訟文書的送達,均以此地址為準;如果確實發生變換,公司應實時通知,否則,你們或司法機關按欠薪條載明的地址送達催收信函或訴訟文書仍為有效。

江西省興國縣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 顏梅生

相關焦點

  • 提醒:合同中加一條款,起訴找不到被告,法院不經公告能缺席判決
    6月19日,東麗法院發布了一篇《無需公告,法院也能缺席判決!》的文章,介紹了該法院遭遇送達難,但不必公告送達即行缺席審理的一則案例:2014年,A銀行與B某籤訂了住房貸款抵押合同,B某貸款50萬元。後B某未能按期償還借款本息,A銀行將其訴至法院。
  • 評論:公告送達不規範並缺席判決 容易引發申訴
    2011年,天津市河西區檢察院受理的民事行政申訴案件中,有8件屬法院公告送達導致缺席判決而引發當事人申訴的。筆者經過分析發現,這些申訴案件中在公告送達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沒有嚴格按照公告送達的適用條件送達。民事訴訟法第84條規定:「受送達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節規定的其他方式無法送達的,公告送達。」
  • 最高法:約定送達地址後訴訟文書被退回,能視為送達嗎?
    【裁判要旨】雙方籤訂的合同對於送達地址約定諸如「合同項下的任何通知或各種通訊聯繫均應以書面形式按本合同封面記載的地址、電傳號或其他聯繫方法送達對方」等內容的,該約定不違反法律規定,對合同雙方具有法律約束力。
  • 【最高院】當事人雖未籤署地址確認書,但法院經郵寄送達其籤收的...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裁判要旨】法院以受送達人提供的身份證複印件載明住所為送達地址,先後採取郵寄送達、留置送達的方式送達起訴狀副本、原告證據、開庭傳票,受送達人部分籤收的,法院可以將該地址明確為送達地址具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法院再次通過郵寄送達法律文書未能被受送達人實際接收的,文書退回之日視為送達之日。
  • ...送達人身份證記載的地址郵寄訴訟文書被退回後,即採用公告送達...
    【裁判要旨】人民法院因向受送達人身份證載明的地址郵寄送達應訴訴訟文書被退回,遂向其公告送達應訴法律文書,在公告期滿後開庭,受送達人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人民法院依法缺席判決,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關於公告送達和缺席判決的相關規定,不存在未向其送達傳票即缺席審判的情況。
  • 送達地址不準確致文書被退回 視為送達
    麥蓋提縣法院受理此案後,柯某在答辯期內提出管轄權異議,同時,柯某填寫《送達地址、送達方式確認書》並籤字確認。柯某未參加一審庭審卻收到了一審法院的民事判決書。2020年1月31日,柯某以一審法院違反法定程序、認定事實不清等理由向喀什地區中級法院提出上訴申請。
  • 【最高院】法院按當事人合同「約定送達地址」符合法律規定,為有效...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裁判要旨】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送達地址的,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民事送達工作的若干意見>的通知》第八條的規定,按該約定送達地址為當事人送達相關訴訟文書的,符合法律規定。
  • 公告送達|溧水法院網絡公告送達【2020.12.21總第24期】
    現依法向你公告送達(2020)蘇0117民初4355號民事判決書。自公告之日起60日內來本院領取民事判決書,逾期則視為送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公告期滿後15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及副本,上訴於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逾期本判決即發生法律效力。特此公告。
  • 公告送達 | 雨花臺區法院網絡公告送達【2020.9.17 總第89期】
    現依法向你公告送達(2020)蘇0114民初2009號民事判決書、訴訟費催繳通知單、上訴須知。自公告之日起60日向本院領取民事判決書,逾期則視為送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公告期滿後15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及副本,上訴於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逾期未上訴的,本判決即發生法律效力。特此公告。
  • 公告送達 | 雨花臺區法院網絡公告送達【2020.10.26 總第94期】
