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柴靜經歷了什麼?

2021-01-08 網易

  柴靜曾在自己的自傳《看見》中寫道:"你想如何報導一個國家,就要如何報導自己。"

  這其實也是她作為記者的原則寫照,即以小見大,事實為先。柴靜有限的新聞生涯經歷了從全民追捧到全網群嘲,最終遠赴美國定居。"這世上,沒有一個人可以是旁觀者。"正是由於她在最需要客觀的職業中,過分代入主觀評價,直接導致她跌落神壇,悄然隱退,最終遠走他鄉。

  

  女神誕生

  柴靜1976年出生於山西臨汾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家庭氛圍的薰陶,使得她從小就樂於思考。對社會對普通人充滿關注的她,立志從事新聞行業。她的表達欲望與表達能力都超越同齡人,中學時期就開始向校刊投稿。後來她如願考入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系。

  1995年她在湖南衛視得到了一個專欄節目《夜色溫柔》。湖南衛視這個大平臺,為一個初出茅廬的主持人定製了一檔專欄節目,可見柴靜本人的能力與平臺對她的認可。這個以女性為受眾群體的欄目非常適合柴靜本人知性溫柔充滿人文關懷的氣質。她說話溫柔,有著非凡的共情能力,極易得到受訪者的信任。

  

  《夜色溫柔》一做就是三年,節目受到觀眾高度肯定的同時,柴靜作為主持人也獲得了更多關注。此時的她已經不滿足在地方平臺的束縛,她需要更大的空間去發揮。於是她決定再次挑戰自己,去到行業最高點:中央電視臺。她的才華再一次獲得了認可,年僅27歲的她就在央視的王牌節目《新聞調查》中憑藉深度的訪談成為了資深主持人。

  高光時刻

  柴靜自1999年進入央視做《東方時空·時空連線》主持人,到2001年進入《新聞調查》做出鏡記者,再到後來《面對面》主持人,一路走來可謂順風順水。 她的採訪選題大多立意民生,關注時勢,都是當下的熱點與痛點問題。

  

  例如農民工討薪鏈條調查、上海倒樓事件調查(即樓倒倒)、食品安全調查(毒奶粉事件)、法律樣本:孫偉銘醉駕案、許霆案等等。這些節目播出後都受到社會強烈關注,也給一部分當事人切切實實解決了難題。

  在這一時期,柴靜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她在非典期間深入一線。不畏死亡,只為傳遞第一現場的勇氣與敬業精神讓觀眾為之傾倒。自此以後,柴靜願意啃硬骨頭、不懼艱險與阻礙,還原事實真相的形象深入民心。老百姓非常喜歡這個說話溫和,但內裡強韌的民生代言人。

  跌下神壇

  風頭一時無兩的柴靜剛剛邁入36歲的門檻,在央視幾乎就已經成為了訪談類節目的王牌主持。她在2013年出版了自傳《看見》,將自身的成長經歷與中國社會十年間的重大社會事件糅合在一起。

  

  從汶川地震、藥家鑫事件等等國家和社會的大事件中,剖白自己從小城青年到一線新聞記者的成長蛻變,也側面反映了這十年間的社會變革。這也是柴靜訪談中一貫的思路:由小見大,由己及人,由個體及集體

  《看見》一經面世就廣受歡迎,當年的銷售量迅速就突破了100萬本。當年名人出書的風潮正興,這100萬的銷售量裡既有名人效應的加持,另一方面也的確反映了普通觀眾對柴靜的喜愛和信任。

  但這種喜愛與信任不久之後就被柴靜自己打破了。細心的觀眾發現2013年~2014年柴靜幾乎沒有出現在鏡頭前,這對一個央視一線節目的主持人來說是不可思議的。大家都在猜測柴靜去哪裡了。

  

  後來有報導稱她與攝影師男友結婚後很快懷孕,從孕期到生產的這段時間裡她一直待在美國,直到2014年生下女兒。當然女兒獲得了美國國籍。這一消息一下觸碰了觀眾和網友的痛點,產生了被欺騙的感覺。一個曾經為民發聲的人,竟然採用這樣的方式想要曲線獲得他國國籍。

