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來刻棧|魅力雕刻,將石頭融入五彩繽紛的動物世界

2021-02-27 印石文化

五彩斑斕的動物世界

97期 印石文化•蟬來刻棧

11月18號(周一)晚8:00開拍

一個由優秀中青年雕刻藝術家組成的團隊

目前有黃希、容雲、陳益傳等成員

一九八四年生,福建省羅源縣人。自幼愛好雕刻,16歲開始學藝。師承鄭裕東,後經雷劍鏢精心指導,善於利用巧色雕刻動物、十二生肖等。現為福州市壽山石雕刻藝術研究會理事、福建省雕刻藝術家協會會員、福建企業藝術協會會員。1985年出生於福建福州市連江縣,2001年開始學習壽山石雕刻,師承著名壽山石雕刻家劉北山 、陳英傑。擅長古獸、印鈕、文玩、花草等雕刻。林榮晃,字容雲,一九八六年生,福建羅源人。師從林國俤,一路從懵懂到精練,不斷用新的思維結合孕育塑造新生,現已有十五年的雕刻經驗,擅長雕刻印鈕、博古、文房雅玩等,精於以博古紋、青銅紋飾搭配作品,使其作品器形完整,線條委婉,精巧文雅,富有新意,韻味不凡。

佛手 蟬來刻棧工作室 結晶芙蓉 7.3x3.3x2

石質瑩潤,堅實細膩,呈半透明,溫潤儒雅。

佛手肌理雕琢逼真,指尖攏成,蒂梗盤繞舒展,枝葉翻卷有致。豐碩帶葉,形態恣意。


作品以浮雕、透雕工藝雕琢而成,造型生動逼真,石雕中以佛手象徵多福長壽,也是常見的題材之一。作品不脫離現實而又充滿藝術之美。

鼠 蟬來刻棧工作室 芙蓉石 2.1x2.1x5.9

整鼠於鈕上以圓雕技法而就,靈鼠站立似乎正在虔誠的禱告,兩耳緊貼,身形圓滾,尾部上卷,稚趣可愛。此器簡約質樸,刻工老熟,寥寥幾刀,形完神足,值得珍賞。

靈猴獻壽 蟬來刻棧工作室 山秀園石 3.9x2.4x4.5

此山秀園質地上佳,色彩分明,紅與黑界限分明,如此巧雕再好不過。靈猴,尖咀圓頭,雙目炯炯有神,雙手抱碩桃,探首之態靈動活潑。

螭虎穿環 蟬來刻棧工作室 結晶體芙蓉 2.9x1.5x5.4

此結晶芙蓉石色巧,質溫潤細密。

此章精心雕琢而成,鈕飾螭虎屈曲盤旋,螭虎穿環整體造型豐滿,螭虎的神態動作刻畫生動。穿環靈動自然,圓滑晶瑩,古樸而可愛。

圓雕鏤空與古獸鈕飾技法的完美結合,讓整件作品圓潤易於把玩,極具情趣。

羅漢洗象 蟬來刻棧工作室 老性芙蓉 2.4x2.4x6.6

童子洗象為玉石雕刻中的常見題材,象與童子惟妙惟肖,古拙有致,形象古樸。

芙蓉石質潤色雅,巧色分明,雕刻兩童子洗象,熱鬧非凡,互動有趣。

雕刻時作者化繁為簡,象身碩大,以簡明的線條去表現深遠之意,旨在更顯造物的靈動和整體的和諧之美。兩童子各持其器,洗滌象身。大象神情慵懶愜意,童子身姿活潑,畫面生動。頗有清代印鈕之風,值得收藏。

代代封候 黃希 芙蓉石 7.9x3.9x5

這件作品石質光澤瑩潤,肉質飽滿,質地油潤。

作者以「猴」為造型雕刻的作品,在作者精心構思和精細雕琢下,以石肉塑造成靈猴身姿,動作寫實,賦予靈動的氣息,使得畫面布局有序,融為一個整體,極具藝術欣賞價值。

小猴趴在大猴子背上,寓意代代封侯。

愛相隨 黃希 紫芙蓉(特色) 3.3x2.9x8.2/3.3x3.2x6.6

逼真

作品雕刻兩隻臥鼠小巧可愛,趴伏而棲,雙耳豎起。前足彎曲置於頭下,後足蜷縮於腹部,尾巴猶然伏於腹下。整器造型十分可人,石質溫潤純淨,色彩於實物相近,毛髮柔順作,巧色演繹石中精靈,靈動不已。

