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盛行數位音樂的年代,為什麼黑膠唱片仍不過時?

2021-02-15 聲音小鎮SoundTown

在這個全新的時代,時間可以沉澱出一切美好的東西:)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還願意買黑膠唱片?

Caesar(聲音小鎮店長):黑膠的價值在於感情,在於價值。把喜歡的音樂實在地拿在手裡,穿梭在大街小巷去尋找一張自己喜歡的唱片,所獲取的滿足感是現在流媒體服務不能比擬的。相比CD,黑膠唱片更有懷舊的質感和品質,也有很高的收藏價值。YANN(設計師):情懷。喜歡音樂,回歸最初,喜歡質樸的音樂氛圍。
Seven:第一眼看見黑膠唱片時,內心在咆哮「太好看了!」是被它的顏值和質感攻陷!可能是對好看的東西的收藏癖吧!
發燒友顧客:是藝術和音樂的儀式感吧。聽黑膠的過程中,仔細的挑選想聽的那張,再從封袋裡拿出來再小心擦拭,放到唱片機當音樂響起的那一刻,全心全意地投入到音樂中。黑膠唱片的音質相比手機播放、CD更加耐聽,入坑黑膠唱片一點都不虧!而且現在很多黑膠唱片的封面都很有設計感,值得收藏!

Pan(聲音小鎮店員):數位音樂是將音頻文件轉化成二進位數據,並且進行修飾聲音壓縮、保存和播放。而模擬音樂(黑膠)是用機械刻度磁記錄下來。在錄製的過程中,可以記錄下當下錄音時的所有聲音:細小的呼吸聲、甚至人耳聽不見的聲音(包括失真和噪音)。然而數位音樂的近乎完美,讓看似雜音的模擬音樂(黑膠)更為真實。


黑膠唱片是CD誕生前最流行的一種音樂載體,據美國唱片協會(RIAA)報告顯示,美國2019年黑膠唱片銷量收入超過實體CD銷量收入,這是自1986年以來,黑膠唱片第一次超過CD的實體銷量收入。時代的更迭,改變著人們的聽歌方式,而黑膠唱片的回溫,是在高速運轉的社會中讓一部分人開始放慢腳步,發現美好,這正是黑膠唱片的魅力。


1877年,愛迪生發明了最早的留聲機與存儲聲音載體,以蠟筒來儲存聲音;

1887年,柏林納研發扁圓形塗蠟鋅版作為播音和錄音的載體,是後來圓形唱片的始祖;

1890年代,柏林納引入了蟲膠混合物製作唱片,逐漸開啟了78轉老唱片的黃金時代。膠蟲的分泌物可以做成蟲膠與其它材質混合出堅固耐用的蟲膠唱片,即78轉唱片的材料,這種唱片又稱SP盤;

1948年,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發表了每分鐘33又1/3轉的長時間播放黑膠載體,簡稱LP,這就是我們最常見的黑膠。緊接著美國無線電公司在33轉LP唱片的基礎上又拓展了每分鐘45轉的唱片,簡稱EP;

1982年,索尼公司與飛利浦正式推出一種可以播放突破70分鐘的音樂載體—CD。至此,黑膠則在1980年代後由盛轉衰。

黑膠唱片的轉速和播放時長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演化了不同類型和規格的黑膠。按時長和轉速區分,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最常見的33又1/3和45轉唱片,最古老的78轉唱片以及比較少見的16又3/4轉速。但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幾乎不會去播放和使用78轉和16轉唱片。播放時長以33轉黑膠唱片為最長,每面可以播放15分鐘左右,45轉則每面可以播放十分鐘左右,而78轉唱片每面只能播放3分鐘的唱片市場上幾乎已經不受歡迎。其中,45轉的黑膠是音質最好的,可以感受到更多的聲音細節。

#黑膠唱片只有黑色嗎?