  柴靜的風評此時已急轉直下。直到2015年由柴靜自製紀錄片《穹頂之下》播出,"女神"形象終於全面倒塌。這部紀錄片拍攝的初衷是柴靜的女兒在出生後就被醫生診斷出患有腫瘤,且需要手術。她認為這與國內的空氣汙染有直接聯繫。柴靜希望能藉由此片引起社會對於環境保護與空氣品質的關注。

  柴靜有著多年一線記者的經驗,她深知民眾的敏感點在哪裡。她運用春秋筆法歪曲事實,將民眾的情緒煽動至高點。可是細心的網友很快發現,《穹頂之下》中的所謂調查數據嚴重失實,價值導向偏頗,一時間引發了國際輿論對中國環境保護工作的大規模批評。

  

  遠走他鄉

  本意是為引起對空氣品質的關注,但片中過於濃厚的主觀情緒導致這部本應促進環保事業發展的長片變成了某些人攻擊中國社會的武器。觀眾和網友紛紛指責柴靜"屁股坐歪了","其心詭也"。

  《穹頂之下》從各大平臺下架,網絡上"保柴派"和"倒柴派"掀起無數罵戰。此時的柴靜在經歷了被捧上神壇又被摔下神壇的過程之後,再也無心戀戰。她很快從中央電視臺離職,迅速地消失在觀眾的視線中。

  後來有媒體探知,柴靜在離開央視之後,與丈夫女兒一起遠赴美國定居。她不在江湖,可江湖卻一直有她的傳說。目前柴靜一家三口在美國過著平淡日子。她從鏡頭前離開,進入了家庭生活,在家相夫教女倒也其樂融融。夫妻二人偶爾也會回到北京探望父母與老朋友,不久前還被路人拍到兩人回京的情形。

  

