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順:德雲社為他停演9天,他的離去就像割掉了郭德綱的心頭肉

2021-01-11 語情娛樂資訊

相聲逐漸發展得越來越好,尤其是在郭德綱的帶領下,拯救了整個相聲行業,德雲社的相聲能夠受到大家的喜愛,不僅是郭德綱一個人的努力,是德雲社全體員工的集體努力和支持才讓相聲重新發揚光大,而這其中德雲社的元老級的人物張文順先生為德雲社做出了不小的貢獻。在張文順去世的時候,德雲社停了九天的表演為了悼念他,他的離去就像割掉了郭德綱的心頭肉。

張文順一生都在表演相聲,直到退休後又和郭德綱搭檔表演,後來和郭德綱、李菁三個人成立了德雲社。自從成立以來,張文順就為德雲社盡心盡力,可以說如果沒有張文順先生最開始付出的心血的話,德雲社不可能走到今天這麼輝煌的地步。

張文順是很看重團結的,在2008年的時候有一名相聲演員因為有了一點小名氣就想自己單獨幹,受到了張文順的批評,還把這名相聲演員的字給取回來了。也正是這件事整頓了德雲社的風氣,讓德雲社變得更加團結。可以說退休後的張文順直到去世的時候都在為德雲社著想。

張文順在教學上也是不敢有絲毫的懈怠,一直盡心盡力地教學,把自己所有的經驗都傳授給孩子們,而且他還根據每個人不同的風格對傳統的節目進行了改編,讓演員上臺的時候能夠更加突出自己的特點。

不過正是因為對表演的尊敬和敬畏,導致張文順先生的身體出現了不同程度上的損傷,而且年紀大了之後,張文順的身體都不能足以坐起來,只能每天躺在床上,經過治療後還是沒能挽回他的生命,張文順在2009年的時候去世了。

張文順先生去世後的九天內,德雲社取消了全部的演出,停演九天,為了紀念德雲社的老前輩。他的靈堂當時就設立在德雲社的德雲書館,就是為了讓人們記住張文順先生對德雲社的突出貢獻。

在出殯的時候,郭德綱痛苦不已,一是不忍自己亦師亦友的恩師去世,二是感激張文順對德雲社作出的突出貢獻。如果成立德雲社的時候沒有張文順先生的鼎力相助,德雲社也就不能熬過最初的那段艱難歲月。

張文順先生的去世是世間的自然規律,沒有人長生不老,而就算這樣,張文順先生的離世還是令人無法接受,不論是德雲社的眾多弟子,還有很多愛聽張文順先生相聲的觀眾。

這樣的一位相聲界的泰鬥人物的去世讓很多人感到惋惜,很多人都說如果張文順生活在現如今這個年代的話,肯定會有更大的作為,不過現在說什麼都沒有用了。

現如今,如果想看張文順先生的相聲的話,還能夠在網上搜索到他的相聲表演視頻,不過遠不及現場聽更有相聲的韻味,更能體會到他幽默的風格。希望有張文順先生這麼好的例子,德雲社的弟子們能夠學習張文順先生對相聲的執著,把相聲發揚光大。

