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早晨,年青美貌的姑娘過來就診,說:「大夫,昨天,我吃了麻辣燙後出現排便時疼痛,大便帶血且量多,好可怕」。一聽心裡有就有了底,又是一個早期內痔患者。俗話說「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現實生活中,像這樣因辛辣刺激性食物發病的十分常見。
痔瘡發病的主要原因是肛墊的肥大和移位。肛墊是直腸下端的海綿體,分為右前、右後及左側三塊,呈環狀分布,協同括肛門約肌完全封閉肛門。相當於排便時的開關。
平時蹲廁所玩手機,看小說,久坐,久站都會破壞肛墊內正常纖維彈力結構;長期飲酒和食入大量刺激性食物,會使直腸肛門黏膜受到刺激,局部充血;肛周感染可引起肛門周圍靜脈慢性炎症纖維化,促使肛墊的肥厚和下移,形成痔。
根據痔所在的部位不同,以齒狀線為界線分為三類。
一、內痔:
位於齒狀線以上直腸黏膜,好發於直腸下端右前、右後及左側.也是臨床上多見。根據痔脫出的程度,內痔可分為四度:
I度:痔不脫出肛門外,只排便時出血;
II度:排便時脫出於肛門外,排便後可自行回縮;
III度:脫出肛門外,需用手助回納;
IV度:長期在肛門外,不能回納或回納後又脫出。
二、外痔:
位於齒狀線以下,表面為肛門皮膚。根據三種情況表現分為:結締組織性外痔(皮贅)、靜脈曲張性外痔和血栓性外痔。發病早期的血栓性外痔,疼痛劇烈,坐立不安。
三、混合痔:
位於齒狀線上、下,是內痔和外痔的靜脈叢相互整合而形成,表面有直腸黏膜和肛管皮膚覆蓋。實際上II度內痔以上多為混合痔。混合痔進一步發展,肛墊脫出於肛門外,在肛門呈菊花狀時,我們稱為「環形痔」。再一步發展,脫出痔被痙攣的肛門括約肌嵌頓,就會發生水腫,淤血和壞死,臨床上稱為嵌頓性痔或絞窄性痔。
痔瘡的診斷通常取左側臥位及膝胸位體位,主要是醫生直接對肛門的視診,除I度內痔外,其他都可以直接看見。直腸指診對內痔診斷意義不大,但對及早發現肛管、直腸癌卻非常重要,實際臨床中75%的直腸癌是通過直腸指診發現的。
那麼已經得了痔瘡該怎麼辦?由於痔瘡長在隱秘部位,有的人出於害羞不願意去醫院治療,也有認為痔瘡是小問題,可以放著不管,痔瘡雖小,也需要認真對待,不然「坐著疼,站著也疼」的滋味會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建議採取以下措施:
1. 對於沒有症狀的痔瘡,不需要治療,平時多注意就行。
2. 症狀不嚴重,通常會採用保守治療,如藥物治療、溫水坐浴、理療、飲食和生活習慣調整等。
3. 對於出血嚴重,脫垂嚴重或保守治療無效的,如血栓性外痔,嵌頓性痔採用於手術治療。
如何預防日常生活中的痔瘡發生:
1. 注意生活作息的規律,不要熬夜,保證良好的睡眠。
2. 按時排便,養成良好的排理習慣,不要長期蹲廁所看手機和小說雜誌。時間不要超過五分鐘。
3. 注意飲食,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食物,禁酒,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西藍花,胡蘿蔔、綠豆、芹菜、菠菜、豌豆等蔬菜;蘋果、梨子、西瓜、香蕉等。
4. 適量的運動有益血液循環,每小時至少活動5-10分鐘,促進胃腸蠕動,排便通暢。
痔瘡發生多與飲食有關,平時清淡飲食,減少痔瘡症狀,提高生活質量,主要靠自己對痔瘡認識,管好自己的嘴,自律生活,就會少受疾病帶來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