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社元老」張文順,2009年臨終留下7個字,讓郭德綱感激一輩子

2021-01-11 憶沫文娛

說起相聲界的泰鬥人物,相信大家想到的都是郭德綱吧。多年來,他成立的德雲社人才輩出,出了很多優秀的弟子。現在最火的相聲團那真的非郭德綱的德雲社莫屬。而在2009年,德雲社元老張文順臨死前留下的一句話,夠郭德綱感激一輩子。

眾所周知,郭德綱成立德雲社的背後,也有著一段不為人知的辛酸往事。為了尋找演繹機會,甚至砸鍋賣鐵,妻離子散。他到處借錢,三次往返於北京,卻都以失敗告終。當時表演相聲是不掙錢的,有時一個劇場只有兩三個人,那麼郭德綱是靠什麼生存下來的呢?

當時的郭德綱一直在北京尋找機會,一無所有的他只能住著最便宜的地下室,他將北京轉了個遍,哪裡便宜就住在哪,不管路程有多遠。在不演相聲的時候,他就會幫別人寫個劇本,或者去劇組跑跑龍套,偶爾還去當個主持。就這樣他憑藉自己強大的生存欲望,在北京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生活了下來。

在1996年,他被王玥波賞識來到其所在的茶館說相聲。郭德綱的到來,確實讓茶館的生意好了很多。後來他遊走於各大劇組之間繼續尋找機會,直到1998年,一次偶然機會,他遇到了從北京曲藝團退下的張文順。

因為人手不夠,郭德綱便被臨時拉過來幫忙。而郭德綱的天賦及專業能力,讓張文順很是震驚。還時常與郭德綱、徐德亮等人每周都會舉辦一次相聲大會。

張文順對郭德綱非常的照顧,在郭德綱受到大家的排擠時,他二話不說甘願為郭德綱做捧哏。要知道張文順當時在相聲界已經是有資歷的老前輩了,能這樣放下身段也是非常不易的。

後來為了不埋沒人才,張文順還用自己的人脈將郭德綱送進了北京曲藝團。剛開始曲藝團承諾郭德綱"幹得好可以把妻子兒女的戶口遷到團裡。但3年過去當時的承諾還是沒有兌現,反倒一個外地人的戶口進入了團裡。這讓郭德綱很是氣憤,便再次投身進入江湖。

2003年他將自己的"相聲大會"改成改名為"德雲社"。在德雲社紅火時期,恰逢大鵬給相聲大師郭全寶作紀念,就找到了德雲社相聲,而張文順一直在背後默默地支持著他。後來,徐德亮與王文林等骨幹退出德雲社,這給德雲社帶來了很大的打擊,把張文順這個時候的身體狀況也每況愈下,後來被查出身患癌症,在生命的最後一分鐘都還用盡力氣說:要支持郭德綱。

記者曾問張文順:同樣身為德雲社的創始人,有沒有嫉妒過郭德綱?對此,他表示:願意當郭德綱成功路上的階梯。在他70大壽的時候,與多年好朋友的郭德綱一起表演了相聲《大實話》,這也是他生命中最後一次登臺演出。當時在臺上的他身體已經非常虛弱,還是靠著氧氣瓶與輪椅才能支撐得下去。在下臺後,張文順就直接倒下了。

知心朋友郭德綱為他遍尋名醫,用最好的藥,來報答這位一步一步幫助自己的大恩人。張文順知道自己的身體情況,在臨終前,還勸告郭德綱節省點醫藥費。

在臨終前他寫下了《德雲社春秋十年》七個大字,寫完後就停止了呼吸。臨終前心裡都還關心著德雲社,留下的七個大字,讓郭德綱感激一輩子,他的言辭之間都是希望德雲社能在郭德綱的帶領下發展得越來越好。

來到北京後,經歷那麼多磨難的郭德綱都沒有掉過淚,但在張文順的葬禮上他哭成了淚人。還發狠地說到:給老頭兒辦一場最好的百事,看誰死得過張文順。不得不說,兩人的關係真的太鐵了。可以說沒有張文順,郭德綱的相聲之路也不會發展得如此順利,在張文順去世後,德雲社的後臺一直供著張文順的照片。

相聲是一門語言藝術,一直以來相聲這個表演都非常的受歡迎,在近幾年在郭德綱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觀眾喜歡這門語言藝術。曾隨著一些新生力量的湧入,老一輩的相聲演員也不再出現在觀眾的視野,只有德雲社依舊一如既往地為我們帶來更多精彩的表演,總是能逗樂一大批觀眾。

如今德雲社在相聲界已經站穩了腳跟,對國家的傳統文化也起到了一定的傳承作用。但一起打江山的張文順卻看不到這樣的盛景,不過德雲社如今的發展蒸蒸日上,相信他在天有靈也會為郭德綱高興吧。

