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張文順的外孫子,位列德雲社四公子,為何會叫郭德綱爸爸?

2021-01-07 侃侃圈子裡的事

對於喜歡德雲社的老觀眾來說,一定對張文順這個名字不陌生,他是德雲社的創立者之一,可謂是勞苦功高。曾經郭德綱這樣評價道,稱如果沒有張文順就沒有德雲社的今天,由此可見其重要地位。在2009年的2月份,行將就木的張文順在彌留之際,向郭德綱說出了自己的遺言,希望對方能夠照顧好自己的外孫子。

這個人名叫寧雲祥,本名叫做寧洋,他自幼便與相聲結下了不解之緣。寧雲祥的母親名叫張德豔,雖然然是女子不過也非常喜歡相聲這門藝術,曾經拜了李文山為師,進行刻苦的學習。在家庭的薰陶之下,寧雲祥兒時便經常去聽相聲,尤其是喜歡聽外公張文順的段子,因此心裡對其充滿了敬仰之情。在2008年,張文順先生被查出了食道癌,雖然進行了治療,但依然於事無補。在2009年的2月16日,他感到死亡即將要降臨,於是叫來了老伴、閨女和外孫,將其一同託付給了郭德綱,並且還讓寧雲祥稱呼郭德綱為親爸爸,說完沒多久就咽了氣。那一年,寧雲祥21歲。

在當年的6月份,郭德綱收弟子嶽雲鵬、朱雲峰(燒餅)、趙雲俠,寧雲翔以及陶雲聖為「雲字科」第二批弟子,並對他們寄予了厚望。在李菁、曹雲金、劉雲天和何雲偉等人出走以後,「德雲四少」的位置便空了出來,於是張雲雷、孟鶴堂、閻鶴祥和寧雲祥四人就頂了上去,由此也可以看出郭德綱對這個張文順先生的外孫還是非常看重的。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其他三位都已經混出了名堂,而寧雲祥卻依舊不溫不火,仿佛離相聲這條路漸行漸遠。

雖然天賦一般,但郭德綱依然會其十分照顧,不僅帶他參加商演,就連各種綜藝節目也沒有落下,這這一切都源於當初的那個承諾。大家是怎麼看的呢,請在評論區裡留言吧,謝謝大家的支持。

