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電影論壇|女性主義影像的視角、再現和遠景

2021-03-03 幕味兒

論壇題目:

女性主義影像的視角、再現和遠景

 —— 如何看待女性電影的三個維度


時長:2小時

嘉賓:季丹、秦喜清、於閩梅


季丹 

紀錄片導演

「 作為紀錄片導演,我常常被問到作為女性導演的感受,每次我都大腦一片空白。最近,我才忽然為此感到羞愧,發現自己的分裂:一方面在創作過程中努力擺脫作為女性的限制,一方面在生活中扮演著中國傳統女性的角色。這次有幸參加女影放映活動,希望在女性導演們的作品中繼續我開始得太晚的思考。」

1987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1993年開始拍攝紀錄片,曾獲中國紀錄片交流周「獨立精神獎」,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亞洲新浪潮特別獎,影片參展多個國際電影節。主要作品有:《日本戰後殘留婦女在中國》(1998)、《老人們》(1999)、《貢布的幸福生活》(1999)、《地上流雲》(2006)、《空城一夢》(2007)、《哈爾濱旋轉樓梯》(2008)、《危巢》(2010)、《山坳裡的女人們》(2014)


秦喜清  

研究員 

「 女性的目光,女性的力量。中國女性影展讓大家聆聽她們的聲音,凝視她們的渴望,分享她們的故事,用影像的力量建設一個更公平、更美好的未來!」

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所研究員,電影學博士,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從事中國早期電影史、比較電影史、女性電影的研究,曾出版《讓-弗·利奧塔:獨樹一幟的後現代 理論家》、《中國電影史》(合著)、《歐美電影與中國早期 電影(1920-1930)》、《西方女性主義電影:理論、批評、實踐》、《電影與文化》,《世界電影史》(譯著),另發表論文、評論、譯文多篇。

於閩梅 

學者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副教授,北師大文藝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後,香港浸會大學訪問學者,比利時國立根特大學博士後。著有女性研究專著《誰背叛了誰?--符號的象徵與現代女性的身體》及《靈韻與救贖:本雅明思想研究》等專著及論文多種。在中國青年政治學院開設「女性主義影像研究」等性別研究課程。


女性電影論壇報名

[請點開大圖進行識別]


地點:北京市朝陽區定福莊東街1號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臺 二層報告廳(206)


