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故事 | 花木蘭的故事

2021-02-07 親子童書

點擊標題下的 親子童書,關注後每天聽故事!

故事音頻在文章末尾,請下拉到底部↓

雙媽講故事啦、雙媽講故事啦、雙媽講故事啦,重要的事雙媽要說三遍哦~今天的故事是——花木蘭的故事,小朋友們可以拉著爸爸媽媽一起聽哦,說不定你們的爸爸媽媽早就知道這些故事了呢,因為呀,這裡有中國的歷史故事、神話故事、經典故事,雙媽覺得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了解這些故事,那我們的小寶貝可就要認真聽故事咯,跟著雙媽一起聽故事、了解中國的傳統故事吧~

北魏太武帝年間,花木蘭替父從軍,參加了北魏破柔然之戰,木蘭多次參與了北魏出擊大漠兵伐柔然的戰爭,表現突出,無人發現她是女子,朝廷欲授予她尚書郎,她婉言推辭。 第二種說法是: 隋恭帝義寧年間,突厥犯邊,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徵戰疆場多載,屢建功勳。(《木蘭辭》是公認的北朝民歌,和隋朝缺乏密切的關係,這種隋朝末年的說法卻與全文多處有衝突,但是不知道為何會流傳這種說法) 到了唐代,花木蘭被追封為「孝烈將軍」,設祠紀念。 花木蘭的事跡傳至今,主要應歸功於《木蘭辭》這一方北朝民歌的絕唱,這是一篇由宋代郭茂倩編的長篇敘事詩歌,歌頌了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傳奇故事

好了,今天的雙媽講故事之《傳統故事》就講到這裡了,不知道小朋友們聽完故事後有什麼收穫呢?或者有什麼是想和雙媽說的呢?可以通過留言哦~時間不早了,小寶貝們,聽完故事乖乖睡覺哦~晚安




