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耽美真人網劇」意外捧紅「青宇CP」,腐女的饑渴還會催生新的「網劇爆款」嗎?

2021-02-28 娛樂資本論

前天(1月23日)的「二次元春晚」有一對特殊的嘉賓——青宇CP。對於大眾來說,他們可能火的莫名其妙。

青宇CP

「青宇CP」是指王青和馮建宇,他們剛出演了一部由耽美文學改編而來的網絡劇(極有可能是國內首部耽美真人劇),這部「鄉村土霸風」的低成本網劇播出後不久,青宇CP突然就火了。

他們開始連續霸佔微博熱搜,接著,排練花絮時常出現在B站首頁,出了一首歌《今夏》一度佔領微博亞洲新歌榜第一位,連辦北京、上海、成都、深圳等多場見面會還場場爆滿,發行的未刪減版DVD也在上架後很快被一掃而空。

在這部劇的製片人柴雞蛋看來,2016年市面上可能出現近10部耽美真人網劇。娛樂資本論更是盤點了耽美界50部經典小說,涉及24位知名耽美小說作者,15種題材,每一部都具有鮮明的特色。

一對對CP大火的背後,是腐女們的「饑渴」,更是耽美文化的長期發酵。

不過,隨著《太子妃》《盜墓筆記》的下線,網絡劇政策的收緊,剛剛紅起來的耽美真人網劇是否會是一場幻夢?

出自日本,原意是指唯美主義,可以給讀者純粹美的享受的東西都是耽美的題材,但後經演繹變成BL(Boy Love)的代稱。

青宇CP可以說是15年夏天冉冉升起的CP代表,他們既不是明星大牌,也不是二次元,但他們代表了二次元中一個核心元素:腐。

其實,近兩年CP炒的火熱,無論是電視劇角色還是偶像組合成員之間,亦或是明星之間,CP層出不窮,男男CP更是賺人眼球,例如《偽裝者》中的樓誠CP、吳亦凡和鹿晗的牛鹿CP、胡歌和霍建華的胡霍CP等。

同時BL也越來越為大眾特別是年輕觀眾所接受,甚至成為一些劇的噱頭和爆點,《太子妃升職記》就是其中的代表,被譽為BG、BL、GL齊飛,但是純BL的劇卻是少見,《琅琊榜》和《偽裝者》也只是加入了一些BL元素。

但不像《琅琊榜》中的CP只是一種若有若無地賣腐,在網絡劇《逆襲》當中,青宇CP是光明正大地演繹男男戀情,甚至還有一小段床戲……這應該是國內首個耽美真人網劇,正是這樣一部劇,以一種讓人意料不到的速度捧紅了「青宇CP」,並得到了眾多粉絲支持。

據不完全統計,《逆襲》在全網的播放量超過2500萬,單集平均超過300萬,與《逆襲》一樣是耽美題材的泰國劇《為愛所困第二季》在同時段播放總量為1068萬,單集播放量為30萬左右。其實《為愛所困》相較於《逆襲》而言製作更為精良,演技也相對更成熟,但顯然國內的腐女果然還是對中國自己的耽美劇更為熱衷。

事實上,B站《逆襲》的彈幕上也滿是吐槽,劇情、製作、場景都是槽點,但是安利也成為了彈幕的關鍵詞。粉絲顯然並不是因為劇的質量有多好而在支持,她們支持的是青宇CP將她們的YY都付諸到了現實,滿足了作為腐女的幻想,或許這也是粉絲看花絮和日常多過正劇的原因。

說起網劇《逆襲》的製片人柴雞蛋,她簡直就是「耽美界的郭敬明」。

作為耽美小說作家,2015年起,她開始將自己的作品進行影視化,並憑藉《逆襲》的盈利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另一部《上癮》將於1月底上線,製作費翻了三四倍。她告訴娛樂資本論,在2016年,耽美小說改編成的網劇可能會超過10部!這背後,一些影視投資人和大公司也開始進入耽美小說改編的網劇領域。

最近,企鵝影業出品的《重生之名流巨星》也是由知名耽美小說改編,雖然主打明星勵志和清水,但小說中也有較多的BL元素,保留多少我們可以拭目以待。據說暗夜流光的《十年》和風弄的《鳳於九天》也有影視化的計劃。

那麼,視頻網站對於耽美劇的態度如何?

