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關於人臉識別、低齡未成年人犯罪立法

2020-12-23 澎湃新聞

2021年全國人大有哪些重點立法工作?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就一系列問題作出回應。

2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記者會在北京舉行。發言人在會上介紹,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將於12月22日至26日在北京舉行,多部法律案將提請本次常委會會議審議。

針對低齡未成年人犯罪立法有何規定?「人臉識別」如何立法規範?反食品浪費法將盯緊哪些問題?2021年全國人大有哪些重點立法工作?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就一系列問題作出回應。

———

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將如何規定?

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故意殺人或負刑責

嶽仲明介紹,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十八次委員長會議決定,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於12月22日至26日在北京舉行。

委員長會議建議,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修正草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議事規則修正草案、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長江保護法草案、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國防法修訂草案、鄉村振興促進法草案、海警法草案;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會議關於提請審議海南自由貿易港法草案的議案、關於提請審議反食品浪費法草案的議案、關於提請審議反有組織犯罪法草案的議案;審議全國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關於提請審議監察官法草案的議案;審議國務院關於提請審議海上交通安全法修訂草案的議案;審議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關於提請審議兵役法修訂草案的議案,關於提請審議軍事設施保護法修訂草案的議案,關於提請審議軍人地位和權益保障法草案的議案。

對於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問題,嶽仲明表示,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根據有關方面意見修改完善了有關未成年人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及相關規定。

在特定情形下,經特別程序,對法定最低刑事責任年齡作個別下調,規定: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

同時,統籌考慮刑法修改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相關問題,將收容教養修改為專門矯治教育。

———

有特殊職責的人性侵未成年人將面臨何種刑罰?

可依照刑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從業禁止

對於收養人等特殊職責人員性侵犯罪,法律是否考慮規定預防措施?

對此,嶽仲明表示,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對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女性負有監護、收養、看護、教育、醫療等特殊職責的人員實施性侵害犯罪作出了規定。

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對從業禁止作了專門規定,對利用職業便利實施犯罪,或者實施違背職業要求的特定義務的犯罪被判處刑罰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判處禁止從事相關職業。

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對其從事相關職業另有禁止或者限制性規定的,從其規定。如教師法第十四條規定,受到剝奪政治權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處罰的,不能取得教師資格;已經取得教師資格的,喪失教師資格。

此外,根據刑法相關規定,對於判處緩刑等,人民法院在判決時可以同時宣告禁止令,在刑罰執行期間禁止犯罪分子從事與未成年人有關的工作、活動,禁止其進入中小學校區、幼兒園園區及其他未成年人集中的場所。

因此,對有特殊職責的人實施性侵害未成年人的罪犯可以依照刑法等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從業禁止。

他表示,當前,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執行,健全從業禁止信息獲知、審查和執行等相關具體制度,切實防止性侵害未成年人罪犯再次從事與未成年人有關的工作、活動。

———

「人臉識別」如何立法規範?

處理敏感個人信息必須在充分必要性的前提下

最近一段時間,「人臉識別第一案」、消費者戴頭盔看房等一系列事件引發民眾對人臉識別這類技術應用的廣泛討論。如何通過立法規範個人信息保護?

嶽仲明介紹,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在民法典有關規定的基礎上,細化、充實個人信息保護制度規則,明確個人信息處理活動中個人的權利和處理者的義務,進一步增強法律規範的系統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草案確立了個人信息處理應遵循的原則,強調處理個人信息應當採用合法、正當的方式,具有明確、合理的目的,限於實現處理目的最小範圍;除法律規定的情形外,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應當向個人告知並取得同意,並要求個人信息處理者採取必要的安全保護措施,保護個人信息安全。

他介紹,草案還對處理包括人臉等個人生物特徵在內的敏感個人信息作出專門規定,要求只有在具有特定目的和充分必要性的前提下,方可處理敏感個人信息,並在事前進行風險評估。「同時,也應當看到,人臉識別等新技術的應用和發展,給個人信息保護帶來許多新挑戰。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將就有關問題進一步廣泛聽取意見,深入研究論證。」

———

反食品浪費法將盯緊哪些問題?