近些年來,很多新推出的專輯都有好幾個顏色的版本,通常會限量生產和發售,主要是為了增加產品的獨特性和時尚感,使唱片更具有吸引力和收藏價值,但其本身唱放質量和普通黑膠唱片並沒有差別。而黑膠唱片之所以選用黑色,是因為壓制的塑料基體中添加了碳黑的成分,可以提升唱片的耐久度。所以彩膠唱片的唱放壽命比較短,大約只有黑膠唱片的1/2-1/3。

在這15平方米左右的空間裡,擺放著一臺可以試聽的黑膠唱機,以及上百張黑膠唱片。牆面上擺放的是流行樂黑膠唱片,而底下排列有序的是古典、搖滾、爵士音樂等黑膠唱片。你永遠都猜不到在這裡會淘到什麼樣的黑膠唱片,發現喜歡的黑膠唱片時,那一瞬間的驚喜感無法表述,這也是聲音小鎮黑膠管的魅力。

與你分享黑膠唱片的小故事👇🏻:

李小沛《錄音作品珍藏》

國家一級錄音師李小沛原版母帶,並附親筆籤名。黑膠唱片的原裝母帶是黑膠發燒友都趨之若鶩的存在,其音質也是後續再版所無法比擬的,極其珍貴。這張唱片中收錄了經典電影《十面埋伏》的配樂,以及《老虎磨牙》等著名中國民樂。

Coldplay《viva la vida》

專輯發行於2008年,成為當年最火的專輯之一。專輯的名稱取自西班牙語,中文直譯「生命萬歲」。封面選取了法國畫家歐仁·德拉克羅瓦為紀念1830年法國七月革命事件而創作的《自由引導人民》,非常具有故事性。2009年獲得了格萊美最佳搖滾獎。

坂本龍一《BTTB》

從《末代皇帝》《戰爭上的快樂聖誕》了解到坂本龍一。作為21世紀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當他在1999年推出《BTTB》,立馬成為了日本人手一張的超級熱賣碟。其中《Energy Flow》這首曲子本是為某成藥電視廣告所作的配樂,卻使得專輯的銷量業績超過了原本是主角的藥片。這張專輯是帶了坂本龍一自身的特色,演奏了他小時候喜歡的樂曲,就連錯音也被完整地保留了下來。

最近刷微博看到一則消息

#義大利的陽臺演唱會#

畢竟,有音樂就能治癒一切。

能感受到音樂帶來的歡樂,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

疫情讓義大利人紛紛在陽臺上開起了演唱會:)

#黑膠存放tips

1.通風較好、保持乾爽的房間或空間;

2.不能水平放置,需要物體去固定;

3.切忌唱片未處理時播放;

4.每聽完一次需要等6小時以後才能聽第二次;

5.養成聽完唱片後即刻擦拭的習慣;

6.不要劃到唱片表面,會留下不可修復的劃痕。

在文末留言板中參與話題討論

#說一說你最喜歡的黑膠唱片(專輯)吧!#

截止3月31日

文末留言點讚第①名

將有機會獲得Coldplay黑膠唱片1張

價值318元


添加小鎮微信 了解更多活動信息

快來聲音小鎮挑選心儀的產品🎶

聲音小鎮上海店(旗艦店):

上海市黃浦區南京東路829號上海世茂廣場L2層-202

聲音小鎮杭州店(旗艦店):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區延安路353號嘉裡中心3幢3樓L334 

Join us

後臺發送「招聘」獲取招聘信息

小鎮合作郵箱

827685562@qq.com
有演出、籤售、展覽、分享、周邊、

跨界玩法等合作意向的小夥伴請給我寫郵件:)