香插雅玩件 黃希 頂級芙蓉晶 10.4x4.8x3.4

所雕靈猴形象逼真,線條柔美,猴與侯同音,故此擺件有吉祥的寓意。                                                                   

雕刻師創意獨特,雕刻靈猴坐於芭蕉葉之上,手端著器皿,頗具禪意,亦可作為香插使用。

最妙的是靈猴臉部的俏色,使其瞬間擁有了靈魂,更加耐品。

愛 黃希 硃砂桃花芙蓉 8.5x4.5x3.3

作者根據石料的形狀,因勢造型,因材施藝,琢兩隻靈兔造型,靈動而生萌態。

硃砂桃花芙蓉石,色澤亮麗吸睛。


一大一小兩隻靈兔,似在竊竊私語,眉眼間傳遞出歡愉之神態。

靜中寓動,意態十足,顯得十分的乖巧可愛,寓意吉祥。

全家福 黃希 老性芙蓉石 2.5x2.1x6.8

小小的印章上,雕刻三小一大四隻雞的造型,營造出闔家歡樂的場面,互動有愛,彰顯出母雞的慈愛與小雞的活潑。

金雞造型寫實,扭頭呈蹲伏狀,雙腳收於腹下,似在餵食。

這件作品創作難點是神韻的表現,刻工必須精於動物形體的刻畫,才傳遞出這類生物溫順的特點。

整器圓雕技法精湛,刻工注重形體特徵的刻畫,值得收藏。

十一

群螭 陳益傳 老性結晶芙蓉 4x2.6x4.8

群螭印鈕結構繁複中不見凌亂,每條螭龍雖造型各有奇巧,但彼此呼應生動,仿若有神,以不同角度、不同手法造型表現,營造出強烈的立體效果,蓋非庸手所為。

群螭開臉精彩,嘴叼靈芝,軀體角度、動態結構以及背脊部分的線條皆靈動自然。

以浮雕、透雕等技法穿插使用。整體布局繁複、裝飾性元素豐富,細節刻畫一絲不苟,展示出了作者過硬的雕刻功力。

十二

佛手水盂 陳益傳 老善伯石 6.2x13x2.6

佛手指尖纏繞,具有古味。

依材質隨形雕折枝佛手造型,以高浮雕技法佛手果、枝葉等,中間挖出一空間作為水盂造型。

此器造型、紋飾融為一體。刀法嫻熟,雕工細緻,整體布局疏密有致。此物因大方而雅致,最能體現文人雅士的審美情趣。

十三

九如蟠螭筆架 陳益傳 老性白芙蓉 23x4x2.5

作品修長,浮雕蟠螭戲於雲中,兩端雕刻如意紋,極為美觀。

蟠螭蜿蜓盤繞,四肢強健有力,緊緊纏繞於如意雲紋上,渾然一體。

正面螭龍紋高高浮起,富立體感。其造型之新穎,設計之巧妙,頗具古韻。

再加上此佩琢磨精細,刻畫生動,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十四

雙龍戲珠 陳益傳 頂級結晶芙蓉 14x7x3.5

雙龍戲珠佳作,石質細膩瑩潤,巧色運用獨到,細節刻畫生動細緻。

二龍造型可圈可點,龍首雕刻精細、角尖、身細、背有突脊、肢瘦而有力、爪趾緊靠、尾長而捲曲,無一不精雕細琢,神龍各踞一方,生動傳神,富有情趣。

隨形高浮雕,留巧作雙龍戲珠,雙龍身形矯健,雙目圓睜,張牙舞爪,威武凜然;祥雲縈繞,龍體若隱若現。騰龍戲珠,生動靈活,盡顯雕刻師精湛技藝。

十五

金玉滿堂 陳益傳 頂級質地五彩芙蓉 4.9x4.9x3.4

首先這個這枚芙蓉印章也是為亮色系的優質芙蓉,無論在什麼光線下,都油光可鑑,從第一張圖到最後一張圖,可以看到每個角度都散發著油光,且該印鈕放我工作室有十來天了,無論什麼時候看到她,都是珠光寶氣,其光澤度非常好,手感非常凝膩溫潤,絕對是一等一的好石頭,她即可稱為五彩芙蓉又可稱為醉芙蓉,性非常老結,材料大小剛剛好,握在手中正好可以把玩……

