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蒙牛、飛鶴、君樂寶、聖元、澳優等乳企掘金千億市場5要素

2020-12-20 奶粉圈

奶粉市場風起雲湧,大大小小的奶粉品牌都在競爭中沉浮。日前,我們就未來5年,多大體量的奶粉品牌才能活下來進行了深度分析和預判,其中獨立乳業分析師宋亮分享了乳企做大做強離不開5個要素,今天我們就圍繞這些開講!

實施品牌戰略,有很強的品牌塑造能力

存量市場競爭背後,新客戰、團隊戰、資本戰、品牌戰花樣百出,層出不窮。以品牌戰為例,日前我們發布了乳企廣告營銷費用的數據,其中伊利2019年廣告營銷費用約為110.41億元,蒙牛為84.999億,合生元為13.4億元,澳優的營銷費用約為17.71億元,可見奶粉品牌戰的激烈程度。

在百度指數上搜索了近半年的奶粉資訊指數,日均值在882212左右,同比和環比的增長幅度都很大,並且從去年11月、12月和今年1月、3月的資訊指數都很活躍,尤其是今年3月份,奶粉品牌線上營銷的力度加大。據了解,今年3月份藍河借力《完美關係》、《無心法師3》、《兩世歡》3部熱劇宣傳造勢,佳貝艾特是《三生三世枕上書》的特約合作夥伴,《安家》甚至出現了佳貝艾特、金領冠、雅培菁摯有機3個品牌的廣告,惠氏啟賦藍鑽在騰訊視頻投放了廣告……

另外,在品牌戰略的實施上,飛鶴、君樂寶、伊利、蒙牛、合生元的投入也不小。比如君樂寶,昨天官宣了黃渤出任君樂寶奶粉品牌大使,而田亮和易建聯還是君樂寶的品質見證官。細數乳企的投放手段,線上更多是利用百度、搜狗等搜尋引擎做品牌沉澱和信任背書,通過微博做互動和話題傳播,在頭條號、百家號、網易號等做精準投放,利用抖音、小紅書、快手等造勢引流,在專業媒體、母嬰垂直媒體上做品牌傳播;線下憑藉電梯廣告、公交廣告、高鐵廣告提高品牌曝光次數,刺激銷售轉化。

從品牌影響力來看,主流乳企在營銷戰略上的謀篇布局助推了品牌價值的持續提升。對於後疫情時代的奶粉品牌而言,品牌化之路是必然的趨勢,不營銷,無品牌,不品牌,無未來!

升級供應鏈,有穩定完整的供應鏈體系

《奶粉圈》多次講過講過實現可持續發展,打造穩定的完整的供應鏈體系至關重要,這也是奶粉品牌參與市場競爭的主要籌碼之一。受疫情影響,部分乳企供應鏈問題就暴露了出來,根本無力抵抗危機風險,但擁有穩定完整供應鏈體系的乳企並沒有受到太多影響,這從側面反映了打造供應鏈體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在眾多的中國乳企中,伊利、蒙牛雅士利、飛鶴、君樂寶、澳優、藍河、宜品等乳企這些年都在積極的完善和優化供應鏈體系。諸如,伊利、蒙牛雅士利對全球優質資源的整合;飛鶴、聖元優博、澳優、藍河、宜品、歐比佳、紐貝滋、貝特佳等乳企海外供應鏈的布局;君樂寶、和氏、陝西雅泰、美力源、完達山等也在積極自建優質奶源基地。

比奶粉、查品牌、看評測,就上奶粉智庫網

另外,日前我們在乳企工廠布局一文中講過,飛鶴財報透露正在擴充現有生產設施中的兩個並建設兩個新生產設施;澳優還將在荷蘭投建嬰配粉基粉設施及其他設施,預計2022年落成;君樂寶生產嬰配粉的河北君昌乳業預計5月初投產;今年2月份和氏集團隴州有限公司「特殊醫學用途配方羊奶粉生產線建設項目」正式啟動。伴隨著乳企的快速發展,大多都在進一步鞏固供應鏈。

