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退燒用布洛芬還是對乙醯氨基酚?

2020-12-24 騰訊網

在常用退燒藥中,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兩個OTC類藥品。可是,二者由於分子結構、作用特點、不良反應存在著明顯的差別,該如何正確選擇充分發揮藥效呢?

一、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是同一類退熱藥嗎?

1. 布洛芬

布洛芬屬於芳基丙酸類解熱鎮痛藥,有明顯的抗炎、解熱、鎮痛作用,強度與阿司匹林相當,對血小板功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延長出血時間,但在常規治療劑量使用時,不良反應發生率低,耐受性與對乙醯氨基酚相似。

布洛芬是世界衛生組織、美國FDA唯一共同推薦的兒童退燒藥,是公認的兒童首選抗炎藥。常見的以布洛芬為有效成分的藥品有芬必得、美林等。

2. 對乙醯氨基酚

對乙醯氨基酚又稱撲熱息痛、泰諾林、必理通等為苯胺類解熱鎮痛藥,其解熱、鎮痛作用強度與阿司匹林類似,但對凝血機制無影響,其抗炎作用也遠不及布洛芬。

對乙醯氨基酚毒副作用少,是一種比較安全的退熱藥,很多複方製劑的感冒藥裡都含有它。

二、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在抗炎、鎮痛、解熱功能方面的區別

三、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在毒副作用方面的區別

1.毒性方面

對乙醯氨基酚用量過大可能導致肝損害,且是不可逆損傷,在超劑量、脫水、營養不良情況下服用,肝損害風險會增加,長期大量用藥也可導致腎功能異常。布洛芬長期使用可能造成腎損傷、心臟病發作和卒中,超劑量、脫水情況下,腎損害風險增加。

2.副作用方面

對乙醯氨基酚對胃腸副作用較少,對血小板、出血時間、尿酸排洩無影響。而布洛芬可導致胃潰瘍出血、胃燒灼感、輕度消化不良,改變血小板功能、延長出血時間。

四、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在適用年齡範圍、劑型和用法用量方面的區別

1.適用年齡範圍

對乙醯氨基酚適用於>3個月的兒童和成人,布洛芬適合>6個月的兒童和成人。

2.藥物劑型

對乙醯氨基酚市售的有對乙醯氨基酚片、對乙醯氨基酚緩釋片、對乙醯氨基酚泡騰片、對乙醯氨基酚顆粒、對乙醯氨基酚滴劑、對乙醯氨基酚口服溶液,對乙醯氨基酚栓等。布洛芬市售的有布洛芬片、布洛芬緩釋片、布洛芬膠囊、布洛芬緩釋膠囊、布洛芬顆粒、布洛芬懸濁液、布洛芬乳膏、布洛芬口服液、布洛芬栓等。醫生或藥師會根據患者身體狀況、疾病特點選擇合適的藥物劑型。

3.用法用量

若持續疼痛或發熱,對乙醯氨基酚可餐前服用,每4-6小時服一次,24小時內不得超過4次,兒童每次最大劑量:15mg/kg,日最大劑量為2g。而布洛芬需隨餐或餐後服用,12歲以上兒童及成人一次2片,若持續疼痛或發熱,可間隔4~6小時重複用藥1次,24小時不超過4次,具體布洛芬用量見下表:

關於使用次數:若持續疼痛或發熱,可間隔4~6小時重複用藥1次,24小時不超過4次。

五、使用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 布洛芬

有消化性潰瘍史、胃腸道出血、心功能不全、肝腎功能不全、高血壓、凝血機制或血小板功能障礙(如血友病)的患者應慎用。布洛芬與阿司匹林有交叉過敏,故對阿司匹林過敏的患者禁用。脫水或水分補充不夠等低血容量的患者使用布洛芬退熱可增加腎功能損害的風險。

