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演七天,辦最好的白事,郭德綱:他才是德雲社真正的創始人

2020-09-03 魚哥娛樂說

2009年2月。德雲社停演7天。

這是德雲社歷史上,唯一一次主動停演,對「戲比天大」的郭德綱來說,實屬罕見。

這個15歲進京,發誓「一點轍都沒有,也要咬牙挺過來」的相聲演員,此時已過三十。在徒弟的攙扶下,這時候哭的像個淚人。

德雲社十幾年,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他都沒落一滴淚。但是撐到現在,他終於忍不住了。

哭到沒什麼力氣,郭德綱癱坐在地上。他叫過來徒弟,鄭重其事地說:

請最好的班子,辦一堂最好的白事。

徒弟走後,郭德綱在靈堂仰頭看天,咬牙切齒:我看你們誰死得過張文順

過一會,又低頭哭起來:先生,德雲社剛好起來,該您享福了,你怎麼就走了呢?

和老先生交往十幾年,一幕幕的情景都浮上郭德綱心頭。

剛認識認識張文順的時候,郭德綱還是個沒地落腳的「北漂兒」。每天在愁一日三餐的問題。

上午,騎個破自行車去廣德樓,給茶館客人說相聲。晚上,再騎車回大興的小屋子裡,大醬煮麵糊。要是哪天沒有客人開不了場,郭德綱還得另想飯轍。

唱戲、幫工、替人寫點小東西,只要能掙錢,郭德綱都幹。

當年,懷著遠大理想,誓要振興傳統相聲的少年,已經被生活消磨了鬥志。雖然還是每天堅持說相聲寫相聲。但是,他也不知道還能堅持多久。

他愛相聲,不想讓這門手藝死了。但換個角度,他也沒有更好的能耐。從小學這個,不說相聲唱戲,他能幹嘛去呢?

一天天的,就這麼迷茫地活著,找不到未來的方向。

直到遇到張文順。

張文順是誰?

五十年代,國家成立曲藝團學員班,張文順是第一代學員。而那時候,他還在讀大學。五十年代的大學生,什麼概念?

在學員班,張文順成績優異,有時老師有事,甚至會讓他代課。但是在上了兩年學後,張文順被學員班開除。

那時候,學員班規定不準學生談戀愛。

張文順不服,他們十一二歲不能談,我二十了還不能談嗎?這不講道理。

領導找到他,和他說,主動承認錯誤,可以不開除。

張文順直接爆了粗口:玩去吧,孫賊。

接受開除,離開曲藝團,和相愛的姑娘結婚。婚後,張文順輾轉幾個單位,最後自己下海經商。在八十年代,闖下碩大一份家業。

家庭美滿,生活無憂。退休之後,張文順就成了京城提籠遛鳥的大爺。沒事兒去茶館裡喝喝茶,看看戲,聽聽相聲。

有一回,在廣德樓茶館,張文順看到了在臺上玩命賣藝討生活的郭德綱。

張文順眼睛一亮,這孩子,真有活兒。培養培養,未來是揚名立萬的好角兒。就這麼窩在茶館裡,可就廢了。

張文順,起了結交的心思。

那時候,已經是90年代末。傳統相聲式微。觀眾們看到的,大都是改良過的電視相聲。傳統相聲大段兒,一套下來幾十分鐘那種,只有北京和天津的茶館裡能聽到。

等郭德綱演出結束,從茶館老闆那領了銀錢,準備照常回去大醬煮麵糊。迎面走來一個瘦高個的乾巴老先生。

這老頭來聽好幾次了,郭德綱有印象。走起路上肩膀頭一高一低,隔老遠就能認出來。

郭德綱還以為是老票友呢,也挺高興。這年頭能聽明白傳統大段的人可不多。

倆人搭了幾句話,越說越投機。還出去吃了頓好的。當然,這頓飯,是不差錢的張文順請客。

吃飯時候,兩人商量出件大事兒。

成立北京相聲大會,讓傳統相聲回歸小劇場,給喜歡說傳統相聲的同行攢一個局。

這個北京相聲大會,就是德雲社的前身。

一開始就仨人,60的張文順,25的郭德綱,還有17歲的李菁

張文順和李菁

人齊了,買賣就支起來了。但是一開始沒什麼活。

有時候開了場,觀眾還沒演員多。最慘的時候,臺下就坐著一位。人家接個電話。臺上的演員就得停下來等他。

郭德綱還和觀眾打趣:好好聽相聲。我們後臺人多,打起來你不佔便宜。這麼多人打一個,你討得了好嗎?

