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鬼首天龍
電影《敦刻爾克》是2017年拍攝的,記得當時這部影片在中國上映後,有個上過央視春晚唱歌的女人寫了一篇影評,然後歷史老師袁騰飛說這寫的是什麼玩意?再然後袁騰飛老師的微博帳號就被消失了,引發網民議論紛紛。那時候的還不知道三年之後的2020年中國人民一直在加油,從武漢加油到紐約加油,從義大利加油到西班牙加油,轉了一圈之後北京又開始加油了,一個天津的哥們說:求你們別再加油了,都尼瑪到家門口了!
《敦刻爾克》這部電影當時公映之後,很多歷史老師都做了詳細講解。對於這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重要篇章,我就不贅言多說了,我是體育老師,真心講過不那些說故事的人,我武功雖然比他們高,但是記性真沒他們好。跟他們比記性,我沒那麼傻!今天行文,是想談一下有關《敦刻爾克》這個歷史事件的一點感想。
關於電影《敦刻爾克》的評論文章,看到一篇中國人所寫的文章標題好像是「敦刻爾克大大撤退,是綏靖政治的大失敗」,如果文章標題在文字上有出入,但是中心思想應該是這麼個內容。這篇文章看標題好像在闡述一個歷史教訓,其實是針對當年的國際政治有所指向的,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也能理解作者想表達什麼意思。
看完這篇文章之後我沉吟半晌不知道說什麼好。我也知道作者想告訴大家一個沉痛的歷史教訓,但是「我們從歷史中得到的唯一的教訓,就是我們從來沒有從歷史中得到過教訓」,這話是黑格爾說的,他老人家的話雖然不能說一句頂一萬句,但也是字字句句閃金光。說敦刻爾克大撤退是當時國際社會綏靖政策的大失敗,這話說得沒有什麼問題,但是,這個世界就是一個綏靖的世界,昨天是,今天是,明天還是!
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8年結束,當時德國是戰敗國,被迫籤下了《凡爾賽和約》,這個條約對德國有多方面限制,其主要內容你們可以自己查找一下,如果德國人低眉順眼地接受了這個條約,那麼世界一片祥和,明天的日子會更美好。但是金麟豈是池中物,自以為在人類當中具有最高貴血統的德意志民眾會甘心接受這個條約嗎?顯然是不可能的!
「承認波蘭獨立,部分領土劃歸波蘭等國」,是《凡爾賽和約》中德國必須接受的內容,當1939年德國向波蘭發動進攻的時候,歐洲諸國是保持沉默的,沉默就意味著縱容,德國在得到了波蘭豐厚的領土和資源之後,繼續發動更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復仇雪恥是當時德意志帝國的主旋律,法國人必須在劫難逃,英國人也不能倖免於難,敦刻爾克大撤退一定會如期上演的!
其實,在1939年德國進攻波蘭之前,1938年9月29日至30日英國、法國、納粹德國、義大利四國首腦張伯倫(首相)、達拉第(總理)、希特勒、墨索裡尼在慕尼黑會議上簽訂的條約全稱《關於捷克斯洛伐克割讓蘇臺德領土給德國的協定》,這個條約簡稱《慕尼黑協定》,是「綏靖政策」的代名詞,後來的「遠東慕尼黑陰謀」這個名詞解釋你們可以查閱一下相關詞條,中國似乎是這個「陰謀」的受害者,這是另一個話題,在此不表。
今天的我們翻看過去的歷史,有不少專業的歷史學家和政治學家,在敘述這段歷史總結經驗教訓的時候,貌似理智而深刻地認為,當時的「綏靖政策」是不對的是錯誤的,是對法西斯德國野心的縱容和軍事行動的鼓勵,假如不是這樣的話,第二次世界大戰或許可以避免。真的是這樣嗎?
這段歷史有一個細節常被人故意忽略,就是德國在向波蘭發動全面進攻之前,已經吞併了奧地利和蘇臺德地區,而奧地利和蘇臺德地區的大部分民眾是一心想撲向納粹德國的懷抱的,這個現象怎麼解釋?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孩子要戀愛,你一個凌空翻非要棒打鴛鴦,不是犯二麼?