相關焦點

  • 中國的傳統民間故事花木蘭,怎麼就成了迪士尼的IP了?
    不過很多人可能都有這麼一個疑問,明明花木蘭是咱們中國的傳統民間典故,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咱們是從小聽到大,為啥卻成了迪士尼的IP了呢?再回到《花木蘭》,花木蘭故事的流傳,大都是以敘事詩歌《木蘭辭》的形式傳播的,「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等等這些詩句,我們小時候都耳熟能詳。
  • 看中美對「傳統故事」的改編——以《花木蘭》為例
    序2017年11月29日,迪士尼官方網站以及微博帳號相繼發文,宣布真人電影《花木蘭》的女主角人選為中國女演員劉亦菲。還記得1998年,美國迪士尼公司將中國古代花木蘭的故事改編為動畫電影時,為美國贏得了高額的票房利潤以及良好的國際聲譽,在那個時候也讓很多中國孩子對「花木蘭」的印象停留在美國動畫形象中。
  • 劉亦菲與花木蘭電影的故事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這首南北朝的木蘭辭歌頌了巾幗英雄花木蘭替父從軍的偉大故事。中國古代女英雄花木蘭英勇抗擊賊寇的傳說家喻戶曉,每個人都對花木蘭的英勇和大義心生敬意。當看到花木蘭能女扮男裝,開始她十幾年的軍旅生涯時都會對她的那種執著和勇敢去感動而油然而生出許多憧憬和欽佩。
  • 「花木蘭」傳奇故事改編及傳播路徑反思
    □王煜作為一個家喻戶曉的中國故事,忠孝兩全民族文化載體,「花木蘭」的形象深入人心,以「花木蘭」為主要創作內容的文字、影視作品眾多。在某種意義上,「花木蘭」已成為一個帶有中國印記的鮮明文化符號。而注目2020年迪士尼公司耗資2億元拍攝的真人版《花木蘭》,用英文配音及對花木蘭傳統形象不無女性主義色彩的改編,使其已然成為美國文化元素的呈現形式。
  • 點播故事:《花木蘭的故事》
    花弧有三個孩子,大女兒花木蓮,二女兒花木蘭,最小的孩子是個兒子,名叫花雄。  花木蘭從小活潑好動,纏著父親學了不少武藝。她天天苦練功夫,漸漸地,連父親花弧也不是她的對手了。  這年,木蘭十七歲,長成了一個如花似玉的大姑娘,武藝也更加精進了,手中一桿槍使得出神入化。  一天,父親帶著木蘭姐弟外出狩獵。木蘭拉弓射箭,箭無虛發,不一會兒,就射下了好幾隻大雁。
  • 西方的《花木蘭》不懂東方,從歷史角度深入解讀花木蘭的故事
    由迪斯尼出品女導演妮琪•卡羅執導的《花木蘭》剛一面世,便在國內贏得如潮惡評,相對於動畫版《花木蘭》中那個形象稍顯單薄的個人英雄主義女超人,真人版給女主加上了類似貞德的女巫色彩,使女主有了一個困惑猶豫到覺醒的過程,但這種覺醒仍然完全難脫西方救世英雄的俗套。
  • 西方的《花木蘭》不懂東方,從歷史角度深入解讀花木蘭的故事
    藝術雖然難免虛構,但只有從生活中抽象出更高的真實,才會產生藝術的感染力,花木蘭的故事最早出自於北朝樂府詩《木蘭辭》,下面就從「原著」中去解讀這個故事的精華之所在。首先是對於花木蘭故事的演繹有幾個慣用的模式可能並不符合事實。「可汗大點兵」可能並非是抵抗柔然入侵,北魏時期對於柔然的戰爭大多數都是主動出擊的。
  • 《花木蘭》:中國故事下的西方英雄主義
    故事和情節:「兩不沾」的還原花木蘭故事是我國家喻戶曉的傳統傳奇故事。最早源於宋人郭茂倩編輯的漢魏樂府歌詞集。想必很多人就算不能熟背《木蘭辭》全文,也能隨口背出個十句八句。 花木蘭替父從軍這個故事原本十分簡單:木蘭沒有兄長,父親年事已高,面對可汗徵兵,木蘭替父從軍,當兵十二年,最終拒絕做官,衣錦還鄉。 然而就這麼一個簡單的故事,卻被改得面目全非。 努力從軍十二載的花木蘭被塑造成擁有「氣」的天選之子,本該為人稱讚的「巾幗不讓鬚眉」被歸功於超能力。
  • 《花木蘭》其實講了一個好故事
    首先,特洛伊的故事很經常,但是你要摳細節,就很差。這個和《花木蘭》是一樣的,阿克琉斯是「沒有嘴唇」的人,按照現代觀眾的挑剔,那布拉德皮特第一就要花費大量的特技去遮蓋他那性感的嘴唇,其次,希臘以重步兵見長,整個希臘就沒有多少騎兵和車兵,阿克琉斯在戰場上,就沒有那種颯爽英姿。
  • 舞劇《花木蘭》廈門講述巾幗故事
    從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完成使命,到追求愛情回歸和平與自由,花木蘭的故事流傳民間,歷經千年。這一經典故事曾多次搬上銀幕、螢屏、舞臺。  在26日舉行的主演見面會上,花木蘭扮演者郝若琦表示,此部《花木蘭》將民族舞與武術融合,講述屬於中國自己的文化故事。