背面的白也是一流的白,每種色彩都達到經典,紅如蠟燭,黃如黃金,白如羊脂,黑亦有其反襯作用,小小的空間,多姿多彩,構思恰當,且每種色彩是集中在一塊的,這樣取出來的巧色堪稱經典,絕對值得您收藏……

從側面可以清楚地看到,這隻黑色的金魚巧得剛好,而且這黑色並非雜質所雕刻,而是黑色結晶優質肉質,也算是難得的黑肉質

從上面張可以清楚地看到三隻金魚其樂融融,有點你追我趕的樣子,自由自在樂逍遙…

讓大家難以忘懷的還是這經典的紅和黃,最美的莫過於白裡透黃,黃裡透紅,這不僅是經典紅黃白,而且還是經典五彩芙蓉……

總之,這樣的美石可遇不可求,遇見了是印石文化石友們的福氣!!!

古時人們常把金魚視為能夠帶來財運福氣的吉祥之物,而在玉石上雕琢金魚形象,更是一種富貴的象徵。

頂級質地的五彩芙蓉石,質地瑩潤一絕,色彩豐富,紅黃黑相間,作者巧妙運用石之俏色,將其雕琢為三隻遊弋的金魚。細膩瑩潤的質地與色彩鮮明的金魚形成鮮明的對比,給觀者帶來極強的視覺衝擊與感官體驗,不失為一件收藏佳品。

整件作品飽滿不失靈動,紋理細緻,惟妙惟肖,亦是金玉滿堂,財源滾滾來之意。

  

一對氣質非凡的芙蓉印章

意境,古人對石的審美

多買點芙蓉,沒錯!