相關焦點

  • 翔鳳文化節 女性主義與電影論壇
    本周的女性主義電影論壇是翔鳳文化節的系列活動之一,感謝荷蘭駐華大使館的贊助,感謝比利時瓦隆-布魯塞爾駐華代表團、中國北歐創新聯合體的合作支持。 (海報設計:Yubin Lee @eelnibuyart)女性主義與電影論壇1:電影產業之中與銀幕之上的女性 最新的研究顯示,電影產業中和銀幕上的性別平等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 女性主義視角下的《無敵破壞王2》
    文轉自:女性主義視角下的《無敵破壞王2》--劉宜東、範伊然。侵刪 《無敵破壞王2》憑藉著其第一部的良好口碑和豐富的迪士尼動畫彩蛋,累計票房2.71億(數據來源於貓眼專業版)。電影採取的形式建構策略,即「習慣感知下的突破,將生活中的熟悉場域「陌生化」處理,在帶來觀影「奇觀」效應的同時傳承了迪士尼的文化符號。
  • 女性主義影評:《蒙上你的眼》中的女性主義視角及隱喻
    今天發布的是章兌兌同學撰寫的《《蒙上你的眼》中的女性主義視角及隱喻》。正如男作者筆下的女性往往只是「男人的視角和想像中的女性」,蘇珊娜·比爾電影中的男性形象也是「女人的視角和想像中的男性」。影片中最主要的兩個男性角色是湯姆和道格拉斯,湯姆是女主角梅樂莉的男友,兩人在逃難的過程中於道格拉斯的家中結識。
  • 近年流行英劇和女性主義政治
    儘管意識形態及其話語的轉變相對經濟和技術來說是一個漸進的較為緩慢的過程,女性主義的主流化仍然影響了西方的傳媒業包括新聞電影電視等文化產業。作為以文化學和女性主義傳媒研究享有盛名以及擁有蜚聲世界的BBC的文化產品的製作的英國,當然是一個足夠反映女性主義在文化產業裡主流化的一個典型。
  • 女性主義影評:女性的自我認知——從《時時刻刻》談起
    之後,中國國際女性影展每年都將舉辦女性主義影評寫作班,並做年度女性主義影評結集,以此提升國內電影評論界的女性影評人比例和女性主義視角。我們每天將發布一篇女性主義影評寫作班學員撰寫的影評。今天的影評是林新鈞同學的《女性的自我認知——從《時時刻刻》談起》。
  • 以《第二扇窗》為例,剖析導演河瀨直美鏡頭下的女性主義視角
    文|三斤談娛樂說到日本女性導演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河瀨直美當之無愧,其憑藉其對女性主義的獨特審視和其獨具個人色彩的影像風格將日本女性電影帶到大眾眼中。而河瀨直美的經典影片之一《第二扇窗》。這部影片憑藉真實細膩的影像風格,夢幻地塑造了一個精神孤島,生動展現出女性視角下的獨特世界。
  • 以《第二扇窗》為例,剖析導演河瀨直美鏡頭下的女性主義視角
    文|黃三斤說到日本女性導演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河瀨直美當之無愧,其憑藉其對女性主義的獨特審視和其獨具個人色彩的影像風格將日本女性電影帶到大眾眼中。而河瀨直美的經典影片之一《第二扇窗》。這部影片憑藉真實細膩的影像風格,夢幻地塑造了一個精神孤島,生動展現出女性視角下的獨特世界。
  • 電影《小婦人》的女性主義書寫
    「溫柔自有千鈞之力」——電影《小婦人》的女性主義書寫作者:李燁涵八月末,由美國女作家路易莎•梅•奧爾科特長篇小說《小婦人》改編的同名電影在我國上映,講述了南北戰爭時期美國一個普通家庭四個姐妹之間的生活瑣事。其中閃耀的溫情力量、女性主義光輝,在觀眾中引起了廣泛討論。
  • 金雞獎女性電影論壇:女性電影,困境與夢想
    11月26日,以《女性電影,困境與夢想》為主題的第33屆金雞獎女性電影論壇在廈門舉行。此次論壇由陽光媒體集團、中國世界電影學會主辦,廈門文廣會展有限公司、北京陽光新盛傳媒有限公司承辦,論壇得到了弓立醫療用品公司獨家支持。
  • 《阮玲玉》:時代影像中再現的女性困境
    與此同時,她像男性一樣如戰士般在民族危機加深時刻挺身而出,為電影事業獻身,而在電影機制下這場男性主導的戰爭中,阮玲玉扮演的多位新女性卻使得她成為了一位女性僭越者,人言匯成潮海向她席捲而來。在如此「雙肩擔」的壓負之下,在某種公開與潛在的來自性別的雙重標準中,「妻子」角色的找尋失敗加之他人對自我的惡劣評判,使得阮玲玉陷入了對自我認可的茫然與困頓之中,最終走向了毀滅。
  • 近年流行英劇和女性主義政治丨微思客
    儘管意識形態及其話語的轉變相對經濟和技術來說是一個漸進的較為緩慢的過程,女性主義的主流化仍然影響了西方的傳媒業包括新聞電影電視等文化產業。作為以文化學和女性主義傳媒研究享有盛名以及擁有蜚聲世界的BBC的文化產品的製作的英國,當然是一個足夠反映女性主義在文化產業裡主流化的一個典型。
