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為什麼日本是黑膠唱片的天堂?

2021-02-06 嘿喲音樂

現在全球最大的黑膠市場在哪?

日本,絕對是你所獲得所有答案中頻次最高的,日本黑膠的龐大市場和實體唱片消費能力,甚至讓不少歐美音樂人飛赴東京大阪等城市,親自向那些著名的唱片店推銷自己的專輯

為什麼小小的島國日本,卻能超越美國,成為現今全球最大的黑膠市場呢?這其中又有怎樣歷史淵源呢?

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來看看到底為什麼在日本,人們會那麼熱愛黑膠。

這就要從日本的歷史說起,自日本1868年明治維新以來,全盤西化的政策方針就讓日本對智慧財產權保護非常重視。1899年,日本頒布了《著作權法》(此前日本已經在伯爾尼公約上簽字並批准生效),1956年,日本加入《世界版權公約》。如果違反《著作權法》進行盜版活動可能面臨非常嚴重的刑罰:

(日本2015年通過TPP協議,更進一步保護版權)

並為了防止國家機器藉口「從事盜版活動」對傳媒言論事實打壓,日本的「著作權侵害罪」被設定為「告訴乃罪」型,排除了破解計算機軟體和突破反盜版設施製售盜版音像節目。而近年來由於國內外一直有壓力,一直要求日本政府修改相關法律,將著作權犯罪全部改成「非告訴乃罪」,可見未來日本對於版權問題會越來越嚴格。

(註:「海賊版」即為盜版)

基於嚴格的版權保護制度,就為實體唱片,尤其是黑膠唱片提供了發展壯大的土壤。

也是從明治時代開始,日本就開始猛抓中學音樂教育。18世紀末爵士樂剛在美國誕生的時候,日本就開始派學生過去學習了。到了戰後,日本的中小學不僅會有音樂課,課後還會有各種社團活動,小學和初中都必須參加社團活動,許多學校都有吹奏樂和合唱社團,高中有輕音社,有特別經費支持這些社團。

(照片來自知乎@喜蛋)

在這樣的環境下,培養了日本人深厚的音樂修養。據說日本每個學生都至少會2-3種樂器,一個樂團大家可以不斷變換角色玩樂器,且平均演奏水平都相當高。每年學校都會舉辦學生演奏會,演奏會會在當地的音樂廳舉辦,並吸引眾多資深樂迷買票觀看。(觀眾中甚至包括白髮蒼蒼的長者)

(照片來自知乎@喜蛋)

在日本的地鐵裡,也能夠經常看到拿樂器的學生。

(照片來自知乎@喜蛋)

音樂教育的蓬勃發展也為日本音樂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伴隨著經濟的發展,」昭和風「成為時代的主題,也是黑膠最為流行的時代。在1984年CD誕生之前,很多日本人都習慣聽黑膠,當時流行的山口百惠,山下達郎,坂本龍一,細野晴臣都以黑膠作為音樂載體而發布專輯。黑膠,在70年代已經成為日本人的生活方式。

(坂本龍一,細野晴臣,高橋幸宏組成的YMO)

(山下達郎)

伴隨著80年代西方搖滾樂的「入侵」,日本開始出現真正現代意義上的live house。另一方面,70年代「昭和風」所出現的眾多歌星和音樂團體在80年代開始慢慢形成產業化,行業入口的多元也讓很多有才華的音樂人得到錄製唱片的機會。

(80年代爆紅的「視覺系」搖滾樂隊X Japan)

諸多如今在業界如雷貫耳的日本獨立唱片行也是在那個時期誕生的。90年代日本樂壇的鼎盛也讓日本的實體唱片進入黃金時期,在以CD為主要音樂載體的時代,黑膠依然以可觀的銷售量得以繼續。

新千年後,數字時代來臨,在全球傳統實體唱片日益沒落的年代,日本依靠著良好的版權保護制度以及長時間以來形成的音樂消費習慣,依然保持著高額的實體唱片銷售量。

根據日本政府2011年的統計,日本有古典音樂愛好者978萬人,流行音樂愛好者1400萬人,並在另一份報告中有分析指出,日本聽眾非常在乎音質,在戶外聽音樂的首選設備是汽車音響,在室內,多媒體播放器或用電腦播放CD,以及用黑膠唱機播放LP成為日本人的首選,而聽數位音樂的比例則相對低很多。