罹患水痘的患者使用布洛芬則可增加 A 組鏈球菌感染的風險。

2. 對乙醯氨基酚

阿司匹林過敏者對對乙醯氨基酚通常不發生過敏,但<5%的阿司匹林過敏的患者服用對乙醯氨基酚後可能會發生輕度支氣管痙攣性反應。

不要服用超過一種含有對乙醯氨基酚的藥物,特別是含對乙醯氨基酚的複方製劑感冒藥,服用藥品前應仔細閱讀說明書中成分組成部分,避免因重複用藥而使對乙醯氨基酚過量,否則可能引起頭痛、嘔吐、倦怠低血壓及皮疹等。

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禁用;肝病或病毒性肝炎、輕至中度肝腎功能不全者、嚴重心肺疾病患者應慎用;如果出現黃疸症狀需立即進行肝功能測試。如果是混懸液,用前要上下搖晃,使之攪拌均勻,使用產品包裝中的量杯或容器來取相應的劑量。

綜上,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各有優缺點,要嚴格按照臨床醫師或藥師吩咐合理選擇藥物,使用二者任何一種時,不能同時服用其他含有解熱鎮痛藥的藥品。

相關焦點

  • 兒童發熱,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有什麼區別?該怎麼選?
    發熱是兒童常見的症狀,由於兒童的特殊性,對乙醯氨基酚(撲熱息痛)和布洛芬是唯一推薦用於兒童的退熱藥。 那這兩種藥物有什麼區別,不同情況該如何選擇呢? 兒科時間邀請藥師王雪,帶我們了解這兩者的差異,使我們在選擇藥物時可以遊刃有餘。
  • 一代退燒神藥,被正式禁用,你說不定都用過!
    大人用或許沒事,不過如果用阿司匹林給寶寶退燒,則可能會讓寶寶喪命! 醫學研究表明,若兒童患流行性感冒、水痘等急性病毒感染且有發熱時,用阿司匹林有引起「急性腦病合併內臟脂肪變性症候群」的危險,此病又稱瑞氏症候群,多見於4個月——5歲的兒童。
  • 常用解熱鎮痛藥布洛芬與對乙醯氨基酚的區別?兒童用藥安全嗎?
    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都屬於非甾體類解熱鎮痛藥,通過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使發熱者退熱、緩解疼痛等,從而達到解熱、鎮痛的作用,但對體溫正常者是沒有影響的,不會使其體溫降低。兩者的退熱效果是相似的,但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相比較而言,單次劑量的布洛芬退熱作用相對較強,降溫維持時間相對較長,而對乙醯氨基酚體溫下降的速度在口服後半小時比布洛芬更明顯。
  • 孩子發燒39度,怎樣退燒最快,是吃退燒藥還是打針呢?
    【育兒】孩子發燒39度怎麼辦,怎樣退燒最快哦。是吃退燒藥還是打針呢?還是物理療法呢?有沒有專家能詳細解答孩子發燒39度怎麼辦? 布洛芬或對乙醯氨基酚應進行退熱保護。如果物理冷卻不能降低溫度,你可以適當服用一些退燒藥。退燒藥和物理降溫一起幫助他把體溫控制在正常範圍。 2、如果發燒了,必須找出發燒的具體原因。這主要是孩子的39度發熱。建議您口服一些布洛芬顆粒來治療兒童高燒。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發燒。它也可以與一些局部退熱貼片結合或用酒精擦拭。
  • 布洛芬因致永久傷害緊急召回?召回是真的,布洛芬還能吃嗎?
    這兩天看到朋友圈裡有人發消息說,布洛芬不讓用了,說是會致殘,正在全面召回!而且,布洛芬屬於非甾體抗炎藥,通過抑制環氧化酶,減少前列腺素的合成,產生鎮痛、抗炎作用;通過作用於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而起解熱作用。所以無論發燒感冒,還是止疼消炎,布洛芬基本上都是常備藥。是的。但召回的只是部分批次,具體是怎麼回事呢?查閱了美國食藥監局,發現2019年1月29日,確實有一條召回布洛芬的公告。
