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電影《敦刻爾克》前,你最好了解這些背景知識

2021-01-12 澎湃新聞

9月1日,諾蘭的《敦刻爾克》正式登陸國內院線。在觀賞這部口碑爆棚的戰爭大片之前,你最好了解一些關於這場二戰著名戰役的歷史背景知識,畢竟電影把這些都省略了,而只關注海灘上的士兵,空中的飛行員和海面上的無名英雄。

電影《敦刻爾克》劇照

敦刻爾克戰役時間線

1940年5月10日

德軍在136個師、3000多輛坦克引導下繞過馬奇諾防線,發動西線進攻,入侵荷蘭、比利時、法國、盧森堡。邱吉爾成為英國首相。

5月20日

古德裡安的裝甲部隊以令人嘆服的推進速度在短短數天時間內突破阿登地區,橫貫法國,完成了對北部盟軍的大包圍。英法聯軍3個集團軍約40個師被切斷了與南部法軍的聯繫,包圍在法、比邊境的法蘭德斯地區。英國遠徵軍司令戈特勳爵提出撤退計劃,希望每天撤離10000人。

5月24日

古德裡安已到達格拉夫林,距離敦刻爾克只有10英裡。賴因哈特的裝甲部隊也已到達艾爾-聖奧梅爾-格拉夫林運河一線。盟軍被壓縮在寬50公裡的敦刻爾克周邊濱海地區。但希特勒卻親自下達了停止前進的命令。

史學家李德·哈特所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中,敦刻爾克撤退前西線戰場的局勢圖。

5月26日

18:57, 「發電機」計劃開始,盟軍開始從原準備的三個港口中唯一還可以使用的敦刻爾克撤離。由多佛的海軍中將伯特倫·拉姆齊指揮本次行動。

5月27日

由於德國空軍大舉出動,猛烈轟炸敦刻爾克港區和海灘,撤退情況惡劣。英國軍艦因吃水深無法靠近海灘,而小型船隻也極度缺乏,因此撤退效率低下,當日只撤出了7000多人。英國海軍呼籲平民提供船隻,無數業餘水手和私人船主應召而來,往返於英吉利海峽幫助撤退。

電影《敦刻爾克》劇照

5月28日

比利時投降。敦刻爾克地區惡劣的天氣阻止了德軍空襲,德國空軍的轟炸機大隊被迫帶彈返航。柔軟的沙灘也大幅削弱了德軍小規模空襲投下炸彈的殺傷力。約17000人成功撤離。

5月29日

儘管盟軍損失慘重,但共撤出約47000人,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每小時2000人撤離的紀錄。

5月30日

霧氣導致能見度降低,再次阻止了德軍突襲,聯軍撤出約50000人。

出自邱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

5月31日

撤退人數達到約68000人。

6月1日

德國空軍全力出動,英國軍艦損失慘重。撤退人數超過60000人。

電影《敦刻爾克》劇照

6月2日-4日

由於德軍空襲和逼近海灘的炮火,撤退開始轉而利用夜間進行。德軍對敦刻爾克的攻擊也轉由地面部隊進行。每天有26000多人撤往英國。

6月4日

擔任殿後而來不及撤退的約40000名法軍被俘。14:23,「發電機」計劃結束。

出自邱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

數讀敦刻爾克

整個撤退行動共有

338226

人從敦刻爾克撤離並在英國上岸,其中英軍約

215000

人、法軍約

95000

人、比利時軍約

33000

人。

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英法聯軍共丟棄了近

1200

門大炮、

750

門高射炮、

500

門反坦克炮、

63000

輛汽車、

75000

輛摩託車、

700

輛坦克、

21000

挺機槍、

6400

支反坦克槍以及

500000

噸軍需物資。

電影《敦刻爾克》劇照

英法聯軍有

40000

餘人被俘,還有

28000

餘人死傷。

盟軍共出動

861

艘船隻參加撤離,

243

艘被擊沉。

英國空軍在掩護撤退過程中總共出動飛機

2739

架次,損失

106

架,英軍戰鬥機和地面高射炮擊落德機約

140

架。

出自邱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

敦刻爾克最大的「功臣」——希特勒

良好的天氣、高效的組織固然是敦刻爾克奇蹟發生的重要因素,但是如果沒有希特勒的神助攻,一切都是虛幻。

至於為什麼在最後關頭希特勒停止了德軍裝甲部隊對盟軍的合圍,史學家李德·哈特作出這樣的判斷:

1、希特勒希望保留寶貴的坦克實力以供在法國發動第二階段進攻。

2、基於其個人在一戰的經驗為基礎,他對於法蘭德斯的沼地一向具有畏懼心理。

3、戈林向元首打包票,可以用空軍收緊海邊的袋口最終圍殲英軍。但是海岸鬆軟的沙土包裹了大量彈片,給英軍造成的損失相當輕微。

4、希特勒真正仇視的是布爾什維克,而對大英帝國始終抱有愛恨交加的傾慕。從政治考量,在敦刻爾克放英軍一條生路,也許可以謀求與英國的和平,從而換取其對德國在歐洲大陸地位的認可。(