在東京新宿,澀谷等商業區,黑膠唱片店已經成為街區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同的唱片店還會根據不同的音樂風格來進行區分,例如有的唱片店只銷售搖滾,而隔壁一家唱片店則主營Hiphop。

(大阪市唱片店地圖)

維持日本黑膠唱片屹立不倒的原因除了版權保護和消費習慣外,其濃厚的偶像文化也是其重要原因。最近國內某財經媒體發布的文章稱,日本索尼公司是為數不多對數位音樂保持強硬的公司,雖然一度陷入木馬醜聞,但是不少日本「上遊」公司還是對數位音樂保持懷疑謹慎態度。

例如日本男團「嵐」所屬的傑尼斯事務所,就完全沒有開放旗下藝人的數位音樂下載通道。要支持他們,粉絲只能購買相關的CD或者黑膠唱片。

(日本偶像團體「嵐」)

而在如今男女偶像團佔據音樂排行榜半年天的日本流行音樂趨勢下,粉絲們所購買的偶像周邊成為日本唱片銷售量居高不下的最大原因。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日本黑膠等實體唱片銷售仍佔據音樂市場的七成以上。

1,完善健全的音樂版權保護制度

2,全民較高的音樂素養和音樂消費習慣

3,偶像文化的誘導

基於以上3點,讓日本的實體唱片尤其是黑膠在全球唱片業集體式微的趨勢下屹立不倒。完美的唱片品質和市場規則,讓日本成為眾多獨立音樂人出黑膠唱片的必選之地,也讓日本成為眾多唱片愛好者的天堂。

在實體音樂和黑膠唱片上,作為經濟和文化快速發展的大國,我們在這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HYM作為國內黑膠生活的倡導者,也希望與大家一起重新撿起那些被人遺忘的好音樂,打造屬於我們自己的黑膠生活。

本周末,HYM將聯手廣州臻音堂舉辦黑膠集市,這將會是一個熱愛音樂和黑膠發燒友間的聚會,如果你也喜歡音樂和黑膠,4月21日,我們等你來!

(End)

1、小老虎?金承志?HYM這周將和音樂大咖們在北京搞點正經事

2、<頭號玩家>彩蛋不止138,高品位的人才能發現這些!

3、科特·柯本 | 與其苟延殘喘,不如從容燃燒

4、黑市回顧:稀有唱片!偶遇大咖!他們的愚人節這麼過....


