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 / 神坂雪佳
點擊看組圖,關注「美好畫片碎碎念」
配樂 / 關大洲-老拙
點擊可聽往期朗讀
於潛僧綠筠軒
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痴。
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哪有揚州鶴?
作者 / [北宋]蘇軾
某一次,王徽之暫借別人的房子小住,也要急急令家人種上竹子。有人問他:「不過是暫住一下,何必這麼麻煩呢?」王徽之長嘯許久,看著竹子,反問道:「何嘗一日無此君?」
王徽之愛竹成癖,是出了名的,凡有竹園之處,他絕不會錯過。蘇東坡顯然也是愛竹之人,他又更進一步,總結道:「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這首詩寫於於潛縣寂照寺綠筠軒,「不可居無竹」是與綠筠相切題,「可使食無肉」自然是對僧居生活的奉承了。不過,我疑心其時他也在想著戰國的馮諼:「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彼時,因為與王安石相齟齬,蘇軾便從京城離開,調任杭州通判,其懷才不遇的心境和馮諼是大致仿佛的,而這才只是仕途上的第一次小挫折,他心境上頗為樂觀,所以還能寫出「人瘦尚可肥」這樣充滿希望的話來。
蘇東坡頗有竹緣,從小便是「門前萬竿竹,堂上四庫書」,後來他又表示「此身分付一蒲團,靜對蕭蕭竹數竿。」儼然是要與此君共度一生了。不過,與王徽之對竹的痴愛不同,蘇軾愛竹,愛的是其清幽的氣質,就像愛他自己一樣。他有一篇《記承天寺夜遊》,寫得極好(我忍不住把它分個行,改成新詩的樣子):
「何夜無月?何處無竹?」即便世間無竹,心中亦有,這才是愛竹人的大境界。作這篇遊記已是十年以後,蘇東坡經歷了「烏臺詩案」的摧殘,心境反而更加澄澈了。「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乘小船閒遊,卻仿佛翱翔太空,這是何等的快意瀟灑?再想想所謂「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既要名利又要成仙,這樣的「揚州鶴」,實在俗得不能再俗,就算有了,又有何用呢?
薦詩 / 陳可抒
進讀睡圈子,寫三行詩,參與抽獎
三行詩:初雪降臨的日子
送出五本白先勇先生最新作品集
《八千裡路雲和月》
詩作及本平臺作品均受著作權法保護
相關事宜請聯繫 bedtimepoem@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