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缺之美

2021-02-08 盆景世界
快速訂閱,請點擊藍字「盆景世界」

為你精心製作盆景理論、技法、造型、鑑賞、市場和造園等方面的專業內容,提供圈內最新鮮的行業資訊。每天六點,不見不散!


吳建偉作品(巖桑,60cm×50cm)

榮獲第七屆雲南省(通海)盆景藝術展銀獎



人生總在祈求圓滿,卻不知道,有時候缺憾是一種美麗,隨性更能怡情。太過精緻,太過完美,反而要驚心度日。既然打算在人世生存,就不要奢求過多,不要問太多為什麼。且當每一條路都是荒徑,每一片記憶都是曾經。


        ——林徽因

 

徐國富作品《被遺忘的角落》(栒子,40cm×50cm)

第七屆雲南省(通海)盆景藝術展參展作品


榮獲2016年鐘山區首屆盆景藝術展

暨貴州省第二屆盆景藝術展銅獎


▲2016BCI大會作品


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殘缺是人生的常態

人生有成就有敗

有聚就有散

沒有誰能得天獨厚

這是人生的無奈


▲史佩元作品《玄妙》

▲馬景壽作品

▲李飆作品


只要你用心去發現

用心去體會

就會了解

其實殘缺也是一種美

學會接受殘缺美

是人生的成熟


▲樓學文作品(五針松)


成熟的人

能淡然地面對一切不完美

追求完美是美好的理想

接受殘缺是美好的心態


▲陳月祝作品(壽娘子) 


人生是一幅水墨畫

我們細心勾勒著一筆一畫

當我們遇見自以為認為重要的事情時

輕輕描上一筆

然而,正如水墨畫的韻致在於留白

人生似乎總還有更重要的事情等著我們

我們不必妄想將它全部做到

因為大成若缺



老天爺只給我們留下美好的一半

然後把另一半藏起來

它總是賦予我們熱情

引誘我們去尋覓

卻又總是留下更多的思索與惆悵



我們無法要求世界去完美

就像我們無法要求自己一樣

但是只要用心去尋找,去感悟

就會發現相對比較的美

人生無完滿

殘缺亦是美



人生路我們無法苛求完美

就讓自己轉過身

接受殘缺的美麗

正是因為生命途上留有一片的風景

讓我們發現了人生飽滿的另一面

讓我們珍惜世界的美、情感的美、靈魂的美

讓我們以深邃如川般的眼光和平靜如海般的心情

看待生活,看待生命

看待這個哪怕殘缺也擁有幸福的世界




——- END -——


喜歡這一篇,就請分享到你的朋友圈吧!

(點擊圖片或標題,即可進入相應文章)


這個季節最美的盆景等你來




✨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閱讀原文」✨


喜歡請點讚 分享朋友圈 也是一種讚賞

The more we share, the more we have.

