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耶穌會神父與康熙朝防疫,康熙挑選30名宮女做實驗

2021-02-13 慧言歷史妙語古今

點擊上面藍字關注:

                       —— 這是一個專注研讀教會歷史的窗口公眾號

歷史是一方鏡鑑,可以明是非;歷史是一架天平,可以知得失,歷史是一座寶庫,可以啟智慧。

        ——獻給喜歡歷史、善於思考的朋友。

耶穌會士與康熙朝防疫。


清朝入關後共有十位皇帝,其中有兩位皇帝直接死於天花,一是順治皇帝,一是同治皇帝。還有兩位皇帝,雖然沒有死,卻在臉上卻永久性地留下了天花的烙印——麻子,就是康熙皇帝和鹹豐皇帝。


 晚明清初來華的耶穌會士,一批是來自歐洲各地受到葡萄牙保護,經過澳門中轉,再進入中國內陸的耶穌會士。另一批則是清一色的法國耶穌會士,他們是法蘭西科學院的院士,接受波旁王朝的資助來華,主要為清王室宮廷服務。



耶穌會士抵華之際恰逢明清鼎革,據清史有關記載,入關後的滿族統治最危險的敵人,除了軍事層面的諸地反叛勢力,更是天花等高致死率的疫病威脅。熱衷清史研究的愛好者們總是將德國耶穌會士湯若望視為「決定康熙命運的傳教士」,在某種程度上說,這具有一定道理。



自清軍入關前的努爾哈赤時期,滿洲地區便已出現天花疫情。1618年,努爾哈赤徵討葉赫部時,已發生「痘疫」(即天花)。清太宗皇太極當政,天花肆虐首都盛京,自此,滿清皇室便有「避痘」之舉。清初時期,主要是滿清八旗子弟更易染上天花疫病,由於從寒冷的關外轉入相對溫暖溼潤的關內,水土不服所造成的大規模瘟疫。


皇族子嗣也有不少因天花而亡故,比如努爾哈赤的十五子多鐸。順治初年,天花肆虐,大量人丁死亡,八旗子弟的嬰兒死亡率更居高不下。順治帝共八子,早夭大半。順治帝希望冊立次子為繼承人,但母后孝莊皇太后卻更傾向於皇三子玄燁為繼承人。皇帝與皇太后意見相左,此事便交由相對公允的朝中人,也是順治帝尊重的「瑪法」(滿語中「爺爺」之意)耶穌會士湯若望來仲裁。



  在順治帝考量接班人的問題上,湯若望給出了重要的意見,而歷史也證明湯若望的考量與眼光。湯若望提醒孝莊皇太后與順治帝諸皇嗣中,唯有皇三子玄燁已出過天花,能夠對這樣可怕的疾病具有終生的免疫。1662年,順治帝薨世後,玄燁登基,定年號為「康熙」。


康熙帝深刻意識到天花這類傳染病對於王朝命運的掣肘,便著手化被動為主動,直面瘟疫,將措施從對天花的隔離躲避到開展多維度的防治。


康熙二十四年臘月,康熙的定妃生了個皇子,這個皇子也就是康熙的第12子胤裪。

可不幸的是,胤裪出生後就高燒不退,太醫們確定這孩子是感染了天花,康熙心疼不已。


這一年,洪若翰剛來到清朝不足半年,康熙急召洪若翰入宮,問他可有辦法治療天花。

洪若翰表示:天花在歐洲也很難解,法國沒有辦法醫治天花,而且這種病毒在中國已有解決之法。

洪若翰由於精通漢學,並向中國有關專業人士請教,然後給康熙詳細講解了「人痘」療法和其原理,康熙於是決定,親自試驗。


所謂人痘,就是將「豆瘡」內的病毒提取出來少量,「種」到其他健康人身上,讓人產生天花抗體。

實際上,人痘其實就是一種原始的疫苗。

在洪若翰的參與下,康熙讓內務府挑選了30名沒有得過天花的宮女,這30名宮女遭了秧。



把他們安排在長春宮的後院中,然後取胤裪身上的「痘苗」,給她們試種。

幾天後,30位宮女們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熱,但很遺憾,因為接種量無法精確把握,而且宮女們面臨極大的恐懼感,有4位宮女因此而死亡。