綜上可以看到,供應鏈是乳企向上發展的強支撐,而供應鏈越穩定、越高效的乳企,它的發展可能更良性,更具備可持續性。

激發內動力,內部建立有效激勵機制

湖南某代理商對筆者表示:「玩奶粉的成本很高,很多中小型的企業已經不求高速發展了,它們的方向轉變很明顯,就是活下去。如今,合伙人模式很盛行。」隨著品牌方下沉到線下市場,渠道精細化耕耘越來越重要,而這就需要人才,需要團隊。

在宋亮看來,現在內部有效激勵機製做得比較好的,一個是飛鶴,一個是君樂寶,一個是伊利。這種激勵機制主要分三個方面,第一是管理層,特別是中高層管理層,都有股份;第二是員工的業績和年終獎是掛鈎的;第三是員工都有很好職位升遷機會,特別是對85後、90後的年輕人來說,具有很好的吸引力。從飛鶴、君樂寶這些年取得的成績來看,這是企業內部管理機制和有效激勵機制發揮了重要作用。

都說21世紀人才最貴,要想把團隊留得住、用得好,乳企就需要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勵制度。人能盡其才則百事興,用精神激勵和物質激勵來激發團隊的內動力,提升團隊競爭力,方能打造一支「強兵勇將」。

可持續發展,構建良好的外部生態環境

對於這一點,宋亮也分享了他的看法:「2014年我就提出乳企要構建良好的外部生態環境,主要圍繞三點,一、乳企和消費者建立互信關係;二、乳企和渠道商平衡利益分配關係;三、乳企和政府、媒體構建良好的溝通關係。」

此前,紐菲特乳業董事長汪海濤說過:「過去的奶粉經銷模式是品牌將壓力和一定的利潤空間給到代理商,代理商再給門店利潤,門店自己找消費者這樣一種單線的連接形式。如今這樣單一的聯繫已經不能滿足行業發展需要了,想要共生共榮,未來不論是品牌與代理商還是品牌與門店、代理商與門店,大家都需要相互建立聯繫,共同作用消費者。」

作為行業類優質媒體,《奶粉圈》一直在呼籲品牌方、代理商和零售商需要共生共建,抱團取暖,為奶粉行業營造一個良性的競爭環境,構建共贏生態圈。擁抱良性競爭,避免惡性競爭,大家才能有更好的發展,實現共贏。未來,《奶粉圈》將繼續做行業價值的傳遞者,為行業正能量發聲!

打造科研力,有很好的產品應用基礎

奶粉同質化逐漸成了大家討論的高頻詞,產品作為乳企贏得消費者口碑的敲門磚,產品差異化才能在市場上建立強競爭。因此,打造科研力,是乳企做強做優的必經之路。

比如伊利,歷經18年的母乳研究,獲得了「含α-乳清蛋白和β-酪蛋白組合的嬰兒配方奶粉及其製備方法」 及「母乳核苷酸組成和比例」的國家發明專利,被應用於伊利金領冠系列奶粉中;比如飛鶴,基於母乳營養的潛心探索發布了「中國母乳脂肪酸譜系」,其系列研究成果也應用到了星飛帆中;比如聖元,通過與權威科研機構合作設計出的「優博仿生配方」也被應用到了優博瑞慕等系列奶粉中。同時,君樂寶、蒙牛雅士利、澳優、藍河等乳企也在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營養研究和探索。

有人說:「發牌的是上帝,玩牌的是我們自已。有的人拿了一副好牌卻輸了,有的人拿了一副不怎好的牌卻贏了。」奶粉競爭是一場持久戰,乳企要想發展得好,就必須取長補短,強化自身免疫力。