  柴靜的經歷可以說是波瀾起伏,發人深省。毋庸置疑她有才華,也在自己熱愛的工作崗位中充分展示著才華,名利雙收的同時還獲得了老百姓的喜愛。但老話說得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觀眾喜愛她是因為她做到了用事實說話,站在老百姓的立場為民眾發聲;觀眾離開她也是因為她已經丟失了"說實話"這個新聞工作者的基本原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柴靜: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移居美國後,如今過得怎麼樣?
    自古以來,擁有美貌的女子多,有才的女子少,而能夠成為公知的更是少之又少。何為公知?公知便是公共知識分子,民國時期,魯迅、胡適、朱自清等一些學者都可以被稱為公知。公知不僅需要擁有專業的學術背景,還需要得到了人們的支持,魯迅在文壇和坊間的地位自然不用多講,哪怕他已經離世84年,他留下的文學作品依舊影響著21世紀,人們也需要魯迅這樣的公知。
  • 柴靜:央視公知女神被質疑造假,淪落到全網群嘲,後隱居美國生子
    也是在這十餘年中,柴靜奔赴在各種重大新聞的第一現場,從北京奧運、汶川地震再到藥家鑫案、楊永信案,柴靜用她特有的冷靜而犀利的新聞風格奠定了自己身為記者主持人的鮮明形象。2013年,柴靜出版了她的代表性自傳作品《看見》,在這本書中,她以自己的視角為代入,詳細地講述了在身為記者的十餘年職業生涯中,她所經歷的各種大大小小新聞事件,還有她報導在這些事件時所獲得的感悟。此書一經出版就引起熱議,成為了各大書店的暢銷書,而柴靜也因此被稱作為「公知女神」。
  • 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兩副面孔 」的柴靜如今怎麼樣了?
    》,該調查一經推出,瞬間刷爆網絡,短短兩天的時間裡網絡播量放超2億次,引起劇烈反響,柴靜也因此被廣大網友熟知且奉為「女神」。032013年初,隨著網絡紅人「不加V」木子美對柴靜情史的爆料,「公知女神」逐漸跌落神壇,網絡上關於柴靜的爭議也越來越激烈,焦點從私生活轉向對其「新聞素養」的討論,甚至一度傳出「柴靜的採訪內容,全是靠同事和閨蜜範銘的幕後包裝」這種荒唐的說法,就連以前的報導和對人物的專訪也被有心網友解讀出不同的意味。
  • 央視女主持,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移居美國7年後,現狀怎樣?
    柴靜: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移居美國後,如今過得怎樣?何為公知?公知便是公共知識分子,民國時期,魯迅、胡適、朱自清等一些學者都可以被稱為公知。
  • 柴靜:從央視主持人到被全網群嘲,移居美國7年後,現狀怎樣呢?
    柴靜: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移居美國後,如今過得怎樣?何為公知?公知便是公共知識分子,民國時期,魯迅、胡適、朱自清等一些學者都可以被稱為公知。就像魯迅那樣,就算如今已經離世80多年,留下的文學作品依舊影響著後人。
  • 央視柴靜: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43歲的她過得怎麼樣了
    之前被外界稱作不食人間煙火的「公知女神」的柴靜,集才華與美貌於一身的女子,宛如新聞界的一股清流,卻被網友詬病女兒美國國籍的身份,遭到封殺。如今43歲的她,生活過得怎麼樣了。01柴靜出生於1976年的元旦,她的個性與喧鬧的節日形成鮮明的對比,恬靜自然。
  • 柴靜: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又選擇移居國外,如今過得還好嗎?
    不過本文要介紹的這個人物,便是曾經在央視節目中,被大眾所熟知的柴靜。一個從公知的女神,到最後成為全網嘲笑的對象,最終又選擇移居國外,現在的她過得怎麼樣?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發生在柴靜身上的曲折人生。一、播音主持的最佳人選說起柴靜,可能現在的00後不一定熟知,但是歲月往前推移十年二十年的話。
  • 被方舟子打假,柴靜從女神、公知變為群嘲對象,最後移居美國
    ,好多網友都對她印象深刻,好多人都認為柴靜是個好主持人,無論是她的業務能力,還是她的優雅氣質,都被觀眾所認可,是無數觀眾心目中的公知女神。柴靜的節目受到了業內外的一致好評,好多人甚至將柴靜的節目當作教科書學習,認為她在節目中的每一句話都如此得體,讓人聽著舒服,將來的前途不可估量,很快就能成為央視一姐,但是誰也沒有想到,柴靜女神跌落神壇的速度如此之快。
  • 柴靜: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最終移居國外,如今過得怎樣?
    女神的誕生柴靜就屬於"消失"的那一批,其實她也不算杳無音訊,她現在在國外,過著低調安逸的日子,偶爾會在社交網絡上曬曬照片。柴靜是個好主持人,這一點沒有人否認,她的業務能力在當年屬於拔尖的一批,觀眾緣也相當不錯,那些年,氣質優雅的她,是觀眾心目中的公知女神。
  • 昔日的「公知女神」柴靜,懷孕後選擇移居海外,是不愛國嗎?