半個月後,康熙將剩餘的26位宮女和天花病人放在一起,只有4位重新感染天花,其餘22人對天花免疫,也就是說有22位是接種成功的。


因為這件事有洪若翰的全程參與,被洪若翰以書信的形式寫下來,寄給了法國天主教,2004年,書信被公開,才被外人所知。



康熙這一系列防治天花的措施,從宮中鋪開,隨後推廣到八旗營,更不遺餘力到韃靼地區鋪開。


法國耶穌會士殷弘緒曾在與歐洲的通信中,記載了康熙帝在大韃靼區域推行「種痘防疫」取得成就之後的自我評價:「國初人多畏出痘,至朕得種痘方子,諸子女及爾等子女,皆以種痘得無恙。今邊外四十九旗及喀爾喀諸藩,俱命種痘。凡所種皆得善愈。 嘗記初種時,年老人尚以為怪,朕堅意為之,遂全此千萬人之生者,豈偶然哉?」


自康熙推行「種痘法」後,天花盛行的北部領土,特別是韃靼地區的天花疫情得到抑制。


由於防範接種疫苗,天花的死亡率已經低於百分之一,而歐洲同期乃至到18世紀的天花疫情致死仍然居高不下,導致近六千萬人死於天花。康熙採用和普及的「種痘法」,後傳入俄國,再經土耳其進入歐洲,成為後來牛痘疫苗發明的重要啟發。

  這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康熙朝在韃靼地區的天花防疫工作為何能夠相對精準高效地展開,這背後法國耶穌會士的貢獻是居功至偉的。



另外張誠的主要研究集中在韃靼地區,他曾經先後八次前往韃靼地區,且每次的路線不盡相同。韃靼是一個泛指,但就張誠的研究而言,正集中於今日蒙古地區。他的遊歷成為日後研究的基礎,張誠詳細記載韃靼地區的滿族、蒙古族等生活習俗。


作為一位訓練有素科學家,他為韃靼地區繪製經緯精準的地圖,記載人口分布情況。作為一個外國人,他記錄韃靼地區風土人情、生活習慣。這些信息首次清晰繪就大清版圖北部的圖景,也成為康熙朝在韃靼地區推行天花疫苗接種的重要參考資料。依靠張誠的記載,韃靼地區鋪開「痘苗」接種的效率極大地提高。


  這五位法國耶穌會士之所以得到康熙帝的垂青和信任,也是與疫病防治密不可分的。因為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帝患瘧疾,御醫束手無策,洪若翰、白晉、張誠進獻「金雞納霜」粉(也就是奎寧粉)入宮。皇帝服用後痊癒,為表感謝賞西安門內舊臣蘇克薩哈宅第於法國耶穌會士以後更賜北京北堂作為這批法國耶穌會士的專用。


由此,這批「國王數學家」從第一代來華耶穌會士中脫穎而出,成為皇帝的近臣。他們帶進紫禁城的「金雞納霜粉」成為日後治癒瘧疾的重要藥物,廣泛用於治療,防治了瘧疾的大規模爆發。


 

  ——(慧言妙語因你的支持、轉發而精彩)

慧言歷史妙語古今:

這是一個賞心悅目、與眾不同的公眾平臺

講述許多膾炙人口、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難道您還是那樣一看而過?

您怎麼捨得讓我期盼落寞?   趕快關注轉發吧!

