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入殮五大忌諱:哭泣拍照,柳木、毛皮金屬入棺,貓狗靠近遺體

2020-12-20 農俗俱樂部

之前也陸陸續續和大家分享了很多與棺材有關的農村習俗,比如農村壽棺的取材,以及關於農村是否需要用釘子釘棺材的習俗。

而今天打算比較系統一些的來和大家說說,農村入殮時候的幾個禁忌,或者說,這些行為在農村是比較忌諱的,大家需要注意哦~~

入殮,葬禮的重點

入殮的意思就是入棺,一些地方也叫入木、落材等,各地方的叫法不一樣。

我老家貴州就把入殮叫「裝材子」,簡單理解就是,把遺體裝進棺材裡。

這個過程很多農村很講究,比如只有大兒子才能抱頭,其他的人只能抱身體其他部位。

而且遺體入棺,需要腳先頭後出屋!

遺體放進去後,需要給其擦拭身體,換壽衣等。

入殮的過程雖然簡單,但有好幾個禁忌是農村非常忌諱的!

入殮5大忌諱

一、忌柳木做棺

這點之前和大家說過,壽棺的木材以松柏、楠木、樟木為上等,油松、楸樹木、槐木為中等,比較忌諱的是用柳木做棺材。

棺材外面要用黑子紅黃等顏色的油漆塗一遍,一般是逝者不滿50外棺塗朱漆,即「紅棺」!

50歲以上的,塗金色,叫「金棺」!

壽棺內底部還要放些石灰、線、五穀等,山西五寨一帶把這稱為「坐草」蘊意是「落地而生,坐草而歸」!

二、忌棺內毛皮、金屬

有的家屬因為對逝者及其不舍,就會在棺材裡放些生者生前喜歡的東西,器具等,但要注意,毛織物、毛皮製品是非常忌諱的。

這類物品包括毛絨公仔、毛毯、毛氈、皮褥子、皮鞋皮帶等等,都不可以放進去!

原因在於,農村深信「著毛變畜,錯胎轉生」的說法。

一些地方還規定不能放金屬、塑料製品,因為火葬時這些東西燃燒會釋放出有毒有害氣體,造成環境汙染,還汙染骨灰。

不過像我老家,哪怕是土葬,但人們還是會忌諱放金屬物品進去,甚至忌諱用釘子釘棺材,這是與其他地方不一樣的習俗。

不過一些地方卻會在館內放些驢蹄甲片和生鐵片,比如犁鏵碎片,蘊意是「入土開路」,各個地方習俗不一樣,這也能理解!

比較適合放進去,不容易出錯的是木梳、手扇等非皮毛非金屬物品,既表達對逝者的關心,又不觸碰禁忌。

三、忌淚溼遺體

入殮完畢後就要蓋上棺材蓋,以後都不能再打開,很多人對逝去親人非常不舍,不想再也見不到他們,就會在入殮時哭泣。

但農村很忌諱入殮時將眼淚灑在遺體上,最好是忍住悲傷,控制好眼淚,不哭是最好的。

一些地方習俗裡,入殮是非常嚴肅且安靜的過程,家屬要保持冷靜,如果有人啼哭會覺得逝者不忍離去,會留在家裡,這很不好。

如果眼淚滴在逝者遺體上,也會讓其留戀世間,不能順利歸去。

在《雜病廣要》裡有一句話則說「骨蒸病者……其源皆由……或臨屍哭泣,屍氣所感,邪氣一生,流傳五臟,蠹食傷心,雖有諸侯,其實不離乎心陽腎陰也」!

意思就是說,靠近遺體哭泣對身體不好,失去親人讓人們身心受挫,大哭更是影響身心健康,其實也是安慰人們失去親人的傷心情緒吧。

當然,不是不能哭,如果忍不住,可以隔遠一些哭泣,正確釋放情緒感覺對身體才沒壞處,強行憋著會憋壞身體的。

四、忌入殮前後貓狗靠近遺體

農村大多人家都養得有貓和狗,而辦喪事因為要製作食物,吃的會比較多,一些村裡人來幫忙,狗也會跟著來。

但入殮前後,不管是別人家的貓狗,還是自家的,都不允許靠近遺體。

可遺體大多放在家神面前,也就是大廳,要避免還是有難度的。

所以農村需要晚上守靈,不僅是表達孝道,也是為了保護遺體不被貓狗接近或破壞,是對逝者的尊敬!

