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書》第二季 用大眾傳播的方式做一件牽動靈魂的事

2020-09-05 明說娛樂

關於《一本好書》第二季的開播,有網友激動道,「天吶!心尖上的節目回歸了」,也有網友把這檔剛播出兩季的綜藝稱為「老朋友」,「老朋友,歡迎回來」……前兩期節目上線後,觀眾的評論開始走向節目表達和書本內容的深處,「節目抓取片段深入得很好,演員演技也給力,喜歡反派們和觀眾的對話,在沉浸於故事的同時又能抽離出來冷靜思考」,「讓我重新認識了虎妞,看到了老舍描寫祥子的初心」……當然,節目給觀眾帶來的能量和思考才是最彌足珍貴的部分,「《一本好書》帶我走出黑暗」,「看到許雲峰說『你們很多人已經看不見我們了』的時候,瞬間淚目」……

兩期節目過後,《一本好書》第二季已然在社交媒體和網絡上掀起了一股輿論熱潮,各方的好評紛至沓來,而這檔節目本身卻顯得頗為冷靜,保持著自己的節奏和步調,也許這是這檔節目辛苦付出應有的收穫,又或許這是節目內在的氣質和姿態使然。

早在第一季,《一本好書》就收穫了「廣電總局2018年第四季度廣播電視創新創優節目」、2019中國綜藝匠心盛典「年度匠心導演」、Sir電影首屆文娛大會「年度最佳綜藝」等十多項榮譽,更以9.2的高分名列2018年度網綜豆瓣評分第一。隨著新一季的開播,節目再次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微博主話題的閱讀量達到了2.4億,關於英雄和奮鬥者的大討論也由前兩期節目展開來。近日,豆瓣9.5的高分又將這檔節目再次推向口碑綜藝之巔,從第一季的9.2到第二季的9.5,《一本好書》又是如何做到精益求精的呢?

還經典以經典,引導當代新解讀

一直以來,經典作品在傳播過程中,關於其中人物、故事、象徵意義的解讀都有逐漸片面化和刻板化的現象。《一本好書》第二季剛播出兩期,在文學和傳播層面,給觀眾帶來的第一印象便是還經典以經典,讓名著中最真實的人物和故事呈現在大眾眼前。

首期《紅巖》中的甫志高是一個人所共知的叛徒,但《一本好書》在改編時將個人計算從他嘴裡說出來,觀眾在熟悉與意外之間開始糾結,而這也正是節目希望激發的有益思考。甫志高表面上革命熱情高漲,但實際上是在勝利前打著個人的小算盤,在積累個人業績、在斤斤計較著有效添加未來兌換利益的籌碼。甫志高的選擇以及他在舞臺上的辯白出於人固有的劣根性,《一本好書》第二季在好書內容的呈現中也充分還原並真實展現了這種人性,於此,《紅巖》不僅是一座豐碑,更成了當下大眾可以對照自身的一面鏡子。

第二期的《駱駝祥子》中,祥子不再僅僅是一個老實憨厚、勤勞吃苦的被侮辱、被損害的形象,而虎妞也不是刻板印象中醜陋、有心機、不要臉的虎妞,節目揭示出祥子的局限和狹隘,虎妞敢愛敢恨敢犧牲的一面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現,而「這個虎妞是我想像中的樣子」「虎妞的可愛不容忽視」等諸多網友評論也引發了從節目到觀眾對經典人物的當代解讀。

另外,許子東老師在解讀環節關於《駱駝祥子》三次讀後感分別見故事、見作者、見自己的分享也讓更多觀眾重新審視這部名著,「第一次看到的就是一個被社會壓迫、剝削的弱者的故事;第二次看到了老舍自己,看到了他理想中的個人主義在那樣的環境下救不了社會;第三次則發現這本書是在寫自己,每個人的早期都相信自己的基本理想,相信自己做的事,相信努力就一定能得到回報,但後來發現現實並非如此。這時候你該怎麼辦?……」由它而起的對於個人、對於當下時代的思考也從節目延伸開來,重新回歸老舍先生寫作《駱駝祥子》的初心,也不再局限於舊社會階級壓迫的單一解讀。

