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公知女神」柴靜,懷孕後選擇移居國外,是不愛國嗎?

2020-11-13 葉沁雪

柴靜應該是大家都非常喜愛的一位主持人,有不少人都看過她主持的節目和拍攝的紀錄片,並被其打動,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是一個關於非典的訪談,讓柴靜迎來了自己的事業高峰,通過這個訪談節目,我們也看到了一個充滿感恩又無所畏懼的新時代女性形象。

再加上2012年她所自費拍攝的霧霾紀錄片《穹頂之下》更讓我們看到了她的才華,在中國有這麼多記者的情況下,柴靜也是裡面能夠叫得出名號的人了,曾經被譽為大眾的「公知女神」

消失於幕前

但是我們發現最近幾年柴靜很少暴露在大眾面前,而且按照常理來講《穹頂之下》這部意義深遠的紀錄片播出之後,柴靜應該廣泛地活躍於各大媒體前,但是出乎意料的是我們很少聽到關於柴靜的消息,而當我們在網上搜索柴靜的相關消息的時候,也會出現很多黑料與網友的不斷嘲諷,對於這些問題出現的原因網友們也是眾說紛紜。

其中一部分網友認為,柴靜樹大招風,遭到某些人的嫉妒,而對她進行刻意地抹黑,而另外一方面也有人覺得是柴靜所反映的一些實際問題,動到了某些人的蛋糕,關於柴靜的這些黑料都是有組織,有目的的。

我們考慮到柴靜的個人影響力和她一貫的性格,會出現這種情況也是在意料之中。關於柴靜的知名度,很多人都把柴靜和白巖松兩個人放在一起對比,認為作為新聞他們是同樣的純粹,因為我們以肉眼可見的地方看到他們兩個真的想要切實地為這個國家做點什麼事,歸根結底,或許是因為在他們心目中都有著自己對於作為一個媒體人的堅持

但是同時我們還要考慮到當他們身上能夠吸引很多人的目光的時候,他們自身也就成為了流量的代名詞。在某種程度上來講,他們也已經成為了娛樂明星,或許他們本身不想被貼在這個標籤,但是社會大環境已經逼迫著他們一步一步走向如此境地

選擇移居,是不愛國嗎

其中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柴靜已經移居美國。其實她拍攝的穹頂之下,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相對來說更加真實,更加透明的中國現狀。而當她懷孕的時候,選擇移居美國的做法,也讓很多人都覺得她不愛國,她去美國的孩子除了給自己孩子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之外,也提到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

的確相較於美國的教育來講,我們國內的更看重的是應試教育。而且對我國的教育,柴靜也親口表示:中國很多地區的教育水平是欠發達的,如果你去過西方的話就會發現那裡的人們就算是不認同,也不會相互詆毀,他們的道德和觀點是不一樣的,而在我們國內很多人都喜歡進行道德綁架。

雖然說這裡面有些話我們無法反駁,但是這些言論對於一個有著很高知名度的主持人來講,無疑讓她成為了眾矢之的。由於拍攝了很多紀實的片子,主持了很多優秀的節目,柴靜的談吐以及她的思想已經能讓人感覺到她是一個非常愛國的人。

但是當她的孩子被檢查出來有腫瘤之後,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她對於我們的生活環境有了更高程度的重視,而這應該也是她移居的重要原因之一,最終,柴靜還是選擇了更愛自己的孩子。

我們暫且對一些偏見的言論不予置評,因為沒有人是絕對的純粹

我們通過柴靜的《看見》一書我們可以了解到她對於新聞真實性的那份執著令我們感到動容,當她不顧生命地去報導非典人群的時候,當她不顧安危去發現西安晚報發現華南虎事件,以及把家鄉山西各種挖煤事件披露在大眾面前的時候,我們可以真真切切地看得到她的那份執著,很多人也因此被她所打動。

但是客觀來講,裡面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崇高的確令我們感到敬佩,但是自傳畢竟是自傳,我們可從各種新聞報導中了解到,現實生活中的柴靜和她書中所描寫的的確是那麼地不同,但這本身也是一件無可厚非的事情,因為在現實生活中人們難免不了因為大環境的影響去做各種意料之外的事情,這是我們所無法掌控的。

