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軍中的白頭盔是幹啥的?士兵最不想見的就是他們,老兵:躲遠點
但是在軍隊當中有一個白色頭盔的軍種,他們特別讓人頭疼,士兵最不想見到的兵就是他們!老兵更是表示,沒事千萬不要去招惹,躲遠點。那他們到底是幹啥的呢?這種戴白色頭盔的士兵,遇見首長也不會敬禮,十分特殊,這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糾察兵!糾察兵顧名思義就是糾正士兵的行為規範以及作風問題的,所以他們就像交警一樣,秉公執法。
-
部隊裡面,新兵和老兵都怕的「白頭盔」,原來是這樣的?
我們經常看到很多士兵帶有頭盔,頭盔對於外界的衝擊力能有很好的緩衝能力,在部隊中,頭盔夜分很多種顏色,不同的顏色代表不通意思。但是部隊裡面,新兵老兵都很害怕這「白頭盔」,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在部隊裡,一般有綠色的頭盔,或者迷彩頭盔,那麼白色頭盔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呢?
-
解放軍中戴白頭盔的是什麼人?為什麼所有士兵都要躲著他們?
我們都看過閱兵儀式和解放軍的一些實戰演習,都知道解放軍的頭盔大多是純綠色或者迷彩色,但不知道你們在生活中觀察到一群戴著白頭盔的執勤兵沒?他們的手套和腰帶也是白色,同時個子很高,身材很勻稱,身上從來不帶槍,只帶本子和筆。一般在軍營內的主要路口和鬧市、交通要道、火車站,你才能見到他們。
-
老兵的期盼 新兵的方向——推薦北部戰區空軍某旅新兵白晨志外公的...
這封家書,不僅飽含了長輩對晚輩濃濃的關愛,而且蘊含著一名老兵對新兵的期盼與教誨,對白晨志個人觸動很大,同時在新兵營也產生積極反響,對於幫助新兵順利度過新訓期,儘快實現從地方青年到合格軍人的轉變,有一定的啟迪意義。徵得白晨志本人同意,現將這封家書推薦給《解放軍報》,希望能對新戰友的成長有所幫助。
-
軍隊裡最冷門的兵種,新兵看不上老兵搶著當,退伍後才知道多好
導語:軍隊裡最冷門的兵種,新兵看不上老兵搶著當,退伍後才知道多好服兵役是每個處於迷茫期的年輕人最值得選擇的一條路,當兵雖然短短兩年時間,但在裡面學到的東西很多,會讓一個人成長起來,這是在社會歷練感受不到的,身心都能夠達到升華
-
炮彈來了躲的正確方法是什麼?老兵為什麼說臥倒死得更快?
炮彈來了躲的正確方法是什麼?老兵為什麼說臥倒死得更快?
-
進擊的巨人:訓練兵團的新兵過分強大了,三笠等人比老兵更成熟
在《進擊的巨人》的故事中,訓練兵團是主角團隊的孵化器,主角團隊們三笠、愛爾敏、讓、科尼、薩沙、尤彌爾以及希斯特利亞在裡面度過了三年的艱苦生活,這三年訓練之後主角們強的可怕,雖然這些人不過是新兵,就表現而言進步神速完勝了很多老兵!
-
班長本色講述,新兵直抒胸臆,這場「老兵故事會」接地氣!
有些戰友說考學,有的說當特戰尖兵。我自告奮勇地起立回答:當兵來吃苦!他聽完後,當即給予我表揚和肯定。也就在那時候起,「當兵吃苦」這四個字一直激勵著我。記得新兵連體能訓練後班長最喜歡組織我們拉韌帶。人稱「鋤頭腳」的我成了他的重點關照對象。拉韌帶的過程真的很痛苦,那是一種撕心裂肺的痛。很多戰友還沒堅持兩分鐘就受不了。
-
新兵入伍被老兵欺,忍無可忍後持槍怒掃,9名班長當場倒地
懷揣著夢想的有志青年瓦西裡在得知自己年紀符合徵兵要求時,他毅然決然的踏上了從軍入伍的徵途。瓦西裡興衝衝的收拾好行囊前往部隊中,他此番要去的部隊便是駐守阿富汗的軍隊。
-
「兄弟,好好幹!」「老兵,謝謝你!」
老兵伍松:八年的軍旅生活,讓我明白了什麼是責任,什麼是擔當,帶給我的是一生都難忘的回憶。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如今我就要脫下軍裝了,衷心地祝福還在服役的兄弟,希望你們能夠珍惜未盡的軍旅生涯!老兵,還記得我曾問你卸甲歸田後你何去何從?
