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愛情片的史詩感,不輸「敦刻爾克」

2021-01-22 第十放映室


多希望時光就此停留



本文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電影通緝令(ID: bbmovie)

諾蘭導演的《敦刻爾克》7月末正式登陸北美院線。


目前IMDb上,有15萬多人刷出了8.5的高分。


▲相較於最初逼近滿分的炸裂口碑,影迷們已經冷靜下來。


足見影片獲得的關注與期待。


若非諾蘭,「敦刻爾克」只是停留在我們初高中歷史課本上無足輕重的幾個字,儘管這一事件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撤退。


不經歷現場,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們無法想像,英法聯軍被困在狹長一隅的海灘時的恐懼與艱難。


諾蘭的這部電影,力圖還原當時慘烈與悲壯的現實,豐富「敦刻爾克」這幾個扁平字眼的意義。



可惜這樣一部史詩戰爭片,被擋在了內地暑期檔的門外,人們只能等到9月1日才能目睹真容。


好在我們還能通過其他關於「敦刻爾克」的電影,稍微緩解一下等待之急,這其中在近幾年知名度和成就最高的,當屬喬·懷特導演的——贖罪》



主演是「一美」詹姆斯·麥卡沃伊凱拉·奈特莉,之前在夏日必看電影盤點中,我們也簡單地介紹了它。


影片中有一段近五分鐘的長鏡頭,全方位展現了在戰略轉移前,英國軍隊被困敦刻爾克港口的全貌。


▲這個聖經般的場面,被導演用一個寫意的長鏡頭表現得淋漓盡致。


就像《敦刻爾克》預告中的一句臺詞:「從這裡可以看到海峽對岸的家。」


《贖罪》中的士兵登上擱淺在沙灘上破敗的木船,大喊著「我們要回來了」。


或者整齊地站在一排,望著祖國的方向熱淚盈眶地唱著思鄉的歌謠,又或者站在酒吧外,通過買醉忘卻被圍困的深深絕望。



這一幕的長鏡頭開始於導演喬·懷特的一個玩笑。


當時拍攝因為經費不足,導演和攝影師合計,索性拍個長鏡頭,能節省更多時間和人力物力。


然而真到拍攝的時候,操作並沒有那麼簡單。


劇組只有一天的拍攝時間,前後一共拍攝了五次才完成。現場調度了2000名群演,攝像機移動了長達數千米的距離。


五分鐘的鏡頭,花費了100萬英鎊。


配以背景中悲涼的音樂,這段情節最終成就了影史上最震撼的二戰場面之一,儘管它並沒有槍炮與流血。



不過《贖罪》中關於敦刻爾克大撤退的長鏡頭只是一段華彩,愛情才是本片的重頭戲。


相信很多人看完,都曾為其中感人至深的愛情唏噓不已。


影片是導演喬·懷特的第二部電影作品,拍攝《贖罪》時,他只有35歲。


導演像不像是裘德·洛和阿米爾·汗的混合體?


男主角一美當年正值盛世美顏,他憑藉本片一炮而紅。


而女主角凱拉,之前已經和導演合作過《傲慢與偏見》的電影。



2008年的奧斯卡名單中,《贖罪》獲得7項大獎提名,並斬獲當年金球獎的最佳影片。


故事以三段式的手法,記錄了一個女人在童年犯下的錯誤,之後用一生去懺悔與贖罪。



一切開始於二戰前夕的1935年,出生在富裕家庭的布裡奧妮還是個愛幻想的早熟少女。


她將自己充沛的想像力付諸於寫作當中,而有時她的想像力也會將她帶入歧途。



某天,她注意到管家的兒子羅比·特納,和她的姐姐塞西莉亞有著曖昧關係。



而且她偶然間看到了羅比寫給塞西莉亞充滿情色意味的情書,便認定姐姐被這個窮小子騷擾了。



當天晚上,布裡奧妮的表姐羅拉在家宅附近慘遭強姦,她不假思索地向警察指認,兇手就是羅比。



這次指認,讓羅比含冤入獄,斷送了想要念書成為醫生的前程。


布裡奧妮不知道的是,羅比本想寫信給塞西莉亞道歉,卻誤拿了情色版本讓布裡奧妮轉交。


而他和塞西莉亞雖然表面上保持著距離,但確實真心相愛。



他們曾在書房中揮灑欲望的乾柴烈火,卻被布裡奧妮當做是犯罪現場。



這個精明的小女孩之所以拒絕承認姐姐和羅比之間是兩情相悅,一方面是因為她自以為是的想像,另一方面不得不說是來自青春期的嫉妒。


成年後的布裡奧妮被問到是否曾經愛過一個人,她談起了童年時的一段暗戀。



某個夏天不會遊泳的她跳到池塘裡,只為了測試羅比會不會一同跳下去救她。



所以當她看到羅比和塞西莉亞的曖昧時,你很難理解她臉上的表情,究竟是震驚、厭惡、悲傷,還是憤怒?