觀眾哈哈大笑,演出繼續。

臺前逗觀眾樂,但是回後臺郭德綱就愁眉苦臉,這賣力演一天,連飯錢都沒著落。

作為管事的,演員工錢還得照發。

郭德綱一張鋪蓋兩身衣服,窮的和什麼似的。李菁也差不多。哪裡弄錢呢?

只能靠張文順。

德雲社最困難的幾年,張文順臺上賣藝,臺下還往裡面搭了不少錢。家境殷實,這些錢算不得傷筋動骨。

但是老頭很開心,花了錢也從來不計較,整天樂呵呵的。反而是郭德綱李菁不好意思,能少花點就少花點。

撐過這幾年,全靠張文順。

扛過了最初的幾年,德雲社慢慢在京城站穩了腳跟。又在後來的某一天,似乎一夜之間火遍了全國。德雲社的演員,一下子多了起來。

這時候,張文順在臺上給郭德綱當著捧哏,下臺還要制定規矩制度。人多了就得有規矩,要讓大夥幹得踏實,錢拿得公平。

這活兒,指著郭德綱李菁可不行。倆毛頭小子啥也不懂。特別是郭德綱,都沒上過學。這事兒,還得是開過公司,懂得管理的張文順來。

比起相聲的捧哏專業,張文順其實更擅長這些管理上的東西。看人準,買賣精。張文順在世時候,德雲社裡一片祥和。

就算病種躺在醫院裡,也沒有一個人敢挑刺兒炸毛兒。

老先生張文順,才是德雲社當時最核心的主心骨。郭德綱雖然是班主,見到老先生也是恭敬有加。

財務危機、場地問題、同行間的明爭暗鬥,江湖風雨,張文順老先生一肩扛。

那十年裡,張文順擋下了全部的風雨。郭德綱于謙等人,在他庇護下快速成長。

2008年,張文順又一次重病住院,癌症晚期。這一次,年過70歲的他再沒有好起來。

失去了張文順的庇護,郭德綱等人,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

但是當時他還不知道,他只知道,德雲社這幾十口子人,全都欠了老先生天大的情。

老先生一走,德雲社的天真的塌了。

相關焦點

  • 郭德綱抱頭痛哭:只因他的離世,全德雲社上下停演七天
    郭德綱抱頭痛哭:只因他的離世,全德雲社上下停演七天當今相聲界,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應該就是郭德綱了,他所帶領的德雲社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相聲團體,也被網友們戲稱為:「德雲男團!」樹大招風,隨著德雲社的勢力範圍越來越大,隨著而來的就是各種非議,尤其是主流相聲界與郭德綱之間的各種紛爭。在此,他們之間的恩怨我們就不多詳述了,我們來說一下德雲社的這位重量級演員,他的去世讓班主郭德綱痛哭流涕,更是讓整個德雲社上下停演了七天!這位重量級的相聲演員,就是相聲表演藝術家張文順老先生。
  • 德雲社真正創始人張文順:沒有他的幫助,郭德綱就沒有今天的輝煌
    2009年早春2月的某天,對郭德綱來說,又是個大日子,他令德雲社停演7天。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一個人。張文順把郭德綱看做真正的朋友,即便身無分文也要幫助他的事業。為了能讓郭德綱徹底進入相聲界,張文順還動用自己的關係為他打通人脈。
  • 摯友張文順去世,郭德綱悲痛不已,咬牙發狠「辦一堂最好的白事」
    你有難,我傾其所有也要幫助你郭德綱這種群困潦倒的情況,直到郭德綱認識了張文順、李菁等人,一起創立了北京相聲大會,就是後來的德雲社,才有所好轉!那時的郭德綱無師無門,德雲社經營很困難,張文順拿著自己的錢支持郭德綱,不求回報。
  • 張文順:德雲社的創始人,張文順護他周全,郭德綱方能如履薄冰
    2009年早春2月的某天,對郭德綱來說,又是個大日子,他令德雲社停演7天。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一個人。那個護他周全的老爺子,德雲社的創始人之一,張文順。早些年間郭德綱曾多次想要進入相聲界混口飯吃養家餬口。當時的他沒有任何名聲和靠山,全憑自己的摸爬滾打,可惜卻無一例外的失敗。之後他進入到文工團,希望得到一個講相聲的機會。