    自公告之日起,經過60日即視為送達。提出答辯狀的期限和舉證期限分別為公告期滿後15日和30日內。並定於舉證期滿後第3日下午14:30(遇法定假日順延)在本院第十四法庭開庭審理,逾期將依法缺席裁判。特此公告。
  • 沒收到法院傳票和電話,卻在網上查到判決了,怎麼回事?合規嗎?
    2、留置送達,即受傳喚人無理拒收訴訟文書時,送達人依法將訴訟文書放置在受傳喚人住所並產生送達的法律效力的送達方式。 3、委託送達,就是由人民法院委託其他法院進行送達。 4、郵寄送達,法院會根據起訴人提供的相關證據,按照相關地址把訴訟文書寄送到該地址。
  • 被告拒不到庭,三都法院依法缺席判決
    近日,三都縣法院審理了一起民事糾紛案件,被告無正當理由拒不出庭,法庭依法缺席判決。三都縣法院審理認為:民事活動應當遵守誠實信用原則。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本案買賣協議雖是雙方口頭協議,但是有被告在原告的售貨登記本上寫欠款條並籤名給原告為據,原告與被告雙方買賣關係明確,故原告提出的判決被告支付輪胎貨款5000元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
  • 公告送達,請謹慎適用
    但在審判實踐中,筆者在從事法院申請再審審查工作中發現,當事人認為送達中存在問題導致訴訟權利被剝奪是申請再審中最普遍的理由,其中又以認為適用公告送達程序違法者居多。然而,實際上由於傳播媒介的局限性,當事人通過公告而獲取相關信息後主動前來法院應訴的情況非常少見,絕大部分公告送達的案件最後以缺席審理判決的方式結案。一方當事人的缺位,必然導致訴辯雙方的失衡,對某些關鍵事實因當事人未到庭而無法查明,就可能會影響審理結果的公正。很多受送達人多是在法院開始執行程序後才發現自己被起訴,繼而申請再審。
  • 最高法判例:人民法院向受送達人身份證記載的地址郵寄訴訟文書被...
    【裁判要旨】人民法院因向受送達人身份證載明的地址郵寄送達應訴訴訟文書被退回,遂向其公告送達應訴法律文書,在公告期滿後開庭,受送達人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人民法院依法缺席判決,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關於公告送達和缺席判決的相關規定,不存在未向其送達傳票即缺席審判的情況。
  • 最高院司法觀點:約定送達地址即便訴訟文書被退回仍然視為送達!
    被告下落不明採取公告送達耗時太長,因此當事人往往採取事先約定文書,包括法律文書的送達地點,同時約定一方送達地點變化未通知對方的仍然視為有效,即便文書,包括法律文書被退回的仍然視為送達。這種約定對於訴訟文書送達是否有效,實務中存在爭議,反對者認為民事訴訟法沒有規定這種方式,仍然應當以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為準,被退回又無其他送達地點的,應當公告送達。
  • 法院傳票:法院立案後多久通知被告?通知被告送達的方式都有哪些
    在辦公室裡接到詐騙電話,讓我們去中級法院領刑事傳票,也是一件蠻歡樂的事情,大家都想搶話筒,轉人工服務後,就各種盤問各種調戲各種挖苦……可惜這樣的機會,像中彩票一樣少。上次轉人工服務後,最二逼的回覆是:經研究決定,撤銷你院的刑事傳票,速將檢討送至本院。二、法院通知被告的傳票送達方式都有哪些?
  • 「老賴」躲貓貓,法院送達不了怎麼辦?
    如原告因客觀原因不能補充或者補充的材料仍不能確定被告住址的,則應當依法公告送達。公告送達自發出公告之日起,經過六十日,即視為送達。意味著無論原告是否因客觀原因不能補充提供送達地址材料或者補充後仍不能確定的,則應當公告送達,而不能裁定駁回起訴或者裁定終結訴訟。所以再碰到類似情況,我們可以理直氣壯地對法院不予立案的行為說「不」。被告「拋家舍業,提前跑路」怎麼辦?
  • 江歌母親起訴劉鑫,青島城陽區法院公告送達起訴書
    今日(4月3日),新京報記者從人民法院公告網查詢到,青島市城陽區法院已經受理該案,並以公告形式向劉鑫送達起訴狀及傳票。江秋蓮向新京報記者確認此次訴訟,稱劉鑫拒收起訴書,法院最後選擇公告送達。公告截圖。青島城陽區法院公告送達起訴書及傳票江秋蓮介紹,去年10月28日在青島市城陽區法院立案成功後,劉鑫方面一直不接收傳票。法院經多方努力仍無法送達起訴書副本和傳票,最終通過公告的形式送達。「法官去了她戶籍地住址,還找到了她父母現有住址。但其父母拒收傳票,劉鑫也不露面。」江秋蓮說。在人民法院公告網登載的送達公告中顯示,被告劉鑫,原告江秋蓮起訴其生命權糾紛案。
  • 法院公告|巢湖市人民法院網絡公告送達
    自公告之日起60日視為送達。提交答辯狀期限和舉證期限均為公告送達之日起15日內,並定於舉證期滿後第三日9時30分(節假日順延)在本院烔煬中心法庭公開開庭審理。逾期將依法缺席審理。本案適用簡易程序獨任審理。
  • 沒收到法院傳票和電話,為什麼卻成了被執行人?合規嗎?
    在原告到法院起訴後,如果法院正式受理了案件,那麼法院會把傳票郵寄給你或者通過電話聯繫你。法院聯繫的你方式,主要是依據原告提供的地址及電話。或許有人會說,原告會不會故意提供錯誤的的地址與電話呢?使得被告缺席無法到達,沒有辯解,最終造成缺席判決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