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蓮華經淺釋 441
餘國有眾生 恭敬信樂者
我復於彼中 為說無上法
汝等不聞此 但謂我滅度
我見諸眾生 沒在於苦惱
故不為現身 令其生渴仰
因其心戀慕 乃出為說法
餘國有眾生,恭敬信樂者:那麼在其他國土中,有這一切的眾生,他們若生一種恭敬心而歡喜見佛的心。我復於彼中,為說無上法:我在他們之中,給他說無上法。
汝等不聞此,但謂我滅度:你們各位沒有聽說過這種的道理,所以你們就認為佛滅度了。其實,我沒有滅度,也沒有不滅度;佛不生不滅,又焉有生、有滅呢?
我見諸眾生,沒在於苦惱:我看見這所有的眾生,都埋沒在財、色、名、食、睡這五欲裡邊了;苦惱,就是在這財、色、名、食、睡裡邊貪戀。
故不為現身,令其生渴仰:因為他們都貪著到五欲上了,所以我也就不現佛身為他們說法,令這一切的眾生,生出一種好像好饑渴似的、好仰慕的這種心。因其心戀慕,乃出為說法:因為他們心裡生出一種戀慕的心,所以我就出現為眾生來講說佛法。
神通力如是 於阿僧祇劫
常在靈鷲山 及餘諸住處
眾生見劫盡 大火所燒時
我此土安隱 天人常充滿
園林諸堂閣 種種寶莊嚴
寶樹多華果 眾生所遊樂
諸天擊天鼓 常作眾伎樂
雨曼陀羅華 散佛及大眾
神通力如是:為什麼有的眾生可以見到佛的,有的見不到佛?為什麼佛滅度了,又說沒有滅度?沒有滅度,又說滅度了?什麼原因呢?這都是佛的神通力所變現的;所以才說「生而未生、滅而未滅」。
眾生有可以見到佛的、有見不到佛的。與佛有緣的眾生就隨時可以見佛,與佛沒有緣的眾生就見不著佛。
那麼說我若與佛沒有緣,我見不著佛,那怎麼辦呢?你就要種善根、結佛緣、供養三寶啊!供養佛、供養法、供養僧,你在三寶面前修供養,修的時間久了,你自然就有佛緣了嘛!你如果不種善根,始終都不會有佛緣的。
於阿僧祇劫,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因為神通力是這樣,所以釋迦牟尼佛於無量無數無邊那麼多的時間,常常住在靈鷲山上為眾生說法,或者到其他的世界,其他的國土裡邊。
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那麼眾生看見有這一切的「水、火、風」三災和八難這種劫,由眾生瞋恨火而發生的災劫,在發生大火的時候,我此土安隱:我這個靈鷲山,和其他我所住的地方,都安穩,不會被這三災所害。
天人常充滿,園林諸堂閣,種種寶莊嚴:我所住的地方,天上的人和人間的人常常都充滿,有很好的花園子、很好的樹林子,和一切的堂、閣,用種種七寶來莊嚴這個寶妙樓閣。
寶樹多華果:寶樹,就是那個菩提樹王。善因為華、善果為果;你種很多善因,這就是「多華」;你得很多善果,這就是「多果」。眾生所遊樂:外邊的一切眾生,是眾生;你自性裡邊、心裡邊,一念生,是一個眾生生;一念滅,是一個眾生滅,念念都是眾生。
所以眾生有自性的眾生,有外邊的眾生;自性的眾生和外邊的眾生,互為眾生,要不怎麼說「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呢?也就是這個道理。所遊樂,在這個莊嚴的道場裡邊遊樂。
諸天擊天鼓,常作眾伎樂:這一切三界的諸天,來擊天鼓,天鼓鳴空,常常地在這兒給佛作伎樂。雨曼陀羅華,散佛及大眾:常常在天上雨下最適意的這種花、最歡悅的這種花;你一看這種花,心裡就歡喜得不得了。把這個花散在佛和大眾上,來供養大眾。
我淨土不毀 而眾見燒盡
憂怖諸苦惱 如是悉充滿
是諸罪眾生 以惡業因緣
過阿僧祇劫 不聞三寶名
諸有修功德 柔和質直者
則皆見我身 在此而說法
或時為此眾 說佛壽無量
久乃見佛者 為說佛難值
我淨土不毀,而眾見燒盡:佛又說,我這個常寂光淨土,永遠都不會毀壞的,而眾生被自己這種煩惱之見給燒盡了。憂怖諸苦惱,如是悉充滿:所以又憂愁、又恐怖,充滿種種的苦惱。為什麼?就因為有這個惡見,有這個眾生見。
是諸罪眾生,以惡業因緣,過阿僧祇劫,不聞三寶名:這一切有罪的眾生,以他們這種惡業的因緣,就是超過無量無數無邊這麼多的阿僧祇劫,也聽不見佛的名號,或者法的名相,或者僧的名字。
這個世界上,在佛沒有出世以前,沒有人知道佛法;沒有人見著佛,也沒有人聽見佛的名號。好像須達多長者,一聽見佛的名號,就毛孔悚然,因為從來就沒有聞見這「三寶」的名字。
諸有修功德,柔和質直者,則皆見我身,在此而說法:所有這有修功德的人,種善根的人,用柔和心直,沒有委曲心,他們就能見著我的身,在這兒來給眾生說法。那一些個有罪的眾生,不但見不著佛,連佛像都看不見;你能看見佛像,這是你的罪業減輕了。總之,你要有功德,才能見著佛,才能見著法,才能見著僧。
或時為此眾,說佛壽無量:或者有的時候,為這一切的眾生,說佛的壽命是最長的,有無量無邊這麼長。久乃見佛者,為說佛難值:為很久很久也見不著佛的眾生,就說佛是最不容易遇著的;為他說這種法。
我智力如是 慧光照無量
壽命無數劫 久修業所得
汝等有智者 勿於此生疑
當斷令永盡 佛語實不虛
我智力如是,慧光照無量:有善根的、常常見佛的人,我就說佛的壽命長。那麼常常不見佛的人,我就給他說佛不容易遇著,難遭難遇!我智慧的力量是這樣子;這個智慧的光明,能照到無量的世界,使無量的眾生發無量的菩提心。
壽命無數劫,久修業所得:這個壽命,有無量那麼多的大劫。怎麼樣得來的呢?因為久修放生的這個善業所得來的,所以才能壽命長。你若想你的壽命長,你就要放生;能多放生,你這壽命就長了。
汝等有智者,勿於此生疑:你們這一般的有智慧的人,不要對我所說的話,生出一種疑惑心來。當斷令永盡,佛語實不虛:你應當要把你這種懷疑的心斷了,令它永遠永遠都沒有了!對佛法不要生疑心!佛所說的話,是實實在在的,沒有虛假的!
粉絲福利:公眾號後臺回復關鍵字 「大悲咒」、「楞嚴咒」、「宣化上人」,「電子書」 即可分別獲取 大悲咒、楞嚴咒注音易背誦修持儀軌,宣化上人事跡 ,以及 宣化上人23本電子書(PDF) 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