  • 從主流轉變為非主流相聲演員,郭德綱都說他是德雲社的半壁江山
    提起德雲社有一位不得不提的相聲老藝人,那就是張文順老先生,起初的德雲社還不叫德雲社,德雲社前身是「北京相聲大會」,而張文順就是創始人之一張文順當初以大一學生的身份進入曲藝團學員班,他進團時才十八九歲,當時還有李金鬥
  • 郭德綱失聲痛哭:只因他的離去,德雲社全體停演七天
    而這個小黑胖子就是如今的「桃兒」郭德綱,當年他結合老先生張文順和青年相聲演員李菁在北京開始了劇場相聲的「復活」大業,取名「北京相聲大會」。最尷尬的時候臺上他們三個人說相聲,臺下只有一個人在看,觀眾上廁所的時候他們三個只能在臺上閒聊等著,就這樣在風風雨雨中堅持至今,才有了在海外開相聲分社的德雲社。
  • 花光積蓄給德雲社「墊背」,葬禮上的郭德綱:我看誰死得過張文順
    郭德綱後來曾言:「沒有張先生,就沒有如今紅紅火火的德雲社。」1、奇緣巧遇1998年風雪之際,張文順和郭德綱在北京一次相聲表演上相遇。世紀交替之際的郭德綱十分落魄,四處奔走茶館和小劇場,只為求一口飯吃。在這之前他曾多次嘗試進入相聲界,拜名師講名段,無一都宣告失敗。
  • 德雲社曾停演7天,郭德綱親自下的命令,做這一切都是因為一個人
    看過德雲社相聲的網友應該了解封箱的意思,一般在封箱之後,德雲社才會停止所有的演出,不過在德雲社20多年的歷史上,曾經有過一次非封箱狀態下的停演,而且整整停演了7天,並且是郭德綱親自下的命令不過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于謙並不是德雲社的創始人,而且在于謙之前,郭德綱還有一個生死之交的老搭檔,他就是德雲社的創始人之一張文順,而德雲社的那次停演也是因為他。
  • 苦苦停演200多天之後,郭德綱發出微博確認,德雲社準備開箱
    停演200多天之後,德雲社開箱的日子終於臨近。疫情爆發以來的這段時間,德雲社的很多工作都基本停滯。郭德綱本來年前就開始錄製《歡樂喜劇人》第六季,他擔任主持人,德雲社的兩對演員也參加了角逐,孟鶴堂和周九良,燒餅和曹鶴陽。
  • 德雲社的三位創始人,最後為何郭家獨大?孫越才是擠走李菁的元兇
    眾所周知,北京相聲大會創始人有三個,分別是郭德綱、張文順和李菁,那為什麼現在只有郭德綱一家獨大,真的因為老郭氣量小容不下人,將二位曾經的夥伴擠走了嗎?而到了2004年,于謙老師的正式加盟,讓郭德綱變成了真正的出師有名,在于謙和石寬富的牽線下,郭德綱拜侯耀文前輩為師,再加上鳳凰衛視力捧,德雲社和老郭終於小有名氣,這時候德雲社文化公司也正式成立,並且把商業作為證券的主要方向,這時候元老們和出名的弟子也都還在,人與人之間也沒什麼矛盾,因為人少,只要接了商演,有錢大家一起掙,誰名氣大演得多誰就多拿公平公正也沒人計較。
  • 張文順是德雲社早期成員,並不持有股份,郭德綱為何稱他創始人?
    但是一說德雲社的創始人,我們就可以明了,郭德綱曾經不止一次地說過:我和張文順,還有李菁,就是德雲社的創始人。那麼現在大家就知道了吧,德雲社原來總共有三位創始人,一位是郭德綱,還有一位是李菁,最後一位就是張文順,李菁不必多說,他的光輝事跡,毅然決然離開德雲社,怒懟郭德綱,早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 郭德綱: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