樂視副總裁高飛此前接受娛樂資本論專訪時曾表示「對於這種小眾的劇,我們不會主動引進,但會給出空間。」

相對於樂視,其他視頻行業人士更多表達出謹慎的態度。「不要碰耽美!」有業內人士對娛樂資本論表示,尤其是在「兩會期間」,風險太大。

但還是有業內人士表達了對耽美劇的看好,儘管視頻網站短期內可能不會採購這一類劇目的版權,但耽美劇由於粉絲忠誠度高,很適合培養演員。

目前,國內耽美變現模式主要是耽美提供YY,粉絲促進經濟,粉絲是變現和傳播的主力。柴雞蛋說「耽美雖然現在是小眾市場,但有它的發展前景,買單率其實遠高於大眾市場。」

鑑於耽美小說改編網劇的苗頭,娛樂資本論也特地整理出了耽美界五十部經典耽美小說,對其作者、題材、連載網站、特色、推薦度一一進行了盤點 。其中涉及到了24位知名耽美小說作者,15種題材,並且每一部都具有鮮明的特色。


說說耽美:漫畫是開端,影視化促成從小眾到大眾的跳躍

尾崎南的《絕愛》

耽美的主要表達形式有漫畫、動漫、小說、廣播劇、影視;此外還有歌曲、雜誌、電子雜誌、遊戲、同人畫冊等。

耽美自90年代初進入中國已經發展25年了,它的表達形式也從一開始的漫畫動畫逐漸擴展到小說和廣播劇,近些年更是走上了影視化道路,開始走向更加廣泛的人群。國內的耽美創作起步較晚,併集中在小說和廣播劇上,15年開始出現BL網劇。

1991年左右耽美進入中國,在國內流傳的最早的耽美作品多為日本漫畫,這個階段耽美作品大部分都是一些比較含蓄的內容。1994年市面上出現純粹的耽美漫畫,尾崎南的《絕愛》是經典之作。這階段也出現了很多溫馨向的耽美漫畫,一般比較清水。中國的耽美漫畫知名的則比較少,發展也慢,但數量不少,主要是滿足深度耽美愛好者。

比較經典的耽美動畫基本都是由經典漫畫和小說改編而來,CLAMP命運三部曲《聖倫》《東京巴比倫》《X戰記》、經典耽美漫畫《絕愛》以及日本耽美小說三大經典《間之楔》《炎之蜃氣樓》《富士見二丁目交響樂團》。此外耽美動畫中較為推薦的還有中村春菊的《Hybrid child》《純情羅曼史》、CLAMP的《世界第一初戀》、《擁抱春天的羅曼史》等。中國的知名耽美向動畫基本沒有,唯一一部《夢弦影月》也只是出了PV,此後再無下文。

《夢弦影月》

相比漫畫和動畫,中國的耽美小說可以說碩果纍纍,並且不乏經典。04年風弄的《鳳於九天》、seeter的《怎奈浮生不若夢》;05年暗夜流光的《十年》、07年天籟紙鳶的《天神右翼》、公子歡喜的《紈絝》大風颳過的《桃花債》等等,這些作品在當年無一不是轟動一時,經過了近十年還是耽美界的必讀經典。