相關焦點

  • 25個配方空位,飛鶴、惠氏、君樂寶、伊利、聖元、澳優等大乳企推新...
    從品牌來看,飛鶴通過3款,包括妙舒歡、淳芮、星飛帆(配方升級);合生元通過3款,包括合生元沃藍、素加、貝素貝加;君樂寶通過2款,包括君樂寶優萃和君樂寶樂星;伊利通過金領冠悠滋小羊、伊利賦能2款;惠氏通過惠氏鉑臻瑩萃和臻朗2款;聖元旗下貝登通過愛冠多、法蘭貝爾、荷慕3款;美贊臣通過鉑睿全躍1款;華羚通過唯甄1款;淮南益益通過菁能、美至嘉2款。
  • 25個配方空位,飛鶴、惠氏、君樂寶等大乳企推新機率有多大?
    從品牌來看,飛鶴通過3款,包括妙舒歡、淳芮、星飛帆(配方升級);合生元通過3款,包括合生元沃藍、素加、貝素貝加;君樂寶通過2款,包括君樂寶優萃和君樂寶樂星;伊利通過金領冠悠滋小羊、伊利賦能2款;惠氏通過惠氏鉑臻瑩萃和臻朗2款;聖元旗下貝登通過愛冠多、法蘭貝爾、荷慕3款;美贊臣通過鉑睿全躍1款;華羚通過唯甄1款;淮南益益通過菁能、美至嘉2款。
  • 飛鶴、君樂寶、澳優等國內乳企實力反撲,外資開啟守衛戰
    又進入半年財報季,近日部分國內乳企和外資乳企都逐漸公布半年或是第二季度財報。並且隨著中國市場穩定性凸顯,國際消費環境的改變,中國乳企反超外資的呼聲越來越高,而一些外資乳企為了守住陣地也在不斷加碼中國市場作為避風港。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場對抗賽進程。
  • 飛鶴、澳優、伊利、蒙牛、美廬、和氏等乳企爭相布局中老年奶粉!
    而隨著細分品類市場競爭的加劇,中老年奶粉也越來越受到乳企的重視,目前已有飛鶴、澳優、伊利、蒙牛雅士利、和氏、美廬、惠氏、雀巢、雅培等乳企涉足中老年奶粉領域。市場競爭加劇,中老年奶粉受乳企關注近幾年我國新生兒數量不斷降低,人口紅利式微,常規嬰配粉市場增長滯緩。
  • 嬰配粉銷量排名靠前的6大中資乳企竟都布局了營養品
    近幾年,隨著嬰配粉市場增長放緩,大家都在尋求其他細分品類做奶粉增量,比如兒童粉、孕婦粉、成人奶粉、中老年奶粉等,但其實除了奶粉之外,部分中大乳企還開始布局大健康營養品類,比如伊利、聖元等乳企。特別是疫情之後,國家倡導全民注重健康營養,這對於整個大健康領域而言,又是一次新的機遇。
  • 七張圖解讀上遊奶源現狀,伊利、蒙牛、飛鶴加速布局
    2020年馬上就要落下帷幕了,翻看這一年,關於奶源的爭奪硝煙四起,伊利、蒙牛、飛鶴等乳企紛紛加大了奶源的布局,或併購上遊規模奶源企業,或收購奶源,或與地方政府合作奶牛項目……今天,我們就一起從7張圖來了解一下國內奶源現狀,看看目前哪家乳企掌握了最雄厚的上遊奶源資源。
  • 伊利蒙牛基礎白奶提價,乳企跟風漲價潮將臨?
    1月5日,有調研稱,因原料材料成本上漲,伊利、蒙牛基礎白奶產品元旦後漲價。伊利董秘辦回復個人投資者表示,公司基礎白奶有不到5%的提價,主要因原奶成本上漲的壓力,具體經營計劃將在年報中披露。蒙牛方面對藍鯨財經記者表示,暫無回應。
  • 伊利蒙牛打響頭炮,光明、君樂寶、三元...
    來源:胡說有理2021年伊始,伊利基礎白奶產品開始提價。而此前,奶粉企業已紛紛提價!1月5日當天,乳業股全線大漲飄紅。1.伊利蒙牛液奶提價胡說有理注意到,國盛證券1月5日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伊利公司於 12 月 29 日對旗下基礎白奶產品進行提價,提價幅度 3-5%。
  • 年終盤點之乳業篇:爭飲低溫奶 乳企打響奶源爭奪戰
    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國內原奶的價格自今年5月開始上漲,至10月中旬漲幅達10.67%。在此背景下,伊利、蒙牛、飛鶴等頭部乳企紛紛加大布局上遊奶牛養殖力度,打響奶源爭奪戰。現代牧業董事長高麗娜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在奶源供給上,現代牧業給蒙牛的供奶量約80%,給新乳業的供奶量約10%」。 政策和市場紅利雙重推動下,奶源成為國內乳企發展的重要籌碼。
  • 懂行觀察|「可牛了」背後:蒙牛伊利暗戰不斷