蔣喆彥/文

關於二戰和敦刻爾克的一份書單

1、李德·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

2、庫特·馮·蒂佩爾斯基希《第二次世界大戰史》

3、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國的興亡》

4、溫斯頓·邱吉爾《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

5、海因茨·威廉·古德裡安《閃擊英雄》

6、約書亞·萊文《敦刻爾克》

(感謝蔣喆彥對本文的幫助。)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如何看待敦刻爾克撤退?
    我第一次看到一部電影,其延伸歷史的爭議比影片本身還大,於是在翻閱各方史料之後,希望這篇推送能讓你在看電影前對這個事件有個中肯的認識。
  • [敦刻爾克]到底有多神?諾蘭不玩燒腦,玩時間
    [敦刻爾克]足夠擠進TOP10了吧但老師說的話,是不能全信滴所以在[敦刻爾克]出第一款預告的時候女神的秋褲為大家做了科普和前瞻以便大家在看電影的時候能跟上漢斯·季默的節奏~~,你會發現[敦刻爾克]只能是克里斯多福·諾蘭的電影。
  • 看懂諾蘭神作《敦刻爾克》,你只需要了解這10件事
    《黑暗騎士》需要犯罪心理學《盜夢空間》需要腦科學《星際穿越》需要天體物理學在觀看諾蘭導演的神作前對背景知識進行補完1.歷史背景:電影《敦刻爾克》的故事原型來自二戰初期1940年的敦刻爾克大撤退,以下為官方定論:
  • 20170908 聊聊電影《敦刻爾克》
    敦刻爾克大撤退遺蹟諾蘭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希區柯克。我看電影之前,曾經嫌時間太短,一個敦刻爾克,一個諾蘭,電影竟然只有107分鐘?然而我發現自己錯了,107分鐘裡大概有105分鐘都是高潮。這些人物是否英雄?諾蘭並不關心。他並不需要《拯救大兵瑞恩》湯姆·漢克斯,更不需要《血戰鋼鋸嶺》裡面捧著聖經去救人的加菲。在敦刻爾克,戰爭無關英雄,甚至無關正義,只有生存。撤退、回家,就是最好的結局。在海灘上,有四十萬個和Tommy長得一樣、穿得一樣的士兵,這部戲沒有主角,他們才是主角。三條線的小人物的命運就這樣交織在一起。
  • 法乙 敦刻爾克VS特魯瓦 敦刻爾克近況不佳 特魯瓦客戰尚可
    每日賽事分享,精彩不斷,關注作者,了解更多。法乙 敦刻爾克 VS 特魯瓦時間:2021.01.09 03:00敦刻爾克敦刻爾克在上輪法乙聯賽中,作客挑戰索肖,對方維爾貝克在下半場打入一球後,雙方再無建樹,最後敦刻爾克客場被1:0擊敗。
  • 福利 | LUXE巨幕給你準備了年度佳作《敦刻爾克》的票,你來不來!
    《敦刻爾克》(Dunkirk)即將登陸LUXE:A RealD Experience巨幕,小編被身邊一堆堆的朋友安利,說今年就等這部《敦刻爾克
  • 電影《敦刻爾克》觀後的閒言碎語 | 鬼首天龍
    今天行文,是想談一下有關《敦刻爾克》這個歷史事件的一點感想。 關於電影《敦刻爾克》的評論文章,看到一篇中國人所寫的文章標題好像是「敦刻爾克大大撤退,是綏靖政治的大失敗」,如果文章標題在文字上有出入,但是中心思想應該是這麼個內容。這篇文章看標題好像在闡述一個歷史教訓,其實是針對當年的國際政治有所指向的,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也能理解作者想表達什麼意思。
  • 【9.1】有一種撤退,叫敦刻爾克
    敦刻爾克在1939年就成為了法國吞吐量第三的大港,擁有7個可供大型船隻停泊的深水泊位,4個幹船塢以及8公裡長的碼頭——如果這些設施全能利用,別說40萬軍隊,連同他們攜帶的所有重裝備,都可以在短短幾天裡全部運走。但這是戰爭時期。
  • 電影冷知識Top5:諾蘭拍攝《敦刻爾克》背後的5個隱秘故事
    No.1 電影緣起於 「重走撤退路」 1992年,克里斯多福·諾蘭和他未來的妻子(兼製片搭檔)艾瑪·託馬斯陪一名朋友從英國出發,乘一艘遊艇穿越英吉利海峽,駛向了敦刻爾克
  • 袁騰飛精彩解讀神作《敦刻爾克》!
    尤其是「敦刻爾克大撤退」有歷史真實案例,四十萬人龜縮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場面不可謂不宏大。後有德國裝甲師的追兵,上有戰鬥機的轟炸,眼前是一望無際的大海,矛盾衝突又不可謂不激烈。這個題材,閉著眼睛想,好像也很好看。然而,我要先對《敦刻爾克》的場面西噴一盆冷水。想要看到吳京《戰狼2》那種爆破快感的影迷,對《敦刻爾克》可以慎行。
