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常會有這樣的感覺:
為什麼我覺得不會有人愛我?為什麼我總覺得做的不夠好?為什麼我總感覺如此空虛?為什麼我總是不信任自己?
問題的答案,也許可以在母親身上找到——你母親身上也許存在母性自戀。
自戀來源於希臘神話中那喀索斯的故事。那喀索斯是個英俊的美少年,有一天他在湖邊看見了自己的倒影,被自己的美貌折服,什麼都不做只是坐在湖邊欣賞自己美麗的倒影,最終憔悴而死。自戀就是指這種眼裡沒有別人,過分關注自我。與之相對,自尊和自愛,則是對自我的一種健康的欣賞和認可,這種對自我的欣賞和認可不會損害個體愛別人的能力。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將自戀描述為一種人格障礙,且其表現具有連續性,其一端是少量的自戀特質,另一端是嚴重的自戀人格障礙。事實上每個人都有一些自戀特質,處於較少一端的自戀非常正常。而越朝較大的一端發展,遇到的問題也將越多。
以下是自戀的9種特質,包括他們在母子互動關係中呈現的方式。
1、 對自身的重要性有一種不切實際的理解,比如誇大自己的成就、才能和專長,使自己顯得高人一等。
實例:這種母親只談論自己,從不詢問孩子的看法。
小佳的媽媽總喜歡和別人說自己的工作有多重要,自己的事情
2、 專注於那些關於無止境的成功、權力、才華、美貌和理想愛情的幻想。
實例:這種母親相信她的工作會給她帶來廣泛的讚譽,會相信其他的男人會對她有無限的深情。
3、 相信自己是特別的、獨一無二的,只能被其他特別的、獨一無二的,只能被其他特別的人、地位高的人或社會名流所理解,也只應和他們這樣的人在一起
實例:這樣的母親帶家人出去吃飯,會像對待個人王國裡的農奴一樣對待接待人員。
4、 需要過渡的崇拜
實例:這樣的母親希望你對她所做的任何事情都表達讚美、感激和恭維。
每到吃飯的時候巧巧的媽媽都會希望巧巧對自己辛苦準備晚飯而感激她。
5、 覺得自己享有特權,比如不理性地期望自己受到特別優厚的對待,希望別人自動遵照自己的想法行事
實例:這樣的母親覺得自己非常重要,以至於凡事都要走「貴賓通道」。
6、 關於進行人際關係上的剝削,比如利用他人來實現自己的目標
實例:這樣的母親只結交那些對實現自己目的有用的朋友
7、 缺少同情心:不願了解或認同他人的感覺和需要
實例 母親會對孩子說的、做的任何事情都立即重述一遍,並告訴孩子表達這件事情的「正確」方式。
8、 常常嫉妒別人,或者覺得別人在嫉妒她。
實例:這樣的媽媽會說她沒有女性朋友是因為「大多數女人都是在極度我」
9、 表現出傲慢、目中無人的行為或態度
實例:這樣的母親覺得自己的孩子比那些家庭條件不好的孩子優秀的多,不應該和他們一起玩。
以上9種特質都體現在「我很優秀很閃亮奪目」、「你這個人很差勁」這樣的言行當中。自戀的人缺乏同情心,對他人的感受不能感同身受,沒有表達愛的能力。他們的情感生活膚淺,只關心事情在別人眼中看起來是什麼樣的,他們的生活是形象導向的。也許你常覺得你的母親並不了解你,因為她總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從來沒有好好注意過你是誰。很多自戀母親的孩子在小時候就相信自己必須要一直守候在她們身邊,自戀母親要求他們的孩子照顧母親的需要、感覺和渴望。
沒有得到母親的同情心和愛,孩子就會缺乏真正的情感紐帶,從而感覺缺少某種東西,她的情感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如果母親自戀很嚴重,孩子甚至會被漠視和虐待,連母親的最低水平都無法履行。孩子常常在空虛和失去親人的感覺中長大,卻不知道為什麼。