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吞咽困難,3分鐘口腔運動助進食

2021-02-22 合民言語康復


享受美食是人生一大樂事,但對於有吞咽困難的人而言,東西卡住的感覺並不好受,即使美食當前,也只能猛吞口水,既痛苦又折磨,不但情緒受到影響,長期下來也可能因進食不易,而引發營養不良、體重直落等問題發生,成為一大健康隱憂。

吞咽困難是銀髮族常見的老化現象,主要是老年人因老化造成軟組織彈性變松,增大咽喉的會厭空間,容易造成食物殘留在咽喉,使得老人家在吞咽時,常常會覺得喉嚨有卡卡的、吞不乾淨的感覺。


逾半銀髮族飽受吞咽困難所苦,老化、疾病、藥物是主因


根據調查,約有5成的老人有類似問題,特別是,身體原本就較虛弱,或有特殊疾病的老人家,吞咽功能更會受影響。例如,中風患者由於喉嚨一半的肌肉力道較差,不僅容易有吞咽困難的問題,嚴重者甚至可能連喝水都會嗆到,且一旦不慎嗆到,恐不易將異物咳出來,易釀成呼吸不暢發生,不可不慎!

除了年紀、疾病因素外,造成老年人進食時容易嗆到的原因,和長期所服用的藥物也大有關係,譬如,長期服用抗組織胺、利尿劑、氣管擴張劑等藥物,恐將因此類藥物帶來的口腔乾燥、口水分泌減少等副作用,導致老人家入口的食物不易成團,使嗆到、噎住的發生率大幅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倘若食物因吞咽困難,未順利進入食道而不慎塞住氣管,且未在第一時間加以排出,恐將導致長者因呼吸不暢、缺氧而亡;再者即使食物未堵塞氣管,也可能隨著氣管堆積於肺部,造成吸入性肺炎的產生,不可不慎!

若家有老年人,家人平時應多觀察他們的進食狀況,倘若發現長輩出現硬塞、流口水、餐間或餐後出現咳嗽、食物堆在口腔內的一側而不自覺、進食完後會有咕嚕聲現象,或是,抱怨多痰,甚至出現反覆性發燒、久咳不癒等疑似肺炎的症狀時,則應儘快尋求專業醫師查清病因,較有保障。


吞咽困難有解!5個原則助進食+3分鐘「口腔暖身運動」


原則1:謹守細嚼慢咽

原則2:飲食定性定量。

原則3:減少食用醃製食物。

原則4:保持良好進食姿勢。

原則5:餐後保持口腔清潔。


除了將食物調整質地以利吞咽外,家人不妨多鼓勵老人家在進食前進行「口腔暖身運動」,轉轉頭再用力抿唇以及展唇,將舌頭伸出、縮回去,往左、往右,反覆連續操作約3分鐘,將有助提升喉嚨肌力、改善吞咽問題。



想讓家中老年人吃的更好,建議平常食材可藉由多元化選擇食物,以及調整飲食質地來提升食慾,並適度增加熱量、蛋白質、鈣、維生素的攝取量,讓有吞咽困難問題的長輩維持良好、健康的生活品質。