在前兩期節目內容和價值傳遞上,《一本好書》第二季都可以作為映射現代人生活和選擇的一面鏡子。在甫志高、徐鵬飛的身上,我們看到個人基於私慾訴求的辯解及其背後折射出的現代人價值觀的變形,在祥子身上,我們又看到奮鬥中的自己,看到在理想和現實中權衡的自己。對比節目的內容表達,在直面人性,有著充分自我理由的基礎上,我們的人生或事業該怎樣選擇;在當下社會,我們的奮鬥和努力又該怎樣有底線、有尊嚴地合理規劃,這便是節目帶給觀眾的深度思考。

基於真實刻畫人物和故事,並嘗試多維度展現,《一本好書》第二季不僅還經典以經典,更發掘人物和故事在當前社會背景下以及大眾認知下的新解讀,打開了觀眾的認知視角,也賦予了經典新的生命力。

提供閱讀試衣間,拉升全民閱讀

「我希望能一直做下去,做到10季,積累100本好書,成為下一代讀者更方便使用的『閱讀試衣間』。」節目總導演關正文在最近的媒體採訪中如此說道。

在物慾橫流且高速運轉的當下社會,大眾在精神層面的缺失日益顯現,且面臨繁雜眾多的選擇,大眾顯得茫然不知所措,《一本好書》以綜藝這種時下熱門的內容載體打開了大眾傳播的窗口,把經典引入大眾視野,從全球甄選能提供當下生存經驗的經典好書,通過明星的舞臺化演繹,激活文字讓觀眾獲得共鳴,從第一季到第二季,打造了這檔全民「閱讀試衣間」式的節目。一本好書的創作出發點,就是通過更具大眾趣味的轉換,讓好書能夠被更多人看到,而這也得到了很多觀眾的呼應,他們的留言稱,「跟隨《一本好書》尋找一生之書。」

前兩期節目播出後,很多網友的評論表達了對節目內容的直接感觸,如「看英雄不覺淚目,這盛世如你所願」,除此之外,在更多的評論中,我們看到了觀眾由節目而產生的自我對照和映射,如「有人說如果他活在從前肯定是個叛徒,因為無法看著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一個個被敵人奪去生命,但個人利益與大義對立時,我們該如何選擇呢?」「在個人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中,誰還不是個祥子呢?」……在這樣的觀眾自我反省聲中,《一本好書》第二季的「閱讀試衣間」功能和價值才得以充分打開和展現。

據悉,《一本好書》第二季依然堅持全球化視野,《簡愛》《悲慘世界》《了不起的蓋茨比》《怪誕行為學》《魯迅雜文集》等都在第二季的書單之列,網友也對此表達了翹首之切,「好幾本國外經典都讀過,《一本好書》居然要將它們都搬上舞臺,這究竟是什麼神仙綜藝,表示無比期待!」「好奇魯迅雜文如何演繹…」如此,通過中外經典名著的選擇和舞臺演繹,節目帶領大眾汲取全人類的智慧和經驗的精華,並將之播撒開來,通過多元認知激發獨立思考,實現滋養個體生命成長的目的。

在線下,節目熱度給名著帶來的銷售轉化率也居高不下。去年「雙11」期間,《一本好書》第一季播出的推薦書目紛紛登上京東、噹噹等圖書商城的暢銷榜,首期書目《月亮與六便士》更成為幾大圖書商城的銷量冠軍。

一言以蔽之,節目對觀眾在閱讀和思考層面的影響,以及對線下圖書市場的巨大影響等都證明了《一本好書》打造「閱讀試衣間」的成功,讓「好書」不僅成為輿論熱議的話題,更讓觀眾在線下、在日常生活中開始去閱讀這些「好書」,真正拉升了全民閱讀。

給觀眾以文化給養,塑造「靈魂綜藝」

從歷史的角度看,閱讀可以改變一個民族的命運。有不少聲音提出,當下的中國需要一場「閱讀革命」。如此強調閱讀的重要性,根源就是閱讀所給人帶來的文化洗禮,帶來的思考能力,與個人深度、修養和創新能力休戚相關,而書對於一個人的思想和價值層面的影響則是一切的開始。