而對於外界傳出柴靜之所以離開熒幕前,是因為她被封殺,對於這種說法是子虛烏有,其實她只是在工作和家庭之中選擇了後者,從一名著名的主持人到現在默默無聞的家庭主婦,她突然銷聲匿跡,可能會讓人們覺得一時無法接受,甚至有些可惜,但是我們要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我們無法替他人做決定。

在柴靜心裡,她已經經過了深思熟慮的對比,或許是現在她所從事的媒體行業令自己感到失望,或許她重新審視了自己的價值,但不管由於什麼原因,她已經做出了自己的決定,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坦然地接受她所作出的選擇。

輿論是雙刃劍

同樣,我們通過柴靜的事也可以看得出來輿論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當柴靜憑藉著她自己的努力得到大眾的認可並且讓人們為之感動的時候,我們可以把她奉為公知女神,但是當她有一天突然做了不被大眾所接受的事情,甚至有不明真相的輿論的導向,讓我們對她產生了一定的不同的看法,在這個時候她在人們心目中的印象是急轉直下。

當初很多奉她為英雄的人,卻一步步把她推向了深淵,落得一個全網群嘲的下場,這種經歷或許柴靜本人也是深有體會。

尤其是在這一個信息化爆炸的時代,我們所接收到的信息也只不過是有些人經過刻意加工後呈現在我們面前,對於信息的真假我們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斷。如果說一味地去接受撲面而來的爆炸性信息,那我們本身大腦是無法全部接受,只會選擇一些能夠刺激我們神經的消息並把它認為真理,這種做法無疑是非常愚蠢的。

當我們人云亦云的時候,可能我們也已經成為了人人不齒的鍵盤俠。或許我們只是無心卻辦成了壞事,但柴靜的生活之所以發生這樣的轉變,也和輿論所帶來的壓力是分不開的,如果說我們不想看到另外一個柴靜的隕落,那麼我們保持自己的理智,能夠有明辨是非的頭腦是非常重要的。