相關焦點

  • 康熙讓內務府找30個宮女,一個月死亡4個,學者:康熙在做人體種痘實驗
    清軍入關後,順治帝只做了18年皇帝,除了「任性」以外,並沒有給清朝留下太多的歷史貢獻,而他的繼承者康熙,在61年的帝王生涯中,外拓疆域,內修政治,是清軍入關後最有成就的君主。然而,眾人只知道康熙的歷史成就,但卻不知道,康熙還是科技領域的天才,康熙曾密召30個宮女做實驗,效果還不錯。
  • 康熙皇帝與湯若望神父
    一千多年後,康熙,這個東方大國的皇帝,衷心讚揚君士坦丁所崇敬的耶穌基督,稱之為「全能全知全美善,至公至義至仁慈」。曾經一度,將十字架帶到康熙眼前的湯若望和神父們,以及所有信仰基督的人們,熱切盼望通過康熙皇帝的皈依,中國,這個文明古國,能夠真正成為她祖先為她命名的國度:「神州」。 可惜,康熙與耶穌失之交臂,終究未能成為東方的君士坦丁大帝。
  • ​神秘的「天主教-耶穌會」
    天主教耶穌會起源於16世紀的法國,反傳統天主教,也不同於基督新教。耶穌會,是西班牙人依納爵羅耀拉於1534年在巴黎創立,1540年獲得教皇保羅三世的批准。耶穌會格言是「愈顯主榮」(拉丁語:Ad Majorem Dei Gloriam),這句話往往被縮寫為「AMDG」。
  • 【博文】吳叔平神父的布農族樂園
    而在臺灣有兩位以這族語舉行彌撒的神父,一位是在臺中教區的美國瑪利諾會吳叔平神父,另一位是在高雄教區的白冷外方傳教會賈斯德(Karl Stähli)神父。我有幸認識這兩位神父,是因大專青年會的副總輔導康念慈老師,她天天都開著四輪傳動車,上山下海給教會送物資幫忙神父修女,特別是在九二一大地震和八八風災之後。我負責寫報導,所以有這機會跟著康老師南來北往做服務。
  • 只差一天拿到身份證,神父之死震驚臺灣
    1967年,24歲的丁松筠在天主教耶穌會的指派下,從美國來到臺灣。他曾經在大學教過哲學,也喜歡抱著吉他主動到工地與基層民眾親近,但他最廣為人知的身份,卻是電視上那個教英文的Uncle Jerry。貫穿80、90年代,幾乎每個臺灣小孩都知道有這樣一個老外神父,每個人都曾經坐在電視前,跟著他說著一遍又一遍「How are you?」
  • 這些年我做過的30天實驗
    400篇原創文章,12個30天系列實驗。今天,趁著過年,我就來盤點一下,這些年,我做過的30天實驗~!如果說之前的實驗都比較「表面」,這個不花錢實驗使我第一次真正開始走上心靈成長之路--整整30天,不能花一分錢,經受住了當年的雙11以及各種美食的誘惑,可謂真正「斷舍離」。30天規則是,我必須用自己的技能和勞動去換取食物、住宿、甚至是交通工具,講真,我發現人在被逼無奈的時候會多出很多技能……幫人改簡歷、做市場策劃、幫dj整理音樂,甚至還在餐廳當了幾天服務員換吃的。
  • 湯若望受命薦康熙接班,宣教士助力清廷籤署「中俄尼布楚條約」
    美國天主教中國部主任滿而溢神父說:你知道不知道嗎?我們耶穌會派到亞洲那邊去傳教的人當中,5年以後,只有他們就是這些傳教士的三分之一還在,所以我們派6個人去,我們就知道說在5年以後,有兩個人還在,其他4個人已經(去世了)。
  • 第一位登月者的另一身份:神父
    在起初天主創造了天地。大地還是混沌空虛,深淵上還是一團黑暗,天主的神在水面上運行。——創世紀1:1-220世紀30年代中葉一個皎潔明亮的夜晚,美國有個四五歲的小男孩天真地對他媽媽說:「我想要跳到月亮上去!」他媽媽笑著說:「好啊!不過一定要記得回來呀!」
  • 康熙大帝與美國崛起
    康熙大帝,甚至被稱為「千古一帝」,從來沒有見過康熙的伏爾泰、萊布尼茨也盛讚康熙是全世界一流偉大君主,那都是聽傳教士說的。不過鄧小平說:「如果從明朝中葉算起,到鴉片戰爭,有三百多年的閉關自守,如果從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長期閉關自守,把中國搞得貧窮落後,愚昧無知」。康熙皇帝是許多傳教士的朋友,但是最後卻開始驅逐傳教士。
  • 索爾傑神父:一位以天主的目光看待人的耶穌會士
    一生以基督信仰的眼光關注義大利社會生活的索爾傑神父於11月2日安息主懷。耶穌會《社會更新》期刊主編科斯塔神父表示,索爾傑神父在充滿智慧、創意和繁忙的工作中將信德作為這一切的核心。
  • 大家史話 | 明清之際天主教耶穌會在華活動的「三起三落」