當然也有玄乎的說法,說是貓狗靠近會屍 bian~~

五、忌拍照或將影子投在棺材內

現在很多年輕人不太懂規矩,參加葬禮到處亂拍,可以拍其他的,但不能拍與遺體或棺材有關的,入殮時更是禁止拍照,這是對逝者的基本尊重。

這點漢族不太重視,但在水族則是直接禁止拍照的。

水族的入殮叫「和梅」,入殮時在場的人不能相互叫自己的名字,同宮的人(金木水火土相衝)要避開。

女性逝者要等娘家人帶衣服來才能裝棺,入殮時不能拍照,遺體放好後不能將影子投在棺材裡。

遺體的擺放也要忌諱頭高腳低,頭不能看到遺體的腳。

還有與逝者生肖相衝的也不能參加入殮儀式,可以來幫忙,但要避開入殮和下葬過程。

一些村民為了避免來幫忙的人不知情,就會在大門上貼張紙,上面寫明了與逝者生肖相衝的生肖,需要迴避,就避免衝撞。

有的地方則在靈堂裡放一盆水,參加喪禮的人可以洗一下,去除不好的意思。

農村把白事看得很重要,逝者為大,人去世了,他們生前做過的一切事情不能再評論,不管好與不好,議論逝者會被看作是不仁不義。

不過也有些人關上門小聲議論去世之人,個人覺得非常不好。

小時候很害怕生離死別,尤其是特別想那個人卻怎麼也見不到的時候,就會忍不住一直哭一直哭。

但長大後才知道,一直哭都沒用,人去世了,就是再也見不到。

不過如果一直記著那個人,他們沒被遺忘,就一直活在我們心中。

他們只是肉身去了另一個世界而已,而那個世界,我們每個人都遲早會去,珍惜活著的每一天,才是對逝去親人最好的回饋!