    班主自己也沒少拿自己砸掛,老兩口登臺獻藝時,郭老師經常眉飛色舞地嚷嚷:「假設郭德綱在相聲演員這個群體裡人緣不好……」於老師客客氣氣擺一擺手:「那不用假設。」 郭德綱紅了十多年,也被黑了十多年,「睚眥必報」這個標籤牢牢粘在他身上,揮之不去。
  • 侯震:郭德綱只是我們公司的籤約藝人,董事長才是德雲社的掌權者
    為了能讓德雲社撐下去,作為創始人也是團隊主心骨的郭德綱去了一個叫《超級大贏家》的節目裡當主持人。彌留之時,張文順給德雲社留下了兩個字的誡語——團結。可見作為創始人之一,張文順是十分希望德雲社能長久的走下去的。
  • 德雲社被停演的7位演員,張雲雷因口無遮攔,而他直接被逐出師門
    從一個相聲小團體發展到現在,德雲社離不開郭德綱的付出。       郭德綱在管理德雲社這一塊,有著很嚴格的規矩,相聲是一個傳統藝術,所以尊師重道很重要。                               德雲社嚴格遵守的不僅僅是那些條條框框,還有徒弟們的品行。
  • 張文順:德雲社為他停演9天,他的離去就像割掉了郭德綱的心頭肉
    相聲逐漸發展得越來越好,尤其是在郭德綱的帶領下,拯救了整個相聲行業,德雲社的相聲能夠受到大家的喜愛,不僅是郭德綱一個人的努力,是德雲社全體員工的集體努力和支持才讓相聲重新發揚光大,而這其中德雲社的元老級的人物張文順先生為德雲社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 都說郭德綱成就了德雲社,那誰成就了郭德綱呢?他甘願做老郭臺階
    侯耀文,其實不然,而真正成就郭德綱應該是張文順老爺子。到了後來,他更是託人、找關係想把郭德綱弄進北京曲藝團,可惜因為同行作梗,始終未能如願。2003年「北京相聲大會」的經營狀況逐漸好轉,隨後更名為「德雲社」。但是那年的張文順被查出了食道癌,但他依然堅持工作,幫助郭德綱。
  • 德雲社停業整頓,元老攜兒徒公然背叛,郭德綱大喜:辦節日慶祝
    一、山雨欲來風滿樓 1995年,22歲的郭德綱第三次進京,他後來說這一次是要做「那些人的狗」,做「他們的馬仔」,只為被收留賞一口飯吃,但是他們不要,硬生生逼著他創辦了德雲社的前身「北京相聲大會」,創始人還有張文順和李菁。
  • 沒有他就沒有德雲社,在他過世之後,郭德綱對他仍心懷感激
    沒有他就沒有德雲社,在他過世之後,郭德綱對他仍心懷感激在前幾年,相聲演員還沒有像現在一樣受人歡迎,而如今全世界再一次風生水起,進入了大眾的視野,成為了人們閒時解悶的最佳選擇。而談到現在的相聲界,德雲社成了必不可少的一個,郭德綱創辦德雲社以後,帶領著大大小小的弟子共同打拼,贏得了現在的地位。他曾經說出了這樣的話,沒有張先生,就沒有德雲社的現在。
  • 曾「婚內出軌」被師娘停演,賭氣離開德雲社,今落魄到做網紅謀生
    曾婚內出軌被師娘停演,賭氣離開德雲社,今落魄到做網紅謀生說起相聲界的泰鬥人物,那還真的非郭德綱莫屬。如果一直在相聲界發展下去,相信現在的成就肯定比小嶽嶽高,奈何他選擇在德雲社最困難的時候&34;,還婚內出軌被師娘停演,如今只能淪落為網紅直播賺錢。
  • 德雲社『老郭發展史』
    郭德綱的成名史可稱得上是一部經典的勵志大片,他歷經多年坎坷奮鬥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他的故事足以激勵當今那些還在為夢想而奮鬥的年輕人!2004年,于謙老師加入德雲社,郭德綱通過于謙拜師侯耀文,以及大鵬的無意宣傳,再次走進大家的生活。在《以德服人》節目中,郭德綱曾說過一句話:任何人說他捧紅了德雲社,我都不承認,只有大鵬這麼說,我承認。這個大鵬不是趙本山的得意弟子董成鵬,而是廣播電臺的主持人,他是打開郭德綱宣傳思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