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訪談女神到美國生子,從穹頂之下到全網群嘲,柴靜經歷了什麼?

2020-12-24 騰訊網

柴靜的新聞夢

柴靜在1976年出生於山西省臨汾市襄汾縣,在柴靜上初中的時候,就曾經給學校的校刊寫過新聞稿,並由此播種下了一個做新聞的夢想。後來柴靜在長沙鐵道學院讀書,學習的就是她一直心心念念的播音主持。

幾乎所有人對柴靜的評價都是極高的,她美麗動人、活潑聰穎、能說會道……一看就是做主持人的料子。事情也如所有人預料的那樣,在1995年,剛剛步入社會的柴靜進入湖南衛視工作,主持了一檔《夜色溫柔》的女性訪談節目,就如節目的名字一樣,柴靜憑藉著自己溫柔知性的風格,在業界打開了口碑。

在1998年,柴靜到中國傳媒大學學習電視編輯,並開始在湖南衛視繼續主持《新青年》節目。在工作過程中,柴靜還在堅持學習,不斷豐富完善自己,在《夜色溫柔》擔任主持人三年,柴靜還同時在電視臺其他部門擔任工作,一直做到綜藝副主任的位置。

優秀的新聞人

慢慢地,柴靜變得越來越優秀,為了實現自己更高的理想,柴靜從湖南跑到了北京,希望在那裡施展自己的才能。

一個優秀的新聞人在哪裡都是足夠的優秀。在2003年,非典爆發,柴靜作為一名記者到達非典第一線進行採訪工作。冒著生命危險,和那許多非典病人以及抗擊非典的工作人員進行面對面交談,獲得了第一手的寶貴資料。

後來在礦難現場,柴靜也是第一時間深入現場,通過採訪詢問,獲得第一手的資料。在2003年的時候開始擔任《新聞調查》的記者,時刻掌握第一手材料,深入現場進行調查報導,為受眾揭露事情的真相。

不僅僅是優秀的主持人、記者,柴靜還是一名作家。在2013年的時候柴靜出版了一本名為《看見》的自傳,講述了自己在央視工作的十年曆程,銷量超過100萬冊,榮獲年度最暢銷書籍。

在2014年,柴靜從央視離職,並在2015年推出當時轟動全國性的深度調查節目《柴靜調查:穹頂之下》。

穹頂之下

真正使得柴靜大火的,就是這部關於空氣汙染的紀錄片。

2014年初,柴靜懷孕,但是經過檢測得知,柴靜肚子中的胎兒患有良性腫瘤,在出生後就要接受手術治療。為了更好地照顧女兒,柴靜才將自己在央視的工作辭去,專心照顧女兒。

但是在陪伴女兒的同時,柴靜越來越覺得霧霾帶給人的消極影響,害怕霧霾影響孩子的成長,作為母親的柴靜開始著手於對霧霾的深入調查。

這部影片,通過多角度紀實性描寫,描述了霧霾對人們產生的影響與危害,以及深層次的環境汙染問題進行了全方位的科普和解析。紀錄片中表現出來的畫面直擊人的心靈,帶給受眾巨大的震撼,直接展示了當前我們面臨的嚴峻的環境形勢。

在這個紀錄片爆火之後,柴靜的名字也被不斷的提起。

受到非議

但是一個人被暴露在聚光燈下的時候,她身上的閃光點被放大的同時,她的缺點也被瞬間放大。原本的柴靜,是一名優秀的主持人、央視記者,出書,有自己的訪談節目,柴靜的身上有著現時代女性特有的性格標籤。

時刻關心國家大事,將國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對於社會醜惡現象進行義憤填膺的揭露批判……

但是在柴靜女兒出生的前幾個月,柴靜跑到了美國進行分娩,成為了「赴美產子」大軍中的一員,作為在美國出生的女兒,擁有了美國的國籍。

這個事件將之前柴靜帶給大眾的印象直接全部推翻,一個熱愛國家,時刻跑在報導第一線的新聞工作者,卻跑去了美國,生下來一個美國國籍的孩子,實在是讓人難以消化。

口碑回升

特別是在《柴靜調查:穹頂之下》播出,柴靜放入了很多自己深入調查時拍攝的圖片以及走訪獲得的數據,講述社會痛點,從自身出發,呼籲整個社會關注環境汙染問題。在上線沒幾天,瞬間達到2 億的播放量。

在講述紀錄片製作原因的時候,柴靜也講述了自己將女兒生在美國的緣故,因為環境汙染嚴重,導致孩子身體狀況十分不好,為了給孩子一個健康成長環境,才將女兒生在了美國。

理解一個做母親的苦心,並且伴隨著紀錄片口碑的積累,柴靜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稱讚。

再受質疑

但是沒過多久,柴靜的紀錄片就被爆出數據誇大的行為,並且根據網友爆料,柴靜口口聲聲宣傳保護環境,自己卻在美國開著大排放量的汽車出門。並且會看紀錄片,也會發現紀錄片裡面柴靜一直暗贊西方環境,指責工業化帶來的汙染,提倡將石油化工民營化。

這些主張都與我國現在的發展國情相違背,因為西方國家已經經歷過了那些重汙染時代,現在已經轉型成功,慢慢地汙染減少,將一些重汙染的工廠開在發展中國家。

但是中國目前還未達到那種水平,柴靜所說的一切也不過是天馬行空的想法,根本不適合我國國情。不少人開始指責柴靜崇洋媚外。

就這樣,伴隨著大眾的指責,柴靜再次回到了美國,慢慢退出了大眾的視線,過著低調安穩的日子,只是偶爾在社交平臺上曬一下自己最近的狀態。

對於柴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評論,你是怎樣看待柴靜的呢?