相關焦點

  • 張文順:德雲社的創始人,張文順護他周全,郭德綱方能如履薄冰
    2009年早春2月的某天,對郭德綱來說,又是個大日子,他令德雲社停演7天。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一個人。那個護他周全的老爺子,德雲社的創始人之一,張文順。早些年間郭德綱曾多次想要進入相聲界混口飯吃養家餬口。當時的他沒有任何名聲和靠山,全憑自己的摸爬滾打,可惜卻無一例外的失敗。之後他進入到文工團,希望得到一個講相聲的機會。
  • 郭德綱抱頭痛哭:只因他的離世,全德雲社上下停演七天
    郭德綱抱頭痛哭:只因他的離世,全德雲社上下停演七天當今相聲界,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應該就是郭德綱了,他所帶領的德雲社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相聲團體,也被網友們戲稱為:「德雲男團!」樹大招風,隨著德雲社的勢力範圍越來越大,隨著而來的就是各種非議,尤其是主流相聲界與郭德綱之間的各種紛爭。在此,他們之間的恩怨我們就不多詳述了,我們來說一下德雲社的這位重量級演員,他的去世讓班主郭德綱痛哭流涕,更是讓整個德雲社上下停演了七天!這位重量級的相聲演員,就是相聲表演藝術家張文順老先生。
  • 停演七天,辦最好的白事,郭德綱:他才是德雲社真正的創始人
    德雲社停演7天。這是德雲社歷史上,唯一一次主動停演,對「戲比天大」的郭德綱來說,實屬罕見。過一會,又低頭哭起來:先生,德雲社剛好起來,該您享福了,你怎麼就走了呢?和老先生交往十幾年,一幕幕的情景都浮上郭德綱心頭。
  • 德雲社真正創始人張文順:沒有他的幫助,郭德綱就沒有今天的輝煌
    2009年早春2月的某天,對郭德綱來說,又是個大日子,他令德雲社停演7天。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一個人。他開始到小茶館給人說相聲為生,畢竟他也要賺錢,更要生存。張文順把郭德綱看做真正的朋友,即便身無分文也要幫助他的事業。為了能讓郭德綱徹底進入相聲界,張文順還動用自己的關係為他打通人脈。
  • 他給曹雲金取名、為德雲社花光積蓄,郭德綱:我看誰死的過張文順
    德雲社的掌門人,開啟相聲新時代的郭德綱,而他身邊這位模樣清瘦的老爺子,則是他一生敬重的忘年交:張文順。在臺上聽著聽著,張文順來了精神,那個看起來貌不驚人的小黑胖子,說起相聲妙語連珠,讓他樂得前仰後合。於是第二天他又來聽,第三天還來。
  • 郭德綱失聲痛哭:只因他的離去,德雲社全體停演七天
    而這個小黑胖子就是如今的「桃兒」郭德綱,當年他結合老先生張文順和青年相聲演員李菁在北京開始了劇場相聲的「復活」大業,取名「北京相聲大會」。最尷尬的時候臺上他們三個人說相聲,臺下只有一個人在看,觀眾上廁所的時候他們三個只能在臺上閒聊等著,就這樣在風風雨雨中堅持至今,才有了在海外開相聲分社的德雲社。
  • 他幫曹雲金取名、為德雲社花光積蓄,郭德綱:我看誰死得過張文順
    在臺上聽著聽著,張文順來了精神,那個看起來貌不驚人的小黑胖子,說起相聲妙語連珠,讓他樂得前仰後合。於是第二天他又來聽,第三天還來。郭德綱心懷鴻鵠之志,張文順願送他一場東風,助他扶搖直上。為了讓郭德綱正式打入相聲界,張文順四處託關係找朋友,想為郭德綱覓得名師,甚至找過把他開除學籍的北京曲藝團,雖然事情沒辦成,但張文順這份知遇之恩,郭德綱永生難忘。
  • 德雲社曾停演7天,郭德綱親自下的命令,做這一切都是因為一個人
    看過德雲社相聲的網友應該了解封箱的意思,一般在封箱之後,德雲社才會停止所有的演出,不過在德雲社20多年的歷史上,曾經有過一次非封箱狀態下的停演,而且整整停演了7天,並且是郭德綱親自下的命令不過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于謙並不是德雲社的創始人,而且在于謙之前,郭德綱還有一個生死之交的老搭檔,他就是德雲社的創始人之一張文順,而德雲社的那次停演也是因為他。
  • 他是張文順的外孫子,位列德雲社四公子,為何會叫郭德綱爸爸?
    對於喜歡德雲社的老觀眾來說,一定對張文順這個名字不陌生,他是德雲社的創立者之一,可謂是勞苦功高。曾經郭德綱這樣評價道,稱如果沒有張文順就沒有德雲社的今天,由此可見其重要地位。在2009年的2月份,行將就木的張文順在彌留之際,向郭德綱說出了自己的遺言,希望對方能夠照顧好自己的外孫子。
  • 張文順是德雲社早期成員,並不持有股份,郭德綱為何稱他創始人?