這裡不得不表揚一下西爾莎·羅南的演技,小小年紀就能Hold住情緒如此複雜的角色,這也為她贏得了2008年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提名。


當布裡奧妮最終指認羅比是強姦犯,也許這只是她出於嫉妒的一種報復。


布裡奧妮的一句話改變了三個人的人生,而伴隨二戰的白熱化,他們的命運變得更加顛沛波折。


入獄的羅比被迫充軍,隨部隊到達法國前線。



塞西莉亞和家人斷了聯繫,隻身一人來到倫敦,在醫院做護士照顧傷員。



而成年後的布裡奧妮為了彌補童年時撒下的彌天大謊,也來到倫敦成為護士,不斷寫信請求姐姐的原諒。



羅比和塞西莉亞這對戀人因為二戰再度勞燕分飛,但是他們心中始終懷有一個夢想:


那就是羅比有一天能從法國前線回來,和塞西莉亞一起到海邊一座有著藍色牆壁的大房子裡,過上幸福的生活。



也正因為有這麼一個前提,上文提到關於敦刻爾克大撤退的一幕才會更加震撼。


由於是囚犯出身,羅比註定是軍隊中默默無名的小兵,只能排隊等著救援船隻的來到。


營地裡播放著的《霧碼頭》電影,男女主角接吻的畫面,正映襯著羅比心中所想,卻又加重了他內心的陰鬱。


▲《霧碼頭》的悲劇似乎也預示著羅比與塞西莉亞的悲劇。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沒有正面展現戰爭,卻從幾個側面筆觸描述出撤退的慘烈。


布裡奧妮所在的倫敦醫院突然接收到大量從敦刻爾克運回的戰士,有的身體被炸出大洞,有的失去了胳膊,有的全身被燒傷,有的頭骨炸裂腦子露在外邊……



和她一起的小護士忍受不了,躲在房間偷偷哭泣。



這一幕的衝擊,堪比戰爭場面所帶來的直觀體驗。


在布裡奧妮看來,每一個傷員,都有可能是羅比。



而只要羅比能安然回來,她就有機會贖回童年時犯下的罪。


看過影片的都知道,故事給出了兩個結局,一個是布裡奧妮小說中的圓滿,一個是戰爭現實下的悲劇。


影片結尾,年老的布裡奧妮在鏡頭前懺悔地說:


「時至今日,我依然覺得是我拆散了他們。於是我在小說中把他們應得的幸福還給他們。這不是軟弱,也不是逃避,而是一份遲來的仁慈。」




布裡奧妮始終留著同樣的髮型,右邊別著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卡子,和她13歲的時候一模一樣。


她始終停在了13歲,那個走不出的謊言裡。


可是永遠拆散這對戀人的,究竟是曾經的謊言,還是那個時代?就算沒有布裡奧妮的謊言,他們當真能熬過炮火的摧殘嗎?


電影裡倫敦醫院大銀幕上放著新聞錄像,解說員播報著敦刻爾克的偉大勝利,海軍的不朽勳章以及英國軍隊的戰無不勝。



銀幕前的傷者和護士們,則面無表情。



還有太多的人,被留在英吉利海峽對岸那個被廢墟覆蓋的沙灘上,沒再能回到祖國。


歷史上,敦刻爾克大撤退成功轉移了超過33萬的士兵,但也有將近7萬的士兵被留下了。


這些犧牲品,成了偉大勝利中不起眼的註腳。



雖說《贖罪》本身是一部愛情片,導演主要勾勒出欲望給人性帶來的弱點,而無意於用大段的戰爭場面表現反戰。


可角色的命運,也暗藏著他一切的態度。畢竟,個人的命運,哪一個不是裹挾在時代與家國大事之中的?


