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球比賽打四回合,天天都有可能變盤!尤其是決賽第四回合,有些選手前三天異常勇猛,決賽卻兵敗如山倒,簡直是慘不忍睹。而球星級的人物,表現卻是大不同,總能在最後一天反敗為勝,讓球迷、粉絲大呼過癮。為什麼有人能逆轉勝,有人老是順手輸,綜合許多比賽的數據,發現有這麼個高球方程式,聰明的贏不了球,笨的打不出好成績!
比賽期間,選手除了桿弟,親人或是教練都不能給圍繩內的選手任何指點、幫助,否則就觸犯高球規則。
換言之,高爾夫是一個得自己決定命運、強調自我判斷的運動,選擇怎樣的擊球路線,拿那一號球桿,堅決的執行自己的決定,好壞都由自己承擔,結果都是你自己的抉擇。正因為沒有他人可以推委卸責,有些人打沒多久,發現這球得花時間苦練,又找不到進步快捷方式,太辛苦了,於是選擇掛鞋封杆,不玩了。
不打確實不會輸,繼續打也不見得能贏!只不過,人生老是選擇不會輸的那一邊,會不會無趣、太平淡。
繼續練下去就會有新想法,原來我的身體這麼不聽話,原來揮全杆要定住有這麼難。再練下去,樂趣開始來了,揮桿原來不是用力,而是順勢而發。舉一反三的會聯想:順勢如果用在事業發展,好像也能通耶!十四枝球桿就像十四個員工,枝枝不一樣,各各不相同,如果能駕馭球桿,讓員工發揮所長,那麼企業不就………
打得到球,會開始想要下球場試看看,到球場上一打,奇了!怪了!怎麼跟練習場又完全不一樣。練習場打得到,球場不見得OK;球場上打得到,比賽不見得如意。有些球員打好玩的,成績還不錯,一玩真的,球就開始歪,果嶺上怎麼推,就是不進不了洞,問題在想太多!
聽過賣牛奶女孩的故事嗎?
伊索寓言中,有位滿懷希望的女孩,頂著牛奶往市場走,她計劃將賣牛奶所得,買一斤雞蛋,雞蛋可以孵出十隻小雞,小雞養大可以賣掉,賺的錢再買兩桶牛奶…。於是一桶牛奶,在不遠的將來會變成兩桶、四桶、八桶,然後小雞也會十隻、二十隻、四十隻、八十隻的增長,富有的日子,幾乎就在眼前。
賣牛奶女孩在短短的路程中,用簡單的數學輕易地編織起美好的未來。小朋友看了這個故事,也會覺得有趣,或許說不出所以然,但他們心裡應該也感受到,那個女孩的無知及不切實際。選手在比賽時,也常常會沈溺在自己編織的夢想,不願面對真相。這或許可以稱為賣牛奶女孩症候群。
選手比賽的結果可能有三種,第一種是感覺動作很好,成績也不錯。另一種感覺動作不好,成績卻能理想。還有一種是感覺動作很好,但是成績不理想。
感覺好成績好,算是完美狀況,沒什麼好討論的,最多請他或她,多參與慈善活動,捐點錢,買心安。
感覺好成績差,這人的問題大了,現實跟虛幻分不清,等成績更差些,早晚崩潰,接著就自暴自棄了。
感覺差成績好,這樣也不好,可能是意志力強,控制生理髮作,等目的達成,意志力分散,身體就爆了。
潛意識中,我們都會有為什麼其他人不這麼做呢?的聲音響起。這個理智的聲音時常被壓抑,因為我們寧取虛幻的空想,也不要殘酷的現實,這就是「賣牛奶女孩症候群」!
所謂聰明的贏不了球,意指太過聰明的選手,老是在注意同組競爭者的杆數,只要贏別人一桿就好,只要比別人好一點點就滿足了。這些聰明反被聰明誤的選手忘了,高球賽有一百多人,比杆賽可不是比洞賽,你確實贏了這組的所有人,但是前一組原本落後的,居然在最後一天超越了你。
至於笨的打不出好成績呢?一場球賽有四個重要因素:球場、球桿、球跟球員。在比賽的過程中,你不僅得控制自己的生理與節奏,保持揮桿動作的一致性,把球打到球場最安全的位置,打出好成績的秘訣是:十八個洞要減少犯錯誤。腦筋不好的,想不到這一些,只會怪罪大自然,幫自己失誤找藉口。
最怕遇到這種人:我今天打得很好喔,開球三百碼,只是老穿進樹林裡(球道的轉折點在兩百五十碼)。鐵桿更贊,可惜老是差一點點上果嶺(一百五十碼你拿挖起杆打,有什麼困難)。推桿棒透了,就是被草紋帶開,沒進洞(你順草、逆草分不清)問他到底打幾杆?三輪車啦!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點擊屏幕右上角按鈕【分享到朋友圈】分享內容。歡迎您通過以下三種方式關注我們:
1. 點擊屏幕右上角按鈕,【查看公眾帳號】可關注我們
2. 在【添加好友】-->【搜索公眾帳號】中查找: GolfEven1
3. 通過微信掃描以下二維碼添加:
如果您喜歡第一高爾夫,想要了解更多關於高爾夫的資訊,可以通過點擊"自定義菜單欄"—>「強烈推薦」—>「APP下載」,下載「第一高爾夫」手機客戶端。
第一高爾夫,是全國最大的高爾夫媒體(www.golfeven.cn),是全世界高爾夫愛好者及從業者聚集的網絡媒體平臺。我們為廣大高爾夫愛好者們提供最及時、最全面、最專業的高爾夫新聞資訊。同時我們微信每日會給大家推送正能量的創業、商業、品質生活、哲理、財經等資訊,滿足您多方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