  • 美國花木蘭撲街 老外講不好中國人故事?
    01花木蘭的故事,起源於北朝民歌《木蘭辭》,講述了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徵戰沙場,履歷功勳,回朝受封,衣錦還鄉的故事。故事本身的內容無從考證是否真實,但因其充滿了傳奇色彩,千百年來一直受到廣大民眾的青睞。民間傳說中的木蘭形象1998年,迪士尼出品了動畫電影《花木蘭》。
  • 美國花木蘭撲街 老外講不好中國人故事?
    自從宣布開拍以來,《花木蘭》光是微博熱搜就上了170多次。只可惜再美的理想也很難照進現實,在口碑和票房同步撲街的殘酷現狀映照下,《花木蘭》之前所有宣傳炒作的噱頭,都成了陽光下的肥皂泡,看似美麗,卻無法經受外力的考驗。 01花木蘭的故事,起源於北朝民歌《木蘭辭》,講述了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徵戰沙場,履歷功勳,回朝受封,衣錦還鄉的故事。
  • 迪士尼真人電影《花木蘭》:它是不是一個中國故事?
    北京時間7月8日,迪士尼發布了《花木蘭》真人版電影的預告片。該片預計將於2020年3月上映,妮基·卡羅(Niki Caro)執導,劉亦菲將飾演花木蘭一角。該片故事基於中國民間傳說,並根據1998年迪士尼動畫電影《花木蘭》進行改編,講述的是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並從外族侵略者手中救回皇帝的故事。預告片既喚起了人們對於這部電影的期待,也引發了一些網友的質疑和討論。
  • 花木蘭的故事,為什麼我們現在依然在看?
    花木蘭的故事,為什麼我們現在依然在看?,使花木蘭這個中國名字享譽全球。在外國人眼中的花木蘭更加的突出了女性的獨立,動畫中增加了龍——木須,這個角色。其主要作用除了扮演逗比的元素外,其實是向廣大外國人直觀傳達中國元素,加深其對中國的記憶。
  • 《花木蘭》的故事發源於中國,弘揚於美國
    花木蘭是中國古代的人物,這點我還是要強調一下,因為擔心被韓國人搶去註冊一個什麼歷史文化遺產。花木蘭是中國古代傳說的四大巾幗英雄之一,是中國南北朝時期一個傳說色彩極濃的巾幗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壯的英雄史詩。
  • 當《花木蘭》成為異域故事 | 中國的女性,美國的英雄
    >>>略顯糟糕的妝容、不符合歷史的服道化、中國故事的英文配音、將「氣」作為方法,口碑兩極分化的《花木蘭》似乎再也不能不能像原版一樣講好一個中國故事。評論雖有些武斷的個人色彩,但不能否認《花木蘭》蘊含的美式電影基本語法已然不能復刻「超級英雄閃耀世界」的票房奇蹟,觀眾的口味大多類似,他們似乎失去了勇武的公主,換來的只是努力嫵媚卻又突然變身的女性主義者。
  • 《花木蘭》幕後故事板+概念設計圖+角色設計圖
    本文轉載於微信公眾平臺:淘夢(ID:iamtmeng)《花木蘭》國內院線首映。但實際上之前已有多個《花木蘭》版本了,包括1998年動畫版的以及2009年趙薇版本的,不過在這幾個版本中1998年的《花木蘭》評分最高。
  • 《花木蘭》:果不其然,風靡全球的迪士尼風格在中國故事上翻車了
    相比於西方童話故事,花木蘭的故事完完全全是生活化的。自從聽說迪士尼要出《花木蘭》真人版,多少觀眾懷著期待在等待,但期望越大,失望就可能越大,看到真人版,就先撇開主角的演技不談,光是這迷之情節,就讓國人不由感嘆,把花木蘭這樣中國傳統英雄故事交給外國人來展現,可能本身就是一個錯誤。
  • 《花木蘭》變身魔幻大片,這樣的故事你能接受嗎?
    《花木蘭》劇照不過《花木蘭》在國內的期待值還是比較可觀的,畢竟這是中國傳下來的故事,是中國的巾幗英雄,而且早年迪士尼出版的動畫版花木蘭》的整體故事感覺都很著急,著急去救人,著急告訴大家木蘭其實是女郎,著急結束戰爭好回家,一切都看起來很匆忙。
  • 《花木蘭》折戟,好萊塢還能講好中國故事嗎?
    整個故事中,擁有這種「元氣」的還有鞏俐飾演的女巫仙狼,她可以在人和鷹兩種形態間隨意切換,還可以幻化成無數隻蝙蝠狀的飛鳥。雖沒有木須龍的陪伴,真人版花木蘭遇到危險時總有一隻鳳凰陪伴在她身邊。且不說這些設定與花木蘭故事的相關性如何,其本身就是披著中國文化外衣的西方文化。「這部電影總讓我有種看西部片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