  • 都用於解熱、鎮痛,阿司匹林、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使用上有什麼不同?
    本文以解熱鎮痛藥中認知度和使用率都非常高的三種藥物——阿司匹林、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為例,來聊聊解熱鎮痛藥的適應症、不良反應和應對及藥物相互作用。解熱鎮痛藥,顧名思義,用於解熱、鎮痛,除此之外,還有抗炎、抗風溼的作用。
  • WHO提醒:布洛芬可能會加重新冠肺炎病情!|詹前俊|布洛芬|新冠肺炎|...
    他的回答是,要深入了解一下,顯然新冠肺炎病患服用布洛芬的結果,尚需更多的證據。鹿港豐安診所小鎮醫師蔡明忠表示,歐美臨床上已觀察到布洛芬可能會造成病情惡化,這是臺灣常用的小孩退燒藥,日本止痛藥EVE也有這個成份。目前常用退燒藥有普拿疼及布洛芬兩類藥物,但普拿疼的效果略遜,布洛芬效果較好,疫情期間非得必要,暫以普拿疼代替布洛芬類藥為宜。
  • 發燒燒不壞孩子的腦袋,盲目退燒卻能傷了孩子的身體
    網絡配圖鑑於中國的父母心臟都不怎麼好,也實在淡定不了。退燒還是很必要的事情,畢竟退燒能讓孩子感覺舒服一點,吃吃睡睡好了對病情總有些幫助。選什麼退燒藥呢?我們接觸最多的兩種退燒藥,一個叫對乙醯氨基酚,小孩吃的一般是泰諾林,另一種叫布洛芬,小孩吃的一般叫美林。
  • 寶寶退燒攻略,一次說清!
    【藥物降溫】芽芽媽再重申一遍,目前世界衛生組織(WHO)和世界各國權威機構對全球兒童推薦的退熱藥物目前只有兩種: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3月齡兒童,推薦口服對乙醯氨基酚;≥6月齡兒童,推薦使用對乙醯氨基酚或布洛芬。
  • 對布洛芬過敏,能用對乙醯氨基酚嗎?
    圖一:小丫服「布洛芬」後頭面部及頸部皮膚水腫,軀幹成片風團樣皮疹小丫媽媽說,在家時小丫全身過敏及皮膚水腫更嚴重,就診時已消退大半。小丫媽媽很焦慮,她知道目前兒童公認安全有效的退熱藥只有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因此很擔心再次發熱時無藥可用。那麼,小丫是對退熱藥過敏嗎?小丫對對乙醯氨基酚也會過敏嗎?
  • 「布洛芬」被緊急召回?!傳言稱會致永久性傷害、致殘!真相則是…
    但由於最近不少家長諮詢,小康君覺得有必要發一篇文章詳細說一說。沒錯,布洛芬被召回是真的!但有一點各位寶媽奶爸別被朋友圈的傳言給嚇住了!其實啊,根本都經不起一查!據美國食藥監局公告顯示,此次召回布洛芬的真正原因是:美國Tris製藥公司的一款布洛芬口服混懸滴劑,由於部分批次濃度超標(即:超過規定標準10%)。所以,發布公告自願在全國零售渠道召回部分濃度超標的布洛芬。
  • 家長要知道正確退燒的方法
    與此同時,不少家長一貫地認為,發燒只要被子一捂,再跑跑跳跳運動一會,出出汗就可以痊癒了,殊不知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那麼,孩子發燒了應該怎樣正確退燒呢?運動退燒很危險,嚴重可導致心跳驟停、猝死等情況感冒、發燒無論是病毒感染的,還是細菌感染,都會在體內產生部分毒素,這些毒素對身體會造成一定的傷害。
  • 怎麼吃退燒藥?醫生:這3種情況要去醫院
