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解熱鎮痛藥布洛芬與對乙醯氨基酚的區別?兒童用藥安全嗎?

2020-12-22 a健康與養生

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作為退熱藥,是目前應用最普遍也是被認為最適合兒童使用的退熱藥。那麼,這兩種常用退熱藥之間有哪些區別呢?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這兩種藥物:

1、布洛芬(Ibuprofen) ,屬於芳基丙酸類解熱鎮痛藥,有明顯的抗炎、解熱、鎮痛作用,強度與阿司匹林相當,同時對血小板功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延長出血時間,但在常規治療劑量使用時,不良反應發生率低,耐受性與對乙醯氨基酚相似。

2、對乙醯氨基酚(Acetaminophen、Paracetamol) ,又稱撲熱息痛、醋氨酚,必理通(Panadol)、泰諾(Tylenol)等都是這類藥物,為苯胺類解熱鎮痛藥,其解熱、鎮痛作用強度與阿司匹林類似,但抗炎作用較弱,對凝血機制無影響。對乙醯氨基酚毒副作用少,較易耐受,是一種比較安全的退熱藥,很多複方製劑的感冒藥裡都有它的存在。

那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的退熱效果有何不同呢?

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都屬於非甾體類解熱鎮痛藥,通過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使發熱者退熱、緩解疼痛等,從而達到解熱、鎮痛的作用,但對體溫正常者是沒有影響的,不會使其體溫降低。兩者的退熱效果是相似的,但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相比較而言,單次劑量的布洛芬退熱作用相對較強,降溫維持時間相對較長,而對乙醯氨基酚體溫下降的速度在口服後半小時比布洛芬更明顯。

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作為兒童退熱藥安全嗎?

沒有一種退熱藥是絕對安全的,而且都有過敏的可能。但總的來說,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的副作用較輕微,在兒童中應用是較為安全的。兒童對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耐受性都是差不多的,其不良反應的發生也與年齡無關,如果沒有禁忌症,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都可作為患兒退熱藥的首選。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在臨床上應用非常廣泛,所以安全性有一定的保障,但醫生和家長也應該重視其不良反應,不要隨意使用,如實需使用時,應根據患兒的年齡、體重來綜合計算(其中體重是優先考慮的)具體的給藥量,應避免用藥過量和用藥過頻。

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的副作用有何不同?

1、布洛芬的副作用 主要為消化道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 5% ~15% ),與食物同服,可減輕其胃腸道刺激。這些不良反應包括消化不良、胃灼熱感、上腹部疼痛、噁心、嘔吐、飽腹感等,一般都較輕微。另外,出現胃潰瘍和消化道出血者不足 1% ,出現頭痛、嗜睡、眩暈、耳鳴等神經系統不良反應者約 1% ~3% 。其他少見的不良反應有下肢水腫、腎功能不全、皮疹、支氣管哮喘、肝功能異常、白細胞減少等。

2、對乙醯氨基酚的不良反應,若只是服用常規劑量,僅偶見噁心、嘔吐、出汗、腹痛等不良反應,少數可發生過敏性皮炎/皮疹、粒細胞缺乏、血小板減少等。若是高劑量長期用藥,可引起肝轉氨酶增高,但未見肝功能衰竭和死亡的報導;超劑量使用可導致肝功能明顯異常,有造成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的報導。

使用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1. 布洛芬

布洛芬與阿司匹林有交叉過敏,故對阿司匹林過敏的患者禁用。有消化性潰瘍史、胃腸道出血、心功能不全、肝腎功能不全、高血壓、凝血機制或血小板功能障礙(如血友病)的患者需慎用。脫水或水分補充不夠等低血容量的患者使用布洛芬退熱可增加腎功能損害的風險。罹患水痘的患者使用布洛芬則可增加 A 組鏈球菌感染的風險。

2. 對乙醯氨基酚

對阿司匹林過敏者對對乙醯氨基酚通常不發生過敏,但<5% 的阿司匹林過敏的患者服用對乙醯氨基酚後可能會發生輕度支氣管痙攣性反應。服用劑量不應超過推薦劑量,否則可能引起頭痛、嘔吐、倦怠低血壓及皮疹等。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禁用;肝病或病毒性肝炎、輕至中度肝腎功能不全者、嚴重心肺疾病患者應慎用;如果出現黃疸症狀需立即進行肝功能測試。如果伴有持續的嘔吐、腹瀉或液體攝入不足,出現明顯的脫水者需及時處理,積極糾正水及電解質平衡。如患兒出現囟門下陷、口唇乾燥、眼眶下陷、少淚、虛弱等時意味著已經出現脫水應注意補液,對於正處於哺乳期的患兒來說,最合適的液體就是母乳。

以上就是我對布洛芬以及對乙醯氨基酚不同點和注意事項的總結!歡迎補充交流!