《冷山》中的英曼與艾達如是,《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中的馬蓮娜也如是。



這遲來的仁慈,絕不應該僅是通過文學的壁壘,搭建出來虛妄的幸福。


推薦閱讀



相關焦點

  • 二刷過「敦刻爾克」,才知道他為什麼神
    距離他上一部作品《星際穿越》已經三年,而這次回歸註定是一次爆發關於這部電影的精彩之處,已經說過太多,扒叔今天不多廢話說幾處細節,關於敦刻爾克,你必須知道的十件事——一、影片原型這部電影改編自二戰真實事件
  • 新片 | 敦刻爾克 Dunkirk O.S.T
    本片改編自二戰歷史事件《敦刻爾克大撤退》,來自英國、比利時、加拿大和法國的40萬盟軍士兵被困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他們在德國軍隊的包圍下,形勢萬分危急。英國政府和海軍發動大批船員,動員人民起來營救軍隊。本片由許多優秀明星參與演出,包括:以《亨利五世》提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導演」兩大獎的肯尼斯‧布萊納(Kenneth Branagh)+獲選銀幕日報的「英國明日之星」名單的傑克‧洛登(Jack Lowden)+新世代最受歡迎英國男孩團體
  • 「敦刻爾克大撤退」背後,是一座守衛了英國1500年的古堡
    Dynamo」(意為:發電機行動)的救援行動最終從海上撤回了 33 萬人,史稱「敦刻爾克大撤退」。不過很多人並不知道,計劃與實施這次行動的總指揮部就位於英格蘭海岸邊的一座中世紀城堡中,其代號「Dynamo」據說就是來源於這座城堡地下隧道中的發電機。
  • 也談《敦刻爾克》 「我想和你彈談心」
    >One  21 gunsLay down your armsGive up the fightOne  21 gunsThrow up your arms into the skyYou and I——《21 Guns》最近新上映的海外大片中,最受人矚目的無疑是英倫名導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新作《敦刻爾克
  • 法乙 敦刻爾克VS特魯瓦 敦刻爾克近況不佳 特魯瓦客戰尚可
    法乙 敦刻爾克 VS 特魯瓦時間:2021.01.09 03:00敦刻爾克敦刻爾克在上輪法乙聯賽中,作客挑戰索肖,對方維爾貝克在下半場打入一球後,雙方再無建樹,最後敦刻爾克客場被1:0擊敗。目前聯賽18戰6勝2平10負,打入15球丟21球,聯賽排名第14位。
  • 20170908 聊聊電影《敦刻爾克》
    敦刻爾克大撤退遺蹟諾蘭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希區柯克。諾蘭的優秀在於,海陸空是空間上的交織,周天時是時間的交織,時空的交匯在敦刻爾克的上空,用IMAX的鏡頭這麼一拉,十幾公裡的縱深在皇家空軍戰鬥機上一覽無遺,立刻就有了史詩的感覺。在史詩的架構下,表現的是小人物的命運。有沒有發現,影片中一個政客都沒有出現?有沒有發現,影片中一個敵人都沒有出現?史詩的表現不一定要邱吉爾或希特勒在場,有時一個人,幾個人,和他們代表的許多人,才是史詩的構成。
  • 看了《敦刻爾克》,你應該去看看電影中的那片海
    電影《敦刻爾克》,描述的是二戰時期那場著名的戰役——敦刻爾克大撤退。這是一個關於40萬人逃命的故事,生還33萬人,還有7萬人永遠沉睡在了那片海。敦刻爾克大撤退,歸根結底是英法聯軍輸了。在戰場上,不必太過於糾結一時的輸贏,但英國和法國一直不太願意提起這段歷史。很幸運的是,前幾年我曾在幾次旅行中,走過了與這部電影有關的一些城鎮。敦刻爾克(Dunkirk)是法國北部的一座港口小城,扼守英吉利海峽,北鄰比利時,城市名來自於荷蘭語,意為「沙丘上的教堂」。
  • 送你免費看「敦刻爾克」&「銀魂」
    《敦刻爾克》| 中國巨幕《銀魂》| 5號廳線上優惠預售已全部開啟…首映老規矩:後臺回復[ 搶票 ] 告訴你怎麼免費看《敦刻爾克》中國巨幕廳首映敦刻爾克影片改編自二戰中著名的「敦刻爾克大撤退」。你看,完全就是從動畫裡走出來的嘛!而且真人版在日本上映至今,本土票房已經超過30億,是今年最賣座的真人電影。
  • 袁騰飛精彩解讀神作《敦刻爾克》!