相關焦點

  • 為何黑膠唱片長久不衰?
    黑膠又稱LP(long play),是黑色賽璐珞質地的密紋唱片,又稱密紋唱片或LP唱片,多為不透明的黑色,也有一些呈現半透明的茶褐色、黃色、螢光、白色、綠色等。黑膠唱片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用來貯存聲音信號的載體,最早的黑膠唱片為每分鐘78轉的單聲道唱片,上世紀60年代後發展為每分鐘33轉的雙聲道立體聲唱片。
  • LP黑膠唱片入門——一個黑膠人的自白
    一直在問自己一個問題:為什麼會走一條與他人完全相反的道路,回溯著音樂的過去呢?回想開始之時,有一日,無意中經過一個黑膠唱片店,播的是張國榮先生「童年時」SALUTE專集。幾杯下肚,我的興趣自然從唱片轉至播放這些唱片的機器——黑膠唱盤。
  • 這些是魔都黑膠唱片的秘密基地!
    一張「古老」的黑膠唱片會給我們帶來滿滿的儀式感不知道去哪裡淘黑膠唱片?經典黑膠唱片、每日試聽推薦...簡直就是黑膠愛好者的天堂!趕緊約姐妹去百年沉澱後的文藝天堂感受下藝術氛圍吧!ZiWu誌屋 建國中路10號這裡是文藝愛好者的天堂除了藝術雜誌、海外原版書籍寶藏好物——黑膠唱片
  • 分享|盛行數位音樂的年代,為什麼黑膠唱片仍不過時?
    在這個全新的時代,時間可以沉澱出一切美好的東西:)⚆#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還願意買黑膠唱片?
  • 黑膠唱片
    這種新唱片被稱為Long-Playing,現在通行的唱片幾乎都是33轉,所以黑膠唱片就被直接稱為「LP」其實,黑膠唱片正確的稱呼是Vinyl (乙烯基),這是各種規格唱片的總稱早期壓制黑膠唱片的母盤是用蠟膜刻成的,發展早期的黑膠唱片因此被稱為Wax ,現在很少有人會這樣稱呼黑膠唱片Records也是黑膠唱片的一種習慣稱呼。
  • 播放黑膠唱片的 DJ,你的堅持是什麼?
    可是到了今天,黑膠市場萎縮,反而不好買了,倒是 MP3 的付費下載,變得十分便利。播放黑膠的 DJ 不能說自己的堅持是為了版權,因為合法的 MP3 下載也需付費。到了今天, DJ 越來越多了,大家也都有 CD 和 黑膠的對接經驗,可惜顯少聽到大家對於這方面的討論,也就是對於播放載體,忽略了二者之間的差異性。既然差別不重要,那為什麼要堅持播放黑膠唱片呢?
  • 你見過「白金」黑膠唱片嗎?奈米鍍膜掀起黑膠革命!
    據說這張黑膠應用了一個劃時代的新技術,可以讓黑膠防刮、防靜電、防潮、大幅提升保存年限,還可以讓聲音更好,直到展會開幕謎底終於揭曉,竟然是在黑膠唱片上鍍一層鉬,讓黑膠變成名副其實的「白金唱片」,令人無比驚嘆。 在圓山音響展瑩聲音響展間舉辦的鍍膜黑膠發表會由黃裕昌親自主持,現場並請到鋼琴家顏華容親自解說所收錄的曲目— 柴可夫斯基鋼琴曲「四季」。
  • 【談黑膠】黑膠唱片的「顏值」
    黑膠唱片的尺寸黑膠唱片直徑常見10英寸和12英寸兩種規格,前者大量用於錄製流行音樂,錄音時間較短,一面一般只能容納一首歌曲,早期飛利浦、德律風根 (Telefunken)等廠牌出版的單聲道LP也有採用此尺寸。
  • 沒見過這麼好看的黑膠唱片機!黑膠唱片還是立著播放的……
    ,現代的型」,既不丟失數位音樂的便捷,又能讓更多人體驗黑膠帶來的魅力。Gramovox Floating Record Player 立式黑膠+藍牙播放機▼打破傳統平躺式黑膠機播放模式,採用立式懸浮唱盤設計,讓空間瞬間充滿音樂的氣息~讓唱片產生「漂浮」感的同時,更可減少音響發聲共振對唱片讀取的跳幀問題。而這樣的造型,更讓看慣了傳統黑膠唱機的你,突然有種賞心悅目感。
  • 認識、了解黑膠唱片
    (LP) 黑膠唱片是在20世紀佔統治地位的音樂格式。,每面大約可錄6首歌45轉:EP細碟,每面只能錄一首歌78轉:SP粗紋唱片,每面可錄約4分鐘疑問解釋為什麼在數碼時代還要玩老東西?拋開各種技術參數不談,在發展至今的各種音樂記錄材質———唱片、磁帶、CD———中,LP的音質最接近原聲,是愛樂者所追求之境界。眾多重量級演奏家、指揮家、大樂隊及歌唱家等作品大多數均以黑膠唱片作為首次發行。SP只要保存得當,壽命長久。目前,黑膠唱片是稀有物品了,尤其是數十年前的名盤,更是珍品。