    在家護理的話,爸媽可以這麼做:1、一般的感冒或者其他病毒感染引發的發燒,只要吃了退燒藥能很快退燒,吃喝拉撒玩正常,精神也好的情況下,可以先在家裡觀察。2、出汗多的話,少量多次喝水。飲食清淡易消化,不要吃油膩和刺激的食物。3、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室溫最好在25℃左右。4、千萬不要用土方去捂汗,以免影響散熱。
  • 很多寶媽的退燒方法原來是錯的
    寶寶發燒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不注重退燒方法。一定要相信科學的退燒方法,不要使用土方法。2019年4月中旬,家住湖北黃岡的5歲女孩萌萌高燒到40℃,萌萌媽媽聽信診所醫生醫囑使用灌腸來退燒,一連灌了幾天,孩子非但沒退燒,還出現了身上出疹,小便變少,精神變差,便緊急送往醫院。經查發現,孩子身患膿毒血症、腎功能衰竭,還出現了休克症狀,心臟、血壓指數直往下掉。
  • 權威機構不建議物理退燒,這樣處理更有效
    但是發燒溫度太高時孩子會不太舒服,所以我們還是要想辦法退燒的。不少家長對給孩子吃藥這件事非常牴觸,覺得是藥三分毒,或者是就讓孩子自己好得了。現在我們孩子發燒最常用的退燒藥是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但是家長還是覺得物理降溫好,安全又有效。物理退燒效果好更安全?
  • 兒科醫生:安全有效的兒童退燒藥只有這2種,4個方法千萬不要用
    跟九媽一樣很多人都以為「發燒捂出汗就好了」但叔要告訴你的是這種捂法,一不小心可能捂走性命此外發燒就用酒精擦發燒就跑醫院打針……諸如此類的錯誤退燒方法也害了不少人抑制細胞釋放制熱因子也就是不讓體溫調節中樞收到來自細胞的求援所以退燒藥只是幫助降低體溫並不能把病醫好李劍峰研究組的研究還表明發燒後6小時Hsp90的數量將得到最大值如果因發燒造成其他不適或遇到高燒(腋下39℃以上)或是有心臟病等特殊情況還是應該及時吃退燒藥
  • 小孩怎樣退燒快?這幾個用藥誤區不要踩
    小孩一發燒,很多家長就會手忙腳亂,試圖找尋一些方法,能夠幫助小孩快點降溫。打針還是吃藥,去醫院還是自己在家解決?每一個決定都關乎著小孩的健康。那麼,小孩怎樣退燒快?如果給小孩用藥,又有哪些誤區要注意呢?
  • 永別了,退燒神藥!
    學 中 醫 有 智 慧 愛 生 活便宜,起效快,退燒神藥回憶中,小時候家裡人只要頭痛、牙疼、發燒,就會從塑料包裝袋裡擠出一片或者兩片白色的小藥片吃下去,馬上就好了。後來才知道,這種白色小藥片就是安乃近。
  • 一份兒童退燒藥使用最全手冊幫您排憂解難
    有關研究證明,退熱藥的療效由大到小依次是: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安乃近、複方氨基比林和阿司匹林。最普遍使用的是含撲熱息痛糖漿,該藥短期使用常規劑量副作用輕微,可作為首選退熱藥。 常用的口服退熱藥有: 布洛芬混懸液(美林) 適用於6個月齡以上患兒,常用量為10mg/kg/次,每隔6-8小時,每日最大劑量不超過40mg/kg(最大劑量為2.4g),一小時內起效, 3-4小時達到最大效應,可維持6-8小時。不建議小於6月的患兒 使用布洛芬。必須遵醫囑使用!!!
  • 布洛芬會致永久傷害?吃了有什麼症狀用藥不慎可能致死
    布洛芬是消炎藥,可以消除:"紅腫熱痛"這些症狀,記住,"紅腫熱痛"是症狀,不是疾病,因此,布洛芬治標不治本。2. 布洛芬不殺菌!布洛芬是消炎藥,但是布洛芬不殺細菌,不是所有炎症都是由細菌引起,但細菌一定可以引起炎症!阿莫西林,頭孢,阿奇黴素,沙星類,這些都是抗菌素,不可以直接消炎。只有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藥物可以直接阻斷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