    尤其是「敦刻爾克大撤退」有歷史真實案例,四十萬人龜縮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場面不可謂不宏大。後有德國裝甲師的追兵,上有戰鬥機的轟炸,眼前是一望無際的大海,矛盾衝突又不可謂不激烈。這個題材,閉著眼睛想,好像也很好看。然而,我要先對《敦刻爾克》的場面西噴一盆冷水。想要看到吳京《戰狼2》那種爆破快感的影迷,對《敦刻爾克》可以慎行。
  • 《八佰》與《敦刻爾克》的千裡奇緣
    中國電影在國外上映的情況並不多,每年也就幾部,大多都是愛情片,像八佰這樣的中國歷史戰爭片上映的並不多。例如在亞洲國家,近幾年人氣較高的有<不能說的秘密>、<在春天>、<我的少女時代>、<少年的你>......像<建國大業>這一類型的電影在國外的電影院似乎很難看到。
  • 克里斯多福·諾蘭戰爭力作《敦刻爾克》全新預告
    克里斯多福·諾蘭戰爭力作《敦刻爾克》全新預告 時間:2017.06.1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顧影 分享到:
  • 「二戰大逃亡」敦刻爾克大撤退裡有12萬法國人,你知道嗎?
    圖1-1.敦刻爾克這部電影講述的是1940年5月到6月期間,因在與德國的作戰中法國軍隊一觸即潰而導致盟軍不得不由敦刻爾克港口撤退的故事。敦刻爾克地理位置上圖中紅色箭頭所指的灰線是比利時和法國的國境線。而多佛爾海峽往上便是與之相連的北海。對歐洲比較了解的朋友應該也同時會知道,布魯塞爾是比利時的首都。
  • 本周「敦刻爾克」vs「銀魂」vs古惑仔,誰值得看?
    接下來咱們挨個兒捋一下,同學們,別著急呦~敦刻爾克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主演:菲恩·懷特海德 / 湯姆·格林-卡尼上映日期:2017-09-01(中國大陸) 想必不少觀眾和叔一樣,都把這片子列為年度最期待的一部。
  • 《敦刻爾克》影評:諾蘭的,和真實的,敦刻爾克(瑞鶴)
    2,斯圖卡(Stuka)我大概在兩年前就知道諾蘭要拍敦刻爾克的消息,我當時就在想,看看電影裡的斯圖卡該怎麼表現。Ju-87,這個東西最恰如其名的詞,就是斯圖卡,而不是什麼「俯衝轟炸機」這類很平淡的表達。在我看來,斯圖卡這個詞的含義,遠遠超過飛機,它是那種現實化的死神和恐懼。
  • 關於《敦刻爾克》的中文影評,我只服這一篇
    這一簡單場景以岸邊等著被裝上「月光石」號的一堆救生衣結尾,這可能也暗示了道森想要拯救大批士兵的壯志雄心,儘管他的船明顯很小。 我們不知道「月光石」號從哪裡起程,直到臨近結尾才揭示了是韋茅斯市,一個沿著英格蘭南部海岸線,位於敦刻爾克相當西邊的小鎮。
  • 電影《敦刻爾克》觀後的閒言碎語 | 鬼首天龍
    文\鬼首天龍 電影《敦刻爾克》是2017年拍攝的,記得當時這部影片在中國上映後,有個上過央視春晚唱歌的女人寫了一篇影評
  • 在看電影《敦刻爾克》前,你最好了解這些背景知識
    在觀賞這部口碑爆棚的戰爭大片之前,你最好了解一些關於這場二戰著名戰役的歷史背景知識,畢竟電影把這些都省略了,而只關注海灘上的士兵,空中的飛行員和海面上的無名英雄。電影《敦刻爾克》劇照敦刻爾克戰役時間線1940年5月10日德軍在136個師、3000多輛坦克引導下繞過馬奇諾防線,發動西線進攻,入侵荷蘭、比利時、法國、盧森堡。邱吉爾成為英國首相。
  • 如何看待敦刻爾克撤退?
    首先看數據:敦刻爾克撤退,一共撤出了338226人,其中英軍只有21.5萬人,其餘的十多萬人中,有9萬法軍部隊。3萬出頭的比利時軍隊。從這點角度來說,英國人盡到了盟友的責任。其次看英法兩國的損失人數,比較權威的說法是,在撤退結束後,還有4萬的法軍並沒有來得及撤退,被德軍全軍俘虜。加上之前阻擊的損失,法軍總人數損失不下五萬人。
  • 諾蘭新作或關注二戰題材 將聚焦敦刻爾克大撤退
    諾蘭新作或關注二戰題材 將聚焦敦刻爾克大撤退 時間:2015.12.2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分享到:
  • 關於《敦刻爾克》,全部的花絮都在這裡了!
    在談到敦刻爾克戰役重要性的方面時,克里斯多福·諾蘭說道:「敦刻爾克大撤退在二戰史上是個極其重要的轉折點。如果大撤退失敗了,英國就不得不臣服於德國,整個世界也將淪陷,或者說世界將會走向不同的命運:毫無疑問,德國將會佔領歐洲,美國也不願意去參戰了。敦刻爾克大撤退不僅是二戰的轉折點,也是世界歷史的轉折點,這是具有決定性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