  • 新片 | 敦刻爾克 Dunkirk O.S.T
    由於劇本的對白不多,故背景音樂成為營造氣氛和情境的關鍵,藉由音符引導觀眾感受戰爭的無情、炮火轟炸的心驚膽顫、官兵們內心情緒轉折等等,從裡到外點滴堆砌。 【關於電影】本片改編自二戰歷史事件《敦刻爾克大撤退》,來自英國、比利時、加拿大和法國的40萬盟軍士兵被困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他們在德國軍隊的包圍下,形勢萬分危急。英國政府和海軍發動大批船員,動員人民起來營救軍隊。
  • 在看之前、你必須知道這些背景知識
    二戰初期,40萬英法盟軍被敵軍圍困於敦刻爾克的海灘之上,面對敵軍步步逼近的絕境,形勢萬分危急。英國政府和海軍發動大批船員,動員人民起來營救軍隊。   英國士兵湯米(菲昂·懷特海德 Fionn Whitehead 飾)在逃離海灘的過程中相繼結識吉布森與亞歷克斯,同時民用船主道森先生(馬克·裡朗斯 Mark Rylance 飾)與兒子彼得、17歲少年喬治也離開英國,去往敦刻爾克拯救士兵。
  • 關於《敦刻爾克》,全部的花絮都在這裡了!
    9.在談到敦刻爾克戰役重要性的方面時,克里斯多福·諾蘭說道:「敦刻爾克大撤退在二戰史上是個極其重要的轉折點。如果大撤退失敗了,英國就不得不臣服於德國,整個世界也將淪陷,或者說世界將會走向不同的命運:毫無疑問,德國將會佔領歐洲,美國也不願意去參戰了。敦刻爾克大撤退不僅是二戰的轉折點,也是世界歷史的轉折點,這是具有決定性的時刻。
  • 克里斯多福·諾蘭戰爭力作《敦刻爾克》全新預告
    克里斯多福·諾蘭戰爭力作《敦刻爾克》全新預告 時間:2017.06.12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顧影 分享到:
  • 這部愛情片的史詩感,不輸「敦刻爾克」
    影片中有一段近五分鐘的長鏡頭,全方位展現了在戰略轉移前,英國軍隊被困敦刻爾克港口的全貌。▲這個聖經般的場面,被導演用一個寫意的長鏡頭表現得淋漓盡致。就像《敦刻爾克》預告中的一句臺詞:「從這裡可以看到海峽對岸的家。」
  • 電影《敦刻爾克》背後的歷史細節
    但是請別忘了,進攻的停止時間只有3天,而德軍對敦刻爾克前線的英法盟軍始終保持了高壓,從5月20日到6月4日的十餘天裡,德國空軍和海軍一直在使用多種手段殺傷在海灘上等待登船的英法聯軍。 整個敦刻爾克戰役期間,英國空軍一共被擊落106架戰機,但卻擊落了德軍156架戰機,以自己英勇的行動,成功地掩護了撤退行動。該不該讓法軍先走?在後人看來,敦刻爾克大撤退無疑是英法兩國齊心協力的成果,但回到當時,兩個國家從領導人到士兵,並不是沒有發生過摩擦。
  • 農大影院 |《敦刻爾克》當四十萬人無法回家,家為你而來
    9月22日(周五)放映敦刻爾克
  • 長徵敦刻爾克,浪漫的法蘭西和紳士的英吉利被嚴謹的德意志追著跑
    最近吊炸天導演諾蘭的二戰軍事題材電影《敦刻爾克》正在熱映,寞涯之前從未完整地看完一部諾蘭的電影。然而,此人在中國已被封神,《盜夢空間》、《蝙蝠俠》、《星際穿越》等電影在豆瓣上都是高分。以寞涯這樣的高智商,也曾經看過《盜夢空間》和《星際穿越》的前一部分。
  • 諾蘭談《敦刻爾克》拍攝細節:這是一部懸疑電影
    為何動念要拍《敦刻爾克》每當導演開始構思一個故事,必然是從一個最能打動他的主題出發。但《敦刻爾克》這種基於真實事件的史詩戰爭片似乎一直不是諾蘭的口味。這一次又是因為什麼讓他決定要拍《敦刻爾克》呢?諾蘭說,「有40萬人——全部英軍——被困在敦刻爾克的海灘上。他們背後就是海,家鄉就在僅僅26英裡之外,但卻似乎永遠也到不了。敵人正在逼近。你只有兩個選擇要麼投降,要麼死。我覺得這是最具有懸念的情形,也是我在這部電影中最感興趣的部分。」
  • 看《敦刻爾克》前,你需要了解這些歷史知識
    撤退中,法軍第五集團軍明知無法撤退,依然選擇向德軍全力發動反擊,直至全數被俘,但其也為敦刻爾克其他部隊的撤離贏得了寶貴的時間。敦刻爾克大撤退,從1940年5月26日至同年6月4日共歷時九天,其中主要撤離時間為是5月26日、6月2日和3日共三個晚上,5月27日至6月1日共五個全天,總共338226人撤回英國,其中英軍約21.5萬人,法軍9萬人,比利時軍3.3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