相關焦點

  • 我們在自己的親人去世後,需要忌諱的幾點,每個人都需要知道!
    一、忌諱去世時身邊沒有親人舊時代的來人們非常重視傳宗接代這一舊俗,而且還認為在老師去世的時候,身邊必須要有自己家的後輩兒孫在場為其送終,為的就是讓老人走的時候能不覺得孤單,而且這樣一來當老人在陰間的時候不要對陽間有太多的牽掛,靈魂也得以安放。
  • 農村喪事習俗有「三大忌諱」,個中講究你知道嗎?
    在農村地區,因為地理和環境的不同,有「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的說法,每個地區都有各自的習俗,特別是農村的喪事習俗,需要講究的東西非常多。農村的喪事向來有「三大忌諱」,箇中講究你知道嗎?2.不能用柳木製作棺材 在農村,逝者去世時要先把遺體放入棺材才能下葬,現在實行火葬也是把骨灰放入棺材後才下葬。棺材對於農村的老人是很重要的,很多老人在生前都會製作好自己的棺材,以備百年之後使用。製作棺材的木材非常重要,一般都選用松木製作,禁用柳木,這是因為松樹常青,象徵著家族興旺,而柳樹不會結籽,象徵的意義不好。
  • 《入殮師》:入殮很不乾淨嗎?
    影片拋開以往談死亡必傷痛必沉重的風格,整部影片並未過多表達對死的哀婉和忌諱,更多以悠長的音樂、柔和的畫面、輕緩的動作表達對生與死的思考。整部影片都給人以一種極其安靜的氛圍,這是由入殮師的輕緩、一絲不苟的動作,對入殮師這一職業的愛,以及逝者家屬對逝者的愛,所帶來的。
  • 中國傳統的喪葬都有那些忌諱?
    原標題:中國傳統的喪葬都有那些忌諱?棺木忌諱用柳木棺木忌諱用柳木,相傳是因為柳樹不結籽,擔心會絕後8、忌入殮時啼哭,或將眼淚滴在死屍上;或人影照入棺材內。恐啼哭使死者不忍離去。眼淚滴在屍體上,死者留戀而不走,且不得超生。人影入棺,蓋棺時將靈魂關在裡邊。9、忌出葬日選重喪日或衝剋日。10、忌七月出喪。七月鬼多,怕引來更多的鬼魂。11、忌出喪時抬棺者說棺重。怕導致大家抬不動,抬杆斷裂。12、忌入坑時,孝男孝女在場或人影照入坑中。
  • 農村喪葬習俗的五大「禁忌」你知道多少?
    在農村,俗話說,「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婚喪嫁娶,各安天命。」葬禮在農村並不罕見,每逢村中有長者去世,總會舉行特殊的儀式,而在整個葬禮的過程中都有著嚴謹的程序,不容出錯!否則容易鬧笑話,因此要想順利的舉行完葬禮這套程序,以下的五大「禁忌」大家要熟知!
  • 去世要套絆腳繩,小孩學走路則要割斷絆腳繩,農村這個習俗啥意思
    #農村有很多有趣的習俗,有的一看就明白為什麼,簡單易懂。小孩學走路要割絆腳繩在農村,很多小孩子剛學走路,還搖搖晃晃不太能站得穩的時候,家裡老人都說要「割絆腳繩」,長大後才走得快,走得穩。這就與農村的另一個喪葬風俗有關了!農村喪葬風俗——套絆腳繩在農村,人去世後,在入殮收棺前,都會在腳脖子上套根繩子,俗稱「絆腳繩」!
  • 農村民間喪葬習俗有哪些?
    對於這件事,人們都是比較重視的,在農村尤為突出。畢竟很多農村還是土葬的方式。而土葬在農村民間的確是有很多的習俗。以我所處的隴東中部一帶的農村來說,主要有這些習俗:「後事」準備人生百歲總有一死,當人進入晚年,漸漸的體弱多病,本人也有要求,家屬便著手為其準備身後用物。最主要的,也必須在生前打算的,一是壽棺,二是壽衣。
  • 接運遺體的靈車帶棺材嗎?火葬時是否連棺材一起火化?
    殯儀館接運遺體的靈車是帶棺材的嗎?火化的時候是不是連棺材一起燒掉?關於靈車帶棺材、火化時燒棺材的問題,筆者從靈車預約、遺體火化兩方面簡要回答如下。逝者坐的靈車是有棺材的嗎?其一、逝者姓名及逝者遺體所在地,所在地要具體準確的地址。其二、準確的接屍時間,以及葬禮上需要的棺材(紙棺或者木棺)、骨灰盒(什麼材質、什麼價位的骨灰盒)。其實骨灰盒、壽衣等殯葬用品,家屬可以提前在壽衣店選購。「館內價、館外價之爭」新聞上曾多次報導,這裡不再一一贅述。
  • 親人去世後最忌諱的,每個人都應該知道!