創作者——我本孤獨

器座|有一種美,叫「錦上添花」

雷劍鏢近期部分作品欣賞

每個女生永遠缺一支口紅,每個愛石人總少一方佳石

印石文化往期經典回顧

公告 | 印石文化拍賣群簡介

相關焦點

  • 刻在石頭上的觀音心咒——瑪尼石
    觀音菩薩言:「刻瑪尼石猶如造佛,刻一塊瑪尼石,就是造一個觀音菩薩,觀音菩薩就是瑪尼石,以大發心刻瑪尼石,極惡五無間罪都能遣除。」將觀音心咒雕刻在石頭上,此石頭稱為:瑪尼石。"瑪尼"是佛經中觀世音菩薩六字真言"嗡嘛呢唄咪吽"的簡稱。 六字大明咒是一切善法功德的本源,涅槃解脫的大道。能證悟清淨菩提心,除卻一切煩惱,斷除一切垢染,具足一切功德。
  • 巖石藝術:刻在石頭上的人類記憶
    縱觀人類進化史,從火的使用到電的發現,正是世界各地不同文字的記錄與保存,才造就了當今世界繁榮發達古埃及象形文字中國漢字的演化那早在文字發展之前,人類是通過什麼來記錄的呢?想必大家都會異口同聲: 石頭!世界各地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巖雕藝術,一些以刻畫人物為主:亞塞拜然Gobustan地區巖石上的人形巖雕挪威北部Alta鎮的世界文化遺址雕刻處均塗滿了紅赭色石漆美國猶他州Capitol Reef國家公園的人形巖雕智利Norte Chico地區Encanto考古遺址的人形巖雕
  • 象徵腰纏萬貫的玉蟬,將漢八刀的雕刻技法發揮得淋漓盡致!
    古時的玉蟬分為佩蟬、冠蟬和含蟬,樣式有略微的不同,佩蟬在頭部有對v形的象鼻眼,方便人們穿繩佩帶。冠蟬一般在腹部穿孔,眼形有直穿眼也有象鼻眼,在腹部穿孔是為了佩戴時方便穿線固定在帽子上;含蟬一般不需要穿孔。隨著玉雕工藝的發展,每個朝代的玉蟬樣式都有些許不同,其中漢代的玉蟬最為經典。
  • 把200釐米長、70釐米寬的一塊石頭用刀雕刻出來,能吸引多少人?
    石頭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但並不是每一塊石頭都擁有較好的利用價值,所以說要想雕刻出好的作品,原料本身的潛在基礎也是很重要的。但是作為雕刻師而言,它能夠一眼看穿,這就是它們的實力以及經驗的一種累積。不過雕刻也分為古代雕刻與現代雕刻,古代雕刻師是雕刻一些比較傳統的東西,例如石雕與木雕,而現代雕刻師雕刻的則是一些水果等相對新穎的東西,不過無論這兩種有多少區別,手藝人的精神還是在的。
  • 你們都說石頭普通,但我用2塊「金皮」料子刻成茶盤,卻真的好看
    舉個例子來講,你們都說石頭普通,但我用2塊「金皮」料子刻成茶盤,卻真的好看。不過我用來雕刻的石頭也不是你們路上隨便就看得到的石頭,而是來自於硯山的歙硯石,歙硯石有很多種類,有帶皮的、帶紋路的也有純黑的,雖然一下子我不能把這些都一一羅列出來給大家看,但是我可以通過作品來給大家展示。
  • 「美玉成蟬聲自遠」:說玉蟬
    於是,一些人以一枚玉蟬佩在腰間,諧音「腰纏(蟬)萬貫」,或將佩掛在胸前的玉蟬取名為「一鳴驚人」,來為自己祈福增壽帶來運氣,這便是「佩蟬」。另外,權貴們還將玉蟬裝飾於頭冠之上,成為權勢與地位的象徵,「冠蟬」因此得名。
  • 純手工雕刻《動物匯》
    在我國的傳統文化裡面,狗是忠於職守,忠貞不渝的代名詞,養狗狗的人都知道,在你的世界有很多的朋友,但是在狗的世界只有你一個,只要認定你是它主人,就算天塌下來都不會離開你,這就是我們人都做不到的忠誠了。在民間有句俗話「狗來富貴」,這是因為狗「旺旺」的叫聲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旺財、旺事業等等,相傳佩戴狗題材的玉器在財運、事業運方面都會有所提升。而且狗的身手敏捷,頭腦靈活,在玉雕中狗類的題材是寓意一個人做事謹慎、思維敏捷,所以在玉石文化中,狗代表了旺財、忠誠,同樣也象徵著隊愛情的忠貞不渝。
  • 角長的最好看的-角蟬
    作為進攻或防禦的武器,基本上也都奔著簡單實用的套路發展,但卻有一種昆蟲將角玩出了新套路,堪稱昆蟲界的藝術家!角蟬是半翅目、蟬亞目、角蟬科的通稱,世界已知約3200種。角蟬屬於小型昆蟲,2-20毫米,形態奇異,一般黑色或褐色,少數色澤豔麗。單眼2個,位於複眼間。
  • 玉蟬的雕刻教程,這些你知道嗎
    從古到今,在中國的各類工藝品裡,蟬的身影時時可見,其中更不乏精品之作。那惹人喜愛的玉蟬又是怎樣雕刻出來的呢?  ▲先刻出嘴的位置  ▲然後刻出頭頂的紋飾  ▲刻翅膀的紋飾
  • 蒙曼帶你遊山西|雲岡石窟,一部用石頭雕刻的「千年史書」!
    共建都於此97年之久,魏晉時期,北魏孝文帝在平城大同開啟漢化改革,推動五胡融入中原;這一歷史為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多樣化,帶來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雲岡石窟就是在這一時期修建的。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一公裡,現存大小窟龕254個,主要洞窟45座,造像59000餘尊,堪稱中國佛教藝術的巔峰之作,代表了五世紀世界雕刻藝術的最高水平。
