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一部外來作品的名字翻譯的如何,直接影響了觀眾們對作品本身的第一印象,這也是漢化組肩負的重任。
然而,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一些奇奇怪怪的譯名並非翻譯人員不精,完全是作者本身在挖大坑啊!
1、《タッチ》(棒球英豪)
《タッチ》出自日本著名漫畫家安達充筆下,安達充本人一向以清新簡練風著稱,但也讓安達充漫畫成為了所有翻譯版的噩夢~
日語「タッチ」,即英文touch,棒球中的專用術語—觸殺,簡單的幾個字包含了很多的含義,如和也將夢想交接給達也的接力舉動,又有男女主觸動心靈的意思,同時也與「達也」(Tatsuya)諧音相同等等。
如此混淆的標題自然出現了不同版本的翻譯,英譯《touch》,內地《觸摸》,港譯《鄰家女孩》,臺譯《棒球英豪》等,現在來看「棒球英豪」完全沒毛病啊~
2、《memories off》(秋之回憶)
日本KID公司推出的一款戀愛冒險類遊戲系列,原名「memories off」有「斬斷回憶」的意思,但這樣翻譯過來太沒意境,於是漢化組根據故事發生在秋天而意譯為《秋之回憶》。
然後,當第二部出來後故事發生在夏天,漢化組一臉懵逼...
3、《DuRaRaRa!!》(無頭騎士異聞錄)
據原作者成田良悟所說,小說的原名「DuRaRaRa!!」完全是自己在臨近交稿時順口提出的名字,而總編輯居然也覺得這樣含義不明的名字很不錯...
而後面的兩個感嘆號,則是因為自己其他作品的名字結尾都是一個感嘆號,寫《DRRR》的時候想弄得特殊一點,於是就寫成了——兩個感嘆號……
這樣一個連作者與總編輯都不知道什麼意思的原名,漢化組硬生生想了個《無頭騎士異聞錄》,關鍵還賊特麼的帶感~
4、《甘々と稲妻》(天真與閃電)
沒有任何人能夠從《天真與閃電》這個名字猜測出這部作品想要講什麼,這也間接導致了這樣一部不錯的作品在今年眾多的7月番中關注度不高。
事實上,「甘々と稲妻」包含著一個日語梗——甘々と稲妻,天真=甘々(あまあま)取自甘えん(慣於撒嬌的孩子,也就是紬希),稲妻(いなずま)=閃電,倒過來讀妻稲(つま(が)いな(い),單身父親,也就是公平)天真與閃電就是指的父女倆。
漢化組:所以現在這樣不倫不類的譯名怪我咯?
5、《骸なる星 珠たる子》(星星公主)
「骸なる星 珠たる子」,大概意思為「星的殘骸,如珠玉般的孩子」,似乎很多日本作者都喜歡取這樣意義不明的名字?實際上,原作名是作者直接從最後一話的標題截取而成的。
然後,不明所以的國內漢化組直接翻譯為了《星星公主》...
再然後,這部貌似治癒系的《星星公主》徹底致鬱了無數人...
6、《DARKER THAN BLACK 黑の契約者》(黑之契約者)
darker than black?比黑更黑的黑?國內漢化組直接嫌麻煩取了後面的副標題,譯為《黑之契約者》。
本來這也沒什麼,直到第二季《DARKER THAN BLACK 流星之雙子》又出來了...所以這是叫「黑之契約者之流星之雙子」?
最後,補充一個遊戲方面的——
日本世嘉發售的一款橫板通關遊戲,因為初代可以選擇三個人物,國內電子遊戲雜誌直接命名為《格鬥三人組》,結果第二代出來後,遊戲可以選四個人了...《格鬥三人組2》明顯不合適,結果直接將錯就錯,硬生生改成了《格鬥四人組》...
等到了第三代後,遊戲不僅可以選四個人,又添加了三個隱藏人物~
於是接下來的命名陷入困境,《格鬥四人組2》不合適,因為人家可以選七個,《格鬥七人組》也不合適,因為初始界面只有四個...並且,萬一接下來人數又變了怎麼辦?
最後,官方還是將名字改了回去,也就是很多人熟知的《怒之鐵拳》系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