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德雲社停演7天。
這是德雲社歷史上,唯一一次主動停演,對「戲比天大」的郭德綱來說,實屬罕見。
這個15歲進京,發誓「一點轍都沒有,也要咬牙挺過來」的相聲演員,此時已過三十。在徒弟的攙扶下,這時候哭的像個淚人。
德雲社十幾年,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他都沒落一滴淚。但是撐到現在,他終於忍不住了。
哭到沒什麼力氣,郭德綱癱坐在地上。他叫過來徒弟,鄭重其事地說:
請最好的班子,辦一堂最好的白事。
徒弟走後,郭德綱在靈堂仰頭看天,咬牙切齒:我看你們誰死得過張文順!
過一會,又低頭哭起來:先生,德雲社剛好起來,該您享福了,你怎麼就走了呢?
和老先生交往十幾年,一幕幕的情景都浮上郭德綱心頭。
剛認識認識張文順的時候,郭德綱還是個沒地落腳的「北漂兒」。每天在愁一日三餐的問題。
上午,騎個破自行車去廣德樓,給茶館客人說相聲。晚上,再騎車回大興的小屋子裡,大醬煮麵糊。要是哪天沒有客人開不了場,郭德綱還得另想飯轍。
唱戲、幫工、替人寫點小東西,只要能掙錢,郭德綱都幹。
當年,懷著遠大理想,誓要振興傳統相聲的少年,已經被生活消磨了鬥志。雖然還是每天堅持說相聲寫相聲。但是,他也不知道還能堅持多久。
他愛相聲,不想讓這門手藝死了。但換個角度,他也沒有更好的能耐。從小學這個,不說相聲唱戲,他能幹嘛去呢?
一天天的,就這麼迷茫地活著,找不到未來的方向。
直到遇到張文順。
張文順是誰?
五十年代,國家成立曲藝團學員班,張文順是第一代學員。而那時候,他還在讀大學。五十年代的大學生,什麼概念?
在學員班,張文順成績優異,有時老師有事,甚至會讓他代課。但是在上了兩年學後,張文順被學員班開除。
那時候,學員班規定不準學生談戀愛。
張文順不服,他們十一二歲不能談,我二十了還不能談嗎?這不講道理。
領導找到他,和他說,主動承認錯誤,可以不開除。
張文順直接爆了粗口:玩去吧,孫賊。
接受開除,離開曲藝團,和相愛的姑娘結婚。婚後,張文順輾轉幾個單位,最後自己下海經商。在八十年代,闖下碩大一份家業。
家庭美滿,生活無憂。退休之後,張文順就成了京城提籠遛鳥的大爺。沒事兒去茶館裡喝喝茶,看看戲,聽聽相聲。
有一回,在廣德樓茶館,張文順看到了在臺上玩命賣藝討生活的郭德綱。
張文順眼睛一亮,這孩子,真有活兒。培養培養,未來是揚名立萬的好角兒。就這麼窩在茶館裡,可就廢了。
張文順,起了結交的心思。
那時候,已經是90年代末。傳統相聲式微。觀眾們看到的,大都是改良過的電視相聲。傳統相聲大段兒,一套下來幾十分鐘那種,只有北京和天津的茶館裡能聽到。
等郭德綱演出結束,從茶館老闆那領了銀錢,準備照常回去大醬煮麵糊。迎面走來一個瘦高個的乾巴老先生。
這老頭來聽好幾次了,郭德綱有印象。走起路上肩膀頭一高一低,隔老遠就能認出來。
郭德綱還以為是老票友呢,也挺高興。這年頭能聽明白傳統大段的人可不多。
倆人搭了幾句話,越說越投機。還出去吃了頓好的。當然,這頓飯,是不差錢的張文順請客。
吃飯時候,兩人商量出件大事兒。
成立北京相聲大會,讓傳統相聲回歸小劇場,給喜歡說傳統相聲的同行攢一個局。
這個北京相聲大會,就是德雲社的前身。
一開始就仨人,60的張文順,25的郭德綱,還有17歲的李菁。
張文順和李菁
人齊了,買賣就支起來了。但是一開始沒什麼活。
有時候開了場,觀眾還沒演員多。最慘的時候,臺下就坐著一位。人家接個電話。臺上的演員就得停下來等他。
郭德綱還和觀眾打趣:好好聽相聲。我們後臺人多,打起來你不佔便宜。這麼多人打一個,你討得了好嗎?
觀眾哈哈大笑,演出繼續。
臺前逗觀眾樂,但是回後臺郭德綱就愁眉苦臉,這賣力演一天,連飯錢都沒著落。
作為管事的,演員工錢還得照發。
郭德綱一張鋪蓋兩身衣服,窮的和什麼似的。李菁也差不多。哪裡弄錢呢?
只能靠張文順。
德雲社最困難的幾年,張文順臺上賣藝,臺下還往裡面搭了不少錢。家境殷實,這些錢算不得傷筋動骨。
但是老頭很開心,花了錢也從來不計較,整天樂呵呵的。反而是郭德綱李菁不好意思,能少花點就少花點。
撐過這幾年,全靠張文順。
扛過了最初的幾年,德雲社慢慢在京城站穩了腳跟。又在後來的某一天,似乎一夜之間火遍了全國。德雲社的演員,一下子多了起來。
這時候,張文順在臺上給郭德綱當著捧哏,下臺還要制定規矩制度。人多了就得有規矩,要讓大夥幹得踏實,錢拿得公平。
這活兒,指著郭德綱李菁可不行。倆毛頭小子啥也不懂。特別是郭德綱,都沒上過學。這事兒,還得是開過公司,懂得管理的張文順來。
比起相聲的捧哏專業,張文順其實更擅長這些管理上的東西。看人準,買賣精。張文順在世時候,德雲社裡一片祥和。
就算病種躺在醫院裡,也沒有一個人敢挑刺兒炸毛兒。
老先生張文順,才是德雲社當時最核心的主心骨。郭德綱雖然是班主,見到老先生也是恭敬有加。
財務危機、場地問題、同行間的明爭暗鬥,江湖風雨,張文順老先生一肩扛。
那十年裡,張文順擋下了全部的風雨。郭德綱于謙等人,在他庇護下快速成長。
2008年,張文順又一次重病住院,癌症晚期。這一次,年過70歲的他再沒有好起來。
失去了張文順的庇護,郭德綱等人,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
但是當時他還不知道,他只知道,德雲社這幾十口子人,全都欠了老先生天大的情。
老先生一走,德雲社的天真的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