《紅巖》在《一本好書》舞臺上的改編讓我們看到了先烈們人性中的合理性,面對叛徒的出賣,面對反動派的威逼利誘,他們展現了英雄的人性亮面,經受住了最殘酷的考驗,超越了個人的名譽和生死,自始至終選擇忠誠於信仰,突顯出初心的偉岸。有評論稱,「前人的犧牲換來了現在的安穩生活,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為你負重前行。」

「面對個人私慾和更高追求時,現在的我們又都會作何選擇?」諸如此類的評論印證著節目帶給觀眾的深刻反思,如關正文導演採訪中所說,「任何時代都有叛徒,傳媒的責任應該讓大家都知道叛徒可恥,而不是閉目塞聽。」基於節目的改編和側重性傳播,紅色經典《紅巖》的普適性時代價值也被解讀出來,即對任何時代的個人而言,都有高於物質利益的生命價值,都有超越個體生命的更高追求,成不成英雄並不是一個優先級最高的考量,對大眾而言,心中有正確的標尺才最重要。

在實現個人價值的道路上,第二期節目《駱駝祥子》折射出每個現代人的影子。祥子一心想要憑藉一己之力,做一個獨立的勞動者,他相信依靠個人奮鬥,一步步終能達到自己理想的彼岸。而這與當代很多年輕人背井離鄉,心懷夢想的現實之間形成了頗具現實意味的觀照。基於個人奮鬥的一致性和情感共鳴的一致性,《駱駝祥子》也在更深的思想領域影響觀眾和讀者,包括對個人局限和狹隘的反省,對不顧他人的精緻利己主義的評判和預估,對奮鬥選擇和道義底線的判斷和規劃等等。

「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一本好書》第二季讓所有人思想的靈魂可以不受地域和時間的限制,由節目內容帶來的共情為源頭,激發起觀眾的閱讀興趣和獨立思考,以「靈魂綜藝」打動人心,帶領大眾追溯到美好生活的原點,進而帶來於靈魂有益的給養,而這也是節目引導大眾閱讀的一份使命感和責任感。

在紛繁複雜、潮流湧動的綜藝市場,在內容價值類綜藝不斷拓寬綜藝的邊界和空間時,《一本好書》第二季的回歸於市場、於社會、於觀眾都是一個好消息。它正用新的內容和嘗試不僅推薦好書,更還原經典,拉升全民閱讀,輸出新的能量和價值,給觀眾帶來精神層面的洗禮,實現精益求精、自我超越的同時有益於社會和大眾,正如網友的評價所述,「只有《一本好書》能超越《一本好書》。」