    2017年,蒙牛宣告其「雙千億目標」,即公司於2020年銷售額達到千億,市值破千億。 接下來,收購、併購、整合上遊奶源企業等,蒙牛以一系列資本運作來加速業務推進。2018年,蒙牛的奶粉業務實現了48.9%的高速增長,這背後離不開收購君樂寶、雅士利帶來的驅動效應。
  • 5個月市值蒸發上百億港元 澳優羊奶粉故事要如何講下去?
    澳優真正的業績爆發開始於收購海普諾凱、在中國市場推出嬰兒配方羊奶粉「佳貝艾特」,持續三年穩佔國內進口嬰幼兒配方羊奶粉市場第一品牌席位,2016年度銷售額佔中國進口羊奶粉總銷售額約53.5%,幾乎收割了羊奶粉行業超半壁江山的增長紅利。如今,羊奶粉增長受挫,澳優整體業績也會被拖累。從近三年營收情況來來看,澳優營收增長情況一年不如一年。
  • 原來飛鶴、君樂寶、澳優、合生元上半年都幹了這些事!
    來源:奶粉產業評論截至2020年8月25日,除了還未上市的君樂寶乳業集團之外,去年市場勁頭表現兇猛,被業內人士稱之為「新四大粉」的飛鶴、澳優、合生元均已公布2020年上半年業績。在2020年上半年,飛鶴於中國奶粉市場中狂卷87.0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高達48%;健合集團總收入約為51.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4%;澳優上半年總體收入38.59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6%。
  • 1.38噸維愛佳羊奶粉不合格;飛鶴、金領冠、啟賦等抽檢合格
    本周飛鶴、伊利、佳貝艾特、惠氏等奶粉抽檢合格;2019年下半年嬰配食品安全抽檢不合格率為0.2%;2019年全國奶粉產量105.2萬噸;此外,1.38噸維愛佳羊奶粉不合格;奶業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教授談行業發展......
  • 飛鶴臻稚、君樂寶優萃、金領冠塞納牧、雅培菁摯、康多蜜兒歐瑞兒、愛優諾等品牌入圍4月有機奶粉熱搜榜單
    目前,布局有機奶粉的乳企有飛鶴、伊利、蒙牛雅士利、君樂寶、澳優、宜品、美廬、惠氏等等。那哪些品牌的有機奶粉比較受歡迎吶?
  • 蒙牛伊利,誰做老大?
    作為全國性乳企,蒙牛和伊利還通過投資、控股等形式獲得供應鏈中企業的支持。如2017年蒙牛併購現代牧業,並由此獲得現代牧業位於華北及華東等多個地區的奶源支持。伊利也不甘示弱,今年8月,伊利通過全資子公司金港控股斥資2.03億港元認購中地乳業定向增發股票,認購完成後金港控股將持有中地乳業已發行股本的比例約為16.6%,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 12年突圍,靠低價奶年入百億再轉高端,君樂寶撕掉三鹿標籤了嗎?
    在AI財經社的隨機訪問中,悅鮮活推出一年後,大部分消費者還沒有意識到這是君樂寶的產品。確實從產品包裝上看,「君樂寶」三個字在瓶身正面完全看不到,只在瓶身背後的生產信息中出現,另一款產品「純享」酸奶同樣走的主品牌「隱身式」路線。當然,這種品牌策略在乳企中並不少見,比如蒙牛旗下高端鮮奶「每日鮮語」,瓶身也很難發現該品牌與蒙牛的關聯。
  • 拆解蒙牛:現在牛嗎?
    一家公司「牛不牛」,最直接的就是看業績;說蒙牛業績,肯定少不了伊利,二者連目標都有異曲同工之處。2014年,伊利董事長潘剛提出「五強千億」,即到2020年實現營收千億,進入全球乳業五強,並將其列示在了2017年的財報中;2017年9月,上任蒙牛總裁剛滿一年的盧敏放也喊出「雙千億目標」,即2020年銷售額達千億,公司市值破千億。
  • 飛鶴為何能吊打澳優等一眾奶粉品牌?
    目前國產奶粉品牌中,伊利以全品類佔據一哥位置,但就嬰幼兒奶粉而言,飛鶴無疑是領導品牌,其次是君樂寶,而同為上市公司的澳優,其品牌力明顯要弱很多,其在香港上市,總市值208億港元,2020年上半年營業收入38.59億元,淨利潤4億元,銷售同比增長2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