聚焦食品消費、銷售環節反浪費等

嶽仲明表示,制定反食品浪費法,目的是為了防止食品浪費,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草案共32條,不分章節,分別對食品、食品浪費定義、反食品浪費的原則和要求、政府及其部門職責、各類主體責任、監管措施、法律責任等作了規定。

餐飲浪費表現為對食品、食物、糧食的浪費,涉及食用、銷售、加工、儲運、收穫等多個環節。反食品浪費法草案主要針對實踐中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以餐飲環節為切入點,聚焦食品消費、銷售環節反浪費、促節約、嚴管控,同時注重處理好與正在起草的糧食安全保障法等有關法律的關係,對減少糧食、食品生產加工、儲存運輸等環節浪費作出原則性規定。

制定糧食安全保障法已列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也列入明年年度立法工作計劃,由國務院提請審議。有關方面正在抓緊起草,有關糧食生產加工、儲備流通等環節的節糧減損將在該法中作出具體規定。

———

2021年有哪些重點立法工作?

制定糧食安全保障法等

嶽仲明表示,2021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已經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十八次委員長會議原則通過,對明年立法工作作出預安排。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法修正草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議事規則修正草案擬由常委會決定提出議案,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行政處罰法(修改)、動物防疫法(修改)、鄉村振興促進法、野生動物保護法(修改)、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海警法、海南自由貿易港法、反食品浪費法、反有組織犯罪法、監察官法、海上交通安全法(修改)、兵役法(修改)、軍事設施保護法(修改)、軍人地位和權益保障法等法律案,明年安排常委會會議繼續審議,爭取早日出臺。

明年預安排的重點立法工作還包括:修改科學技術進步法、反壟斷法、公司法、企業破產法,制定期貨法、印花稅法等稅收法律等;修改教育法、執業醫師法、傳染病防治法、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安全生產法、婦女權益保障法等;制定糧食安全保障法等。

來源 中國新聞網

編輯 蔡海燕



關注晨報君,在聊天對話窗口:

回復【風險】查詢全國各城市疫情風險等級

回復【重名】查看有多少人和你同名同姓

回復【查社保】查看個人社保情況

回復【找工作】查看重慶最新招聘資訊

回復【查快遞】獲取快遞信息

回復【公租房】獲取重慶公租房申請信息

回復【時刻表】查看重慶軌道交通時刻表

回復【違章查詢】查看車輛違章情況

回復【航班查詢】獲取航班信息

回復【出入境預約】即可辦理

敬請關註上遊新聞視頻號▲

原標題:《最新!關於人臉識別、低齡未成年人犯罪立法》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人臉識別、低齡未成年人犯罪……這些立法問題有新回應!
    針對低齡未成年人犯罪立法有何規定?「人臉識別」如何立法規範?反食品浪費法將盯緊哪些問題?2021年全國人大有哪些重點立法工作?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就一系列問題作出回應。 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將如何規定?
  • 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追究刑責範圍微調 未致死也可追刑責
    刑法修正案草案三審稿進一步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對追究刑責範圍作微調  低齡未成年人犯罪未致死也可追刑責  新京報訊 (記者沙雪良)昨日上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就立法工作有關情況舉行記者會。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嶽仲明介紹,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將於12月22日至26日在北京舉行。
  •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回應熱點問題:治理「人臉識別」濫用將有法可依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在21日舉行的記者會上介紹了即將提請本次會議審議的部分法律案相關情況,並回應了破解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制食品浪費、規範「人臉識別」等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    繼續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    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問題受到社會普遍關注,全國人大常委會10月審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規定,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情節惡劣的,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應當負刑事責任。
  • 食品浪費、「人臉識別」被濫用怎麼破?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回應...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在21日舉行的記者會上介紹了即將提請本次會議審議的部分法律案相關情況,並回應了破解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制食品浪費、規範「人臉識別」等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
  • 追究低齡未成年人刑事責任芻議
    、實施的精神,彰顯了對未成年人優先保護、特殊保護的價值取向,體現了預防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及對之嚴管厚愛的立法本意。之所以增加這一款,筆者的理解是:低齡未成年人犯罪的被害人絕大多數是他們的同齡人甚至年齡更小的人,要用這一規定來保護廣大未成年人或其他容易受到其侵害的人,同時預防極少數頑劣的低齡未成年人實施極其嚴重的罪行,以體現對他們的嚴管厚愛。關於這款規定的理解與適用,有以下幾個問題值得討論:一是這裡的「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是指罪名還是行為。
  • 未成年人犯罪新規定!別讓年齡成為「小惡魔」的犯罪藉口!
    2020年12月22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在記者會上,提請本次會議審議的部分法律案相關情況,回應了破解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範「人臉識別」等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惡魔在人間,地獄空蕩蕩近年來,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問題引起社會強烈關注,未成年人犯罪呈現低齡化、暴力化趨勢,並不斷出現低齡未成年人的極端惡性犯罪個案。
  • 不枉不縱懲戒低齡未成年人犯罪
    來論12月2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表示,即將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將繼續審議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其中將進一步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將雖未致人死亡,但屬於「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的情形增加規定可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2020年12月22日 星期二01 頭版_ 雲南...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回應破解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制食品浪費、規範「人臉識別」等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
  • 涉未成年人立法,當寬容而不縱容
    關於低齡未成年人犯罪立法,又有新的動向。據報導,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將於12月22日至26日在北京舉行,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將提交三審,擬進一步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將雖未致人死亡,但屬於「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的情形增加規定,可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低齡未成年人犯罪治理如何避免「塔西佗陷阱」
    他們認為,《刑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應該進行修改,對這些躺在法律裡邊的「低齡未成年人」進行針對性的矯治。一、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幹預對低齡未成年人犯罪,我國當前的《刑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分別進行了一定職權範圍內的規定,但實際執行中的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 針對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刑法修改擬調整負刑責範圍→
    針對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刑法修改擬調整負刑責範圍→ 2020-12-21 18: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刑法修正案草案擬修改,低齡未成年人犯罪未致死也可追究刑事責任
    刑法修正案草案擬修改,低齡未成年人犯罪未致死也可追究刑事責任 2020-12-23 12: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社論」涉未成年人立法,當寬容而不縱容
    關於低齡未成年人犯罪立法,又有新的動向。據報導,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將於12月22日至26日在北京舉行,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將提交三審,擬進一步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將雖未致人死亡,但屬於「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的情形增加規定,可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來論|懲戒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要不枉不縱
    12月2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表示,即將舉行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將繼續審議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其中將進一步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將雖未致人死亡,但屬於「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的情形增加規定可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 【網絡關注】針對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刑法修改擬調整負刑責範圍!
    【網絡關注】針對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刑法修改擬調整負刑責範圍!澎湃號·政務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今天表示
  •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將三審:進一步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
    (原標題: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將三審:進一步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
  • 給低齡未成年犯罪上把鎖
    最新修訂是2017年11月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 但由於社會的快速發展,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現在的孩子相較幾十年前,無論是生理意義上還是社會意義上都普遍早熟。有研究顯示,中國青少年生理髮育比20年前至少提前兩到三年,個別未成年人對以年齡規避刑責有清醒認知。
  • 刑法修正案擬進一步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
    2020-12-21 11:27:02 | 來源:新華社「新華視點」微博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立法規劃室主任嶽仲明
  • 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刑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將修改
    針對社會普遍關注的未成年人犯罪問題,22日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三審稿、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三審稿均作出進一步修改完善。低齡未成年人嚴重暴力犯罪怎麼辦?未成年人犯罪,如何矯治也是關鍵。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三審稿規定,未成年人實施有刑法規定的行為、因不滿法定刑事責任年齡不予刑事處罰的,經專門教育指導委員會評估同意,公安機關可以決定對其進行專門矯治教育。草案同時明確專門矯治教育的專門場所實行閉環管理,公安機關、司法行政部門負責未成年人的矯治工作,教育行政部門承擔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