相關焦點

  • 《一本好書》第二季國慶開播,于震、牛駿峰加盟演繹經典直擊靈魂
    但通過于震等演員們的演繹,臺詞中這本厚重的大書——《紅巖》,再次顯示出了經典作品跨越時空的震撼力和感召力,同時也為《一本好書》第二季開播拉開大幕。 繼去年驚豔亮相之後,由騰訊視頻、實力文化聯合出品的《一本好書》第二季如約歸來,從10月7日起每周一20:00在騰訊視頻上線、10月14日起每周一22:30在江蘇衛視播出,繼續與觀眾分享好書。
  • 《一本好書》總導演:大眾需要更多更好的讀書節目
    作為一檔大型場景式讀書節目,《一本好書》第二季以舞臺表現形式搭建書中場景,同時將經典書目中的情節衝突、人物性格等細節,用極具視覺張力的表演帶給觀眾超強的沉浸式觀看體驗。節目在製作上力求舞美場景更精緻化,演員構成更專業化、優質化,把戲劇呈現做到更純粹,以10期節目、10種舞美,還原10本經典名著中的場景。
  • 把《一本好書》拍成「一齣好戲」 感受思考的快樂
    大眾閱讀的「試衣間」   出於「帶動大眾去讀好書」的想法,早在《見字如面》第二季熱播時,關正文就透露過,下一步計劃是做一檔與閱讀有關的節目。不過一年時間,關正文就帶著《一本好書》回到了大家的視線中。
  • 專訪場景式讀書欄目《一本好書》總導演關正文:讓更多的人愛讀書
    《一本好書》總導演關正文10月7日,《一本好書》第二季回歸。這檔被稱為全民閱讀「試衣間」的大型場景式讀書節目,通過精緻的舞美呈現、演員張弛有度的表演,激發觀眾閱讀興趣和深度思考。此次回歸,節目組選擇了重讀《紅巖》、《駱駝祥子》等經典作品,豆瓣網友給出了9.5分的評價。「我壓力太大了。」總導演關正文在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時坦言。
  • 《一本好書》導演關正文:我們是原著的搬運者和翻譯者
    本期訪談帶您走近《一本好書》總導演關正文。曾執導《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成語大會》《見字如面》等文化節目,關正文又在舞臺上用戲劇生動傳播閱讀的價值和魅力,促使更多觀眾翻開一本本經典原著,「人類文明的共同基石是這些思想經典,最核心的還是原著的價值,我們只是搬運者和翻譯者。」《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國家寶藏》等一系列文化節目為電視螢屏帶來一股清新的「文藝範兒」。
  • 《一本好書》總導演關正文:把一本好書演給大家看
    我們最近製作了一檔節目叫《一本好書》,嘗試用講述、表演、品評、圖文配合等綜合手段,合成出一個儘可能生動有趣的好書推介節目,帶動大眾去讀好書。節目播出後,觀眾反響熱烈,其中令我最欣慰的反饋是:看了節目,我真的想去看這本書。   我們為選擇的書種確定了一些標準,比如它應該是各種權威書單上公推的經典,是適合大眾閱讀並且在今天仍能洞察社會人生、激活智慧思考的名著。
  • 《國家寶藏》第二季首播,故事演繹成歷史文化類綜藝的唯一出路?
    網視導讀 : 藉助新穎的節目形式,讓文物走進大眾、歷史得以傳播,這是文化類節目的魅力;但當多檔節目都局限於一種傳播形式時,這便成了不足。時隔一年,央視出品的《國家寶藏》第二季在昨日晚上與大眾見面。而細觀看今年熱播的幾檔文化類節目,《一本好書》《上新了故宮》都是收穫一片好評。但大家可否發現這些節目的一個共有的特徵:通過表演來展現一個故事,傳達某個時代的文化。這樣的存在,究竟是幸還是不幸?12月3日,《國家寶藏》首次公布了第二季中九大博物館(院)推選的二十七件國寶的真容。
  • 《一本好書2》啟示錄:用「人性」和「信仰」用「文化+」打破高
    《紅巖》中著名的叛徒傅志高站在《一本好書》的「舞臺」上為自己辯護。《一本好書》第二季的回歸,是為了保留原有的舞臺場景閱讀,並尋找新的方式來激發觀眾的思考和閱讀興趣。近兩年來,文化綜藝節目以其豐富的內涵、積極的價值和接地氣產出受到市場歡迎。
  • 陳坤營業為《一本好書》站臺「呂秀才」首次飾演渣男
    《駱駝祥子》以超高口碑完美落幕,第二季《一本好書》也迎來了開播以來的小高潮——以豆瓣9.5分的成績,成為2019年度的高分綜藝。 直到上周五,許久為露面的陳坤現身為《一本好書》引出了第三期《紅字》的預告片,才算給大家解了謎。喻恩泰、海一天、吳優的加盟,更是讓《紅字》被大家評價為:見證演技的時刻到了。這本美國文學的經典,雖是一出關於婚姻的故事,《一本好書》卻能借其再次打開「大眾閱讀試衣間」,讓當下的人在鏡子面前看到他人,找到自己。
  • 《一本好書》:帶領觀眾「讀」原著
