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靜: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又選擇移居國外,如今過得還好嗎?

2021-01-08 騰訊網

說起央視主持人,我們大家可能都有著很大的好奇心。尤其是現如今的央視主持人,早已經脫離了以往的那種一本正經的面孔,現在大都是一副比較貼合大眾,相當親民的形象。最為突出的代表,莫過於央視主持人撒貝寧,那個被保送北大的高材生。

不得不說的是,能夠成為央視的主持,沒有點真材實料,還真的不一定能夠進去。從我們知道的最早的央視主持來看,很多主持人在節目中的表現,首先就是對工作嚴謹的態度。

記得央視主持人白巖松曾經說過,為了能夠訓練好自己的普通話,也是下足了功夫。因為在央視所播出的節目當中,每一個錯別字,都是意味著「扣錢」。不過本文要介紹的這個人物,便是曾經在央視節目中,被大眾所熟知的柴靜一個從公知的女神,到最後成為全網嘲笑的對象,最終又選擇移居國外,現在的她過得怎麼樣?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發生在柴靜身上的曲折人生。

一、播音主持的最佳人選

說起柴靜,可能現在的00後不一定熟知,但是歲月往前推移十年二十年的話。就會發展,當年在非典的節目採訪中,活躍在一線的柴靜,的確是一個充滿勇氣,以及不怕困難的「女漢子」的形象。也正是因為當年柴靜的非典的採訪,為當時的材料的收集,提供了寶貴的素材。

在主持人的行業中,不僅要有著臨場應變的能力,同時還要在面對觀眾的同時,顏值也要在線。因為在任何情況下,都會很可能發生一些讓人無法預知的情況。這對於主持人來說絕對是一個極大的能力考驗。當然在經過一系列的實踐之後,很多主持人在主持節目的時候,也就會變得輕車熟路起來。

柴靜的成名之路,還要從湖南衛視說起。16歲的柴靜當時所就讀的學校是湖南長沙的一個中專院校。到了95年畢業的時候,剛好趕上長沙舉辦了一個文藝臺。後來在湖南廣播電視總臺,主持一檔名叫《夜色溫柔》的節目。配上柴靜本身所具有的溫柔、智慧、氣質的形象,這檔節目在當年來說,簡直就是為她量身打造的一個節目。

在98年的時候,柴靜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考上了中國傳媒大學,這也為她能夠走進央視奠定了基礎。在學校上學期間,她還在湖南電視臺主持《新青年》節目。

1999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柴靜來到了央視的《東方時空》欄目。一位知性的充滿氣質的女主持人,在面對當下的時政,以及人們關心的事情,總是能夠很好地將節目主持得十分完美。

二、一線採訪非典病人

在2003年的時候,央視的《新聞調查》這檔節目,為了報導當時的非典狀況。柴靜主動擔任起了採訪的重任。因為當時的非典正在傳播以及治癒能力還不是很完善,柴靜並沒有因為危險而選擇退去。因此柴靜也就成為了當時第一個「零距離」報導「非典」的記者。先後七次與當時的非典病人面對面的採訪,這種大無畏的精神,也為當時的柴靜吸引了大量的粉絲和觀眾,也為當時的抗擊非典留下了眾多的素材。柴靜也因此被評為2003年中國記者風雲人物。

隨著名氣的增加,柴靜也參與了其他的節目的錄製。同時柴靜在節目中的表現,也的確得到了很多觀眾的認可。尤其是她敢於面對時政提出的疑問,尤其是在真相面前,敢於揭穿現實。

這對於一個新聞工作的記者來說,首先是職業道德的體現,其實也是為了對觀眾負責。因為在觀眾的眼中,他們所想要知道的就是事情的真相。

於是柴靜的節目主持以及自身的名氣都在不斷增加,並且加上她自身氣質,以及溫柔可親的形象,獲得了一大批真誠關注的粉絲,成為大眾心中公知的女神。並且隨著名氣的增加,柴靜也開始出書,其中《看見》這本書的銷售數據,就很直觀地反映出了人們對其熱愛程度,銷售量高達100萬冊,成為當年最暢銷的書籍。

三、站得越高,摔得越重

但就是這麼一個大眾關注的公眾人物,在分娩的時候,卻選擇跑到了美國生產。因為在美國生產的孩子,一出生就享有美國的國籍,享受著美國的福利待遇。她事業的下坡路也就從這裡開始,當人們知道這件事之後,很多人對其「愛國」的形象產生了極大的懷疑。難道在中國真的有那麼不好嗎?非要跑到國外去生,還弄了一個外國國籍呢?