相關焦點

  • 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柴靜經歷了什麼?
    柴靜曾在自己的自傳《看見》中寫道:"你想如何報導一個國家,就要如何報導自己。"  這其實也是她作為記者的原則寫照,即以小見大,事實為先。柴靜有限的新聞生涯經歷了從全民追捧到全網群嘲,最終遠赴美國定居。"這世上,沒有一個人可以是旁觀者。"
  • 柴靜:央視公知女神被質疑造假,淪落到全網群嘲,後隱居美國生子
    「我和霧霾的私人恩怨」紀錄片《穹頂之下》2014年,網上有媒體爆出,身為央視著名記者、主持人的柴靜早已於去年低調離職,而同時被曝出的還有她前往美國產女的勁爆新聞,這給原本已立於神壇的柴靜帶來了名譽上巨大衝擊
  • 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兩副面孔 」的柴靜如今怎麼樣了?
    》,該調查一經推出,瞬間刷爆網絡,短短兩天的時間裡網絡播量放超2億次,引起劇烈反響,柴靜也因此被廣大網友熟知且奉為「女神」。在紀錄片中,柴靜走訪多個汙染現場尋找霧霾根源,利用大數據論證說明,給「穹頂之下」的人們敲響了警鐘,這時大家才發現,原來柴靜始終沒有離開大眾的視野,她始終站在離新聞最近的地方,為大眾解讀新聞、為公益發聲,她還是那個專注而認真的媒體人——柴靜。
  • 柴靜:從央視主持人到被全網群嘲,移居美國7年後,現狀怎樣呢?
    柴靜: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移居美國後,如今過得怎樣?何為公知?公知便是公共知識分子,民國時期,魯迅、胡適、朱自清等一些學者都可以被稱為公知。就像魯迅那樣,就算如今已經離世80多年,留下的文學作品依舊影響著後人。
  • 柴靜: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最終移居國外,如今過得怎樣?
    如此的正能量,如此的令人敬仰,那幾年,柴靜的國民好感度居高不下。她也一直很超前,出書,做自己的訪談節目,開專欄,走出了一條和其他央視主持不同的路,相對於其他樣式的同時,柴靜身上的個人標籤更重一些,忠實粉絲也是別人的好幾倍,如果這樣一路順風地走下去,也許柴靜一直都會是個女神。
  • 柴靜: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移居美國後,如今過得怎麼樣?
    上世紀90年代王朔也是一位公知,但他的爭議性太大,反倒是白巖松更加大度,他也更是適合擔任公知,在女性當中,公知就相對較少,柴靜應該是最出名的一位女神級別的公知。柴靜,1976年,出生在山西臨汾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從醫,母親執教,在家庭環境的耳聞目染下,柴靜成為了一個小小的才女,十裡八鄉都誇柴靜長得漂亮,學習成績又好,還能口出文章。
  • 央視女主持,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移居美國7年後,現狀怎樣?
    柴靜: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移居美國後,如今過得怎樣?何為公知?公知便是公共知識分子,民國時期,魯迅、胡適、朱自清等一些學者都可以被稱為公知。
  • 被方舟子打假,柴靜從女神、公知變為群嘲對象,最後移居美國
    ,好多網友都對她印象深刻,好多人都認為柴靜是個好主持人,無論是她的業務能力,還是她的優雅氣質,都被觀眾所認可,是無數觀眾心目中的公知女神。  在《穹頂之下》推出後,也有部分網友質疑其中的數據、圖表造假問題,但自始至終都不見柴靜及其團隊做出回應。
  • 昔日公知女神柴靜,被方舟子打假以後遭受全網群嘲,最後移居國外
    就比如一個叫做柴靜的主持人,相信很多小夥伴對她都是印象深刻,不管是業務能力,還是形象氣質,都可以說是非常的出眾,是無數觀眾心目中的女神。但是因為發生了一些事情,讓她放棄了央視主持人這個金飯碗,不僅受到了全網觀眾的嘲諷,最後甚至移居到了國外。柴靜1976年出生於山西臨汾,2001年擔任央視《東方時空》的主持。
  • 央視柴靜:公知女神為何會被全網群嘲?移居美國,現在過得怎麼樣
    那幾年柴靜在媒體上表現出來的形象被外界稱為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公知女神」。  什麼是公知?  最早期的像魯迅、朱自清這樣的文人學者我們稱為是公知。  大學畢業後,恰好湖南電視臺要成立一個新的文藝臺,柴靜經過應聘順利地被錄取了。  從柴靜19歲到22歲,她都在湖南廣播電視總臺文藝廣播任主持人,主持《夜色溫柔》,當時這檔欄目也成為很多大學宿舍的必修課。