我這麼比喻可能有些人以為不合適,但是我想說的是,政治是人性的體現,人性有多醜陋,政治就有多黑暗。在國際政治的舞臺上,人性的晦暗表現的尤其突出,所謂正義與邪惡各有所表,真實的邪惡常常表現得更加正義。邪惡之所以為邪惡,因為他們深諳人性的弱點,並遊刃有餘的玩弄人性的弱點,以得逞他們的野心和目的。邪惡們昨天如此,今天如此,明天還會如此。
說敦刻爾克大撤退,不能不說「馬其諾防線」,這個由法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在德法邊境,耗資50億法郎歷時12年建築的延綿數百公裡的超強防禦堡壘系統,一時被稱為神話。絕大部分法國人以為有「瑪奇諾防線」的庇護真的可以萬事無憂歲月靜好了。但是,歷史證明所謂「神話」最後顯像出來的都是「笑話」。
今天的我們可以放肆地說道「馬其諾防線」的笑話,其實這有馬後炮的意味,是很不厚道的,假如在當時我們也是法國人,可能也會迷信「馬其諾防線」的神話。在今天的中國軍迷當中,總有人神神叨叨地說什麼XX是中國的戰略地理屏障,每當我聽到這種論調的時候,總是忍不住的反胃口,除了想吐,還是想吐。我見過許多傻逼犯傻,但都不是這麼個傻法。
人類認知高度是受到知識局限性的。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被有限的知識所局限,希特勒的「機械化」和「閃電戰」就具有高度的軍事上的前瞻性。在此宕開一筆說一下機關槍,當年世界上第一挺機關槍誕生的時候,並不被許多國家看好,因為人們發現機關槍的命中率並不是很高,而且出奇地浪費子彈,在軍隊裡裝備機關槍不僅增加軍費開支,而且會增加部隊的輜重負擔。
但是,在戰爭實踐中機關槍被證明了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武器。毫無疑問,希特勒讓納粹軍隊的高度「機械化」無疑具有高度的前瞻性,他的「閃電戰」貌似並不稀奇,「兵貴神速」這個節奏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都知道,但是這四個字具體讓「機械化軍隊」給體現出來,這中間有著上千年的差距。當德國軍隊全面攻擊波蘭的時候,波蘭軍隊以騎兵應戰。結果大家都知道。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地球上的局部戰爭也從來沒有間斷過,但是從美國人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之初發動的「沙漠風暴」戰爭以來,戰爭的形式和手段為之改觀,美國人的「精確制導」讓戰爭更加體現人道精神,樹立了現代戰爭的新模式。尤其是美國先進的軍事科技,讓人們根本想不出來美國人的下一場戰爭會怎麼打。
記得當年的美國隱形戰機F-117在如日中天的時候宣布退役,當F-22閃亮登場的時候,空軍政委劉亞洲對空軍指戰員們說:你們根本就理解不了F-22的戰爭理念!我想,他這話說得雖然滅了自己的威風,卻是實話實說。當美國人拍攝的科幻電影中已經不把人類當對手了,而你們卻還在浙江橫店跟二戰中的日本鬼子用武術搏擊,你說你要在這地球上領導世界風騷,這不是扯蛋麼?
敦刻爾克大撤退是當時國際政治綏靖政策的大失敗,具體在軍事行動上的體現,如果不是後來的盟軍反敗為勝,這次大撤退就是一個奇恥大辱,今天有什麼好說的?跟朋友聊二戰,朋友說假如當時希特勒的「巴巴羅薩行動計劃」提前兩個月進行,也許德國就會在冬季來臨之前幹掉史達林,整個人類歷史可能就會為之改觀。這也是廢話一句,歷史從來沒有假如。
我想當時希特勒與日本人是有合擊蘇聯的約定的,因為蔣介石發動了全面抗日戰爭,讓日本人無法踐約與德國人合擊蘇聯,可以說是中國人用幾千萬軍民的血肉橫飛挽救了蘇聯。挑起中日全面戰爭是史達林的戰略意圖,並且他獲得了成功!當中日戰爭全面爆發那一天起,中國人的命運就已經被註定了,如果不是美國人在二戰之後把臺灣給了蔣介石,這個傻逼可能會死無葬身之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了,納粹德國是一定會戰敗的,因為希特的發動戰爭沒有道義上的旗幟。有人說假如他先放棄歐洲的軍事行動,直接幹掉紅色蘇聯帝國,或許會是另一個結局。但當時的德國人復仇雪恥心切,他們必須要徵服曾經的敵人,必須炸毀那列籤訂戰敗條約的火車。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讓德國在一戰的屈辱中再度崛起,帝國元首睥睨天下顧盼自雄不可一世,當他紐倫堡的廣場上檢閱他的軍隊的時候,他以為自己站在了世界政治舞臺的中央。
敦刻爾克不是人類的教訓,第三帝國的覆滅才是真的教訓。德意志民族是偉大的民族,他們在諸多方面是出類拔萃的,第三帝國的政治家和宣傳家們,他們玩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可謂得心應手,他們深諳「謊言被重複一千遍就是真理」的微妙,他們忽悠了德國民眾,並把他們引向死亡深淵。德意志第三帝國最終還是灰飛煙滅了,納粹黨徒們在戰後或受到審判接受懲罰或作鳥獸散,也許這是上帝最好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