相關焦點

  • 張文順彌留之際,將外孫託付給郭德綱,12年後他的現狀讓人惋惜
    對於郭德綱而言,他對於張文順老先生也常懷著一個感恩之心:「沒有張文順就沒有德雲社的今天!」這無疑是對張老爺子最大的肯定。在德雲社最艱難的時間裡,是一代名家張文順一直常伴郭德綱身邊扶持,在奠定了德雲社現如今的輝煌
  • 張文順:德雲社的創始人,張文順護他周全,郭德綱方能如履薄冰
    2009年早春2月的某天,對郭德綱來說,又是個大日子,他令德雲社停演7天。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一個人。那個護他周全的老爺子,德雲社的創始人之一,張文順。早些年間郭德綱曾多次想要進入相聲界混口飯吃養家餬口。當時的他沒有任何名聲和靠山,全憑自己的摸爬滾打,可惜卻無一例外的失敗。之後他進入到文工團,希望得到一個講相聲的機會。
  • 張文順是德雲社早期成員,並不持有股份,郭德綱為何稱他創始人?
    說起張文順老先生,可能我們都不太熟悉。但是一說德雲社的創始人,我們就可以明了,郭德綱曾經不止一次地說過:我和張文順,還有李菁,就是德雲社的創始人。那麼現在大家就知道了吧,德雲社原來總共有三位創始人,一位是郭德綱,還有一位是李菁,最後一位就是張文順,李菁不必多說,他的光輝事跡,毅然決然離開德雲社,怒懟郭德綱,早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張文順與李菁不同,他一直默默無聞的為德雲社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即便德雲社風雨飄搖之際,他也堅守自己的初心。
  • 花光積蓄給德雲社「墊背」,葬禮上的郭德綱:我看誰死得過張文順
    張文順趁勢耍潑:「老子癌症不怕你,你有種就弄死我。」反對德雲社的那批人後來經過老張的幾番鬧騰,紛紛止戈和解,不再鬧事。實際上張文順彼時已然是食道癌晚期,為了德雲社,他是在用性命在拼。2005年,德雲社熬過了最艱難的時期,郭德綱火了,相聲也火了。就在德雲社出名的前一年,老郭正式拜入侯耀文門下,總算是走了正統。
  • 同是德雲社創始人,李菁和張文順一點股份都沒有,郭德綱做的對嗎
    在目前的德雲社內,同為創始人,不光張文順和李菁沒有一點股份,連大角兒郭德綱自己, 也是一點股份也沒有。如果他和老婆離婚,一個子都分不到也是有可能的。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呢,因為現在的德雲社是公司形式。在工商註冊登記中,股東只有兩人,分別是佔有99%股份的王惠和1%股份的王惠的堂弟,王俁欽。
  • 德雲社真正創始人張文順:沒有他的幫助,郭德綱就沒有今天的輝煌
    這天正好是他的60歲大壽,他心情格外的好。在這裡他聽到了郭德綱講相聲,張文順十分驚訝,沒想到眼前這個20歲出頭的小夥子能有這般造詣。張文順把郭德綱看做真正的朋友,即便身無分文也要幫助他的事業。為了能讓郭德綱徹底進入相聲界,張文順還動用自己的關係為他打通人脈。
  • 他給曹雲金取名、為德雲社花光積蓄,郭德綱:我看誰死的過張文順
    德雲社的掌門人,開啟相聲新時代的郭德綱,而他身邊這位模樣清瘦的老爺子,則是他一生敬重的忘年交:張文順。郭德綱心懷鴻鵠之志,張文順願送他一場東風,助他扶搖直上。「四個字太長了觀眾不好寫,把我那個文字去了吧,就叫德雲社。」臨改名時,張文順這樣說。眾人面面相覷,論年齡論資歷論身份,張文順遠在郭德綱之上,但他對虛名並不在意,哪怕之後德雲社火遍大江南北,他也不曾爭長論短。
  • 張文順是相聲界前輩,又是德雲社的創立者,郭德綱為啥不拜他為師
    當張文順把自己的女兒和外孫都託付給郭德綱的時候,郭德綱只說了三個字,「有我呢。」張文順點點頭,一切盡在不言中。簡單的言語,更多的是二人心照不宣。能成為一個值得託孤的人,說明張文順與郭德綱之間,彼此不但十分了解,更是十分信任。
  • 張文順是相聲界前輩,又是德雲社的創立者,郭德綱為啥不拜他為師
    當張文順把自己的女兒和外孫都託付給郭德綱的時候,郭德綱只說了三個字,「有我呢。」張文順點點頭,一切盡在不言中。 簡單的言語,更多的是二人的心照不宣。1995年,北京相聲大會剛開張的時候,張文順的名氣,遠大於當時的郭德綱。 無論是傳說中的頭號綱絲張德武,還是徐德亮,乃至何偉,都是通過張文順先生進入德雲社的。而這些人,以後也成為了德雲社初期的頂梁柱。
  • 當年老藝人都反對郭德綱的相聲社叫德雲社 郭德綱「三叔」道原委
    1960年,馬歧從學員班畢業,李金鬥、張文順等人才進第二期學員班,但馬歧跟張文順關係不錯。用馬歧的話說,他跟張文順的關係遠比郭德綱近。 以下內容系蕭陶根據馬歧的兩段視頻整理而成(略有刪節):德雲社,這個名起的時候,一定有張文順。張文順他故去了,是我非常非常好的朋友。我跟張文順的關係遠比郭德綱近。張文順他還有家屬在德雲社工作。我不說名字。他起這名時跟我說了,為什麼叫德雲社?對於這個名啊,作為說相聲說書的老藝人全有意見。您該說了,撐瘋了?您是站在觀眾立場。您聽玩意兒,可樂,買票。我們不是,(我們)站在保護同行立場上。