相關焦點

  • 殘缺,是一種天然美
    殘是殘缺,殘荷是敗落的荷花,是破敗之物,已經過了最好的花季,即將走向覆滅,歸於池水。因此寶玉說要拔去,以免壞了園景,影響人的朝氣。但就如春去秋來,萬物都避免不了由盛轉衰,人也終究有紅顏老去年華將逝的時候。青春靚麗固然美好,年老雖色衰,但並不代表就沒有了價值。
  • 殘缺美,是一種天賦
    圖|閒置的鏡頭 ©圖1.2|南宋 哥窯五足洗 上海博物館(動脈影- 攝) ©有人猜測,哥窯的出現是個意外。從此,流芳百世,成為殘缺美的傳奇。有人說:「萬物皆有縫隙,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接納生命當中的不完美,方有可能發現殘缺的美。
  • 箭扣長城丨北京結小松樹之殤,殘缺是一種美,但不包括消失
    箭扣之名得之於其整段像一把弓箭,也有人說是澗口的諧音,作為驢友來看,更相信第一個說法,它像一把張開弦的巨弓,隨時準備給予來犯之敵致命一擊。(箭扣最危險的景點鷹飛倒仰)箭扣之美來之它的殘缺,也來自它的驚、險、奇、特、絕。殘破的城牆、倒塌而凌亂的殘垣,無不昭示著長城的歷史和中華民族的滄桑。箭扣更能激起遊客對歷史的感懷,而來此遊玩的遊客大多會有一種悲傷又壯懷激烈的雙重情感。
  • 《書法問集》633、書法藝術要表現殘缺美嗎?
    什麼是殘缺美?誰的書法有殘缺美?真正的藝術家,或者說追求完美的人,都會儘量的追求完美,而不是刻意製造一個不完美的東西。關於殘缺美是這樣解釋的:殘缺美也可以叫缺陷美,從美學角度看,缺陷也是一種美麗。缺陷美也可以說是期待的美,期待實現完形的美。這樣解釋確實是可以圓起來的,而且充滿著哲學的意味。比較知名的符合殘缺美的,有兩件雕塑。
  • 你沒見過的朱元璋陵墓老照片:殘缺之美顯古韻,只是早已物是人非
    明孝陵作為中國明皇陵之首,代表了明初建築和石刻藝術的最高成就,甚至影響了之後明清帝王陵寢的建造形式,可以說明孝陵在中國帝陵史上有著非常特殊的地位,故而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譽
  • 讀書種子 | 戰爭的殘缺之美——《1917》影評
    《1917》作為2019年奧斯卡入圍作品中呼聲最高的電影之一,儘管憾失了最佳影片,但仍一舉奪得了最佳視覺效果、最佳攝影、最佳音響效果的獎項並獲得多項提名,足見其不凡之處。故事發生於1917年4月,即一戰進行至最激烈的時期。1916年的索姆河戰役導致戰爭雙方損失慘重,德軍在戰後選擇戰略性後撤併修建興登堡防線。
  • 古玩收藏:玩古董要學會欣賞殘缺的美,拍賣市場裡的「維納斯」!
    而殘缺美是一種幻想美,一種彌補美,一種在心靈裡重塑的藝術。今天晶哥帶大家一起盤點下拍賣市場裡的「斷臂維納斯」,看這些殘缺的美有多貴!
  • 即使殘缺,彩虹終究還在《殘缺的彩虹》
    吉他彈唱 《殘缺的彩虹》想要聽你說,你都怎麼過
  • 160㎡侘寂風私宅,日式版的殘缺美,遠離城市喧囂的一片綠洲
    今天小帥給大家分享一套160㎡風私宅,侘寂風不同其他的風格,它有自己的獨特之美,強烈的風格可以激發了人們對殘缺之美的理解,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好的設計可以使居民感到放鬆,一起來看看吧~公寓前廳使用暗色系的原木。
  • 《失落的一角》,人生因殘缺而完美(課件版)
    月有陰晴圓缺,殘缺,其實也是一種美,一種藝術,一種幸運,一種希望,一種需求。正因為世間並沒有完美,所以才要拼了命去追逐它。正因為世間有了殘缺,我們才那麼在意成功,渴望追求未來,才那樣充滿無限的活力。人生,總是帶著遺憾,因殘缺而美。
