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鳳文化節是專注於通過大眾文化推進性別平等的文化平臺,第八屆翔鳳文化節於2020年9月24日-12月10日舉辦。本周的女性主義電影論壇是翔鳳文化節的系列活動之一,感謝荷蘭駐華大使館的贊助,感謝比利時瓦隆-布魯塞爾駐華代表團、中國北歐創新聯合體的合作支持。
(海報設計:Yubin Lee @eelnibuyart)
女性主義與電影論壇1:電影產業之中與銀幕之上的女性
最新的研究顯示,電影產業中和銀幕上的性別平等還有漫長的路要走。在過去十年中,女性人數只佔電影導演職位的23%,而且女性在電影攝影師、編劇、製片人等職位的比例也很低。
與此同時,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由於女性運動和女權理論的發展,人們對電影中的性別平等和父權文化進行了積極的討論,從蘿拉·穆爾維(Laura Mulvey)在1973年發表的開創性的文章「視覺愉悅與敘事電影」,到2019年依瑞斯·布雷(Iris Brey)出版的《女性凝視:銀幕上的一場革命》,《女性凝視》這本書探討了對女性角色進行的主體性呈現與塑造,分享了她們的經歷和故事並以此反抗「男性凝視」的物化。
與此同時,近期我們目睹了很多社會運動和抗議(包括圍繞有爭議的電影人和電影公司的抗議)。這些都表明社會和電影業正在質疑對少數群體的刻畫模式和行業中性別平等的缺失。
本次論壇的嘉賓們將討論女權運動、電影業的變化、女性形象在銀幕上的演變以及背後的原因(如女性電影人獲得預算的機會不足)及其制度性的解決措施(包括自組織協會)。
時間:12月3日 19:00
地點(線下):中國北歐創新聯合體(雍和宮航星園壹中心創新樓A座B1,地鐵2號線雍和宮站西北口出)
ZOOM會議 ID: 815 2720 8202密碼: 624199
語言:法語 中文交傳
主辦:翔鳳文化節
贊助:荷蘭駐華大使館
合作方:比利時瓦隆-布魯塞爾駐華代表團、中國北歐創新聯合體
發言嘉賓
辛西婭·洛爾·埃託姆(Cynthia - Laure Etom)(線上)
辛西婭·洛爾·埃託姆是記者和公共關係顧問。她致力於追求人權和兩性平等,並以女性和兩性問題為重點,其研究的專業領域也延伸到有關婦女在媒體中的地位和形象問題。
她是法國女性電影人協會(WIF - France)的創始人和主席。同時,她也是一位優秀的演講者,經常在歐洲和北美舉辦研討會。今年10月,她被選為「2020年加拿大最值得關注的100名黑人女性」(CIBWE)。
莎拉·赫特 (Sarah Hirtt) (線上)
薩拉·赫特畢業於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獲得語言和文學學位。出於對電影的熱愛, 進入比利時國家表演藝術與傳播技術高等學院學習,以優異的成績獲得碩士學位,並獲得了2013年坎城電影節的電影基金會獎。繼2014年的短片《雅沃特》(JAVOTTE)之後,薩拉·赫特還創作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
《逃逸》(ESCAPADA),該片於2018年上映。同年,她進入了法語導演協會的董事會,並於2019年成為女性電影人機構Elles font des Films)的成員。薩拉·赫特積極關注影視行業的平等和多樣性問題。
她目前正在與Sabrina B. Karine合寫她的第二部電影《獨眼巨人》(CYCLOPES),同時與Garance Meillon 合寫短片系列《洪水》(DELUGES)。
蓋伊萊恩·馬魯斯(Guylaine Maroist)(線上)
蓋伊萊恩·馬魯斯是優秀的紀錄片導演,作品有《Gentilly or Not To Be》、《定時炸彈》(Time Bombs)、《The Disunited States of Canada》和《天佑賈斯汀·特魯多》(God Save Justin Trudeau)。2011年,她憑藉電視紀錄片《我有旋轉的記憶》(J』ai la memoire qui tourne)系列獲得了「總督通俗歷史獎」(皮埃爾·伯頓獎)。她是位於蒙特婁的紀錄片電影製作公司Productions de la Ruelle的總裁,也是魁北克倡導和平與核裁軍的非政府組織和平藝術家(Les Artistes pour la Paix)的主席。
主持人
阿拉丁·鐵匠 (線下)