耽美廣播劇則是一種更為複雜的存在,通常要做一個廣播劇是要組劇組的,策劃、監製、導演、美工、後期、編劇、CV個個都是強大的存在。目前耽美廣播劇創作者以社團形式組合,國內比較知名的耽美廣播劇社團有優聲由色、決意同人、剪刀劇團、凌霄劇團、靡靡之音等,知名度比較高且質量比較高的廣播劇包括《紈絝》《豔鬼》《蝙蝠》《藥》《我們假戲真做吧》《不瘋魔不成活》等等。耽美廣播劇是一個神奇的存在,對於音控+腐女來說簡直是享受,絕對會讓你感覺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說到最後就是影視作品了。近幾年隨著文化的開放程度越來越高,腐文化隨著二次元文化逐漸流行,影視領域也終於出現耽美的元素,雖然現在還只是挖掘了整個耽美領域的冰山一角。《類似愛情》《逆襲》《上癮》這些耽美小說影視化的背後,是一種亞文化向主流文化進發的姿態,儘管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耽美還是會較為封閉地存在於特定人群中,走不到大眾視野,但耽美作為一種文化形態是有它自己的底蘊和存在的理由的。與其拒絕,何不懷揣著好奇試著來了解耽美這個嚴肅的文學詞彙呢?

耽美小說從主流文化的角度來看是屬於小眾文化的一類,但其實它有很龐大的粉絲隊伍。耽美愛好者一般是由耽美狼、腐女和同人女組成。

「耽美狼」是指喜歡耽美原創文學的女性,她們所支持的是人類最單純的愛情,不論性別、美醜,認為所有愛人之人都是值得被祝福的。 真正的耽美狼是用自己的筆來寫出感人的故事。

同人女也同樣只要是愛情就會真心地支持,從來不會在意對方是美是醜。但她和耽美狼是有不同的,主要體現在她們對耽美小說的創作方式上。總的來說就是耽美狼偏愛原創文,而同人女偏愛同人文,同人文的作者首先應該是原作的讀者,對原作的理解會或多或少地表現在二度創作中。

至於腐女,大家對這詞肯定不陌生。腐女就是喜愛BL,對BL系作品情有獨鐘的女性。她們把現實或是作品中的男性人物幻想成為同性戀,並讓其與男性配對,幻想其男男戀愛情節,也就是現在流行的CP配對。YY非同男男為同性戀 這一條,是所有腐女具備的特徵,也是腐文化和耽美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一般腐女的內心是了解和接受自己萌的CP是直的事實的。

腐女最擅長的是營造一個天馬行空、自我的精神世界。雖然時常被主流文化所誤解,但事實上腐女也是有節操的,所謂「腐道」即YY直男但不強迫其接受甚至給其生活造成困擾;Mary Sue(瑪麗蘇)傾向御免;不強迫非腐者接收BL、耽美文化;對GAY持「不探究、不圍觀、不騷擾」的基本原則,如被求助則予以幫助。不難看出,腐女圈子其實對於自身的要求是很高的。

這個詞出自日語(たんび),本來的意思是指唯美主義,後來發展到臺灣被演繹變成了BL的代稱。BL是什麼?就是指男男之間的愛情,這個大家應該都能理解了。但是事實上目前的耽美小說並不只是指BL小說,還包括了同人文和同志小說。

由漫畫、動畫、遊戲、小說、影視等作品甚至現實裡已知的人物、設定衍生出來的文章及其他如圖片影音遊戲等等,或「自主」的創作。我接觸比較多的是明星之間的同人作品,例如一些偶像組合的CP粉,就樂於為自己萌的CP創作各種體現他們「友愛」的作品,視頻、漫畫、段子、P圖,最典型的當然就是同人文,同人文又分為現實向和非現實向,現實向顧名思義就是以兩人真實的關係和性格為基礎,非現實向通常就是用兩人的名字再造一個故事,通常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了腐女的腦洞之大,畫風之清奇。

以美男子為主人公,與圍繞在他周圍的數字男性角色共同進行的戀愛遊戲,專門為了喜愛BL的女性們所設計的遊戲。較為清水的像《美少年夢工廠》,《鬼畜眼鏡》《耽美無敵》《絕對服從命令》等則更成人一些,大家感興趣可以去嘗試一下,十八禁哦~