    說起張文順老先生,可能我們都不太熟悉。但是一說德雲社的創始人,我們就可以明了,郭德綱曾經不止一次地說過:我和張文順,還有李菁,就是德雲社的創始人。那麼現在大家就知道了吧,德雲社原來總共有三位創始人,一位是郭德綱,還有一位是李菁,最後一位就是張文順,李菁不必多說,他的光輝事跡,毅然決然離開德雲社,怒懟郭德綱,早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張文順與李菁不同,他一直默默無聞的為德雲社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即便德雲社風雨飄搖之際,他也堅守自己的初心。
  • 都說郭德綱成就了德雲社,那誰成就了郭德綱呢?他甘願做老郭臺階
    到了後來,他更是託人、找關係想把郭德綱弄進北京曲藝團,可惜因為同行作梗,始終未能如願。2003年「北京相聲大會」的經營狀況逐漸好轉,隨後更名為「德雲社」。但是那年的張文順被查出了食道癌,但他依然堅持工作,幫助郭德綱。
  • 「德雲社元老」張文順,2009年臨終留下7個字,讓郭德綱感激一輩子
    在不演相聲的時候,他就會幫別人寫個劇本,或者去劇組跑跑龍套,偶爾還去當個主持。就這樣他憑藉自己強大的生存欲望,在北京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生活了下來。在1996年,他被王玥波賞識來到其所在的茶館說相聲。郭德綱的到來,確實讓茶館的生意好了很多。後來他遊走於各大劇組之間繼續尋找機會,直到1998年,一次偶然機會,他遇到了從北京曲藝團退下的張文順。
  • 德雲社前世今生之趣談,德雲故事之張文順
    小編上文介紹了郭德綱和于謙的美好愛情故事,今天來講一位重量級的人物,他就是張文順先生。郭德綱和張文順可以說是忘年之交,一起經歷風風雨雨,陪著郭德綱走過了十幾年的艱難歲月,南徵北戰時有他,樂享清平的時候卻悄然逝去。張文順先生是因為食道癌逝世,如果能看到現在相聲的繁榮和德雲社的發展他老人家也應該泉下有知了。
  • 沒有他就沒有德雲社,在他過世之後,郭德綱對他仍心懷感激
    ,後來兩個人決定成立北京相聲大會,現在已經演變成了我們眾所周知的德雲社。,同行裡的一些人看不得就來鬧事,還有一位藝術家甚至以保護傳統藝術來抵制德雲社,這件事情張文順聽後非常生氣,氣衝衝的與那些來鬧事的人整整理,這時的張文順已經身患癌症,他是在用自己的全部力量保護德雲社。
  • 張文順彌留之際,將外孫託付給郭德綱,12年後他的現狀讓人惋惜
    對於郭德綱而言,他對於張文順老先生也常懷著一個感恩之心:「沒有張文順就沒有德雲社的今天!」這無疑是對張老爺子最大的肯定。生命彌留之際,他將自己的老伴兒跟閨女張德豔,以及外孫子寧雲祥交託給了郭德綱,當時指著郭德綱對外孫寧洋說道:「從今以後,他就是你的親爸爸!」聽到張文順先生的這番話後,郭德綱沒有任何猶疑點頭應了下來。
  • 張文順相聲造詣很高,郭德綱早期多虧有他
    張文順先生在相聲方面的造詣,毋庸置疑,不僅高,而且別具特色。要不然,他怎麼會和郭德綱搭檔那麼長時間?郭德綱之所以會和張文順搭檔,就是因為張文順的水準和造詣是沒有問題的。「三分逗,七分捧」的道理大家知道,郭德綱對張文順的尊敬與認可,就是起源於張文順先生的水準。而且,大家都知道,張文順的年齡可比郭德綱大了不少,而郭德綱在相聲圈是出了名的反應快,一般的相聲演員與他合作,往往接不住哏造成冷場。而張文順與郭德綱搭檔那麼默契,由此可見張文順反應很快,高齡又反應快,側面可以反應張文順的實力。
  • 花光積蓄給德雲社「墊背」,葬禮上的郭德綱:我看誰死得過張文順
    郭德綱後來曾言:「沒有張先生,就沒有如今紅紅火火的德雲社。」1、奇緣巧遇1998年風雪之際,張文順和郭德綱在北京一次相聲表演上相遇。世紀交替之際的郭德綱十分落魄,四處奔走茶館和小劇場,只為求一口飯吃。在這之前他曾多次嘗試進入相聲界,拜名師講名段,無一都宣告失敗。
  • 我有癌症,你讓他弄死我!張文順當年力挺郭德綱,老郭投桃報李!
    張文順逝世後,世間再無全本《大實話》提起《大實話》這個節目,就不得不說曾經郭德綱的一位恩人,德雲社的最早創始人張文順,早年間德雲社版本的《大實話》就是張文順創作的,全本的《大實話》原先是分為捧哏和逗哏兩部分的,後來老先生病故以後,郭德綱版本的《大實話》裡再也沒有了全本,幾次精簡以後,就成了現在德雲社短版的《大實話》張文順,何許人也?
  • 張文順是相聲界前輩,又是德雲社的創立者,郭德綱為啥不拜他為師
    而張文順為郭德綱,為德雲社做的最大貢獻,就是老爺子的奠基作用。1995年,北京相聲大會剛開張的時候,張文順的名氣,遠大於當時的郭德綱。無論是傳說中的頭號綱絲張德武,還是徐德亮,乃至何偉,都是通過張文順先生進入德雲社的。而這些人,以後也成為了德雲社初期的頂梁柱。而當時的郭德綱,早就和曾經學藝的老師楊志剛鬧僵。
  • 張文順是相聲界前輩,又是德雲社的創立者,郭德綱為啥不拜他為師
    而張文順為郭德綱,為1995年,北京相聲大會剛開張的時候,張文順的名氣,遠大於當時的郭德綱。 無論是傳說中的頭號綱絲張德武,還是徐德亮,乃至何偉,都是通過張文順先生進入德雲社的。而這些人,以後也成為了德雲社初期的頂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