相關焦點

  • 昔日的「公知女神」柴靜,懷孕後選擇移居海外,是不愛國嗎?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去國外留學或者移居國外,不少人認為這些人都是不愛國的,甚至可以說是背叛了祖國。但是離開國家就一定是背叛嗎?清末時期清政府外派了大量的留學生,這些留學生前往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學習,為的是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回來建設自己的祖國。他們難道也不愛國嗎?恰恰相反,他們正是因為愛國才會跋山涉水前往外國求學。
  • 昔日「女神」柴靜懷孕後即移居海外,是不愛國嗎?
    第二批大約50斤肉品又飛出了後車門,也就一袋煙的工夫,又被8隻狼分食的乾乾淨淨。吃完後8隻狼整齊地坐下,盯著後車門。這時,我們幾人各個屏氣息聲,緊張的手心裡都是冷汗,甚至能夠清晰的聽到自己心跳的聲音……我們不知道能有什麼辦法令我們從狼群中突圍出去。看到這樣的情形,老鄉又發話道:「還有嗎?一點不留地丟下,想保命就別心疼這些東西了!」此時,除了緊張、害怕還有羞憤……!
  • 柴靜: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又選擇移居國外,如今過得還好嗎?
    不過本文要介紹的這個人物,便是曾經在央視節目中,被大眾所熟知的柴靜。一個從公知的女神,到最後成為全網嘲笑的對象,最終又選擇移居國外,現在的她過得怎麼樣?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發生在柴靜身上的曲折人生。一、播音主持的最佳人選說起柴靜,可能現在的00後不一定熟知,但是歲月往前推移十年二十年的話。
  • 被方舟子打假,柴靜從女神、公知變為群嘲對象,最後移居美國
    ,好多網友都對她印象深刻,好多人都認為柴靜是個好主持人,無論是她的業務能力,還是她的優雅氣質,都被觀眾所認可,是無數觀眾心目中的公知女神。  在《穹頂之下》推出後,也有部分網友質疑其中的數據、圖表造假問題,但自始至終都不見柴靜及其團隊做出回應。
  • 柴靜: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最終移居國外,如今過得怎樣?
    女神的誕生柴靜就屬於"消失"的那一批,其實她也不算杳無音訊,她現在在國外,過著低調安逸的日子,偶爾會在社交網絡上曬曬照片。柴靜是個好主持人,這一點沒有人否認,她的業務能力在當年屬於拔尖的一批,觀眾緣也相當不錯,那些年,氣質優雅的她,是觀眾心目中的公知女神。
  • 昔日公知女神柴靜,被方舟子打假以後遭受全網群嘲,最後移居國外
    就比如一個叫做柴靜的主持人,相信很多小夥伴對她都是印象深刻,不管是業務能力,還是形象氣質,都可以說是非常的出眾,是無數觀眾心目中的女神。但是因為發生了一些事情,讓她放棄了央視主持人這個金飯碗,不僅受到了全網觀眾的嘲諷,最後甚至移居到了國外。柴靜1976年出生於山西臨汾,2001年擔任央視《東方時空》的主持。
  • 柴靜: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移居美國後,如今過得怎麼樣?
    上世紀90年代王朔也是一位公知,但他的爭議性太大,反倒是白巖松更加大度,他也更是適合擔任公知,在女性當中,公知就相對較少,柴靜應該是最出名的一位女神級別的公知。柴靜,1976年,出生在山西臨汾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從醫,母親執教,在家庭環境的耳聞目染下,柴靜成為了一個小小的才女,十裡八鄉都誇柴靜長得漂亮,學習成績又好,還能口出文章。
  • 央視女主持,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移居美國7年後,現狀怎樣?
    柴靜: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移居美國後,如今過得怎樣?何為公知?公知便是公共知識分子,民國時期,魯迅、胡適、朱自清等一些學者都可以被稱為公知。
  • 柴靜:從央視主持人到被全網群嘲,移居美國7年後,現狀怎樣呢?
    柴靜: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移居美國後,如今過得怎樣?何為公知?公知便是公共知識分子,民國時期,魯迅、胡適、朱自清等一些學者都可以被稱為公知。就像魯迅那樣,就算如今已經離世80多年,留下的文學作品依舊影響著後人。
  • 央視柴靜:公知女神為何會被全網群嘲?移居美國,現在過得怎麼樣
    那幾年柴靜在媒體上表現出來的形象被外界稱為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公知女神」。  什麼是公知?  最早期的像魯迅、朱自清這樣的文人學者我們稱為是公知。  大學畢業後,恰好湖南電視臺要成立一個新的文藝臺,柴靜經過應聘順利地被錄取了。  從柴靜19歲到22歲,她都在湖南廣播電視總臺文藝廣播任主持人,主持《夜色溫柔》,當時這檔欄目也成為很多大學宿舍的必修課。