  • 女性主義視角下解讀《阿霞》中的女性形象
    以受過新思想的「毛果」的視角描繪著女主人公「阿霞」的人生,透著悲涼的底色。因而,小說的內容除了深刻的現實主義之外,許多讀者對文中的女性也表現出了極大的關注。以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為理論框架,對《阿霞》中出現的三位女性形象進行文本細讀,展示小說中獨特的哲學批判。
  • 招募|山一X單讀 跨年論壇:性別的檢視——當代女性創作者的主動與...
    近幾年受「性別政治」風暴影響,女作家與女導演成為了被熱議的一類群體,創作者的性別觀念成為了一種被泛濫解讀的視角,但勢必女性創作與女性主義意識下的創作有著本質的區別。性別同時也需要釐清界定,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的認定會影響我們判斷藝術創作文本本身。
  • 金雞獎首開女性電影論壇——聚焦「她文化」,看女性電影路在何方
    近年來,以女性為主體的電影、女性主義電影、女導演創作的電影題材豐富,展現了女性突出的話語權,也為女性發展開通更多途徑,向社會表達女性的聲音。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作者|郝天韻女性電影的概念來自上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的好萊塢,國內通常把女性電影分為三類:女性題材或以女性為主體的電影、女性主義電影、女導演創作的電影。
  • 巖井俊二電影中的女性主義特徵
    女性主義有兩種形式:一是發源於 19 世紀後半葉,20 世紀初期達到高潮的第一次女性主義浪潮,由於對女性權利的強調被稱作女權主義,這是基於現實社會是以男性權力為中心的這一基本事實。因此,作為實踐的女性主義運動,其首要的、最主要的意思是支持女性,理解女性為何被歷史貶值,並被否定與男性平等的地位;二是 20 世紀中期以後,第二次女性主義浪潮已經興起。
  • 明誠互娛攜手海南島電影節 女性電影論壇圓滿落幕
    孫蘇為論壇致辭,她表示女性電影論壇是對女性電影的認知,對女性話題的梳理,對女性自我表達的關注,在女性不斷崛起的當下,不僅具有關注女性生存困境的現實意義,更是女性自我價值實現的有力探索。她提出自南北朝時「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冼太夫人起,海南女性在海南文化的歷史長河中,有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謝晉導演根據「紅色娘子軍」事跡創作的電影,已成為海南女性文化的名片和品牌。
  • 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女性電影論壇 聚焦「她」眼中的電影世界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8日消息(記者 劉麗萍)近年來,女性題材電影在世界電影視角中擁有重要席位。縱觀中國電影市場,女導演、女編導、女演員佔據半壁江山,「她」們眼中的電影世界是怎樣的?女性電影又將面臨怎樣的機遇和挑戰?
  • 真正的女性主義電影,只能由她們來拍
    當類型電影的概念興起後,「女性主義電影」開始成為高分和頒獎季的寵兒。應宇力曾經在《女性電影史綱》中指出,所謂「女性電影」,並非單純指女性導演的或是以女性為主角的影片,應該是由女性執導,以女性話題為創作視角的並且帶有明確女性意識的電影作品。
  • 女性主義視域下的《血觀音》
    電影《血觀音》以女性情慾、官商經濟、性別政治書寫中國臺灣時局的歷史記憶,以鬼魅疏離的電影鏡像書寫,以多化一,藉此以女性肉身構築了一方超越血脈的女性世界。本文從女性「情慾主體建構」與「解構母職」的角度分析電影《血觀音》,發現楊雅喆以臺灣的官場時局為場域,在傾頹崩壞的基底上,書寫時代女性的生命經驗,為新時期中國女性電影的鏡像表達提供了影像借鑑。
  • 金雞獎「女性電影論壇」舉行,嘉賓縱論女性電影「困境與夢想」
    本次女性電影論壇以「女性電影,困境與夢想」為主題,旨在通過對電影中女性形象的分享,探討當下社會對於女性角色的期待及女性在生活境遇下的人生困惑,以期喚起更多人對女性電影的關注,以及對女性在社會生活中遇到的現實問題和生存困境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