阿拉丁·鐵匠(Aladin Farré)是一個住在北京的法國製片人和記者。他創建了中國指南針製作公司(China Compass Productions)並且擔任中土世界:中國文化產業播客(Middle Earth - China's cultural industry podcast)的主持人。
(海報設計:Yubin Lee @eelnibuyart)
女性主義與電影論壇2:電影中女性形象的演變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由於女性運動和女權理論的發展,人們對電影中的性別平等和父權文化進行了積極的討論,從蘿拉·穆爾維(Laura Mulvey)在1973年發表的開創性的文章「視覺愉悅與敘事電影」,到2019年依瑞斯·布雷(Iris Brey)出版的《女性凝視:銀幕上的一場革命》。
穆爾維將她的分析建立在好萊塢電影之上,並將看待先鋒派電影的出現、觀眾的變化和技術的突破的不同方式聯繫起來,而依瑞斯·布雷(Iris Brey)將女性凝視的出現與越來越多的幕後女性聯繫在一起,她將女性凝視定義為一種揭示電影敘事對女性物化的洞察,但同時又強調這是關於角色是如何被描繪的,而不是關於螢屏後的人——女人或者男人。
本次論壇的嘉賓將討論女性電影角色形象的演變,與電影攝影、敘事、劇本和其他環節的關係。
發言嘉賓
莎拉·卡洛特·賈伯(Sarah Carlot Jaber) (線上)
莎拉·卡洛特·賈伯生長在中東,父母分別來自比利時和黎巴嫩。莎拉從小一直對寫作、攝影和電影有濃厚的興趣。莎拉畢業於法國蒙彼利埃三世大學電影藝術系。與2014年,獲得電影導演的碩士學位。莎拉·賈伯的電影《加莉亞》(Galia, 2013) 和《檸檬香水》(Un parfum de Citron,2014),以及短片《湖》(Le lagon,2018),都在不同的電影節上有很好的反響並獲得了獎項。
2013年,在布魯塞爾,莎拉·賈伯與其他幾位女性組建了名為莉莉絲 (LilithS) 的女權主義團體。 2017年,在MeToo運動的時候,莎拉·賈伯加入了比利時女性電影人的組織Elles Font des Films。為了加深對政治和女權主義的思考,莎拉·賈伯攻讀了性別研究的社會科學碩士學位。莎拉·賈伯試圖通過她的紀錄片探索女性慾望的美學,更深入地進行「女性凝視(female gaze)」的思考。
除了導演電影和短片,莎拉·賈伯同時還在比利時廣播電視臺工作了四年。目前莎拉·賈伯正在拍攝兩個短片,《女主角》(La Protagoniste, 入選BSFF布魯塞爾短片電影節)和《Olga》。她的第一部劇情長片《流放的諾言》(Promesses d』exil),已經入選2019年魁北克的 l'Atelier Grand Nord。
馬丁·拉羅什(Martin Laroche)(線上)
馬丁·拉羅什是來自魁北克的電影導演和編劇。他以2012年的電影《婦道人家》(Les Maneges humains)而出名,該片在2014年第16屆朱特獎上獲得了四項提名,其中包括最佳編劇獎的提名。
他來自魁北克的維多利亞維爾,畢業於蒙特婁的魁北克大學的電影專業。2007年,他自編自導了第一部故事片《悔恨的邏輯》(La logique du remords),並於2009年執導了《現代》(Modernaire)。自《婦道人家》之後,他還執導了《塔杜薩克女孩》(Tadoussac,2017)以及《笑聲》(Le Rire,2020)。
主持人
李京⾹ (線下)
1984年出⽣於北京,祖籍河北易縣。2006年,她完成中央戲劇學院戲劇表演課程。畢業後以演員及幕後統籌⾝份參與影視⼯作兩年。2008年,她前往法國,先後在法國巴黎的私⽴電影學院及法國巴黎第⼋⼤學學習電影導演課程。2012年,她參加國際交流項⽬(CREPUQ) ,就讀於加拿⼤蒙特婁⼤學和肯考迪婭⼤學,攻讀研究⽣電影課程,獲得電影導演碩⼠學位和電影⽂化遺產與保護碩⼠學位。她參與多部國際電影拍攝。2019年,⾃編⾃導第⼀部電影長⽚《春天的⿇雀》,影⽚獲得第37屆伊朗德⿊蘭曙光旬國際電影節-國際主競賽單元-評審團銀鳳凰特別獎:最佳服裝造型獎; 第⼗六屆西班⽛維克東⽅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評審團最佳影片獎。2019年⾃編⾃導景德鎮傳統⽂化傳承故事短⽚《將軍罐》。目前她正在完成3部電影故事長⽚劇本及1部科幻短⽚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