-
志願軍傳奇新兵:美國大選日,1人殺敵280,給範弗裡特打臉
讓美韓軍意想不到的,他們遇到了「小兵群」戰術,還有新兵胡修道。 隨後的自隱裡阻擊戰,27軍80師239團3營7連4班班長譚秉雲,用3隻手雷炸毀美軍一輛坦克,一個人藉助地形埋伏,阻擊美2師先頭部隊整整8個小時。 樸達峰阻擊戰,15軍45師134團8連7班班長柴雲振,帶領全班攻克3個山頭殲敵200多人,最後身負重傷。11個月後出院復員回家,33年後才被秦基偉找到。
-
千裡追蹤30名新兵入營之路:祖國需要的時候,我們絕對義不容辭
3名退役老兵很快和新兵們打成一片,他們把自己的軍旅故事講給新兵們聽。說起當年,老兵最先想起的就是曾經吃過的那些苦:有人跑步跑到暈厥,有人臉頰被烈日曬到脫皮,有人在悶罐車裡坐了三天三夜……如今,老兵們都已結婚生子,日子越過越好。但對於下一代,他們表現出更多的則是擔憂。「一天到晚,就知道玩手機……」談起自己的孩子,一位乘務員長嘆一聲。
-
告別軍營,這些老兵給我們留下些什麼
>都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然退伍不褪色,曲終不散場如今,退役進入倒計時這些老兵在做什麼他們又想要給軍營留下些什麼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這些老兵的故事和他們的心裡話——這樣零零碎碎的小事,兩人一起幹了16年,但他們從來不覺得自己幹的是「小事」。對於軍營的一朝一夕、一草一木,覃羨攏充滿不舍。16年前,新兵訓練剛結束,作為訓練標兵的他出人意料地申請去場務連。原來新訓時,覃羨攏曾到場務連參觀,草坪上一塊寫著「鋪路石」的高大石雕深深吸引了他。
-
美國老兵訓新兵喜歡大吼,他們佩戴南瓜章和戰役帽,身份地位很高
眾所周知,美國老兵訓新兵喜歡大吼,他們頭戴名為「戰役帽」的牛仔帽,對剛剛入伍的新兵進行嚴格的訓練,幫助他們過好「三關」——苦累關、想家關、生活關。從專業名稱上講,美軍這些訓新兵的軍士叫「軍士教練員」(Drill Sergeant),今天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子他們的一種識別章,以饗讀者。這種識別章就是軍士教練員識別章,大家可以看這名美軍的女軍士指導教官,三級軍士長軍銜(SFC),她的右胸袋上佩戴的就是美國陸軍軍士教練員識別章。另外,她的編織外腰帶的皮帶扣上,也有全色版的軍士教練員徽章標誌。
-
新兵入伍時哪些東西是不能帶進部隊的?看完後讓人忍不住想笑
對於新兵來說,這是他們第一次體驗軍營裡面的生活,一旦離開家就是那麼久的時間,肯定要把自己能夠想的用得著的東西都帶上,可是殊不知軍隊是去鍛鍊的地方,為此每年新兵入伍導員檢查物資的時候都會鬧出很多笑話。現在就讓我們走近軍隊,了解什麼東西是不能帶的 。
-
這4名新兵都是「二次入伍」,他們有怎樣的故事?
入伍初期的她總是以為兩年的時光是那麼漫長,可當兩年軍旅生涯結束面臨退伍時,她才真真正正感受到什麼叫光陰似箭。 他叫古劍祥,廣東梅州人。2016年9月,剛上完大一的他帶著兒時的從軍夢踏上軍列,成了一名光榮的武警戰士。服役期間,古劍祥刻苦訓練,各項成績都名列前茅,是連隊「小有名氣」的訓練尖子。
-
英軍老兵稱志願軍比德軍難打,他們衝得太近了,用表情就把新兵嚇得...
但在1951年的臨津江之戰中,該營750多人最後只逃出來46人,其餘全部被志願軍殲滅。 戰鬥於1951年4月22日夜10時打響,當時格洛斯特營被志願軍187師的兩個團包圍在雪馬裡,A連少尉梅考克回憶道:當天夜裡,約一個連的中國人為了渡河試圖衝擊C連7排的陣地,但被擊退。然而不到一個小時,他們又來了。7排少尉坦普爾帶領他的排拼命阻擊。
-
一個十二年的老兵說沒在家過一回年
家中有現在在當兵的或者當過兵的人應該都知道,過年過節軍人們能夠回來和家人團聚的很少。特別是在春節這麼重要的日子裡,他們在祖國的某個角落堅守著自己的崗位。很多人都知道軍人可以休假,但是想在春節的這幾天休假真的特別難。我的那個老班長今年第十二年了,都沒有回家過一個年。用他的話說,最好的那次是他剛轉三期的時候,休假在家過了個正月十五算是在家過年了。
-
我們從「新兵連」畢業了
參加新兵綜合演練的迷彩隊伍裡,還有來自天津師範大學的女兵張一然。她家連續四代都有人參軍,太姥爺曾在原54軍服役,參加過錦州戰役、天津戰役、渡江戰役以及抗美援朝戰爭。奶奶也投筆從戎,隨部隊在毒蛇野獸出沒的深山密林裡採礦石、挖山洞。「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老一輩的從軍故事激勵著張一然在軍營裡追尋自己的青春夢想。
-
老兵受傷與部隊失聯,再見團長卻發現自己「死」了,這是怎麼回事
就描寫了普通戰士戰死沙場後荒墳累累的場景,讓人讀之潸然淚下。01歷史從來不是由一個或幾個大人物組成或推動的,歷史的主人是沙場徵戰的將士、各司其職的士農工商、發奮讀書的莘莘學子,也許他們的名字和事跡都不足以出現在史書中,但他們卻是真正決定歷史進程的主人。若回顧歷史,我們不該忽略這些「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