  • 黑膠唱片收藏回歸潮流
    原標題:黑膠唱片收藏回歸潮流  這是一個懷舊的年代!漸漸淡出人們生活的黑膠唱片再度回歸潮流,煥發出經久不衰的魅力,吸引越來越多的發燒友加入收藏隊伍。  由於黑膠唱片生產的技術、設備、原料等都已經極為稀有,因此市場上不存在出現黑膠唱片的仿品、贗品的情況,在購買時也免去了識別真假的程序。
  • 中國唱片重啟黑膠唱片生產線 生產「中國製造」的黑膠唱片
    據新華網上海消息,5月9日,剛剛完成從中國唱片總公司整體改制更名的「中國唱片集團有限公司」在滬宣布,推出中國唱片黑膠復興計劃,時隔20年後在上海重建黑膠唱片生產線,正式生產「中國製造」的黑膠唱片。中唱集團總經理樊國賓介紹說,在上海市文創資金的支持之下,中唱集團從德國引進了一條由全自動黑膠唱片壓片機、刻紋聲學系統及母版製版系統組成的生產線。5月9日,這條黑膠生產線在上海虹漕路421號正式投入生產運行。中國黑膠復興計劃也隨之啟動。
  • 周杰倫也要出黑膠唱片了,黑膠真的回潮了?
    今年是歌手周杰倫出道20年,他將於11月6日推出經典專輯黑膠唱片,供樂迷珍藏。14張黑膠唱片,預售價格超7000元,仍然有不少粉絲忍不住「剁手」。甲殼蟲樂隊唱片    上世紀90年代,在CD的衝擊下,黑膠唱片銷量急速下滑。1998年,國內最後一條黑膠唱片生產線停產。
  • 為什麼我說這次買周杰倫黑膠唱片是穩賺的?
    周杰倫20周年出了紀念版黑膠唱片這件事我相信應該無人不知了。黑膠唱片作為一種舊的音樂載體,能再回潮也是很多音樂愛好者十分高興的事。本次周杰倫的黑膠唱片收錄了14張專輯,共刻錄成28張黑膠,全套唱片附帶了精美的收藏箱。
  • 周杰倫也要出黑膠唱片了,黑膠真的「回潮」了?
    原標題:周杰倫也要出黑膠唱片了,黑膠真的回潮了? 今年是歌手周杰倫出道20年,他將於11月6日推出經典專輯黑膠唱片,供樂迷珍藏。14張黑膠唱片,預售價格超7000元,仍然有不少粉絲忍不住「剁手」。
  • CITYSPY:黑膠唱片之魅
    北京,798藝術區,七星西街的巷道最深處,扭頭會看見放著巨大留聲機的櫥窗,背景牆上的黑膠唱片用相框裝裱好,推開用黑膠唱片貼著的沉重的門
  • 黑膠唱片的歷史
  • 黑膠迷去臺灣不可錯過的唱片行 - 小宋唱片
    小宋唱片行一開店,就有1、2萬張黑膠唱片,除了宋偉倫個人的搜藏,也請朋友幫忙從國外寄來,他每3個月還會飛到波士頓、紐約等地,買西洋樂、古典樂、爵士樂黑膠唱片回臺,從國外進價便宜,還算不錯的投資。 基本上美國版片況會比較差一點,英國版則會好一些,但目前日本版質量最為理想,客人購買的意願也比較高,進的也比較多;至於華語唱片,早年臺北常淹水,保存不易,加上使用的唱盤較差,能夠完美保留下來的數量少,以及版權等問題,在臺灣要收二手黑膠比較難,價錢也被慢慢炒高。 中國人來臺灣炒作也是原因之一,尤其全世界的華人都來臺灣找華語唱片,所以水漲船高。
  • 關於黑膠唱片的一些問答
    為什麼在數碼時代還要玩老東西?主要是因為那種空靈感和現場感是現在的CD無法取代的。如果你聽過了LP,你將會對現在的CD的尖利粗糙的數碼聲不能忍受。因為這個問題,我曾用我蹩腳的英語請教過一位經營黑膠唱片多年的美國人。他的意見是:大荷花和紅頭大荷花都是頭版。為什麼會有紅色標記以作區別呢?是因德國DG公司某些錄音因某段時間內版權問題的關係只能在某一區域裡銷售,於是就有了紅頭大荷花的包裝區別,有版權問題的總比沒問題的少,所以,紅頭大荷花就比普通大荷花少多了,因而造成了誤解。
  • 黑膠唱片,是怎麼把聲音留住的?
    」,相比之前的標準的 78 轉/分「黑膠唱片」,這就大大延長了一張唱片的播放時間,所以這種新密紋黑膠唱片被叫做 LongPlay,也就是我們現在聽黑膠迷們一口一個叫的 LP 啦~也是在這之後,黑膠唱片作為一種音頻載體,開始獨領風騷風靡了整個 20 世紀,即便 21 世紀被數碼電子產品 KO 過,還是撐到了現在的復古風潮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