也就是在2014年的時候,柴靜被傳出來在央視離職的消息。離職之後的柴靜選擇在美國休養生息,過起了安靜的生活。在2015年範銘導演的紀錄片《蒼穹之下》,該片主要反映的就是霧霾以及深層次的汙染問題。當時的柴靜選擇自身說法,她說自己的女兒從一出生就被診斷為腫瘤,並且對於當時的霧霾,以及環境汙染做出了大肆的批評。為了保證自己女兒不受霧霾的影響,於是便選擇了降生美國。但是《蒼穹之下》當中的環境汙染的數據,卻讓人們產生了懷疑。

節目中,柴靜還對當下的汙染環境的企業進行了強有力的批評。雖然在節目中她所提到的環保,可是自己在美國所使用的汽車竟然是大排量的。這難道不會汙染環境?還有便是中國的發展,很多情況下也都是處於被迫的狀態下。雖然國家已經下達了環境保護的相關規定。可是尚處於發展中國家的中國,相對西方國家來說,想要改變絕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西方當年在工業時期的環境汙染,被稱為「霧都」的倫敦就是很明顯的案例。

結語:

環境保護以及霧霾的治理,就現在和當下來說,國家早已經將治理提上了日程,並且將這些問題處理得很好。但是作為主持人和公眾人物來說,任何事情都不是嘴上說說而已,而是應該落到實處。現在的柴靜的生活過得十分愜意,和家人一起生活在美國。柴靜在家中相夫教子,單就生活而言還是十分幸福的。不過對於國人來說,柴靜的名氣和大眾的反應來說,卻讓人們感到唏噓不已!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前往公號「元哥說歷史」,可看文章《若一對一單挑死戰不退的話,三國有誰能打敗張飛?唯有他一人而已》