  • 他幫曹雲金取名、為德雲社花光積蓄,郭德綱:我看誰死得過張文順
    2003年,大家覺得相聲大會的名字不響亮,就從張文順郭德綱名字中各擇一字,叫文德雲社。「四個字太長了觀眾不好寫,把我那個文字去了吧,就叫德雲社。」臨改名時,張文順這樣說。眾人面面相覷,論年齡論資歷論身份,張文順遠在郭德綱之上,但他對虛名並不在意,哪怕之後德雲社火遍大江南北,他也不曾爭長論短。
  • 張文順:德雲社為他停演9天,他的離去就像割掉了郭德綱的心頭肉
    相聲逐漸發展得越來越好,尤其是在郭德綱的帶領下,拯救了整個相聲行業,德雲社的相聲能夠受到大家的喜愛,不僅是郭德綱一個人的努力,是德雲社全體員工的集體努力和支持才讓相聲重新發揚光大,而這其中德雲社的元老級的人物張文順先生為德雲社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 德雲社前世今生之趣談,德雲故事之張文順
    小編上文介紹了郭德綱和于謙的美好愛情故事,今天來講一位重量級的人物,他就是張文順先生。郭德綱和張文順可以說是忘年之交,一起經歷風風雨雨,陪著郭德綱走過了十幾年的艱難歲月,南徵北戰時有他,樂享清平的時候卻悄然逝去。張文順先生是因為食道癌逝世,如果能看到現在相聲的繁榮和德雲社的發展他老人家也應該泉下有知了。
  • 都說郭德綱成就了德雲社,那誰成就了郭德綱呢?他甘願做老郭臺階
    但說到這裡,很多人也會不禁會問:那又是誰成就了郭德綱呢?到了後來,他更是託人、找關係想把郭德綱弄進北京曲藝團,可惜因為同行作梗,始終未能如願。2003年「北京相聲大會」的經營狀況逐漸好轉,隨後更名為「德雲社」。但是那年的張文順被查出了食道癌,但他依然堅持工作,幫助郭德綱。
  • 「德雲社元老」張文順,2009年臨終留下7個字,讓郭德綱感激一輩子
    說起相聲界的泰鬥人物,相信大家想到的都是郭德綱吧。多年來,他成立的德雲社人才輩出,出了很多優秀的弟子。現在最火的相聲團那真的非郭德綱的德雲社莫屬。而在2009年,德雲社元老張文順臨死前留下的一句話,夠郭德綱感激一輩子。
  • 同樣是創始人,為何張文順和李菁一點德雲社股份也沒有?
    那麼,張文順和李菁有德雲社的股份嗎?答案是肯定沒有。就連郭德綱也沒有,只是一個打工的,給自己妻子打工。李菁與郭德綱同為德雲社的創始人,但從德雲社的發展歷程來看,最初並沒有成立公司。德雲社最初並不叫德雲社,而是「北京相聲大會」,聽聽這個名字,就是一個聯盟組織,或者說是一個演出隊,只要會說相聲的都可以參加。
  • 從德雲社的五對相聲父子(母子)現狀,看出郭德綱人品高低
    之所以說郭德綱與郭麒麟不是最早的,原因就在於他們的前面還站著張文順。起初的時候,張文順、郭德綱、李菁三個人組建了北京相聲大會的演出場子。在相聲《論相聲五十年之現狀》中,郭德綱也說到了自己和張先生初創業時的各種心酸往事。後來,張先生不幸罹患了癌症。在生命的彌留之際,張文順將女兒張德燕和外孫寧雲祥託付給了郭德綱。
  • 摯友張文順去世,郭德綱悲痛不已,咬牙發狠「辦一堂最好的白事」
    10年前,張文順老先生仙逝,郭德綱悲痛不已,為盡最後的情誼,郭德綱決定為老先生風光大葬,「看誰死得過張文順。」一直以來,郭德綱和張文順心心相印,肝膽相照,傳為相聲界的佳話。今天,郭德綱和他的德雲社扛起了相聲界的大旗,成員遍布大江南北,開枝散葉。
  • 他是德雲社創始人之一,也是郭德綱最該感謝的人,如今家人成這樣
    現如今的德雲社在相聲界可謂是大佬了,大家也都知道德雲社是郭德綱一手創辦的,他當年的努力也沒有白費,現如今終於有所成績了,但其實郭德綱最應該感謝的這個人,如果當時沒有他,德雲社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了,當時在德雲社最困難的時候,他沒有退出反而拼盡全力的來幫助德雲社,但是這個人已經去世十多年之久了。
  • 張文順相聲造詣很高,郭德綱早期多虧有他
    張文順先生在相聲方面的造詣,毋庸置疑,不僅高,而且別具特色。要不然,他怎麼會和郭德綱搭檔那麼長時間?郭德綱之所以會和張文順搭檔,就是因為張文順的水準和造詣是沒有問題的。「三分逗,七分捧」的道理大家知道,郭德綱對張文順的尊敬與認可,就是起源於張文順先生的水準。而且,大家都知道,張文順的年齡可比郭德綱大了不少,而郭德綱在相聲圈是出了名的反應快,一般的相聲演員與他合作,往往接不住哏造成冷場。而張文順與郭德綱搭檔那麼默契,由此可見張文順反應很快,高齡又反應快,側面可以反應張文順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