相關焦點

  • 張文順:德雲社為他停演9天,他的離去就像割掉了郭德綱的心頭肉
    相聲逐漸發展得越來越好,尤其是在郭德綱的帶領下,拯救了整個相聲行業,德雲社的相聲能夠受到大家的喜愛,不僅是郭德綱一個人的努力,是德雲社全體員工的集體努力和支持才讓相聲重新發揚光大,而這其中德雲社的元老級的人物張文順先生為德雲社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 張文順:德雲社的創始人,張文順護他周全,郭德綱方能如履薄冰
    2009年早春2月的某天,對郭德綱來說,又是個大日子,他令德雲社停演7天。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一個人。那個護他周全的老爺子,德雲社的創始人之一,張文順。早些年間郭德綱曾多次想要進入相聲界混口飯吃養家餬口。當時的他沒有任何名聲和靠山,全憑自己的摸爬滾打,可惜卻無一例外的失敗。之後他進入到文工團,希望得到一個講相聲的機會。
  • 德雲社高峰發文,紀念義父張文順去世十周年,網友:先生千古
    2月16日晚間,德雲社相聲演員高峰更新微博:「義父張文順先生十周年祭!」2009年2月16日凌晨5時25分,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德雲社元老張文順先生與世長辭,享年71歲。張文順出生於1938年10月17日,北京德雲社創始人之一。
  • 沒有他就沒有德雲社,在他過世之後,郭德綱對他仍心懷感激
    沒有他就沒有德雲社,在他過世之後,郭德綱對他仍心懷感激在前幾年,相聲演員還沒有像現在一樣受人歡迎,而如今全世界再一次風生水起,進入了大眾的視野,成為了人們閒時解悶的最佳選擇。在北京相聲大會剛剛建立時,沒有任何啟動資金,張文順就拿出自己多年的錢支持郭德綱工作。等事情一切處理妥善時,張文順建議郭德綱接收幾個徒弟。
  • 花光積蓄給德雲社「墊背」,葬禮上的郭德綱:我看誰死得過張文順
    為了給老郭正名,他還多次動用人脈想讓他進入曲藝團混個頭銜。但由於曲藝團一名領導當初和張文順有過節,這事最終不了了之。後來相聲大會的發展有了點起色,更名為「德雲社」正式對外開放接單。為了讓德雲社擴張發展,張文順打算讓郭德綱收徒,培養幾位接班的徒弟。張先生在德雲社辦公室大筆寫下八個字,「雲鶴九霄,龍騰四海」。
  • 德雲社真正創始人張文順:沒有他的幫助,郭德綱就沒有今天的輝煌
    2009年早春2月的某天,對郭德綱來說,又是個大日子,他令德雲社停演7天。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一個人。張文順並不在乎這些,只要能讓這個年輕人往上走,自己即便是個墊背的也知足了。2009年的時候,郭德綱像往常一樣來醫院探望張文順。
  • 他給曹雲金取名、為德雲社花光積蓄,郭德綱:我看誰死的過張文順
    「四個字太長了觀眾不好寫,把我那個文字去了吧,就叫德雲社。」臨改名時,張文順這樣說。眾人面面相覷,論年齡論資歷論身份,張文順遠在郭德綱之上,但他對虛名並不在意,哪怕之後德雲社火遍大江南北,他也不曾爭長論短。
  • 被張文順拿命保護的郭德綱:遭眾徒弟「羞辱」,稱郭德綱無德行
    從德雲社離開後,本應塵歸塵、土歸土,「雲」字還回去。可誰料,面對郭德綱修家譜一事,表現強硬,先是發微博表示自己還叫何雲偉!而另一邊,張文順對郭德綱卻是拼了命的保護。張文順,是德雲社的創始人之一,也是相聲界的鼻祖。
  • 德雲社後臺供著五位老先生,除了侯耀文張文順,其他幾位什麼來頭
    2019年是德雲社全面爆發的一年,除了孟鶴堂張鶴倫等已經有名氣的演員,其他的演員也耗費了郭德綱不少心血和資源。雖然現在觀眾們捧的隊長各不一樣,但是在德雲社後臺,掛著一直是五位先生的遺像,分別是:德雲社的創辦人之一張文順先生,郭德綱的師傅侯耀文先生,德雲社的元老李文山先生,西河大鼓門裡的師傅金文聲先生,以及相聲的祖師爺東方朔。
  • 他幫曹雲金取名、為德雲社花光積蓄,郭德綱:我看誰死得過張文順
    2003年,大家覺得相聲大會的名字不響亮,就從張文順郭德綱名字中各擇一字,叫文德雲社。「四個字太長了觀眾不好寫,把我那個文字去了吧,就叫德雲社。」臨改名時,張文順這樣說。曹雲金不服,發文聲稱「雲」字是張文順給他取的,是器重鼓勵自己的意思,並曬出張文順相贈的一枚印章。因為彼時張文順已經去世,有沒有這段公案,外人很難確定。但德雲社「雲」字藝名的來歷,確實源自張文順。而且,向徒弟索回藝名的事,張文順早在郭德綱之前已經做過。