相關焦點

  • 柴靜: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移居美國後,如今過得怎麼樣?
    上世紀90年代王朔也是一位公知,但他的爭議性太大,反倒是白巖松更加大度,他也更是適合擔任公知,在女性當中,公知就相對較少,柴靜應該是最出名的一位女神級別的公知。柴靜,1976年,出生在山西臨汾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從醫,母親執教,在家庭環境的耳聞目染下,柴靜成為了一個小小的才女,十裡八鄉都誇柴靜長得漂亮,學習成績又好,還能口出文章。
  • 柴靜: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最終移居國外,如今過得怎樣?
    主持人不是一份容易的工作,智商、情商,應變能力,個人素養,缺一不可,凡是能挺得過時間考驗的主持人,都有著常人所不能及的心志。最近幾年,主持界有些青黃不接,能撐得住場子的,還是那些熟面孔。但有人做了常青樹,也有人忽然消失無蹤。
  • 昔日的「公知女神」柴靜,懷孕後選擇移居海外,是不愛國嗎?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去國外留學或者移居國外,不少人認為這些人都是不愛國的,甚至可以說是背叛了祖國。但是離開國家就一定是背叛嗎?清末時期清政府外派了大量的留學生,這些留學生前往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學習,為的是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回來建設自己的祖國。他們難道也不愛國嗎?恰恰相反,他們正是因為愛國才會跋山涉水前往外國求學。
  • 央視女主持,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移居美國7年後,現狀怎樣?
    柴靜: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移居美國後,如今過得怎樣?何為公知?公知便是公共知識分子,民國時期,魯迅、胡適、朱自清等一些學者都可以被稱為公知。
  • 昔日的「公知女神」柴靜,懷孕後選擇移居國外,是不愛國嗎?
    再加上2012年她所自費拍攝的霧霾紀錄片《穹頂之下》更讓我們看到了她的才華,在中國有這麼多記者的情況下,柴靜也是裡面能夠叫得出名號的人了,曾經被譽為大眾的「公知女神」。選擇移居,是不愛國嗎其中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柴靜已經移居美國。其實她拍攝的穹頂之下,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相對來說更加真實,更加透明的中國現狀。
  • 柴靜:從央視主持人到被全網群嘲,移居美國7年後,現狀怎樣呢?
    柴靜: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移居美國後,如今過得怎樣?何為公知?公知便是公共知識分子,民國時期,魯迅、胡適、朱自清等一些學者都可以被稱為公知。就像魯迅那樣,就算如今已經離世80多年,留下的文學作品依舊影響著後人。
  • 被方舟子打假,柴靜從女神、公知變為群嘲對象,最後移居美國
    ,好多網友都對她印象深刻,好多人都認為柴靜是個好主持人,無論是她的業務能力,還是她的優雅氣質,都被觀眾所認可,是無數觀眾心目中的公知女神。柴靜的節目受到了業內外的一致好評,好多人甚至將柴靜的節目當作教科書學習,認為她在節目中的每一句話都如此得體,讓人聽著舒服,將來的前途不可估量,很快就能成為央視一姐,但是誰也沒有想到,柴靜女神跌落神壇的速度如此之快。
  • 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兩副面孔 」的柴靜如今怎麼樣了?
    》,該調查一經推出,瞬間刷爆網絡,短短兩天的時間裡網絡播量放超2億次,引起劇烈反響,柴靜也因此被廣大網友熟知且奉為「女神」。可能是文人間惺惺相惜,他倆對對方都很是讚賞,柴靜還曾經專門為馮唐發表過文章,這讓倆人緋聞傳得更加沸沸揚揚,甚至在馮唐離婚時都將矛頭直指柴靜,說她插足馮唐婚姻導致他們夫妻二人離婚,直到馮唐為此親自出面澄清,這件事情才告一段落。
  • 昔日公知女神柴靜,被方舟子打假以後遭受全網群嘲,最後移居國外
    就比如一個叫做柴靜的主持人,相信很多小夥伴對她都是印象深刻,不管是業務能力,還是形象氣質,都可以說是非常的出眾,是無數觀眾心目中的女神。但是因為發生了一些事情,讓她放棄了央視主持人這個金飯碗,不僅受到了全網觀眾的嘲諷,最後甚至移居到了國外。柴靜1976年出生於山西臨汾,2001年擔任央視《東方時空》的主持。
  • 央視柴靜:公知女神為何會被全網群嘲?移居美國,現在過得怎麼樣