相關焦點

  • 解熱鎮痛藥在兒童中的合理應用
    我國現有<14周歲的兒童約4億,發熱是小兒疾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所以解熱鎮痛藥的合理應用是醫生和家長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臨床上常用的解熱鎮痛藥都有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我們來一一介紹:阿司匹林大家一定很熟悉,它是最古老、價格最便宜的非甾體抗炎藥。它不僅具有解熱、鎮痛、抗炎等作用,還可用於治療足癬、結膜炎、糖尿病,預防老年痴呆症。
  • 一文了解退燒用布洛芬還是對乙醯氨基酚?
    在常用退燒藥中,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兩個OTC類藥品。可是,二者由於分子結構、作用特點、不良反應存在著明顯的差別,該如何正確選擇充分發揮藥效呢? 一、布洛芬和對乙醯氨基酚是同一類退熱藥嗎?
  • 兒童發熱治療的解熱鎮痛藥該怎麼用?
    我們今天來談一談兒童發熱治療的解熱鎮痛藥。2月齡以上兒童體溫≥38.2℃伴明顯不適時,可採用退熱劑。高熱時推薦應用對乙醯氨基酚或布洛芬,不推薦乙醯水楊酸、保泰松、羥基保泰松、吲哚美辛、阿司匹林、賴氨匹林、尼美舒利、氨基比林等其他藥物作為退熱藥應用於兒童,反對使用糖皮質激素作為退熱劑應用於兒童退熱。
  • 都用於解熱、鎮痛,阿司匹林、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使用上有什麼不同?
    本文以解熱鎮痛藥中認知度和使用率都非常高的三種藥物——阿司匹林、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為例,來聊聊解熱鎮痛藥的適應症、不良反應和應對及藥物相互作用。解熱鎮痛藥,顧名思義,用於解熱、鎮痛,除此之外,還有抗炎、抗風溼的作用。
  • 兒童解熱鎮痛,NSAIDs如何選用?
    解熱鎮痛抗炎藥物 (NSAIDs)是一類具有解熱、鎮痛作用,絕大多數還兼有抗炎、抗風溼作用的藥物,包括非典型NSAIDs(對乙醯氨基酚、阿司匹林)、非選擇性NSAIDs(阿司匹林、布洛芬、洛索洛芬、吲哚美辛、萘普生、雙氯芬酸、氟比洛芬酯、酮咯酸等)、選擇性COX
  • 兒童發熱,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有什麼區別?該怎麼選?
    發熱是兒童常見的症狀,由於兒童的特殊性,對乙醯氨基酚(撲熱息痛)和布洛芬是唯一推薦用於兒童的退熱藥。 那這兩種藥物有什麼區別,不同情況該如何選擇呢? 兒科時間邀請藥師王雪,帶我們了解這兩者的差異,使我們在選擇藥物時可以遊刃有餘。
  • 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丨感冒用藥須謹慎,安全合理是關鍵
    2020年公眾十大用藥提示感冒用藥須謹慎安全合理是關鍵如頭痛、頭暈、全身肌肉酸痛,可選用解熱鎮痛藥:對乙醯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鼻塞嚴重者可選用鼻黏膜血管收縮藥:偽麻黃鹼或1%麻黃素溶液滴鼻,流清鼻涕可選用抗過敏藥:氯苯那敏(撲爾敏)、苯海拉明等。
  • 對布洛芬過敏,能用對乙醯氨基酚嗎?
    進一步詢問病史,小丫上半年也曾因發熱服用「布洛芬」出現類似的症狀,但症狀比這次輕微,僅為蕁麻疹,血管性水腫不明顯。也就是說,小丫對兒童最常用退熱藥——布洛芬有可疑過敏反應。圖一:小丫服「布洛芬」後頭面部及頸部皮膚水腫,軀幹成片風團樣皮疹小丫媽媽說,在家時小丫全身過敏及皮膚水腫更嚴重,就診時已消退大半。
  • 止痛藥和布洛芬很傷腎?哪個副作用更大?聽醫生的話:別亂吃
    還敢吃嗎?布洛芬等去痛片止痛的原理去痛片有很多種,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也各不相同,但常見的去痛片的止痛原理都是差不多的,都是通過抑制丘腦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釋放,興奮及抑制中樞神經系統來達到解熱鎮痛的功效。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可供選擇的去痛片有很多種,它們的區別在哪裡呢?