  • 柴靜:央視公知女神被質疑造假,淪落到全網群嘲,後隱居美國生子
    女神誕生,新聞記者的良心當時作為一個媒體人的柴靜不可謂不敬業,2003年,非典在中國爆發,在央視《新聞調查》擔任出鏡記者的柴靜接到任務被派往前線進行採訪。2013年,柴靜出版了她的代表性自傳作品《看見》,在這本書中,她以自己的視角為代入,詳細地講述了在身為記者的十餘年職業生涯中,她所經歷的各種大大小小新聞事件,還有她報導在這些事件時所獲得的感悟。此書一經出版就引起熱議,成為了各大書店的暢銷書,而柴靜也因此被稱作為「公知女神」。
  • 央視柴靜: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43歲的她過得怎麼樣了
    在中央電視的舞臺上有很多優秀的人才,很多人抓住這個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能,收穫事業的成功,但也有不少人在成名後,走上岔路。這兩天剛剛出獄的芮成鋼,曾經成績斐然,年少有為,卻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被判入獄六年,真是令人可惜。
  • 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兩副面孔 」的柴靜如今怎麼樣了?
    》,該調查一經推出,瞬間刷爆網絡,短短兩天的時間裡網絡播量放超2億次,引起劇烈反響,柴靜也因此被廣大網友熟知且奉為「女神」。2013年底她正式離職央視,並遠赴美國產女,這也成為她日後的被人詬病的一件事。
  • 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柴靜經歷了什麼?
    女神誕生   柴靜1976年出生於山西臨汾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家庭氛圍的薰陶,使得她從小就樂於思考。對社會對普通人充滿關注的她,立志從事新聞行業。這些節目播出後都受到社會強烈關注,也給一部分當事人切切實實解決了難題。  在這一時期,柴靜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她在非典期間深入一線。不畏死亡,只為傳遞第一現場的勇氣與敬業精神讓觀眾為之傾倒。自此以後,柴靜願意啃硬骨頭、不懼艱險與阻礙,還原事實真相的形象深入民心。老百姓非常喜歡這個說話溫和,但內裡強韌的民生代言人。
  • 柴靜離開了我們,去國外生活的她還會回來嗎?她有錯嗎?
    柴靜離開的事情似乎讓我們後知後覺,直到她近年來不再出現在媒體上面我們都反應過來,那個說真話,做真性情的主持人柴靜已經離開了。但對於柴靜的評價,可以分為一半一半吧。一半的人認為她是一種主持人裡面最真實的存在,有時候比白巖松還厲害。一半人認為柴靜的背後其實並不簡單,更不清白,她是一個活在好與壞分得太清的壞人國度裡的好人。
  • 放棄央視前途轉身赴美產女,得罪眾多企業的柴靜有著"兩幅面孔"?
    在網友的"重拳出擊"下,已經有很多明星"原形畢露",並被挖苦的體無完膚,這些明星在被大家摘下"面具"的那一刻就被判定為不愛國的表現。2013年,柴靜辭去了央視的工作,辭職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其主持的節目《看見》停播,另一方面就是在事業和家庭的抉擇下,她選擇了後者。
  • 徐靜蕾和柴靜,兩位文藝女神,誰的書法更耐看?
    在當今文藝圈內,活躍著兩位大眾文藝女神,一位是著名女演員徐靜蕾,另一位是知名央視女主持柴靜。說她們是文藝女神,不僅有著青春靚麗、溫婉可人的外表,而且還非常有才華,是新一代知性女人的代表。「才女」徐靜蕾,不僅演戲屢獲嘉獎,而且還身兼導演;「公知女神」柴靜,早年主持主持《夜色溫柔》電臺節目,成為一代大學生心目中的女神,後來成長為優秀的新聞工作者、央視《東方時空》主持人、獨立製片人,而且還會寫書。
  • 從「神壇」跌落成全網吐槽,公認女神柴靜現在怎樣了?
    多年下來,她經歷過非典採訪、汶川地震報導,主持《看見》欄目,到那些悲慘的人中去接地氣,逐漸成熟起來,不再關心自己,也不關心如何成為出色的主持人,更多的是關心新聞背後的人,保持客觀立場,不偏袒任何一方,都讓他們發生聲音;理性但不冷漠,有不少採訪場合,感情外露,自然而不造作;敢質問壞人壞事,努力尋求真實的報導。
  • 央視女神柴靜:遭打假風波後被群嘲,攜女兒移居美國,後來咋樣了
    時至今日,調查記者正在消失,曾經的央視女神也給她「調查記者」這個職業寫上了一個「前」字。  相信不少人都曾看過或是聽說過《看見》這本書,也正是因為這本書,柴靜讓人們真正認識到記者這個行業,她也成為民眾們眼中的記者的標杆。但是,就在2013年《看見》這本書銷量超過100萬冊,成為年度最暢銷的書籍時,柴靜也逐漸被輿論攻擊淹沒。
  • 2020年名場面:公知被罵,劣跡藝人被資本放棄,時代在變革
    不僅僅是高曉松,著名的記者柴靜,這個氣質優雅而又鋒芒畢露,並被人們所推崇的公知女神,也在一次訪談中翻車了。 不久後,萬能的網友在網上爆料柴靜全家已經移民美國的消息。這些年來,柴靜幾乎消失,沒有再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