攻受可能很多人知道什麼意思,這三個數字就不一定了吧。按照象形字來看,請自覺對應攻、受、可攻可受。

在耽美作品裡攻受永遠是爭論的焦點,經過多年的發展,攻受也分為了很多種類。傲嬌受、強氣受、襲受、誘受、天然受、腹黑受、人妻受、鬼畜受、健氣受,受受不同;正太攻、鬼畜攻、女王攻、笨拙攻、誘攻、腹黑攻、忠犬攻、帝王攻、可逆攻,攻攻相異。

這些攻受的類型只是大概的分類,事實上在耽美作品中,攻受的人設要更加豐富鮮明,性格迥異。攻受模式就是基於攻受類型的組合而有的一種概念,性格較為強勢並在兩人關係中比較主動的是強,反之為弱,所以我們就看到強攻弱受、弱攻弱受、弱攻強受、強攻強受這四種基本模式。另外還有年下攻式,《櫻蘭高校男公關部》中的埴之冢光邦X銛之冢崇是典型。

ABO來源於狼族的社會階級模式,是比較特別的一種耽美作品設定,在ABO的世界裡除了男女的分別以外,人類還分為Alpha、Beta、Omega三種,Alpha通常是最強的領導者,受人尊重;Beta則是社會中堅的設定,人數最多也比較普通;Omega無論男女都可以生育,有發情期,是較為弱勢的存在,數量也很稀少。所以全部的人類被分為六種,男男也可以在一起,尤其適合耽美小說的創作。

除此之外,ABO的世界觀中還有信息素、發情期、標記等這些比較有意思的設定。ABO小說代表作則有《破曉》《追願》《上將》等。很多明星的同人文也會用到這個設定,不知道他們自己有沒有看過吶 ヾ (o ° ω ° O )