    ▌二、忌諱讓死者光身而去北方很多地方都講究,在死者斷氣前就要穿好殮衣,不能讓死者光著身子而去。所以舊時,老人們在到了一定年齡以後,兒孫們往往就要在閏月年為其準備壽衣,讓老人們看著放心。▌三、入殮時候的忌諱1. 入殮的時候忌諱淚灑屍身。在入殮的時候,親人們要暫時忍住悲傷,控制住眼淚,以免淚灑屍身。2. 入殮前後忌諱貓、狗接近屍體,認為會引起死者驟然挺立或成殭屍。3. 棺材忌諱用柳木。
  • 農村選宅基地忌諱遇到抬棺路,啥意思?一家人單獨住本來就不安全
    而這種情況,在農村其實是非常忌諱的。農村宅基地忌諱抬棺路抬棺路也叫「gui抬轎」,民諺裡也說這種宅基地不好。什麼是抬棺路呢?就是地段很破碎,零散,偏僻,住宅突兀且孤獨,距離四周其他建築比較遠。簡單說就是,別人家蓋房子都是一家挨一家,而像我家以前一樣,單獨跑到承包林裡蓋房子,這種過於偏僻的路段就屬於抬棺路。
  • 農村土葬葬禮風俗和禁忌二
    簡要:這篇文章介紹入殮過程和禁忌入殮分大殮和小殮。小殮指亡者遺體入棺材,大殮指入土安葬。小殮一般在葬禮進行的第三天。這樣有兩天的時間安排親戚朋友前來弔孝。有血緣關係遠方親戚有時間前來瞻仰逝者的儀容做最後的告別而不留遺憾。
  • 親人去世後最忌諱的8件事,每個人都應知道!
    1、入殮的時候忌諱淚灑屍身。在入殮的時候,親人們要暫時忍住悲傷,控制住眼淚,以免淚灑屍身。2、入殮前後忌諱貓、狗接近屍體,認為會引起死者驟然挺立或成殭屍。3、棺材忌諱用柳木。治喪之家,要在大門上掛上白布、白紙,讓人們都知道家中有人去世,並向堂親姻戚報喪,給在外地或海外親人發訊,子女聞訊奔喪。
  • 農村的土葬風俗,原來這麼多講究,村裡沒待過的根本不知道!
    而且近幾十年,土葬慢慢的快要退出歷史舞臺了,基本上城市裡的喪葬都選擇火葬,只有在農村還在延續土葬這樣的喪葬風俗。因為本人老家山西晉北地區,也只能談談山西晉北的喪葬風俗了。那就從死亡那一刻開始說起。入殮屍體要在第二天裝入棺材內,稱為「入殮」。有的人生前就把自己的棺材和裝老衣準備好了。也有的人在病危時,子女們才急速準備的。棺材以木製成,楊、柳木為次品,松、槐木為中品,柏、樟木為上品。入殮時,要由死者的兒子抱屍入棺。
  • 農村宅基地忌諱的4種路形,並非扯淡,避開它們建房,居住更舒服
    #農村宅基地#城裡人買房都要挑位置,比如學期房就更貴一些,靠近市中心的房屋也更容易保值增值,反之郊外的房屋則更為便宜些,但交通不便,增值效果也更差一些。農村有的人也會去城裡買房,甚至成為城市戶口。但那畢竟是少數,大不多數人還是會選擇在農村蓋房,因為農民自己有宅基地,花個二三十萬就能蓋棟小別墅,但這筆錢在城裡只買得到一套房。
  • 交叉、十字路口的房子貴,農村卻很忌諱,與路剪房居住安全性有關
    #農村生活那些事#之前說過,農村蓋房在選擇宅基地的事情上講究很多。比如忌諱忌諱抬棺路,就是不要一家人自己跑到一個偏僻的地方蓋房子,會很不安全,住起來也有些隱患。而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則是農村很忌諱的一種路段——「剪刀口」,在這種路段建造的房子則被稱為「路剪房」!下文就好好和大家說說,這種房子的好處與不好之處。
  • 古代皇帝死後,為啥遺體要擺放幾個月才入土,屍體腐爛了怎麼辦?
    皇帝不僅生前尊貴死後也非常尊貴,皇帝去世是一個王朝非常重要的事情,皇帝去世以後會葬入生前就準備好的陵寢中,陵墓中也會有大量的奇珍異寶來陪葬,送葬隊伍也是浩浩蕩蕩,皇帝的棺材也是最好的。但是皇帝下葬和普通人還有一點不同,按照古人的傳統,一般人去世了以後都會在家中設置靈堂,屍體還要在家中停放三天,最後再抬著棺材去指定的陵墓裡面下葬。
  • 白龍王遺體暫厝白龍王廟 已封棺
    今早(17日)病逝的白龍王,遺體已經運返芭達雅白龍王廟
  • 農村入殮所用的棺材,兩端為何總是「大小不一」?道理其實很簡單
    土葬譬如,大部分農村至今還在採用著土葬的習俗。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一話題,正是與農村葬禮上那入殮下葬時所用的棺材有關。譬如,石棺、青銅棺和黃金棺等諸多材質的棺材,同樣在歷朝歷代的墓葬中亦是比比皆是。當然,不論棺材的設計和用料再如何變化,其兩端的形狀卻一直都是「一大一小」。時至今日,這一點也一直從未發生過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