  • 央視柴靜: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43歲的她過得怎麼樣了
    之前被外界稱作不食人間煙火的「公知女神」的柴靜,集才華與美貌於一身的女子,宛如新聞界的一股清流,卻被網友詬病女兒美國國籍的身份,遭到封殺。如今43歲的她,生活過得怎麼樣了。01柴靜出生於1976年的元旦,她的個性與喧鬧的節日形成鮮明的對比,恬靜自然。
  • 央視女神柴靜:遭打假風波後被群嘲,攜女兒移居美國,後來咋樣了
    時至今日,調查記者正在消失,曾經的央視女神也給她「調查記者」這個職業寫上了一個「前」字。  相信不少人都曾看過或是聽說過《看見》這本書,也正是因為這本書,柴靜讓人們真正認識到記者這個行業,她也成為民眾們眼中的記者的標杆。但是,就在2013年《看見》這本書銷量超過100萬冊,成為年度最暢銷的書籍時,柴靜也逐漸被輿論攻擊淹沒。
  • 昔日的「公知女神」柴靜,懷孕後選擇移居國外,是不愛國嗎?
    柴靜應該是大家都非常喜愛的一位主持人,有不少人都看過她主持的節目和拍攝的紀錄片,並被其打動,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是一個關於非典的訪談,讓柴靜迎來了自己的事業高峰,通過這個訪談節目,我們也看到了一個充滿感恩又無所畏懼的新時代女性形象。
  • 從大眾女神到群嘲對象,赴美生子的前央視主持,柴靜如今過得如何
    她就是柴靜,曾經的央視節目主持人。很多人會說,此中南非彼長鐵,不過當時那個年代能夠考取外省大專的學生都是非常優秀的了。3年後柴靜大學畢業,恰逢長沙要新成立一個文藝臺,柴靜就去面試了,成為了《夜色溫柔》的主持人。Ⅰ,從地方臺到央視記者兼主持人。在柴靜的身上,我們可以總結出這麼一句話,「任何機會都是給有準備的人」。
  • 昔日的「公知女神」柴靜,懷孕後選擇移居海外,是不愛國嗎?
    2012年《穹頂之下》在中國爆火,上線兩天播放量就達到了2億次,這也讓柴靜的名字被全國人們熟知。這部關於霧霾的紀錄片是柴靜自費拍攝,重點關注了國內的霧霾問題。也正是這部紀錄片,推動了國內的霧霾治理。柴靜也憑藉乾淨利落的外型和優秀的專業素養被網友們稱為「公知女神」。
  • 《穹頂之下》:有關霧霾與我們的10個真相
    視頻 柴靜霧霾調查:穹頂之下(完整版)但生活在一年竟有175天汙染的北京,害怕女兒有一天會問「什麼是藍天」、「為什麼老把我關在家裡」。拍攝《穹頂之下》的想法便是在這個過程中產生的:「照顧她(女兒)的過程中,對霧霾的感受變得越來越強烈,職業訓練和母親本能都讓我覺得應該回答這些問題:霧霾是什麼?從哪兒來?該怎麼辦?所以就做了這個調查。」
  • 柴靜:從公知女神到全網群嘲,又選擇移居國外,如今過得還好嗎?
    不過本文要介紹的這個人物,便是曾經在央視節目中,被大眾所熟知的柴靜。一個從公知的女神,到最後成為全網嘲笑的對象,最終又選擇移居國外,現在的她過得怎麼樣?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發生在柴靜身上的曲折人生。一、播音主持的最佳人選說起柴靜,可能現在的00後不一定熟知,但是歲月往前推移十年二十年的話。
  • 柴靜《穹頂之下》引爆視頻自媒體 誰會被顛覆?
    日前,柴靜的霧霾調查《穹頂之下》引發了國人的共鳴,截至3月1日12時網絡上公開的該視頻播放數據,它的總播放量就已經達到了1.17億,成為2015年首個傳播最廣、影響最大的現象級視頻。此次柴靜視頻能夠獲得如此成功,包含了視頻製作、拍攝、視頻渠道推薦等諸多因素。
  • 從「神壇」跌落成全網吐槽,公認女神柴靜現在怎樣了?
    而我通過記者這個職業學到的是,你必須把道德的帽子摘下來。有這個帽子就容易熱淚盈眶,容易把世界分成敵我陣營。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燈火。——柴靜十幾年前,柴靜剛進央視那會,還是一個懵懂的小清新文藝範,關注自我,想的是如何成為一個出色的《東方時空》主持人。
  • 穹頂之下臺灣版 這個世界需要更多的徐仁修、侯孝賢和柴靜!
    《看見臺灣》(《穹頂之下》臺灣版)柴靜的霧霾調查紀錄片《穹頂之下》刺痛了我們久居「十面霾伏」之後麻木的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