找項目| 聊影視| 娛樂網際網路| 招夥伴| VIP資源

歷史文章

回復關鍵詞「八卦」、「資本」、「電視」、」綜藝「、「政治」、「數據」「電影」、「二次元」

相關焦點

  • 這年頭饑渴的「腐女」那麼多,會催生出一個潛力無限的耽美IP市場嗎? 全媒觀
    不腐不足以談人生……這年頭,腐文化強勢霸屏,耽美IP市場會被點燃嗎?本文由騰訊旗下產品「全媒派」獨家編輯。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授權合作請聯繫quanmeipai0321@qq.com去年,有一部耽美小劇意外走紅,它就是《逆襲之愛上情敵》(以下簡稱《逆襲》)。
  • 「腐女」會引發潛力無限的耽美IP市場嗎?
    去年,有一部耽美小劇意外走紅,它就是《逆襲之愛上情敵》(以下簡稱《逆襲》)。先來段預告片感受一下畫風:女:他不愛我,我們已經分手了。《今夏》曾在亞洲新歌榜上位列第一羞羞噠耽美劇貌似是又一個「有毒」物種。耽美題材會是下一個熱門IP的爆款集中地嗎?
  • 耽美網劇走紅,胡霍封面雜誌脫銷,腐女文化正在從小眾走向主流?
    文 | 黃雲騰 以胡歌、霍建華為封面的《時尚芭莎》第一天線上5萬本雜誌脫銷,淘寶上賣到299元一本;耽美劇《上癮》迅速將主演黃景瑜捧紅,
  • 比尷尬癌末期的耽美網劇,更可怕的是耽美大電影
    今年年初有一部耽美網劇爆紅,《上癮》。
  • 讓他們爆紅的是耽美劇嗎?可能是「磕學」
    寥寥數語就概括了《上癮》的命運:火到出圈但存活期短暫。假如《上癮》沒有迅速被全網禁播,主演黃景瑜和許魏洲當時應該還會更紅一點。從2016年的《上癮》到2018年的《鎮魂》,再到2019年的《陳情令》,是耽美IP改編劇集的三次出圈,捧紅了三茬男演員,雖然歲歲年年人不同,但這種從耽美劇裡「爆」出流量小生的路徑還是很相似的。
  • 從胡霍到《上癮》:耽美「有毒」,讓人顫抖
    讓我們以中國為例舉證:胡歌、霍建華為封面的《時尚芭莎》第一天線上5萬本雜誌脫銷,淘寶上賣到299元一本,其官方微博一度激動地宣布,該期雜誌「創造了3.4億話題閱讀率」、「87萬評論」;耽美劇《上癮》迅速將主演黃景瑜捧紅,微博粉絲幾乎一夜百萬,並拿到主流的網劇新角色;《錯了性別不錯愛》的兩位女主角,一個迅速走紅,一個5天拿到100多萬發行收入..
  • 《陳情令》力壓《長安十二時辰》,耽美仍是爆款網劇制勝捷徑
    流量明星路徑逐漸失靈後,依託於網文大IP、耽美等同人圈層,逐漸成為多部網劇製造話題的捷徑。然而,相比成功者,失敗案例更多,同類圈層影視作品或不能出圈,或一旦出圈就會面臨口碑的崩塌。相比之下,《陳情令》面對投資成本超自己三億的《長安十二時辰》不露怯色,收視、熱度及豆瓣評分都還有走高的趨勢,其中不可忽視的是耽美粉和原著粉的貢獻,只要cp不散,製作上的敷衍都是可以被原諒的。小眾文化撐起大流量 耽美已經成為了一種不可忽視的亞文化類型,其粉絲基數甚至長期處於被低估的狀態。
  • 《鎮魂》到《延禧攻略》,一部爆款網劇是如何煉成的?
    長期以來,耽美文化等亞文化長期受主流文化壓制,小眾圈層只好「圈地自萌」,市場需求得不到滿足。2016年耽美向題材的《上癮》的火爆足以說明耽美市場潛力。網劇《上癮》開播首日點擊量超過1000萬,刷新了網劇單日最高點擊量,微博話題排名多次下架前播放量已突破1億,#上癮下架#更是登上了微博話題榜第一。自此,市場上甚少耽美題材的影視劇,小眾文化需求受到壓制。
  • 「深度科普腐文化」「耽美世界」你不懂,但有人很上癮
    騰訊娛樂專稿 文/Yida 策劃/楊小羊 春節過後,一部叫《上癮》的劇讓不少人真的追「上癮」了。這部主要講少年情愫的耽美劇迅速讓「耽美」這個詞又火了一把。 儘管胡歌霍建華的每次合體都會引來眾「腐女」的狂歡,「全民皆腐」的呼聲也甚囂塵上,但是你真的了解「腐文化」嗎?
  • 「深度科普腐文化」"耽美世界"你不懂,但有人很上癮
    早在沒有同性作品的時候,歐美腐女們就開闢了一條新路——寫同人,即把影視作品主人公當成自己原創故事的主人公來創作情節。上世紀60年代,Star Trek(星際迷航)和Star War(星球大戰)風靡一時的時候,腐女們就開始YY絕地武士之間的各種小情愫以及艦長大副之間的bromance了。