  • 掏家底給郭德綱鋪路,臨走只留下兩字,為何張文順鐵了心幫郭德綱
    ,1998年的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張文順在茶館被臺上說相聲的郭德綱深深吸引,對相聲頗有造詣的張文順當時就覺得臺上這個孩子是個可造之材,張文順就決定拿出自己的所有積蓄幫助這個追夢的年輕人,他們一起和創立了「北京相聲大會」。
  • 同是德雲社創始人,李菁和張文順一點股份都沒有,郭德綱做的對嗎
    在相聲最低谷那些年,能混個溫飽就不錯了,估計你讓誰出錢入股,誰都得跟你急了。 三年後的2006年,德雲社正式註冊成為「北京德雲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為了德雲社的正常運營,郭德綱做編劇,做主持,甚至還要去到大街上做真人秀,讓人24小時當猴看。 而郭德綱的媳婦王惠也賣了首飾,賣了夏利,全力資助老公的事業。
  • 張文順彌留之際,將外孫託付給郭德綱,12年後他的現狀讓人惋惜
    對於郭德綱而言,他對於張文順老先生也常懷著一個感恩之心:「沒有張文順就沒有德雲社的今天!」這無疑是對張老爺子最大的肯定。在張文順老師臨終之時,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自己的外孫寧雲祥,他基於郭德綱桃李必報的為人,將外孫託付給了郭德綱。殊不知,這麼多年過去,寧雲祥現狀如何呢?臨終囑託比山重寧雲祥,原名寧洋,是一個地道的北京小夥兒。他一出生,似乎就跟相聲結下了不解之緣。
  • 德雲社停業整頓,元老攜兒徒公然背叛,郭德綱大喜:辦節日慶祝
    一、山雨欲來風滿樓 1995年,22歲的郭德綱第三次進京,他後來說這一次是要做「那些人的狗」,做「他們的馬仔」,只為被收留賞一口飯吃,但是他們不要,硬生生逼著他創辦了德雲社的前身「北京相聲大會」,創始人還有張文順和李菁。
  • 德雲社曾停演7天,郭德綱親自下的命令,做這一切都是因為一個人
    看過德雲社相聲的網友應該了解封箱的意思,一般在封箱之後,德雲社才會停止所有的演出,不過在德雲社20多年的歷史上,曾經有過一次非封箱狀態下的停演,而且整整停演了7天,並且是郭德綱親自下的命令在進入曲藝團沒幾年,張文順和團裡的一個姑娘墜落了愛河,不過當時團裡有規定不讓談戀愛,於是團裡就想讓張文順認個錯,說是可以既往不咎,但張文順心想自己二十多歲的人,談個戀愛又有什麼錯,所以就拒絕了團裡的要求。
  • 他是張文順的外孫子,位列德雲社四公子,為何會叫郭德綱爸爸?
    對於喜歡德雲社的老觀眾來說,一定對張文順這個名字不陌生,他是德雲社的創立者之一,可謂是勞苦功高。曾經郭德綱這樣評價道,稱如果沒有張文順就沒有德雲社的今天,由此可見其重要地位。在2009年的2月份,行將就木的張文順在彌留之際,向郭德綱說出了自己的遺言,希望對方能夠照顧好自己的外孫子。
  • 張文順是相聲界前輩,又是德雲社的創立者,郭德綱為啥不拜他為師
    當張文順把自己的女兒和外孫都託付給郭德綱的時候,郭德綱只說了三個字,「有我呢。」張文順點點頭,一切盡在不言中。簡單的言語,更多的是二人心照不宣。能成為一個值得託孤的人,說明張文順與郭德綱之間,彼此不但十分了解,更是十分信任。
  • 張文順是相聲界前輩,又是德雲社的創立者,郭德綱為啥不拜他為師
    當張文順把自己的女兒和外孫都託付給郭德綱的時候,郭德綱只說了三個字,「有我呢。」張文順點點頭,一切盡在不言中。 簡單的言語,更多的是二人的心照不宣。1995年,北京相聲大會剛開張的時候,張文順的名氣,遠大於當時的郭德綱。 無論是傳說中的頭號綱絲張德武,還是徐德亮,乃至何偉,都是通過張文順先生進入德雲社的。而這些人,以後也成為了德雲社初期的頂梁柱。
  • 德雲社創始人之一,臨終前把家人交給郭德綱,11年來一直照顧
    郭德綱現在紅了,那一年的辛酸是值得的。他必須感謝這個人,因為沒有他,今天的德雲社就沒有了,在郭德綱最窮的時候,他並沒有放棄和這個年輕一代一起創建德雲社。因此,在一些重要的場合,他仍然會帶他走出去,表達他的心聲。在一瞬間,這個樣子的老人已經死了11年了。
  • 都說郭德綱成就了德雲社,那誰成就了郭德綱呢?他甘願做老郭臺階
    但聽完這小子說完相聲,張文順就跟旁邊人說:這小子未來是個角!那時候的郭德綱一窮二白,也正是那次相識,張文順老爺子決定要幫助他。因為張文順老爺子自打當年因為談戀愛(和師妹)退出北京曲藝團以後,經商多年家境殷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