-- END --

編輯:elsa


在線訂購

一本Talktools口肌下頜骨評估與治療圖書

相關焦點

  • 中風後吞咽困難的針灸治療
    近日,西安市中醫醫院針灸推拿康復科安軍明主任醫師的門診來了一位79歲的男性患者趙某,患者因中風導致左側肢體癱瘓2月餘伴吞咽困難,經人介紹,前來求治。
  • 進食嗆咳導致離世?到底怎麼回事?
    2.加強口腔護理:每日進行2-3次口腔護理,及時清除口腔及咽喉部分泌物,避免發生細菌吸入、口腔潰瘍、黴菌感染等併發症。如有發生口腔潰瘍或疑似黴菌感染者,予甲硝唑含漱液、5%碳酸氫鈉溶液等漱口。3.有效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暢此類患者咳嗽反射減弱,因此有效的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暢十分重要。
  • 聲音沙啞、吞咽困難?可能是食道癌的信號,6個症狀需警惕!
    ■聲音沙啞、吞咽困難?可能是食道癌的信號,6個症狀需警惕!喉嚨的異物感和吞咽困難,也會引起噁心的感覺,影響到正常進食。 ●淋巴結腫大: 日常生活中,淋巴結是身體免疫系統的重要部分,它能夠過濾身體內的毒素和有害物質,淋巴結腫大也是癌症很常見的症狀。食道癌患者會出現淋巴結變得腫大,特別是位於鎖骨上方的淋巴結。
  • 嗓子刺痛、吞咽困難怎麼辦?
    若嗓子疼痛較為嚴重,就會導致吞咽困難,吃飯喝水都成了問題。真是讓人苦不堪言。上班族或者學生黨吃飯總是出現狼吞虎咽的情形,這是為了趕時間,很多時候難以避免。但是這種進食方式往往會損傷喉嚨,特別是比較堅硬或者粗糙的食物可能導致吞咽不順暢。即便是一些鬆軟易攝取的食物。
  • 總是嗆到就是吞咽困難前兆!新誠智慧提供10個問題檢查吞咽能力
    吞食困難之所以需要被重視,是因為患者因吞食肌肉退化,無論喝水或進食皆容易發生嗆咳,長期吃不下或吃不好,易導致營養不良,身體健康日益衰退。老人服藥常嗆到!國際吞咽困難篩查工具1分鐘測試呼籲民眾和照護者應重視吞食困難的影響,若有吞食困難的症狀應及時運用國際吞咽困難篩查工具EAT-10進行初步吞食篩檢,並尋求專業的幫助。
  • 細細一根胃管,是吞咽困難重症病人的救命稻草
    五個階段包括口腔前期、口腔準備期、口腔期、吞咽期、食管期。三個步驟則包括:第一步食物在口腔內,通過舌、口腔肌肉和牙齒互相配合,將食物咀嚼成為食團,我們可以將咀嚼後的食團主動推送至咽喉部,這是一種隨意運動。第二步這一小小的隨意運動將刺激下一階段的反射運動。
  • 漸進性吞咽困難2個月,病因你可能想不到
    59歲男性,因漸進性吞咽困難2個月來診,既往有風溼性心臟病病史。患者進食固體時會出現吞咽困難症狀,查體發現頸靜脈壓力升高,心尖部舒張期雜音,輕度下肢水腫。心電圖顯示房顫心律。對於吞咽困難,常見的病因是消化道疾病,因此進行了上消化道鋇劑X線檢查。這一查發現,其實並不是食道本身病了。結果顯示,食道中段和下部官腔變窄,與狹窄處對應,可見左心房壓迫(圖A和圖B)。隨後的經胸超聲心動圖和胸部CT顯示左心房巨大,伴嚴重的二尖瓣狹窄和中度反流(圖C和D)。真相大白。
  • 老人吃飯喝水總嗆怎麼回事?老人吃不下飯怎麼辦?(長文收藏)
    一、老人喝水嗆是怎麼回事?隨著老人年齡的增加吞咽功能會有自然的老化,外加牙齒鬆動等原因,一般只能進食松、軟、爛的食物。除此之外,如果有突發的腦血管疾病等問題,會加重飲水嗆咳的想像。二、老人吃不下飯怎麼回事?原因分析:1、食慾減退,隨著年齡的增加,能量消耗減少,消化相關的酶活性降低,外加進食困難,所以很容易產生不想吃飯的情況。
  • 老人頻繁咳嗽、聲音嘶啞,病因竟可能是「世界頑症」?這幾種症狀可...
    3個月前,王大爺的吞咽困難愈發嚴重,不能進食固體食物,連說話都費勁。 這種病堪稱是『世界頑症』,老人出現這種問題比較多,不及時發現接受正規治療,到末期多數患者最終死於呼吸衰竭或其他併發症。」 「他是肌萎縮側索硬化症類的運動神經元病,吞咽困難、構音障礙起病,也有患者以呼吸系統症狀起病」