  • 「漢八刀」就是指雕刻只用八刀?
    而且我們所熟悉的玉翁仲、玉豬龍等,其雕刻也是非常精簡,因此稱之為具有殮葬玉蟬的「琀背刀」風格。    「漢八刀」,刀法簡練,神態逼真,所以得此美名,如果把琢玉看成繪畫,筆法簡練,神態十足,不失為一幅好畫,而如果從繪畫角度來說,就是簡筆畫法,似乎可以看作是當時的偷工減料之作,如用石頭代替玉的做法,所以,中國人很早就開始會偷工減料了!
  • 不在西藏在青海,被稱為世界最大的祈福許願之地,嘉那嘛呢石堆
    沒有很強的商業氛圍,而且一月份是青海的旅遊淡季,你能更容易融入當地。即使是沒有信仰的人,在這裡也能感覺到心已經平靜下來了。這裡是青海玉樹結古鎮新寨村,村子裡有一超級大的瑪尼石堆。已經存在了300年。有個名字叫——嘉那嘛呢石堆。因為被音譯了,所以有人叫它嘉那瑪尼堆。嘉那是個人名字,是一位活佛。
  • 《蟬》 | 一隻蟬的17年
    它講述了一隻與人類生活在一起的蟬的故事,他像人類一樣,穿著西服打著領帶,在小格子間中任勞任怨的工作,他是一名數字錄入員,17年來,他沒有犯過錯誤,沒有請過病假,也從沒有融入到人群之中,他的工作得不到認同,他忍受著同事們的霸凌,得不到應有的福利待遇
  • 漢八刀就是指雕刻只用八刀?
    玉 蟬 中國玉文化歷史悠久,玉石雕刻傳承至今,玉蟬在古代玉文化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據考古資料記載,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有玉蟬出現,著名的商代殷墟「婦好」墓,曾有玉蟬出土,同時出土的玉墜、玉琮也有一些飾以蟬紋的。可見蟬的形象作為一種裝飾,已經問世好幾千年了。
  • 玉雕刻的蟬可佩戴,可幫主人轉世重生,歷代都有佩戴傳承
    玉蟬既有玉的溫潤,也有蟬的高潔,既有玉的不朽,又有蟬的從生。二者結合堪稱完美。玉蟬歷代皆有。幾千年以來,玉蟬一直被珍藏。它是純潔和持久的,足以激發佩戴者的最高精神和訴求。中國玉文化歷史悠久,玉石雕刻傳承至今,玉蟬在古代玉文化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 石頭上的花朵
    據說,這些石頭先是進口於世界各地,然後再用玉石切割機精心分割而成。當我小心翼翼地從一面面「山水叢林」間穿過,抬起手輕輕地觸摸,流淌在指尖的不僅是玉一樣的溫潤,還有獨特的光華,仿佛經過了數億年的緩慢沉澱後剎那間透過指端穿越而來,將人的思緒引向悠遠。深埋山體當中的石灰巖,經過了億萬年的海浪侵蝕、流水搬運,白色之中毫無規則地帶有一些多色花紋,剖面可以看到宛若天然的山水畫。
  • 花了兩年時間,攢了1噸的材料​,他把水滸108將刻在了石頭上
    在日前舉辦的慈谿畫院第十七屆畫師作品年展上,徐挺的線塑作品 《水滸》108將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吸引了眾多市民駐足觀賞。線塑將畫、塑、粘貼等手法融於一體。說起對線塑的熱愛,還要從一本書說起。徐挺從小就喜歡讀書,當看到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一書時,因感而發,觸動了他創作的靈感。「在部隊時,我就喜歡雕刻,我的作品還登上了報紙,那是30年前了。」徐挺驕傲地說。從最初的雕刻到現在的線塑,改變的是工藝,不變的是初心。
  • 【彩虹物種筆記】 角蟬:模仿天才就是我啦!
    然而只看身體的話,你就會發現,這兩者根本就是從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圖:只看身體的話,角蟬和蟬其實很像 攝影師:Bruno Garcia Alvares若是將蟬的體型縮小到十分之一或者二十分之一,兩者看起來,就幾乎一模一樣!角蟬科的物種約有3200種,它們各具特色,各有不同,但不變的是,它們都是擬態好手。
  • 驚絕:純手工玉雕《動物匯》貔貅虎鼠龍魚蝦仙鶴企鵝蟋蟀蟬犀牛馬蜣螂鳳凰蜥蜴鳥狗貓青蛙牛鵝猴羊北極熊松鼠雞鹿象蛇蜘蛛蜈蚣鷹豹兔……
    在我國的傳統文化裡面,狗是忠於職守,忠貞不渝的代名詞,養狗狗的人都知道,在你的世界有很多的朋友,但是在狗的世界只有你一個,只要認定你是它主人,就算天塌下來都不會離開你,這就是我們人都做不到的忠誠了。「蛙」諧音娃娃的「娃」,祈求多子多孫、繁衍子嗣是人生的一大主題,相愛、結婚、生育則是生物的自然現象,用以隱喻多子多福。
  • 大陸新娘成雕刻師 木頭上說臺灣故事(圖)
    原標題:大陸新娘成雕刻師 木頭上說臺灣故事(圖) 郭素亦展示她的木雕作品/臺灣《聯合報》圖  中新網11月18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來自山東的大陸配偶郭素亦自學成為業餘雕刻師,作品都有濃濃的「臺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