相關焦點

  • 黑膠唱片是數位音樂時代的「文藝復興」嗎?
    從12月11日到12月17日,共售出了144.5萬張黑膠唱片,這是自1991年Nielsen Music / MRC Data開始統計音樂銷售以來黑膠唱片的最高點。英國2020年的黑膠唱片銷售額達到1億英鎊,是1990年以來的最好成績。數位音樂盛行的當下,黑膠唱片是否真的迎來了「文藝復興」?同時,當黑膠作為一門生意,它又該如何在情懷與商業間找到未來發展的方向?
  • 黑膠唱片:永不過時的經典,最好的音樂適合慢慢聆聽
    可以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支持我們的實體唱片哦∧∧在人類最早的祖先猿人時代,就知道通過聲音的音量大小,聲調的高低來傳遞不同的信息。後來伴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記錄聲音變為了記錄音樂,我們現在最常見的是在線數位音樂,再往前推則是98年出現的MP3,在之前就是97年研製出的CD光碟,再往前走,是1963年出現的,卡帶,也就是磁帶,通過電磁感應來記錄聲音。
  • 分享 黑膠唱片復興回潮
    可是即便如此,很多人仍然願意去購買實體音樂,比如我們能從近年來愈演愈烈的黑膠文藝復興現象中略窺一二。或許對於音樂發燒友來說,跟聲音同等重要的還有那個尺寸給人帶來的實體感和存在感。除了相較於數位音樂的冰冷氣息,黑膠具有更加溫暖、更自然、更立體的音質之外,黑膠唱片的封面設計及其一套美學,都是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投向黑膠懷抱的重要原因。
  • 乾貨|為什麼日本是黑膠唱片的天堂?
    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伴隨著經濟的發展,」昭和風「成為時代的主題,也是黑膠最為流行的時代。在1984年CD誕生之前,很多日本人都習慣聽黑膠,當時流行的山口百惠,山下達郎,坂本龍一,細野晴臣都以黑膠作為音樂載體而發布專輯。黑膠,在70年代已經成為日本人的生活方式。
  • 數位音樂一統天下時代黑膠唱片涅槃重生:回歸的背後並非只有「懷舊」
    當你問收集唱片的發燒友為什麼黑膠唱片能重回公眾視野,你可能會聽到這樣的回答:「黑膠唱片當然回來了!它更準確地再現了原作!它的音質比數位音樂更棒!」對於這樣的回答,我們有些人可能會給他一個問號臉:「真的嗎?
  • 黑膠唱片市場迎來全球復興 MPK音樂公共王國發布PLAY黑膠唱機引關注
    《夜上海》的專屬,在這個數位音樂的時代,黑膠唱機將揭開以往的神秘面紗,帶著新增的科技屬性走進百姓家庭。設計感與高性價比並存的同時,兼具黑膠播放、藍牙音箱、智能語音控制等功能於一身,PLAY唱機是真正意義上針對年輕化市場的一體式黑膠唱機。樂卡斯在展會現場與大家分享了這款唱機的設計理念,並現場播放了他珍藏的黑膠唱片。
  • 成都· 復古日記|黑膠唱片,不只是音樂
    提起黑膠唱片你會想起什麼?懷舊?復古?文藝?還是你記憶裡某段聲音。請聽·黑膠唱片「當唱針在轉動的唱片上化下一個個圈紋,這樣的時光是幸福的。」不同於聽數位音樂的直接感,當你在聽黑膠時,光是看著唱針在轉動的唱片上下划動出一個個圈紋的時光,都是幸福的。
  • 為何黑膠唱片長久不衰?
    黑膠又稱LP(long play),是黑色賽璐珞質地的密紋唱片,又稱密紋唱片或LP唱片,多為不透明的黑色,也有一些呈現半透明的茶褐色、黃色、螢光、白色、綠色等。黑膠唱片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用來貯存聲音信號的載體,最早的黑膠唱片為每分鐘78轉的單聲道唱片,上世紀60年代後發展為每分鐘33轉的雙聲道立體聲唱片。
  • 周杰倫也要出黑膠唱片了,黑膠真的回潮了?
    潮流總是在輪迴,數字時代的年輕人,扔掉了MP3和iPod,習慣了在網上聽音樂,如今為何又愛上了父輩們聆聽的黑膠唱片?甲殼蟲樂隊唱片    上世紀90年代,在CD的衝擊下,黑膠唱片銷量急速下滑。1998年,國內最後一條黑膠唱片生產線停產。
  • 周杰倫也要出黑膠唱片了,黑膠真的「回潮」了?
    潮流總是在輪迴,數字時代的年輕人,扔掉了MP3和iPod,習慣了在網上聽音樂,如今為何又愛上了父輩們聆聽的黑膠唱片? 甲殼蟲樂隊唱片 上世紀90年代,在CD的衝擊下,黑膠唱片銷量急速下滑。1998年,國內最後一條黑膠唱片生產線停產。