  • 患者因牙痛擅自服了 5 片布洛芬 結果…
    吃 5 片布洛芬,真的會中毒嗎?使用布洛芬,有哪些注意事項?布洛芬中毒患者,如何搶救?自覺中毒,就是「中毒」嗎?本例牙痛患者用藥劑量未超過 100 mg/kg,在安全範圍內。比起中毒,更可能是過量用藥導致的不良反應。NSAID 過量應用時,「中毒」表現主要包括以下 5 種。1.  常見症狀:噁心、嘔吐、嗜睡、視物模糊和頭暈。僅有不到 0.5% 的此類患者受到嚴重損害 (如腎衰竭);大多無需醫療幹預。2.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基層合理用藥指南》發布!
    解熱鎮痛藥: 有頭痛、發熱、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狀者,可酌情使用解熱鎮痛藥,如對乙醯氨基酚、 布洛芬等。 2.解熱鎮痛藥 (1)對乙醯氨基酚 用於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發熱、頭痛、肌肉痛等。
  • 這幾種情況,解熱鎮痛藥千萬要慎用!|你「藥」知道
    解熱鎮痛藥(NSAIDs)是一類具有解熱鎮痛作用的藥物,其中除乙醯苯胺類外,還具有抗炎、抗風溼作用,有的還兼有抗痛風作用,臨床上廣泛應用於治療風溼性疾病。由於目前市面上流行使用的NSAIDs品種繁多,分類複雜,並且不同年齡、身體條件、病情症狀使用各種藥物的療效各不相同,因此如何選擇以及合理應用成為臨床上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 這份兒童用藥黑名單,每個家長都應看到!
    請在醫師的指導下使用本品,了解用藥風險。 本品一般不作為首選用藥,僅在病情急重,且無其他有效藥品治療的情況下使用。 本品禁用於18歲以下青少年兒童。 1 柴胡注射液 柴胡注射液作為退燒針,在兒童發熱治療中應用很普遍。 作為一種臨床常用的退熱藥,柴胡注射液主要用來治療感冒、流行性感冒和瘧疾等疾病引起的發熱。
  • 流感病毒引發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你知道該如何用藥嗎?
    所以在用藥過程中,一定要遵醫囑,或者是嚴格按照說明書來服用。一般來說,0.3g ~ 0.6g/ 次是阿斯匹林的最佳劑量,每天僅需要 3 次即可。對乙醯氨基酚:俗稱「撲熱息痛」,是目前治療高熱、緩解輕度疼痛(由感冒引起)的良藥;與阿斯匹林相似,對乙醯氨基酚具有很好的解熱、鎮痛作用,並且在常規劑量之內,該藥不會產生不良反應,所以用藥安全性較高。
  • 布洛芬會致永久傷害?吃了有什麼症狀用藥不慎可能致死
    據法國媒體《巴黎人報》報導,根據法國國家藥品和保健產品安全署(ANSM)委託圖爾和馬賽藥物警戒中心進行一項最新調查,患者在發燒、頭痛或喉嚨痛等情況下,經常服用暢銷的酮洛芬和布洛芬類消炎藥,但用藥不慎可能導致感染併發症,公眾務須提高警惕。
  • 扁桃體腺樣體手術後常見用藥問答
    今天我們挑選家長最關心也是最常見的扁腺術後用藥疑惑,一起尋找答案吧! 1 Q:我科扁桃體腺樣體手術期常用哪些藥物? A: 我科扁腺手術常見用藥有:康復新液、糠酸莫米松鼻噴霧劑(俗稱內舒拿)、左卡巴斯汀鼻噴霧劑、頭孢類抗生素(頭孢呋辛鈉、頭孢唑林鈉等),布洛芬混懸液(俗稱美林)、布地奈德混懸液霧化、地塞米松消腫藥等。
  • 布洛芬緩釋膠囊可以一次吃兩粒嗎?
    芬必得布洛芬緩釋膠囊為白色球形小丸,是解熱、鎮痛類的非處方藥藥物,是比較常用的解熱鎮痛藥,具解熱,鎮痛,和抗炎作用,那麼布洛芬緩釋膠囊可以一次吃兩粒嗎,下面就來了解一下。一、不可以吃兩粒布洛芬緩釋膠囊是不能吃兩片的,正確的服用方法是一次口服一粒,一天可以口服兩次,早晚各一次使用,而且由於是一個緩釋劑型,所以服用的時候應該是整粒吞服,不能嚼碎或者是撥開溶解服用的。
  • 布洛芬因致永久傷害緊急召回?召回是真的,布洛芬還能吃嗎?
    網友留言但布洛芬一直是被WHO,中國和歐美各國推薦的首選兒童退熱藥之一。不過因為布洛芬本身安全性就較高,本次召回的藥品僅超標10%,所以發生安全事件的風險應該較低,該公司也表示並未收到該批次的產品致嚴重不良反應的報告。當然,兒童發燒是一種常見的症狀,所以媽媽們才會發燒藥出問題而如此的上心,但也不是兒童一發燒就要吃退燒藥,家長在給孩子吃退燒藥之前,先把發燒是怎麼一回事兒了解清楚,有些誤區是我們焦慮關心的癥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