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美食是人生一大樂事,但對於有吞咽困難的人而言,東西卡住的感覺並不好受,即使美食當前,也只能猛吞口水,既痛苦又折磨,不但情緒受到影響,長期下來也可能因進食不易,而引發營養不良、體重直落等問題發生,成為一大健康隱憂。
吞咽困難是銀髮族常見的老化現象,主要是老年人因老化造成軟組織彈性變松,增大咽喉的會厭空間,容易造成食物殘留在咽喉,使得老人家在吞咽時,常常會覺得喉嚨有卡卡的、吞不乾淨的感覺。
根據調查,約有5成的老人有類似問題,特別是,身體原本就較虛弱,或有特殊疾病的老人家,吞咽功能更會受影響。例如,中風患者由於喉嚨一半的肌肉力道較差,不僅容易有吞咽困難的問題,嚴重者甚至可能連喝水都會嗆到,且一旦不慎嗆到,恐不易將異物咳出來,易釀成呼吸不暢發生,不可不慎!
除了年紀、疾病因素外,造成老年人進食時容易嗆到的原因,和長期所服用的藥物也大有關係,譬如,長期服用抗組織胺、利尿劑、氣管擴張劑等藥物,恐將因此類藥物帶來的口腔乾燥、口水分泌減少等副作用,導致老人家入口的食物不易成團,使嗆到、噎住的發生率大幅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倘若食物因吞咽困難,未順利進入食道而不慎塞住氣管,且未在第一時間加以排出,恐將導致長者因呼吸不暢、缺氧而亡;再者即使食物未堵塞氣管,也可能隨著氣管堆積於肺部,造成吸入性肺炎的產生,不可不慎!
若家有老年人,家人平時應多觀察他們的進食狀況,倘若發現長輩出現硬塞、流口水、餐間或餐後出現咳嗽、食物堆在口腔內的一側而不自覺、進食完後會有咕嚕聲現象,或是,抱怨多痰,甚至出現反覆性發燒、久咳不癒等疑似肺炎的症狀時,則應儘快尋求專業醫師查清病因,較有保障。
原則1:謹守細嚼慢咽
原則2:飲食定性定量。
原則3:減少食用醃製食物。
原則4:保持良好進食姿勢。
原則5:餐後保持口腔清潔。
除了將食物調整質地以利吞咽外,家人不妨多鼓勵老人家在進食前進行「口腔暖身運動」,轉轉頭再用力抿唇以及展唇,將舌頭伸出、縮回去,往左、往右,反覆連續操作約3分鐘,將有助提升喉嚨肌力、改善吞咽問題。
想讓家中老年人吃的更好,建議平常食材可藉由多元化選擇食物,以及調整飲食質地來提升食慾,並適度增加熱量、蛋白質、鈣、維生素的攝取量,讓有吞咽困難問題的長輩維持良好、健康的生活品質。
-- END --
編輯:elsa
▲
在線訂購
一本Talktools口肌下頜骨評估與治療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