    康熙此次召見蘇霖等傳教士,一是交代政策,廓清是非;二是要蘇霖等見到嘉樂時統一對應的口徑,不得隨意表態。十一月二十五日,嘉樂攜重申之教皇「禁諭」抵京。康熙在十二月十七日召見了嘉樂及隨行人員,康熙對於天主教內的爭吵,以前並不清楚,鬧到很尖銳的時候他才知道,本還想調停折中一下,但羅馬教廷毫無妥協之意,其蠻橫傲慢之狀終使康熙皇帝發出了禁教令。
  • 一入宮門深似海,清朝宮女出宮後結局怎樣?還能嫁得出去嗎?
    皇帝在選擇妃嬪時雖然也會寵幸普通宮女,但優先從秀女中選擇,每年入宮的秀女有很多,皇帝選剩下的秀女大多是留在宮廷做女官,也就是宮女的頭目,她們在宮中短則數月多則一二年就會被皇帝賜予王公貴族的子嗣或者皇子為妻。
  • 康熙問臣子:你家幾個孫兒?臣子回答13個,康熙:你告老回鄉吧
    只是李光地一生成績出色,幫助康熙平定三藩,推舉了施琅,視察黃河,治理水患,提督順天學政等,康熙曾親口誇讚他「居官甚好,才品俱優」,花甲之年後,李光地榮登相位。出任文淵閣大學士的李光地,生前曾經多次參與康熙王朝的重要事件,康熙廢太子時也曾召見李光地商議。身為漢臣的領頭人,康熙朝的元老,李光地總能替康熙出謀劃策,令康熙十分激賞。
  • 丁神父安息主懷,奉獻半世紀,臺灣謝謝您!
    丁神父的人生功德圓滿,只是回到天父的身邊。現任及第266任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apa Francesco)在得知丁神父蒙主寵召之後,便以義大利文向耶穌會發來唁電,中譯如下:「我們感謝 天主恩賜給我們丁松筠神父(Uncle Jerry
  • 天主聖三節劉哲神父講道,祝父親們節日快樂
    首先,祝福我們可親可敬的神父——靈魂上的父親,在主內身心愉悅,常常喜樂。神父,您辛苦了!教會在常年期開始時,首先慶祝天主聖三節,就是希望我們正視基督信仰的根基。天主聖父創造整個宇宙萬物,我們生活的環境,我們享用的一切都是在聖父的祝福下被創造的。天主聖三是我們的信仰根基,我們相信天主聖父、聖子、和聖神。
  • 古代嬪妃有宮女伺候,為何還要太監?因為有3件事宮女想做做不了
    幫助妃子處理雜事雖然太監已經被淨身,但是卻更方便於幫助妃子處理更多雜事,不管如何肯定會擁有著比宮女更好的身體素質,還有勇氣,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有時候可能需要做一些粗活,那麼只有太監才能夠完成,比如有時候妃子想要給帝王送去一些消息
  • 【白神父主日講道】20180603常年期第9主日 新約新生命---基督聖體聖血
    新約新生命---基督聖體聖血    上個主日天主聖三瞻禮,我們默想了所信仰的三位一體的天主;這個主日,我們慶祝基督聖體聖血瞻禮,默想天主如何愛我們。 有一天一位教友來聖堂問我,「神父,我想退教。」我聽了先是驚訝,然後我問她是什麼原因要退教,她卻不願意說。當然,她一定有自己的原因。我告訴她,教友領洗後,是不能退領洗的,因為這是盟約, 就如同一個人出生後,就不能選擇「退回去不出生」一樣。你領洗後,就是進入和天主的盟約中。即使你不遵守盟約,天主仍然愛你。猶太人雖然沒有遵守盟約,天主仍然愛他們。
  • —— 憶丁松筠神父
    當天,舉祭時,我祈求主耶穌,恩賜這位勞累一生的好兄長早日安息天父懷抱。我從5月27日出差至今,一直在外忙碌,昨夜才得以返回團體。今日終於有機會靜下來,並有時間坐下來,翻閱丁神父昔日的舊照、通訊,了解其去世的情況……「Jerry」是「大丁神父」(Rev. Jerry Martinson, SJ)的英文名字,其弟丁松青神父(Rev.
  • 古代嬪妃有宮女伺候,為何還要太監?因為3件事宮女想做卻做不了
    在當今古裝劇盛行的時代,相信大家對於我國古代的封建君主立憲制度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我國封建時代,皇帝是天下之主,在古代是非常注重血脈的傳承的,所以皇帝有三宮六院和眾多的嬪妃。在皇宮中會有嚴明的組織去負責皇帝和嬪妃的日常生活,也會有一種機構,專門為皇帝挑選並訓練嬪妃,那便是敬事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