  • 看一群美國人如何議論黑膠唱片和古典音樂
    以舊的模擬錄音方式製作成的黑膠唱片音質相當柔順,但當這些錄音轉移到數字媒體上時,往往會失去協調性。就整體體驗而言,當我聽古典音樂時,我更喜歡黑膠唱片,它能夠更好地重現你在音樂廳遇到的聆聽感受,因為跳過一段或改動片段在黑膠上都非常麻煩,所以你會坐下來安靜地全曲聆聽,就像你在聽現場表演一樣。我發現,當我在手機上在線聽古典音樂時,就會跳來跳去聽,我發現自己並不專注於音樂欣賞。
  • 首爾最大黑膠唱片店+獨棟音樂圖書館,打造另類音樂消費空間
    「快餐音樂文化」的盛行,卻無法阻擋黑膠唱片的全球復古潮,這種現象被稱為 Vinyl Revival(黑膠復興),近年來愈趨明顯。   據國際唱片業協會數據顯示,2007年到2016年十年間,全球黑膠產業營收翻了近10倍。另據福布斯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黑膠唱片產量達到4000萬張,新千年以來銷售總額也首次逼近10億美元。
  • 創意 x 音樂|黑膠唱片爵士酒館的故事
    這一天幾個廣告圈工作都超過30年的好友相約在這一家位於上海昌化路46號二樓的黑膠唱片爵士酒館,酒後三巡,從剛好有人提起想轉讓自己十年來到上海工作陸陸續續購買的電影dvd光碟開始,也不知道是微醺還是黑膠音樂,幾個老東西忽然在這樣的氛圍下展開了一段關於過去與現在的懷舊話題,有人感嘆現在變化太快,新聞已死,創意只剩下熱點,也有人覺得流行換代太快,還沒開始就要面臨升級汰換……似乎大家都在忙的找到自己
  • 張信哲虧本做「黑膠」唱片 稱是在完成自己的音樂夢想
    黑膠唱片總是有著一點過時的浪漫。雖然早已淡出主流市場,但靜靜地望著唱針一圈圈轉過片紋的舊日時光,仍然是許多人心中溫暖的回憶,絕佳的音質更是讓黑膠一直受到音樂發燒友的追捧,著名歌手張信哲也是其中的一員。出道前幾年,張信哲趕上了「黑膠時代」的尾聲,唱片還存在,但也很快就將被淘汰,「大部分黑膠碟都是出給電臺做宣傳用的。」
  • 資深黑膠「發燒友」陸善存:23年收藏3萬張黑膠唱片
    1 喜歡音樂熱衷動手DIY組裝黑膠唱機黑膠唱片作為一種聲音和音樂的載體幾乎佔據了整個20世紀,直到CD的誕生,黑膠唱片才慢慢淡出大家的視野。老陸上世紀70年代出生於海南,從小在廣州長大,中小學時期,為當時的電影配樂旋律所迷,逐漸走向愛樂之路。
  • 【音響】時光在歌唱:黑膠唱片收藏的不僅僅是聲音
    記錄著無數細微而感性的記憶片段,被悠長的歲月浸染為厚重的色彩;有一種聲音,格外空靈,宛如在最靠近的現場,聆聽著最真實最原始的音符……這種珍藏時光的奇妙之聲,源於黑膠唱片。1877年,愛迪生將自己發明的世界上第一臺留聲機擺在商場,卻因為其笨重、音質不理想等原因受到顧客冷落。1888年,德國人玻裡納站在巨人愛迪生的肩膀上,改良留聲機,並推出了音質清晰、攜帶方便、造價低廉、可大批覆制的的黑色圓盤形密紋膠木唱片,唱片工業時代由此到來。
  • 分享 香港一市民收藏上萬張黑膠唱片
    一直以來,無論熱賣還是被拿去填海的年代,黑膠唱片依然有一大批擁躉,不管是名人村上春樹、索非亞·科波拉,還是普通市民,如陳嘉禮(英文名:Philip Chan),在他們看來:似乎唱片在輕輕放,故事在慢慢講。
  • 黑膠唱片收藏回歸潮流
    原標題:黑膠唱片收藏回歸潮流  這是一個懷舊的年代!漸漸淡出人們生活的黑膠唱片再度回歸潮流,煥發出經久不衰的魅力,吸引越來越多的發燒友加入收藏隊伍。  由於黑膠唱片生產的技術、設備、原料等都已經極為稀有,因此市場上不存在出現黑膠唱片的仿品、贗品的情況,在購買時也免去了識別真假的程序。
  • 黑膠薈 | 重磅黑膠唱片音質比較好嗎?
    到上世紀80年代模擬時代晚期,一般黑膠唱片的標準重量是120克左右,普遍比50~60年代立體聲黃金時期的碟片重量要輕。受此影響,一般黑膠愛好者都認為重磅黑膠唱片的音質一定比較好些。所以在如今黑膠復興時代,以音質為最高訴求的再版發燒黑膠唱片紛紛把再版黑膠的重量提高到180克、200克左右,更加強了重磅黑膠=高音質的一般印象。
  • 【談黑膠】全世界最好的古典音樂黑膠唱片店
    以我這些年走遍萬水千山的淘碟經歷來判斷,全世界最好的古典音樂黑膠唱片店可能是位於柏林Fechner大街3號的霍倫斯坦唱片店和音樂咖啡館(Hor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