  • 把殘缺美的「衛生紙裙」,穿出逆天長腿,古力娜扎做到了
    古力娜扎的美,美在她特有的氣質上,「西域」出生的古力娜扎,仿佛把所有的優點都集為一身,美到不可方物。只是,JH.ZAN的切入點很怪異,利用了人們的奇怪心理,將「殘缺美學」發揮到了極致,就像斷臂的維納斯,有了缺陷,才更加真實,更值得期待。所以,娜扎搭配的眼光,確實很獨到。
  • 《水形物語》的殘缺,何以成美?
    但從去年媒體高贊的《月光男孩》以及大熱的《愛樂之城》開始,學院派似乎更加注重講故事的方法,遠超故事本身。今年《水形物語》摘得桂冠,印證了奧斯卡去工整化鼓勵藝術化的新方向。可以說最佳影片給了一部暗黑童話,著實大膽。是的,童話,這是此篇影評的關鍵詞。
  • 曹潺:《王城往事》文化大IP槓桿,能否撬動武岡王城殘缺之美
    由於場景的殘缺給拍攝帶來巨大困難,拍攝也因景施「鏡」,很多鏡頭出乎腳本意外。「我暫且嘗試,用古城丰韻猶存的女人,來營造殘缺王城的氛圍,但願如我所願,至少,神不在,形卻有。」
  • 致命殘缺與絕代風華——《霸王別姬》
    他為京戲之美深深感動。回到戲園裡挨了一頓毒打,他也不求饒、不落淚,卻在聽師父娓娓講述霸王別姬的故事時,淚水洶湧,痛抽自己的耳光。他決定投一顆誠心給京戲,從此漸入瘋魔,再無回頭。往後便可見,每每下了舞臺,回到真實塵囂後,他的師哥段小樓便卸下了霸王行頭,繼續做他的凡夫俗子,但程蝶衣,仍白面敷粉,胭紅入鬢,舉手投足間儘是柔情綽態,婉轉風流。他還出不了戲,還回不到現實。
  • 殘缺之美!獻給桌球名人堂的「準大滿貫」者們
    生不逢時也好,技不如人也罷,他們殘缺的運動生涯,永遠值得我們懷念。郭躍華:遲到的奧運會擦肩指數:★☆☆☆上世紀70年代末,郭躍華將日本直拍弧圈球技術與中國傳統近臺快攻技術融合到一起,創造出了別具一格的直拍弧圈球打法,在當時的國際乒壇獨樹一幟。但起初,技術打法的改良並沒有迅速給郭躍華帶來單打成績上的突破。
  • 趙金鐘 以完美接納殘缺
    以完美接納殘缺——析鄭皖豫《我的陶》兼及其他趙金鐘從破碎,經火,走向完整,完美。我的陶,在安靜的角落裡安靜,在光的觸覺裡輕觸著光,在它的表面,彩繪著光的宇宙。
  • 《尼爾機械紀元》評測:殘缺的完美
    了解維納斯的朋友會發現,她的身上有太多古希臘人對女性的看法,她的美生於泡沫,拒絕宙斯後被強制嫁給鐵匠,後來愛上阿瑞斯,並生下了小愛神,特洛伊之戰也少不了她的身影,畢竟她當年直接參與了海倫誘拐案,這是特洛伊戰爭的起點之一。
  • 《日日是好日》:感受電影背後的親情之美、茶道之美和匠心之美
    而在這部影片中,我也發現了三種獨特的美,親情之美、茶道之美和匠心之美。這三種美纏繞交織,共同成就了典子的茶道人生。親情之美。茶道之美。那麼,日本茶道究竟蘊含著哪些美呢?在這部影片中集中體現了兩條,也就是「侘」和「一期一會」。1、侘侘,也稱侘寂,指的是一種殘缺之美。《侘寂》一書中寫道: 「侘寂,乃事物一種未滿、無常、殘缺之美。
  • 「殘疾人就別出門了」,認知殘缺比身體殘缺更可怕
    或者可以這樣說,認知上的殘缺遠遠比身體上的殘缺更可怕。僅從他們與「盲探-小龍蛋」的「對峙」中就能足夠體現,「盲探-小龍蛋」做短視頻推動無障礙事業進程,他們卻無所事事在網上找存在感;「盲探-小龍蛋」針對此類評論一一「反駁」,他們卻銷聲匿跡不敢認錯。
  • 片山真理:殘缺的軀體,完整的自己
    片山真理:殘缺的軀體,完整的自己 2020-12-23 13: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