    那幾年柴靜在媒體上表現出來的形象被外界稱為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公知女神」。  什麼是公知?  最早期的像魯迅、朱自清這樣的文人學者我們稱為是公知。  我們熟悉的人中王朔也曾稱作公知,但王朔的嘴巴太毒,所以飽受爭議。  而女性中能擔得起「公知」的,柴靜曾屬於其中之一。  是高雅、知性的象徵。
  • 央視柴靜: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43歲的她過得怎麼樣了
    之前被外界稱作不食人間煙火的「公知女神」的柴靜,集才華與美貌於一身的女子,宛如新聞界的一股清流,卻被網友詬病女兒美國國籍的身份,遭到封殺。如今43歲的她,生活過得怎麼樣了。01柴靜出生於1976年的元旦,她的個性與喧鬧的節日形成鮮明的對比,恬靜自然。
  • 柴靜:央視公知女神被質疑造假,淪落到全網群嘲,後隱居美國生子
    2013年,柴靜出版了她的代表性自傳作品《看見》,在這本書中,她以自己的視角為代入,詳細地講述了在身為記者的十餘年職業生涯中,她所經歷的各種大大小小新聞事件,還有她報導在這些事件時所獲得的感悟。此書一經出版就引起熱議,成為了各大書店的暢銷書,而柴靜也因此被稱作為「公知女神」。
  • 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柴靜經歷了什麼?
    柴靜曾在自己的自傳《看見》中寫道:"你想如何報導一個國家,就要如何報導自己。"  這其實也是她作為記者的原則寫照,即以小見大,事實為先。柴靜有限的新聞生涯經歷了從全民追捧到全網群嘲,最終遠赴美國定居。"這世上,沒有一個人可以是旁觀者。"
  • 昔日「女神」柴靜懷孕後即移居海外,是不愛國嗎?
    因此出現了相反事例的人往往便會受到質疑,比如曾經的「公知」女神柴靜,對於她懷孕後選擇移居國外的做法,很多人也對她的愛國產生了懷疑。移居國外移居國外原本是一件很稀鬆平常的事,但是在國內,尤其是在名人身上,如果發生了移居國外的事跡,那就是一件值得「詬病」的事了。
  • 央視女神柴靜:遭打假風波後被群嘲,攜女兒移居美國,後來咋樣了
    時至今日,調查記者正在消失,曾經的央視女神也給她「調查記者」這個職業寫上了一個「前」字。  相信不少人都曾看過或是聽說過《看見》這本書,也正是因為這本書,柴靜讓人們真正認識到記者這個行業,她也成為民眾們眼中的記者的標杆。但是,就在2013年《看見》這本書銷量超過100萬冊,成為年度最暢銷的書籍時,柴靜也逐漸被輿論攻擊淹沒。
  • 從大眾女神到群嘲對象,赴美生子的前央視主持,柴靜如今過得如何
    柴靜沒有一步登天進入央視,在《夜色溫柔》一幹就是3年;1998年她通過到傳媒大學進修電視編輯專業,進入了湖南電視總臺,並面試成為了電視節目《新青年》的主持人。這一幹又是3年,2001年底柴靜成功被《東方時空》節目組看中,經過一系類考核之後成為了該節目的主持人。Ⅱ,從事業高峰到一系類輿論爭議。
  • 柴靜離開了我們,去國外生活的她還會回來嗎?她有錯嗎?
    如今她離開了,多少人開始把她與嚴格一點來講就是柴靜是機靈的人,採訪了太多的人讓她見到了太多的壞,於是她選擇離開了我國,選擇到美國去生活了,帶著自己的家人,帶著自己所謂的夢想最終離開了生她養她的土地。於是一定會有人提問:難道柴靜就沒有選擇離開的權利嗎?她僅僅只是選擇了她所需要的生活,需認可的生活有錯嗎?
  • 從「神壇」跌落成全網吐槽,公認女神柴靜現在怎樣了?
    有一期採訪,柴靜內心受到震動,明白「災民在你肩上哭泣,才是新聞的價值。」遂從主持人轉型為記者,滴水藏海,她試著將自己融進新聞,做新聞裡的那個人。她說自己終於明白對世界的認識,是要行萬裡路才能得來。多年下來,她經歷過非典採訪、汶川地震報導,主持《看見》欄目,到那些悲慘的人中去接地氣,逐漸成熟起來,不再關心自己,也不關心如何成為出色的主持人,更多的是關心新聞背後的人,保持客觀立場,不偏袒任何一方,都讓他們發生聲音;理性但不冷漠,有不少採訪場合,感情外露,自然而不造作;敢質問壞人壞事,努力尋求真實的報導。
  • 從訪談女神到美國生子,從穹頂之下到全網群嘲,柴靜經歷了什麼?
    柴靜的新聞夢 柴靜在1976年出生於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在柴靜上初中的時候,就曾經給學校的校刊寫過新聞稿,並由此播種下了一個做新聞的夢想。後來柴靜在長沙鐵道學院讀書,學習的就是她一直心心念念的播音主持。
  • 徐靜蕾和柴靜,兩位文藝女神,誰的書法更耐看?
    在當今文藝圈內,活躍著兩位大眾文藝女神,一位是著名女演員徐靜蕾,另一位是知名央視女主持柴靜。說她們是文藝女神,不僅有著青春靚麗、溫婉可人的外表,而且還非常有才華,是新一代知性女人的代表。「才女」徐靜蕾,不僅演戲屢獲嘉獎,而且還身兼導演;「公知女神」柴靜,早年主持主持《夜色溫柔》電臺節目,成為一代大學生心目中的女神,後來成長為優秀的新聞工作者、央視《東方時空》主持人、獨立製片人,而且還會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