    在中國,曾經有一位有名的女記者,本來是出了名的愛國記者,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公知女神」,但是後來因為移居國外而備受爭議,甚至大批網友直接指責她不愛國。昔日的「公知女神」柴靜這名女記者就是柴靜,柴靜出生在山西臨汾,2001年進入央視擔任《東方時空》的主持人。柴靜曾經在非典時期勇敢地前往一線,在非典肆虐的時候憑著一腔新聞人的熱血,從一線為我們發來報導。
  • 昔日的「公知女神」柴靜,懷孕後選擇移居國外,是不愛國嗎?
    再加上2012年她所自費拍攝的霧霾紀錄片《穹頂之下》更讓我們看到了她的才華,在中國有這麼多記者的情況下,柴靜也是裡面能夠叫得出名號的人了,曾經被譽為大眾的「公知女神」。其中一部分網友認為,柴靜樹大招風,遭到某些人的嫉妒,而對她進行刻意地抹黑,而另外一方面也有人覺得是柴靜所反映的一些實際問題,動到了某些人的蛋糕,關於柴靜的這些黑料都是有組織,有目的的。
  • 昔日公知女神柴靜,被方舟子打假以後遭受全網群嘲,最後移居國外
    就比如一個叫做柴靜的主持人,相信很多小夥伴對她都是印象深刻,不管是業務能力,還是形象氣質,都可以說是非常的出眾,是無數觀眾心目中的女神。但是因為發生了一些事情,讓她放棄了央視主持人這個金飯碗,不僅受到了全網觀眾的嘲諷,最後甚至移居到了國外。柴靜1976年出生於山西臨汾,2001年擔任央視《東方時空》的主持。
  • 央視柴靜:公知女神為何會被全網群嘲?移居美國,現在過得怎麼樣
    那幾年柴靜在媒體上表現出來的形象被外界稱為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公知女神」。  什麼是公知?  最早期的像魯迅、朱自清這樣的文人學者我們稱為是公知。  我們熟悉的人中王朔也曾稱作公知,但王朔的嘴巴太毒,所以飽受爭議。  而女性中能擔得起「公知」的,柴靜曾屬於其中之一。  是高雅、知性的象徵。
  • 從訪談女神到美國生子,從穹頂之下到全網群嘲,柴靜經歷了什麼?
    柴靜的新聞夢 柴靜在1976年出生於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在柴靜上初中的時候,就曾經給學校的校刊寫過新聞稿,並由此播種下了一個做新聞的夢想。後來柴靜在長沙鐵道學院讀書,學習的就是她一直心心念念的播音主持。
  • 徐靜蕾和柴靜,兩位文藝女神,誰的書法更耐看?
    在當今文藝圈內,活躍著兩位大眾文藝女神,一位是著名女演員徐靜蕾,另一位是知名央視女主持柴靜。說她們是文藝女神,不僅有著青春靚麗、溫婉可人的外表,而且還非常有才華,是新一代知性女人的代表。「才女」徐靜蕾,不僅演戲屢獲嘉獎,而且還身兼導演;「公知女神」柴靜,早年主持主持《夜色溫柔》電臺節目,成為一代大學生心目中的女神,後來成長為優秀的新聞工作者、央視《東方時空》主持人、獨立製片人,而且還會寫書。
  • 央視女神柴靜:遭打假風波後被群嘲,攜女兒移居美國,後來咋樣了
    不管在什麼時代,在哪個國家,調查記者都是一個高危的職業。他們就像是令人的討厭的牛虻,揭開了偽善之人的面具,把甜美的蛋糕的外表扒開,露出裡面的鮮紅色。時至今日,調查記者正在消失,曾經的央視女神也給她「調查記者」這個職業寫上了一個「前」字。  相信不少人都曾看過或是聽說過《看見》這本書,也正是因為這本書,柴靜讓人們真正認識到記者這個行業,她也成為民眾們眼中的記者的標杆。但是,就在2013年《看見》這本書銷量超過100萬冊,成為年度最暢銷的書籍時,柴靜也逐漸被輿論攻擊淹沒。
  • 昔日「女神」柴靜懷孕後即移居海外,是不愛國嗎?
    比較沉著地高聲道:「不能開槍,槍一響,它們或鑽到車底下或鑽進樹林,狼群會把車胎咬壞,把我們圍起來,然後狼會嚎叫召集來更多的狼和我們拼命。」他接著說:「狼餓瘋了,它們是在找吃的,車上可有吃的?」我們幾乎同聲回答:「有。」「那就扔下去給它們吃。」老鄉像是下達命令。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當時腦子裡一片空白,除了緊張,大腦似乎已經不會思考問題。
  • 從「神壇」跌落成全網吐槽,公認女神柴靜現在怎樣了?
    而我通過記者這個職業學到的是,你必須把道德的帽子摘下來。有這個帽子就容易熱淚盈眶,容易把世界分成敵我陣營。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燈火。——柴靜十幾年前,柴靜剛進央視那會,還是一個懵懂的小清新文藝範,關注自我,想的是如何成為一個出色的《東方時空》主持人。
  • 柴靜到底被揪住了什麼把柄,被噴成這個樣子
    整一個周末小主的朋友圈微博都被柴靜的這個霧霾紀錄片《蒼頂之下》刷屏,老長了104分鐘近兩個小時,呼籲大家保護環境節能減排,調整能源結構。 就此也誕生了許多不懷好意的猜忌。儘管柴老師在大眾眼裡是公知女神,但其實江湖傳聞柴老師也不是一個沒有故事的女同學~~柴老師出《看見》的時候就被狂扒過一輪,甚至解讀了「綠茶婊」的具體表現。。
  • 2020年名場面:公知被罵,劣跡藝人被資本放棄,時代在變革
    高曉松直播到一半,就被情緒憤怒的網友罵得狗血噴頭,不得已只能提前關播。 不僅僅是高曉松,著名的記者柴靜,這個氣質優雅而又鋒芒畢露,並被人們所推崇的公知女神,也在一次訪談中翻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