  • 從《假偶天成》看泰式腐劇模式,中國會丟失耽美劇市場嗎?
    本文轉載自數娛夢工廠(ID:D-entertainment)當尖叫雞女孩重出江湖、同人創作再掀熱潮……這一切跡象都意味著——又一部耽美劇開始席捲國內腐女圈層了兩位主演組成的新CP也成了原耽女孩的最新精神食糧。(《假偶天成》第一集的蜘蛛舞情節) 而與其同時播出的還有國內的耽美題材改編作品《鬢邊不是海棠紅》。這部由黃曉明、尹正共同主演的雙男主戲在劇情上捨棄了對「兄弟情」的打造,而是極力刻畫二人之間的「國粹知己情」。
  • 從《假偶天成》熱播看泰式腐劇,中國會丟失耽美劇集市場嗎?
    作者|徐 思當尖叫雞女孩重出江湖、同人創作再掀熱潮……這一切跡象都意味著——又一部耽美劇開始席捲國內腐女圈層了。正值熱播的泰腐劇《假偶天成》目前在微博電視劇超話排名第一,在twitter等國際平臺上熱度也居高不下。兩位主演組成的新CP也成了原耽女孩的最新精神食糧。
  • 從《假偶天成》熱播看泰式腐劇模式,中國會丟失耽美劇集市場嗎?
    同為耽美題材影視作品,來自泰國的《假偶天成》顯然更受中國腐女的青睞。中泰的耽美劇模式到底有何不同? 《鎮魂》引發腐女圈狂歡的爆紅之舉,也是資本和市場對耽美題材和造星力度的關注度的明顯轉折點。
  • 又是古風耽美,又是反腐倡廉正能量,這到底是怎樣的一部網劇?
    耽美小說我們都已經習以為常,把耽美融入網劇中在現在也並不少見,但是你看過有把耽美小說改編成「反腐倡廉」正能量古風耽美網劇的嗎?
  • 網絡劇6月備案:馮小剛入局網劇,「標點符號體」劇名成新潮流
    不僅小說IP受捧,遊戲和動漫IP也受寵。其中《逆襲之偷心千金》改編自橙光遊戲《偷心魔女》,《不能戀愛的秘密》改編自同名動漫。6月份共4部重大題材網劇備案,其中《永不消逝的電波》兩季共24集。馮小剛入局網劇,《盜墓筆記》同人耽美IP將拍在6月份備案的作品中,有兩部作品特別引人矚目,一部是馮小剛執導的《北轍南轅》。《北轍南轅》是馮小剛繼1995年電視劇《一地雞毛》後,時隔25年再次執導電視劇,沒想到竟然是網劇作品。
  • 網絡劇6月備案:馮小剛入局網劇,「標點符號體」劇名成新潮流
    這兩年,耽美小說IP改編劇爆款不斷,從《上癮》《鎮魂》到《陳情令》,耽美似乎成為了網劇的致勝捷徑,「巍瀾cp」和「忘羨cp」更是讓主演們躋身流量一線。。6月份有兩部耽美小說改編劇,一部是根據同名耽美小說改編的《
  • 聊一聊柴雞蛋《逆襲》《上癮》《盛勢》三部網劇
    小編看了這麼多的耽美劇,基本上都看過原著小說,要說選角上最符合原著的就是柴雞蛋了。而且柴雞蛋的劇中都會有兩對cp,主副cp一起發糖,真是虐遍天下單身狗啊!《逆襲之愛上情敵》原著:《逆襲》主cp:吳所謂✘池騁 扮演者:馮建宇✘王青副cp:姜小帥✘郭城宇 扮演者:陳秋實✘蔡照首先選角上,吳所謂在書中開始時就是個窩囊摳唆兒的小屌絲兒,還有點小幽默最顯著的是那雙大眼睛。大宇一個東北銀兒,自帶幽默感。
  • 資源|《鎮魂》慘遭下架,火出圈的耽美劇怎麼永遠死路一條?
    當時還是挺火,畢竟這也是大家第一次接觸國內耽美,眾多腐女好奇之餘免不了拉上好友一起品一品。在這之後,《逆襲》《雙程》《不可抗力》等原耽改編影視劇陸續上線,製作水平和演員質量(顏值)也在逐步提高,不過依舊只能算是少數腐女圈子裡的「小眾」作品,直到2016年的網劇《上癮》,成為了國產耽美第一個爆點。
  • 「網劇Line」的崛起:爆紅,一部網劇就夠了!
    網劇基本上堅持「內容為王」的原則,在選擇演員上顯得更為大膽,基本以「精品IP+優質新人/演技有保障的非流量明星」為主,大熱網劇對於主演的話題熱度的提升是顯而易見的。因此,眾多新人演員從網劇中脫穎而出,一炮而紅,也有一些名氣不大的實力派演員因網劇重新「翻身」,網劇「造星」能力可見一斑。青春校園題材劇無疑是捧新人的最佳平臺,少年感滿滿的新人演員們不僅僅在人設上更適合,而且也更符合青春劇投資小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