    快節奏的生活,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被微博、抖音、豆瓣包圍的年輕人根本沒有時間靜下心來讀一本好書。綜藝節目《一本好書》推薦給你!千呼萬喚中,《一本好書》第二季在今年10月又和大家見面了。開播兩期口碑節節高升,豆瓣評分更上升至9.4。
  • 《一本好書》版「祥子」被贊回歸老舍本意 虎妞新解人設逆風翻盤
    騰訊視頻《一本好書》第二季首期《紅巖》重溫革命英雄的熱血信仰後,10月14日(周一)晚8點騰訊視頻新鮮上線的第二期節目再出重磅,由李成儒、謝孟偉、釘鐺等實力派演員聯袂呈現,陳曉楠攜手許子東、史航合作點評的《駱駝祥子》正式亮相。節目播出後,《一本好書》第二季豆瓣開分9.5,延續了第一季以來的超高口碑。
  • 《一本好書》:「綜藝節目」如何帶領觀眾「讀」原著
    《一本好書》製作團隊曾做過一次小小的調研:詢問錄製現場的600位大學生觀眾,有誰讀過近年大熱的科幻小說《三體》,結果只有5人舉手;問及《時間簡史》這本書,在場甚至沒有人看過。當然,在確定書目的過程中,節目組也會思考這本書是否適合場景化的改編方式。」《查令十字街84號》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我討厭新書。在節目拍攝過程中,很多演員不解,跑來問關正文。「買一本新書就像買一件沒有試穿過的衣服,」他如此比喻,「我們要留一本伴隨終身的書,必定是有過一定閱讀體驗的,就像已經試穿過的衣服。」而《一本好書》就是要幫觀眾「試穿」這件衣服。
  • 《一本好書》才是真正的「一齣好戲」,這檔國產綜藝你追了嗎?
    關正文導演希望自己的讀書節目能將所選書籍推廣普及開來,所以一定要選用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後來我終於想到是說什麼東西是大眾能夠喜聞樂見的呢,就是把一個書儘可能地戲劇化、影像化、圖文化。」當然,《一本好書》並非把經典著作一字不差地搬到舞臺上,而是拋磚引玉,給足觀眾想像和思考的空間。
  • 《朗讀者》第二季:做國內綜藝節目最美的「逆行者」
    本文轉載自:光明網作者:北京大學公共傳播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師曾志《朗讀者》第二季播出期間
  • 一本好書,開始一段故事丨2020融僑公益悅讀季書香開篇
    消費終極狂歡的號角,反覆吹響,不斷鼓譟 銀行帳單的簡訊和快遞此起彼伏的電話 是手機本月度的交響樂 當購物狂歡的截止期限,精確到日時分秒 就想起了翻開最愛那本書時的愉悅和確幸 這樣的快樂,總是無截止期限 這個世界,每一本書和它的主人都有彼此的緣分
  • 重名的《一本好書》相遇啦!總導演關正文對話大河版:緣分很美妙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叢博 當熱播文化節目《一本好書》與大河報河之洲《一本好書》相遇,會是怎樣的感覺?「就像是在茫茫人海之中,遇到了一位重名的朋友,是美妙的緣分。」來到鄭州的《一本好書》總導演關正文如是說。《一本好書》是大河報文化周刊河之洲的讀書版,為讀者推薦新近出版的品質書籍,用一本好書,陪伴讀者一顆沉得下來的心。
  • 趙立新徐帆出演《一本好書》 總導演關正文:歡迎觀眾隨時走
    他說:「我現在也不知道《一本好書》是不是個綜藝節目。我們的初衷是,用特定的、夾敘夾議的方式把書的魅力呈現出一個局部。《查令十字街84號》那期節目裡演員有句臺詞:我討厭新書。演員不理解,為什麼討厭新書?後面的解釋是:買新書,就像你買一件沒有試穿過的衣服。這個比喻恰如其分,所以我們這個節目,就是大眾閱讀的試衣間。」
  • 《一本好書》真是綜藝裡的一股清流…
    想看明星狂飆演技還想讀一本經典好書這部豆瓣9.3分的綜藝《一本好書》告訴觀眾原來書也可以這樣讀 用表演「閱讀」一本書  「如果是其他行業的話,你才華平平沒關係,你可以得過且過,但這是藝術家,這可是不同尋常的!」
  • 王勁鬆開啟了《一本好書》的《悲慘》,重塑了經典的演技
    《一本好書》系列就是其中之一。此外,該綜藝節目在第一季之後獲得了口碑,並獲得了雙豐收和第二季的情況下播出。本期節目,世界經典《悲慘世界》,法國作家雨果用自己的方式講述了人類在規範秩序面前的故事,不同的可能是從天使到魔鬼,也可能是從魔鬼到天使。
  • 【一本好書】讀《致加西亞的信》有感
    【一本好書】讀《致加西亞的信》有感 2020-11-22 19: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