  • 因食道堵塞吞咽困難,28歲女子得罕見病 5年吃不上一頓飽飯
    原來,在長達五年的時間裡,張女士一直飽受進食困難的困擾。入院前,她的症狀已經發展到了連喝水都下咽困難的地步,只能每天勉強進食流食。中山七院成功為張女士開展首例POEM手術,術後第一天張女士已經能夠順利進食營養素,不會再出現吞咽困難的情況。術後一周,張女士已經可以順利進食半流質,體重較術前增加了3斤。「喝水的時候感覺很順暢,完全沒有以前那種堵著的感覺了!」張女士說。
  • 口腔修復專家:現代手段可以做到...
    說話的這位張叔叔,今年64歲,鬆動牙已經困擾他3年多了,咀嚼使不上勁,吃啥都不香,想鑲牙又不敢拔牙。中老年人對待松牙,能不拔千萬不要拔。中老年松牙修復專家李思凝說道:「現代口腔修復技術對於滿足保牙條件(動度在2-3度)的松牙完全是可以保住的,無需拔牙。叔叔阿姨一定要儘早對牙齒進行檢查,確定牙齒鬆動程度才能進行修復。
  • 秋季老人進食要注意什麼 這些飲食宜忌要記住
    為了保健身體,小編提醒,老人在秋季進食的時候,一些飲食的宜忌要注意一些,以免吃錯了,導致身體健康受損,招來各種各樣疾病。秋季老人進食要注意什麼一、適宜吃的1、宜涼潤秋季氣候涼爽,陰陽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所以說秋季進補的話,適合平補。而且尤其天氣比較乾燥,所以說,要吃一些滋潤的食物,幫助趕走身體內的燥氣。
  • 1分鐘教你初步自查
    但是早期在家中,家人們也可以採取改良「窪田飲水試驗」這種較為簡單的方式判斷是否有發生吞咽困難。 評估口腔情況
  • 疫情期間,口腔常見小問題和自我處理
    答:首先看是何種性質和程度的疼痛,如僅為進食刺激痛,無明顯自發痛,可減少使用患側咀嚼,改用對側咀嚼,忌冷熱酸甜等刺激性食物,注意保持口腔衛生,進食後均可以溫水刷牙。若出現劇烈且持續的急性疼痛,可適當服用抗生素:甲硝唑+頭孢,疼痛嚴重時加服止痛藥,若疼痛仍無法忍受,可白天到門診就診。 2、牙齒有洞怎麼辦?
  • ...一年壞半口牙 口腔專家提醒:松牙能傳染 儘早修復尚能固定不拔牙
    中老年口腔修復專家張偉醫生說道:「現代醫學技術對於滿足保牙條件(動度在2-3度)的松牙完全是可以保住的,無需拔牙。固定住的松牙可與好牙同樣使用,吃各類美食,享受好口福。」老人鬆動牙3年間3顆變為半口家住浦東的徐阿姨前些天剛剛送小孫子上小學,看著孫子背書包步入校園的樣子,徐阿姨欣慰異常。「不過我還是有些遺憾啊!」
  • 今天 我們直面自己的口腔 拷問自己
    你什麼都知道,卻還在對口腔犯罪。但是你知道嗎?贖罪的時候就追悔莫及了。幸好,你遇到了我們。今天,我們直面自己的口腔,拷問自己,認真反思,正視問題。過去既往不咎,今後下不為例。這也許看起來很酷,但實際上口腔內常有食物殘渣和唾液,金屬物很容易導致牙周感染。更有研究表明,17%的口腔內穿刺都會引起牙周併發症。其次,口腔內組織被破壞,還有可能會引起舌頭腫大,嚴重者會堵住呼吸道甚至引發窒息。此外,如果穿刺打釘位置不當會對口腔神經造成破壞,一旦中招就是終身之憾。
  • 口腔功能與餵食訓練
    嘴巴閉閉,不然就不帥了」……,看著爸爸、媽媽們一邊拿著寶貝的玩具手舞足蹈吸引他們的注意 ,一邊溫情地喊話,只為了讓小心肝們配合演出做出正確的口腔、進食動作。罕見疾病由於疾病關係,造成部分孩子發展遲緩進而影響口腔功能或進食功能,例如小胖威利症候群、威廉斯氏症、染色體異常、部分代謝異常疾病及肌肉神經病變等,為了讓罕見疾病孩子順利學習進食技巧同時奠定語言發展的基礎,以下就筆者的服務經驗分享如何進行罕見疾病孩童口腔與餵食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